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2 年 3 月

眾志成城,香港加油!

〔本報特約記者 程子倬報導〕近日,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簡稱TVB)抗疫歌曲《獅子山下 同心抗疫》MV2.0版釋出,20多位香港歌手及藝人加盟同唱,獻給香港「為抗疫作出無私奉獻的每一位」。劉德華、成龍、呂良偉、譚詠麟、佘詩曼、陳小春等港星紛紛現身,為第五波疫情中的香港「集氣」。除了出聲,越來越多的港星還自發出錢出力,在香港緊缺新冠檢測試劑之際,他們紛紛出手。全力支持的背後,是「有一份熱,發一份光」般對香港的熱愛。香港新一波疫情暴發以來,包括國家衛健委專家梁萬年在內的多批次內地援港抗疫專家組、醫療人員陸續抵港支援。香港新建八處中央援建香港社區隔離設施,其中首個方艙醫院也於短短7天內竣工。內地支援在港人「朋友圈」刷屏,同時也收穫一眾港星點贊。馬德鐘、莊思敏、翁虹、高雄、還有《無窮之路》主持人陳貝兒……近期都紛紛通過各管道表達對國家支援的感謝和對香港戰勝疫情的信心。疫情當前,同舟共濟,凝心聚力,眾志成城,香港一定會渡過難關!香港,加油!加油,香港!

2021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公佈:楊振寧、蘇炳添等在列

〔本報綜合報導〕3月3日晚,《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央視新聞用戶端等平台播出。以「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為核心主題,全面展現中國人所經歷的波瀾壯闊的2021年。2021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名單是:彭士祿、楊振寧、顧誦芬、吳天一、朱彥夫、中國航太人、蘇炳添、陳貝兒、張順東李國秀夫婦、江夢南。彭士祿,中國著名核動力專家,中國核動力事業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楊振寧,跨世紀的偉大物理學家,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里程碑性貢獻。顧誦芬,先後參與、主持中國第一款自主設計的噴氣式機型的氣動佈局和全機的設計,並創造性解決了大超音速飛機的飛機方向安定性問題和跨音速的飛機抖振問題。吳天一,中國工程院院士,投身高原醫學研究50餘年,提出高原病防治的國際標準,開創「藏族適應生理學」研究,診療救治了藏族群眾上萬人。朱彥夫,長津湖戰役倖存者,曾榮獲「時代楷模」「人民楷模」稱號,用25年時間帶領鄉親治山治水,改變了家鄉貧窮落後的面貌。中國航太人,中國探月工程實現「六戰六捷」;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實現了中國首次地外行星著陸;祝融號火星車駛上火星表面,留下了中國人在火星上的第一條印記。蘇炳添,中國男子短跑運動員,男子60米、100米亞洲紀錄保持者;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中,蘇炳添跑出9秒83,以半決賽第一的成績闖入決賽並打破亞洲紀錄,成為中國首位闖入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運動員。陳貝兒,參與策劃製作12集脫貧攻堅主題紀錄片《無窮之路》,與拍攝團隊跨越14個曾經處於深度貧困的地區,通過紀錄片展現了國家扶貧工作為當地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張順東李國秀夫婦,身殘志堅、自立自強,用奮鬥創造幸福生活,照顧年邁老人、撫養年幼孩子以及失去雙親的2個侄女,書寫了「踏出脫貧路、撐起半邊天」的感人故事。江夢南,清華大學生物資訊學博士研究生,幼年雙耳失聰,通過讀唇語學會了「聽」和「說」,並取得優異學習成績,人生目標是解決生命健康的難題。

