由邦迪創可貼想到的
(隨筆)■藍歐 (圖/翻攝自Pixabay圖庫) 在美國流傳這樣著一個故事:有一個七歲的小男孩,每天都沿街道上的每一間店鋪詢問,「有沒有上帝要賣?」大家都以為他是來搗亂的!有好事的人問他,為什麼要買上帝?小孩說了這樣一件事:他的叔叔幾天前從腳手架上摔下來,至今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大夫搖著頭說,只有上帝才能治好他。看著小孩淚眼婆娑的樣子,大夥很心痛,又無能為力。有一個雜貨店老闆上前,對小孩說:「你有多少錢買上帝?」小孩拿出錢說:「一美元。」老闆接過錢,說:「給我錢,我給你上帝。」他拿出貨架上的一瓶汽水,遞給小孩,「這就是上帝之水,喝下它就好啦!」小孩興奮地拿著汽水,跑回醫院,來到叔叔的病榻前。第二天,很多專家來給小孩的叔叔會診,經過一番精心治療,叔叔漸漸痊癒了,當他看到帳單的時候,他驚呆了,他哪有那麼多錢啊?醫院告訴他,有個億萬富翁請來了專家給他治病,並承擔了所有的治療費用。原來,那個給小孩一美元汽水的雜貨店老闆是個億萬富翁,他閑來無事,開一間雜貨店來消遣。他說,是那個小孩的誠心打動了他,他做的一切是值得的!故事還沒有結束,那個孩子長大以後成了醫學博士,發明了「創可貼」,用他的名字命名「邦迪」創可貼,全世界都在用,也因此記住了他的故事。人活天地間,難免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難題。老人們常說:好心驚動天和地。我國古代有個寓言故事,九十歲的老愚公每天上集市,都要翻越兩座大山,他想要把大山挪走,於是他拿著斧子在山腳下一點一點地開鑿。他的舉動引起了河對岸人的嘲諷,但是愚公不以為然,他說:我死了以後,我的兒子和孫子繼續鑿山,經過努力,一定會開出一條道路!愚公的事蹟感動了玉皇大帝,他派誇娥氏二子把太行山和王屋山移走了。愚公移山雖然是個神話故事,但是它和邦迪的故事很契合。正所謂心之力莫大於愛。也就是說,愛的力量是無限的。有這樣一首歌: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兩年以來,新冠疫情在我國各地相繼爆發。疫情,誰不害怕?誰都想躲得遠遠的。然而,哪裡有疫情,那些醫護人員,那些志願者就出現在哪裡。為了保護人民的健康和安寧,他們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這不正是愛心在支撐著他們嗎?如果愛心彙聚起來,那將是多大的一股力量,一定能夠戰勝疫情!
「台灣女婿」黃丞蔚的大陸紮根記
〔本報特約記者 周燕玲 楊鈞婷報導〕18歲背著行囊隻身來到大陸求學的台灣青年黃丞蔚,從未想過往後的十多年裡,自己會如一粒種子在中國大陸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戴著黑框眼睛的黃丞蔚,台灣口音並不重,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貴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給患者檢查口腔。已過而立之年的他,有兩個身份,大陸牙醫和「台灣女婿」。用他的話說:我要像一座橋樑連通兩岸。 圖為黃丞蔚在醫院為患者檢查口腔。 雖在大陸從醫,黃丞蔚的看診模式卻偏向於「台灣風格」,喜歡以心交心與患者做朋友。在他看來,醫生不僅要幫患者看病,還要有更多的溝通交流,讓患者在醫院感受到關懷和溫暖。因父親從事義齒加工行業,常與大陸有生意往來,在台灣宜蘭出生和長大的黃丞蔚,2005年在家人的支持下參加港澳台聯考,並被南京醫科大學錄取,「大陸是一個廣闊的地方,來這裡求學就是想更加瞭解祖國。」