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2 年 3 月

【如視我聞】烏克蘭戰爭引發多方制裁俄羅斯 傳普丁將「出手報復台灣」

■ 映丞 (圖/翻攝自俄國總統府網頁kremlin.ru)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來到第15天,越來越多烏克蘭士兵、政府官員和參軍人民陣亡,甚至傳出俄軍惡意攻擊平民,導致重要城市屍橫遍野的消息,西方各國和各大企業都紛紛出手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不過俄國總統普丁強調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不會有替代方案,而各國對他們的制裁終將導致反彈!隨著一份「不友善國家及地區名單」公布,也傳出俄國將出手修理台灣。根據《ETtoday》報導,俄羅斯政府在7日公布一份「不友善國家及地區名單」,台灣也被列入其中,導致近來網路上流傳一則消息指出,普丁對台灣支持烏克蘭的行動相當不滿,出手制裁的同時也代表華航、長榮都要損失慘重了。同時俄羅斯也著手進行關閉我國駐俄代表處,將大大影響當地台商、留俄學生的活動,對此外交部也在10日晚間出面進行說明。外交部表示,「我國駐俄羅斯代表處仍維持正常運作,也未接獲旅居俄國台商、留學生或其他國人反映生活及就學受到嚴重的影響」,同時強調駐外館處都有因地制宜的緊急應變計畫,如果當地發生天災人禍,該館處都可以提供旅居國人必要的協助,保障旅外國人的安全。同時外交部也針對俄羅斯目前的經濟方針提出分析,俄國政府頒布規定,現在開始包含民間集團,如果要對48國債權人付款都須改用「盧布」支付,且需要先和政府相關單位申請核准,此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在規避國際金融制裁,試圖確保國內貨幣和金融的穩定,並非針對台灣的反制裁措施。此外根據《路透社》報導,普丁日前在內部會議中強調,俄羅斯不會因為短期的經濟利益就在主權上妥協,堅定表示:「這些終將助長我們的獨立、自主和主權。」他坦言雖然目前已經感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進行制裁,「我們會冷靜地解決這些問題……他們會知道,沒有我們沒法解決的事情」,普丁強調俄羅斯是農業化肥的主要生產國,如果西方持續帶給他們麻煩,那麼全球的食物市場無可避免的會產生負面影響,換言之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終將適得其反。

【社論】澤倫斯基自撞冰山給我們的警示

(圖/翻攝自instagram.com/zelenskiy_official) 當全世界在譴責與制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濫殺無辜時,成千上萬的平民百姓斷送性命,俄羅斯的軍隊也損失極大。戰爭是殘酷的,但若能避免人民遭到殺戮,社稷蒙塵,作為一個領導者難道不能優先考量嗎?喜劇演員出身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肯定沒料到「總統」是如此難「扮演」的角色,如今面對俄國入侵,他已黔驢技窮,只表現出緊張、尷尬、經常不得體,對事態幾乎沒幫助。而此事件最大地起因是「北約東擴」。美國背棄承諾、北約一再東擴,烏克蘭儼然成為美國的馬前卒,俄羅斯總統普丁事先已宣告意向,而澤倫斯基選擇對幹,再拖著全國陪他一起承受後果,這不是英雄,這是自撞冰山。漠視現實、引火上身後又束手無策、鼓勵平民上戰場,這不是英雄;在兩強之間維持平衡,不戰而息兵戈,讓民眾安居樂業,不必在電視上哭哭啼啼,才是真英雄。不少人把澤倫斯基視為英雄,認為他有guts、如漫威英雄,但這是單方面資訊接收太多產生的認知。若澤倫斯基保持中立,不要傾向美國與北約、不要支持將加入北約寫進憲法,就不會踩到俄羅斯的紅線,普丁是這場戰爭的責任者之一沒錯,但澤倫斯基也非無辜。澤倫斯基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時說,了解到北約不準備接受烏克蘭後,「很久前就對這問題冷靜下來了」。開戰前,澤倫斯基才對德國總理強調入北約決心不變,此刻他說的「很久以前」是何時?他抱怨北約害怕有爭議的事,害怕與俄羅斯衝突;原來是因北約不出兵,烏國獨自抗俄,眼見山河破碎,人民死傷流離,他才冷靜下來。澤倫斯基還對美媒說,願在烏東分離領土問題上妥協,希望與俄國對話,討論分離區中作為烏克蘭國民的人如何安身立命。這段訪談是澤倫斯基近來最明確回應普丁條件的說法,也許讓他清醒的是英國與美國的「卸澤」。老子曾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又說「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希望現在台灣執政者好好參透這個思想,保人民生家平安。

政治黑手拿開! NCC介入華視與鏡電視 公正性何在?