【就事論世】面對西方制裁威脅 且看俄國如何化解

■ 理應 俄烏戰爭俄疑威脅發動核戰,法國也狠嗆普丁,北約也有核武。俄羅斯直接入侵烏克蘭,美國、英國、歐盟紛紛祭出制裁。但整體而言,俄羅斯在能源出口未遇直接衝擊,在金融領域雖遭封鎖,強度恐不如預期的制裁再次凸顯,難道西方內部的利益和思維分歧是威權軟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日前透過社群媒體Telegram表示:「我們今早孤軍奮戰保衛自己的國家;一如昨天,世界最強大的幾個政權仍在隔岸觀火。對於宣佈的制裁措施對俄羅斯有說服力嗎?我們的所見所聞顯示,缺乏說服力。」就在歐美再次揚言要俄羅斯總統普丁付出「慘痛代價」時,俄軍大舉進攻烏克蘭首都基輔,控制了儲存大量核廢料的車諾比廢棄核電廠,電廠人員成為人質。烏克蘭官方示警,俄方可能會以核災要脅西方或基輔屈服;一旦核廢料儲存設施遭破壞,輻射塵將影響大片歐盟區。烏國監測數據顯示,目前車諾比電廠周遭輻射濃度偏高,部分數值已達危險程度。而歐洲最大規模核電廠就位於烏克蘭東部的札波羅熱亞市,當地目前也戰況激烈。綜觀美國與歐盟的制裁措施,雖然有包括聯邦儲蓄銀行在內數家大型俄羅斯銀行遭程度不等制裁,但俄羅斯對外石油與天然氣交易主要管道、國營「天然氣工業銀行」並未遭重擊。歐美顧忌打擊俄羅斯能源出口對自身經濟的影響,更何況各國政府還有通貨膨脹挑戰待解。此外,儘管英、美支持,歐盟仍無法就何時將俄羅斯逐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支付系統取得共識,其中最積極反對的包括德國、義大利。反對方的主要顧慮是若俄羅斯被SWIFT排除,支付天然氣等原物料款項恐發生困難、衝擊供應鏈。然而,縱使不透過SWIFT,買方依然能向俄方付款,只不過需承擔程式上的不便和附帶損失。歐盟超過40%的天然氣、近30%的石油進口來自俄羅斯;在2020年,能源占歐盟自俄羅斯進口總額約2/3。在俄羅斯方面,天然氣和石油占總出口收入達50%或更多,是國家預算和外匯儲備重要來源。就原油和天然氣供應量而言,俄羅斯分別是全球第3、第2大。考量經貿連結、地緣政治等因素,歐盟應可在對俄制裁發揮關鍵作用,但在耗費大量時間達成共識決的過程中,各方往往也更清楚看見彼此的利益和思維分歧,包括歷史經驗差異造成對「俄羅斯威脅」的不同認知。烏克蘭已有數百人傷亡,隨著戰況愈趨慘烈,歐盟或許會改變對SWIFT的立場,普丁也可能被納入制裁名單,英、美也可望加大制裁力道。然而,無論是已定案或仍在討論的制裁措施,分析其細節,可看出西方仍極力避免「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甚至更少)」,並傾向以中、長期效應取代「立竿見影」。但制裁往往本來就不是即刻實施,而過渡期或討論期拉得越長,制裁對象就更有餘地預作準備、繞道而行,這在俄羅斯以及獨裁者魯卡申柯(Alexander Lukashenko)統治下的白俄羅斯都屢獲驗證。更何況,被制裁者有自己的求生之道,制裁者也未必沒有動機「一起找出路」。舉例而言,俄羅斯因為在2014年併吞烏克蘭克里米亞半島(Crimea)、佔領東部頓巴斯地區(Donbass),遭遇相對嚴厲的制裁,但它很快就發展出獲他國貿易夥伴採用的獨立支付系統MIR,並持續推展國家貨幣結算、以減少對美元等國際強勢貨幣的曝險程度,相關措施適用與中國,甚至日本、韓國的經貿活動。無論俄羅斯最終面臨什麼樣的經濟制裁,西方國家都需面對現實:制裁是災難發生後的補救措施,在官員紛表達「歐洲安全面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峻考驗」之時,面對只相信「硬實力」的普丁政權,西方宜採取更具說服力的整體嚇阻策略、停止自欺欺人,這對在俄羅斯國內遭壓制、恫嚇的進步力量而言,也會是正面訊號。

【社論】全台為什麼再次大停電 民進黨的能源政策不應該檢討嗎?

3月3日台北市停電的行政區包括中山、大同、松山、內湖、士林、信義、南港、文山、萬華、中正、北投等十一個行政區,僅大安區尚無停電通報。新北市停電的區域包括永和、中和、五股、三峽、三重、板橋。中部以南則有台中、雲林鬥六、嘉義、台南、高雄、屏東潮州。東部則傳出台東停電、跳電。據台電稱台電電網,因興達電廠發生輕微爆炸,造成龍崎高壓變電廠多部大型機組被迫強制解聯,全台各地出現大規模停電。電業人士指出,上午包括台塑等大型發電機組均被強制解聯,初步判斷與電廠無關,而是台電電網出現問題,必須強制讓大型機組離線,以保護電網安全。 (號誌燈不亮造成交通紊亂。圖/民眾提供) (高雄捷運站內停電。圖/民眾提供) 全台大停電造成多處紅綠燈不亮,高雄捷運及輕軌因為停電停駛。高雄楠梓科技園區廠房設備也停電,員工無法上班只能跑出戶外透氣。原本24小時營業的便利超商,因為停電無法結帳只能暫停營業。幾乎全台各地區的工廠都受到嚴重影響停工,廠商哀聲連連,實際損失目前還沒法估計。昨日(2日)新竹科學園區也發生跳電情形,難道這會沒有關聯嗎?有專家曾經指出,台灣現在因發展IC產業,需要大量的電力供應,但是,民進黨執意要停止核電發展綠能,但是綠能上未能銜接得上,所以有時台電會用降壓的方式來減低電力的負荷,但是有些設備對電壓非常敏感,只要一降壓就會出狀況,甚至造成設備損壞。3月1日蔡英文才向全台工商界保證穩定供電,但馬上跳票。蔡英文任內已發生過4次全台大跳電,對於能源政策,到現在還拿不出一個解決方案,難道還要再造成人民更大的損失,民進黨才能覺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