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2 年 3 月

在閩台灣青年進校園推廣民樂:給了跑道也給了圓夢的機會

〔本報特約記者 葉秋雲報導〕「讓民樂根植於下一代的心中」,是在閩台灣青年譚家明持續推動民樂進校園的初心。記者近日如約見到譚家明時,他正在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澳前小學的古箏教室內,認真指導著學生彈奏《盛世國樂》《禮儀之邦》等樂曲。「民樂藝術教育在農村是比較薄弱的,我希望能夠從平潭出發,把這麼好的實踐經驗普及到福建更多的鄉村。」懷著這樣的期許,譚家明和他的團隊老師每週都要往返福州、平潭四趟,走進兩地的小學校園,教授古箏、琵琶、二胡等民族樂器彈奏。從事民樂推廣之前,譚家明一直在台灣一家大型工程公司任職,曾參與設計吉隆坡國際機場的跑道。2014年,他從台北跨海來到大陸創業。「登陸」後,譚家明設計過可以投影的手機、建過房子。最後,從小受到藝術薰陶的譚家明還是選擇了在大陸推廣民樂,「我父親很重視傳統文化,所以我從小就受到了民樂和書法的薰陶,各種民樂都會一些。」「剛開始做的時候很擔心,團隊一點名氣也沒有,學校校長不一定會接受我們。」譚家明不免心存憂慮。讓他感動的是,澳前小學校長得知此事後,邀請團隊進校園。「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家長、學校師生對民樂的支持和對台胞的親切都是別的地方所沒有的。」這給譚家明留下深刻印象。自2017年起,譚家明不斷引薦台灣優秀音樂人才來大陸工作,並嘗試與平潭各大中小學合作,義務教授二胡、古箏等民族樂器。數年間,譚家明的團隊在平潭教過的學生從30名增加到1300餘名。積累足夠經驗後,他便帶著十幾名老師一起來到福州,在更廣闊的空間推廣傳統文化。目前,他們已與福州的雙虹小學、觀瀾小學等五所學校開展公益合作,長期為500餘名孩子教授民樂、書法和舞蹈,並在福州市台江區、倉山區和晉安區設了網站。「未來,將考慮深入更多農村地區,去幫助那裡的留守兒童。」譚家明表示,現在他們就是把台灣的教育理念帶過來,進入學校去普及民樂,抱著「讓民樂根植於下一代的心中」的這種想法堅持做下去。2018年以來,譚家明每年暑假都會邀請台灣師生來大陸交流。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這個交流項目按下了「暫停鍵」。「兩岸文化交流要從孩子做起,要持續打造兩岸青少年民樂交流研習活動。」譚家明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台灣青年看到大陸廣闊的舞台,選擇到大陸發展。目前,福州正在加快建設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先行城市。在譚家明看來,大陸出台了很多對台灣青年來大陸發展有利的政策,不僅給了跑道,也給了實現夢想的機會。

大陸科學家發現可同時提高水稻玉米產量的關鍵基因

〔本報特約記者 潘虹旭報導〕3月25日凌晨,《科學》雜誌線上發表了中國農業大學團隊和華中農業大學團隊的聯合科研成果,一個在玉米和水稻中都具有的關鍵基因被發現。試驗表明,通過對該基因的編輯改良,有望能將玉米和水稻的產量分別提高10%和8%左右。研究同時解析了玉米和水稻趨同選擇的遺傳規律,為作物馴化的機理解析和未來作物育種奠定了重要理論基礎。玉米、水稻和小麥這三大農作物,為全球人類提供了50%以上的能量攝入。人類先祖從約1萬年前就開始了對野生植物的馴化。這些作物馴化發生在地球的不同地區,祖先各不相同,形態和生長習性各異。它們在長期的改良和選擇過程中,是否遵循了共同的遺傳規律?這是一個重大的基礎科學問題,對作物的遺傳改良也有重要的實踐意義。中國農大和華中農大的聯合研究團隊歷經18年,從基因和基因組兩個層面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其中,首次發現了玉米和水稻中都具有的一個關鍵基因。

渤海灣首個千億方大氣田開工

〔本報特約記者 黃曉芳報導〕記者從中國海油獲悉,中國海油渤中19―6凝析氣田一期開發工程項目3月26日在青島開工,標誌著中國大陸渤海灣首個千億方大氣田開發正式進入工程實施階段,對保障能源安全、優化能源結構具有重大意義。據介紹,專案計畫在青島、天津兩地3處場地新建8個結構單體,包括1座中心平台、3座無人井口平台和4座導管架,陸地建造鋼材結構加工量預計達32000噸,鋪設8條海底管道和3條海底海纜,總長約150公里。渤中19―6凝析氣田於2019年在渤海中部海域發現,目前已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近2000億立方米、凝析油地質儲量超1.5億立方米,為目前大陸東部最大的凝析氣田,氣田全部投產後可供百萬人口城市的居民使用上百年。渤中19―6凝析氣田是中國海油加大油氣勘探開發的重要成果,也是國家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重點項目。

青海: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網將應用防震減災

〔本報特約記者 張添福報導〕記者3月25日從青海省自然資源廳獲悉,多家單位簽署協定,旨在促使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網更好地為青海國土資源測繪、地震監測預報和防震減災應用服務,實現已有觀測資源效益最大化。協議明確,三方將發揮各自優勢,聯合開展防震減災、自然資源調查監測、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建設與維護、區域形變監測等相關領域科學研究、學術交流,提升在各自領域的公共服務能力。青海省是大陸地震活動的主體地區之一,全省97.3%以上的地區處於VII度(0.10g)及VII度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區域。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觀測資料,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網觀測資料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不易受觀測環境變化影響等特點。本次資料共用,將進一步提高青海地區的觀測資料利用率和開發應用力度,必將對實現三方在防震減災、地震測繪科學研究、技術應用、資訊服務等方面的共同發展起到積極作用,為政府防震減災決策服務發揮科技支撐作用。

山鄉梯田開啟春季「花朝節」

〔本報特約記者 徐昱報導〕3月27日,浙江省建德市乾潭鎮胥嶺村開啟首屆「花朝節」,市民和遊客在胥嶺村觀賞油菜花,體驗胥嶺古道和「花朝市集」。乾潭鎮胥嶺村是典型的江南山鄉古村落,這裡的400多畝梯田種滿油菜花。本次春季花朝節展現了傳統農耕文化魅力,利用農文旅交融促進全域旅遊發展、助力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