■ 轉載自臉書/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今年1月19日取得執照的鏡電視風波不斷,甚至在3月4日爆發高層內鬥,該台董事長與總經理遭撤換;這是鏡電視成立以來,短短幾個月更換3位董事長,究竟是公司治理有問題?或是干預新聞自由?還是意識形態政治正確考慮?國民黨團今(11)上午召開記者會,取得執照才幾個月的鏡電視,董事會竟然在5分鐘內,突襲撤換董事長、總經理,NCC到底看到了沒有?鏡電視在申請執照期間,有7位審查委員提出反對意見,但傳出NCC陳耀祥主委一人強勢護航讓鏡電視最終取得執照,到底有沒有這樣的情事?會議紀錄是否該公開給社會大眾審閱?國民黨團交通委員會召委洪孟楷,將在下周一交通委員會排定NCC進行「新聞頻道審查過程爭議說明,以維護新聞媒體監理的法治與自由」專案報告,給社會大眾一個明白的交代。總召曾銘宗表示,在中華民國30幾個部會中,能夠冠上「國家」二字的部會的非常少,這代表這個部會代表國家,屬於獨立機關、不屬於任何黨派,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組織法》第一條規定,NCC設立的目的有三個,一是保障言論自由,二是維護媒體專業自主,三是保障消費者及尊重弱勢權益,促進多元文化均衡發展。這是讓NCC成為獨立機關最重要法源依據。曾銘宗指出,在陳耀祥主委從108年5月30日接任NCC主委之後,國民黨團檢視他的作為,有達成這三個目的嗎?事實上,陳耀祥擔任主委這段期間的所作所為,都違反了《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組織法》第一條的規定,完全只有黨派考量,國民黨團認為陳耀祥完全不適任NCC主委。曾銘宗表示,鏡電視執照在NCC主委陳耀祥刻意護航特別照顧下,即使在具有新聞專業的委員全部反對,還是表決通過,各界疑有綠營高層政治力介入,究竟是那些綠營向陳耀祥主委關說?外界高度關注。NCC已經喪失獨立性、公正性,已經淪為民進黨的NCC,國民黨團呼籲已經近乎休克的監察院,發揮一點功能,主動介入調查。曾銘宗進一步表示,鏡電視成立不過短短二年,一年內變更換三個董事長,究竟是公司治理有問題?或是干預新聞自由?還是意識形態政治正確考慮,請NCC發揮該有的功能,查明清楚,給社會一個答案,維護新聞自由,給媒體更多發展空間。交通委員會召委洪孟楷表示,國人都非常關心新聞頻道不能有政治黑手介入干預,近期發生取得執照才幾個月的鏡電視人事爭議,董事會竟然在5分鐘內,突襲撤換董事長、總經理,NCC到底看到了沒有?是在裝忙?裝瞎?到底是要多麼墮落,才會讓爭議不斷發生?洪孟楷指出,NCC是掌握電視台發照、換照生殺大權,從過去的中天關台、華視入主52頻道,到現在的鏡電視董事長改選,一再發生雙標、為「綠」作嫁、爭議不斷。洪孟楷進一步指出,根據規定,電視台要更換公司負責人,必須要事先向NCC登記申請,獲得許可後再進一步辦理公司負責人變更登記,國民黨團質疑,鏡電視3次董監事相關高層更換,到底有沒有向NCC申請?獲得許可之後才依規定更換?NCC到底有沒有依法行政?NCC必須對外說清楚。洪孟楷表示,如果NCC視而不見,繼續裝瞎、裝忙,這難道不是護航?不是雙標嗎?洪孟楷進一步表示,鏡電視申請執照,有7位審審查委員提出反對意見,但傳出NCC陳耀祥主委一人獨攬大局、隻手遮天,強勢護航讓鏡電視最終取得執照,到底有沒有這樣的情事?會議紀錄是否該公開給社會大眾審閱?洪孟楷表示,下周一(14)交通委員會除了排定NCC年度業務報告外,另外將增加「新聞頻道審查過程爭議說明,以維護新聞媒體監理的法治與自由」專案報告。洪孟楷表示,1月19日鏡電視拿到執照後,依法在半年內可開播新聞頻道,但在上周發生董事長更換重大的人事爭議,猶如「政變的董事會」,還能夠繼續進行新聞台開台程序嗎?洪孟楷舉例,建築業界有所謂的「二次施工」,拿到使照後,私自把陽台外推等工程,違反行政部門核准的建案內容,鏡電視有沒有「二次施工」的問題?1月19日之前是一套人馬,19日拿到執照之後又是另一套人馬,NCC是否知情並配合演出?鏡電視董事會如此重大瑕疵,NCC還視而不見,對得起「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名稱?還是早已把自己當作花瓶?門神?國民黨團強烈要求NCC必須對社會說明清楚,不要再閃躲了!首席副書記長李德維表示,鏡電視在短短時間內換了3位董事長,NCC必須嚴守獨立自主的精神,而不是配合執政黨或某位高層的意志。從中天電視關台、華視入主52台,到鏡電視發照許可,這些由NCC主導的業務,讓外界對NCC抱著相當大的質疑,是政治介入了NCC,主導相關媒體。李德維指出,一家電視台剛剛申請通過,就在短時間內連換3位董事長,可以達到原來成立電視台的初衷和效益嗎?過去10年內,國內沒有成立新的電視台在NCC手上通過,鏡電視在多數審查委員反對之下,而由主委意志強行通過發照,國民黨團不禁懷疑,有一股政治黑手伸進NCC,要讓電視台必須過關給照,但某些人「不能」擔任董事長,而由某些人「必須」擔任董事長?李德維指出,根據媒體報導,在3月4日董事會中,一位盧姓勞工董事在臨時董事會突然拿出名單更換董事長提案,在李永豐董事贊成之下,迅速換掉前任董事長,對一家媒體經營而言,是正常的嗎?舉例來說,一個學校短短幾個月換了3貴校長,一家公司短短幾個月換了3位董事長,這是正常的嗎?電視台新聞頻道在NCC管轄之下,是不是該要求鏡電視說明、報告?但國民黨團對於陳耀祥主委過去的作為感到失望,根本不抱希望,反而希望在有良心的媒體人、媒體工作者能夠勇於擔任吹哨者,讓國人民明白,到底發生了甚麼事?讓媒體能夠自由健康的發展,不能淪為少數人操作的對象。