黃丞蔚坦言,初來大陸時自己是一名台灣文化的輸出者,現在則是大陸文化的傳遞者。「剛來時別人都會問我台灣怎麼樣,現在更多的是台灣朋友向我打聽大陸發展得怎麼樣。」大陸求學期間,黃丞蔚還發現身邊許多同學帶有一種「狼性」,而台灣青年更傾向於「羊性」並喜歡享受生活中的「小確幸」。多年的求學生涯使得兩種不同文化在黃丞蔚身上融合,他打趣說:「自己是台灣和大陸的優勢結合。」正是求學之路的經歷,讓黃丞蔚決定在大陸「生根」下來。大學畢業後,黃丞蔚考取南方醫科大學繼續攻讀碩士學位,完成學業後就職於廣東省口腔醫院。在一次病例比賽中,黃丞蔚結識了貴州姑娘且為同行的熊玥,2018年兩人攜手步入婚姻殿堂,隨後黃丞蔚跟隨妻子來到貴陽並在同一家醫院工作,「我想和她一起回到她的出生地,貢獻自己的所學,服務社會。」 圖為黃丞蔚與妻子外出旅遊的合照。 來到貴州後,黃丞蔚喜歡上了吃辣椒,空閒時也會為貴陽的家人製作台灣美食,或者帶著家人外出遊玩。到目前為止,喜歡旅遊的黃丞蔚和妻子,已走遍了大陸二十多個省市。從2005年求學至今,登「陸」恰滿17年,黃丞蔚最大的心理變化是從一名異鄉人變成「自家人」,他對手中證件的變化和帶來的影響深有體會,「以前上學還需要辦理簽注,現在用居住證就能快速搭高鐵、坐飛機,並同等享有社保和醫保等福利待遇。」在黃丞蔚看來,證件越來越小,用途卻越來越廣,一系列的惠台政策充分體現了大陸把台胞當作「一家人」。除了歸屬感增強,大陸的經濟發展和基建速度也常令他感到不可思議,「就像貴州這樣的山區省份,2016年就已經實現了縣縣通高速,這很了不起!」如今,已在貴州安居樂業的黃丞蔚希望,未來自己和妻子除了為當地民眾口腔健康「保駕護航」外,繼續做好兩岸溝通的橋樑,把大陸好的東西和文化帶回台灣分享給朋友,也把台灣好的東西帶來大陸。
雲南澄江:桃花盛開 唯美如畫
〔本報特約記者 虎遵會報導〕近日,位於雲南省玉溪市澄江市谷堆山的近200畝桃花悄然綻放,猶如粉色的彩帶飄揚在山谷間,唯美如畫。走進谷堆山桃園,只見一簇簇粉嫩的桃花掛在枝頭,它們相互簇擁著,宛如嬌羞的少女,一陣微風吹過,在陽光下翩翩起舞。黃昏時分,晚霞的光輝為桃園撒上了一層金粉,整個桃園籠罩在一片橘粉的光暈裡,細碎的霞光從花枝間灑落在桃園裡,如詩如夢。
湖北襄陽組織台胞台屬走鄉村訪台企
〔本報特約記者 胡傳林 崔有理報導〕櫻花園中歌唱,移民村裡看巨變。3月11日,湖北襄陽市委台辦組織台胞台屬走鄉村訪台企,共話兩岸情誼,共用美好春日。當日上午,在襄台胞台屬30餘人來到襄陽市龍王鎮松樹坡村參觀。該村九組是南水北調工程移民安置點,集體安置有來自丹江口市的搬遷戶50個家庭222人。為讓移民安居樂業,該村打造現代農業基地,引導移民種植櫻花苗木、特色蔬菜水果,發展鄉村旅遊。其中,由台企襄陽九連莊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打造的櫻花十二園,共種植有中國紅、萬里香、初美人等12個品種近3萬株櫻花,大力促進了鄉村休閒旅遊發展。台胞台屬走進櫻花林中,在賞花拍照同時,還表演了文藝節目。小提琴獨奏《絨花》、薩克斯獨奏《故鄉的雲》等接連上演,歡聲笑語充滿整個櫻花林。當日下午,台胞台屬一行還參觀了襄州區龍王鎮鳳凰咀遺址。當得知該遺址把襄陽城市發展史又向前推進了兩千多年後,大家紛紛為襄陽厚重的歷史文化喝彩。「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幽幽花香讓人心情舒暢。大家共敘友情,共話發展。」湖北喜悅文化傳播公司總經理、襄陽市台商協會副會長徐日章告訴記者,近年來,襄陽城市日新月異,農村發展更是天翻地覆,不僅消除了絕對貧困,還走上鄉村振興的富裕之路,不少村莊正在成為城市的後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