王炳忠在法庭的最後陳詞

■ 轉載自王炳忠臉書 蔡英文當局動用情治特務指控我「危害國安」案,經一審判決無罪,檢察官仍堅持上訴到高等法院,11日二審辯論終結,法官諭知5月13日宣判。 【王炳忠在法庭的最後陳詞】 本案源自已高升花蓮地檢署主任檢察官的林俊廷,配合民進黨當局炮製「保防法」的需要惡意濫訴,一審時竟引用前蘇聯所謂對抗「國家暴力」的作家索忍尼辛所稱「我們知道他們在說謊」,羞辱我們這些被告說謊,完全搞錯角色,忘了自己才是「國家暴力」迫害人民的執行者。如今二審由王正皓、卓俊吉、王亞樵三位檢察官論告,竟還高舉「有中華民國才保證你們的辯護權」,一派公權力的倨傲姿態。我要請幾位檢察官聽清楚,我們才是主人,你們是拿我們人民納稅錢的公僕,沒有你們「為起訴而起訴」、「為上訴而上訴」的濫訴,我須要在這裡行使你們所謂的辯護權嗎?你們以公權力侵害人民的權利,還猶如威權時代統治者迫害異議人士的嘴臉,好像你們這些挑戰當權的「危險分子」,沒被殺頭就不錯了,這是怎樣可怕的威權法西斯?是多麼口蜜腹劍、笑裡藏刀的麥卡錫主義!現就坐在我對面的檢察官,你們口口聲聲捍衛民主自由,對抗威權威脅,但你們現在就在用威權威脅我們。我們不是公務員,不是軍人,我們就是一介無官無職的在野政治工作者,和參加我們活動的人民一樣,都是基於我們的信仰追求理想的人民。王正皓檢察官稱,我們將那些軍人、那些青年、那些學生「洗腦」,讓他們對對岸產生好感,猶如「溫水煮青蛙」的危險。這字字句句,真像極了戒嚴時代威權者的語言,簡單來說就是指控我們四個字:「為匪宣傳」。我必須很沉痛地說,在這個高舉「轉型正義」的年代,把這些參加我們社團、讀書會的支持者抓來訊問,讓他們的父母、親友及自己本身充滿恐慌,這本就是一件錯誤的事。其中,甚至有祖輩就是白色恐怖受難者的青年,被檢調凌晨就搜索帶走強迫訊問,他的家人竟在幾十年後又受到「綠色恐怖」的折磨。今天檢察官不深自反省,竟還打著「反威權」的旗號,滿腦子威權思想,不慚愧嗎?庭上的幾位法官們,這個案子從偵查到一審歷經四年,所有檢察官自己傳來的證人被一問再問,得出的答案是:他們沒被威逼,沒被利誘,都是出於自己意志參加我們的活動,來去自由,更遑論有什麼國安機密或諜報組織。檢察官卻直到此時此刻,還在說他們被「被洗腦」,是被我們「吸收」危害「國安」,那又何必大家辛辛苦苦開庭審理?就隨檢察官怎麼說怎麼是嗎?檢察官開口閉口說,我們宣傳中共的「和平統一」,宣傳中共的「一國兩制」。我要請庭上注意,檢察官聲稱維護中華民國,但中華民國憲法正昭示我們:國家要統一。1991年動員戡亂時期結束後,中華民國政府宣布不再視中共為叛亂集團,那就只能尋求以和談方式與實質統治我國大陸地區的中共政權統一。如果不要「和平統一」,是要「武力統一」嗎?檢察官視「一國兩制」為洪水猛獸,那是和大陸「一國一制」嗎?或者,檢察官要公然違反憲法,認定大陸地區和台灣地區是兩國嗎?檢察官的起訴書有一段話,指責我們「明知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關係特殊,就政治、軍事及國家認同等層面,並非和諧一致」,但我想問,美國難道就承認中華民國政府?日本、歐盟難道就承認台灣是個國家?台灣與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政治關係都不和諧。美國、日本在台灣支持、操控了一堆組織,或為美國軍火商游說,剝削台灣人民的血汗錢;或為日本宣傳釣魚台是日本的。他們當中甚至有公然主張中華民國就是流亡政府,台灣是美國或日本屬地。這些難道不是侵害台灣人民的利益?不是危害中華民國?檢察官張口閉口維護中華民國,辦了嗎?我要再次提醒庭上,本案是自1991年獨派學生被搜索的「獨台會案」,在動員戡亂時期結束以來,首宗大型對在野政黨的整肅案件。對我而言,我在民間76年解嚴後一個月又16天出生,我所成長的時代,兩岸就是經貿交流頻密,藍綠大咖天天與中共官方密切往來。我身為解嚴後成長的台灣人,我的家族從明末至今世代就在台灣安身立命,我不願上個世代國共內戰的陰影再繼續糾纏到我們這一代,我要為我們這一代開創和平繁榮的未來。正因為兩岸關係特殊,中華民國的國家定位處境不明,台灣才長期有「台獨」勢力發展各種組織,與美國、日本進行交流;而「統派」當然也可發展組織,與大陸方面有各種互動。檢方將兩岸正當的經貿活動,扣上無憑無據的「對價」字眼;將兩岸和平統一的理念,貼上「危害國安」的標籤,這就是赤裸裸的麥卡錫主義,是戒嚴復辟,威權還魂!最後我要說的是,本案是經現已升任台灣高等法院刑事庭法官的蔡羽玄法官主審,歷時四年判出無罪。合議庭的三位法官,比你們的同事蔡羽玄法官更資深,相信也更有智慧及勇氣,結束這場檢方濫訴的鬧劇。真的,歹戲別再拖棚,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無論是我們珍貴的司法資源,或我們所有被告的青春年華,都沒有理由繼續陪這場檢調搞出的鬧劇虛耗。懇請庭上駁回檢察官的上訴,維持原判,並能在判決書中為「綠色恐怖」以「安全」之名對人民權益的侵害,劃下神聖不可侵犯的界線,謝謝!

酸朱約見面談「藍白合」太做作 柯文哲:對台灣有利不管哪黨都可合作

〔本報綜合報導〕「藍白合」議題持續發酵,針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受訪說要約見面一事,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認為,2人認識已久,要見面無須透過新聞,這樣實在太過做作;至於年底選舉是否有可能「藍白合」?柯文哲說,若對台灣整體有利,不管是哪一黨都可以合作。身兼民眾黨主席的台北市長柯文哲12日到高雄翰品酒店出席民眾黨「華山論壇」高雄場,被媒體問及今年地方選舉民眾黨與國民黨聯手的可能性?柯文哲回應,「要看合什麼」,以民眾黨在立法院投票作法為例,都是按照議題討論,不同題目可能跟不同政黨合作,如果是對台灣、對整體有利的,不管是哪一個黨都可以合作,「這樣的態度比較正確。」柯文哲坦言,這半年來都太過政黨本位思考,看起來比較「Low」,「如果不以政黨本位思考,很多事情會變不一樣。」至於藍白合是否可能「藍被白吃掉」?柯文哲說,他比較務實、不會不切實際,政黨政治是人才競爭,不要幻想一步登天,民眾黨最近支持度有上升趨勢,但他非常清楚,基層組織還是很薄弱,還需要時間日積月累。有關朱立倫說要找時間聯繫一事,柯文哲說,2人很早以前就認識,當年他在台大當醫生、朱立倫當桃園縣長時就很熟,見面不困難,真要聯繫可透過幕僚聯絡,無須透過新聞媒體放話,這樣實在太過於做作。對於有人勸國民黨主席到高雄選市長,柯文哲是否也會「親征」?柯文哲說,要選高雄市長,戶籍要移動,台北市長職務也要停掉,實際操作上有困難,政治上還是盡量做好自己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