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2 年 4 月

京杭大運河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通水

﹝本報特約記者 劉詩平報導﹞京杭大運河2022年全線貫通補水4月14日啟動,至4月28日實現全線通水,這是百年來京杭大運河首次全線通水。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的京杭大運河,是溝通大陸南北的大動脈,歷史上起著漕糧北運等重要作用。進入20世紀後,京杭大運河停止漕運,清政府不再對運河進行全面疏浚,隨後一些河段淤塞不通。民國時期,雖有全面整理運河的工程計畫,但未能實施。21世紀以來,黃河以南的運河河段在交通運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黃河以北的運河河段得到了一系列整治,但是京杭大運河一直不曾全線通水。水利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貫通補水將持續到5月底,為實現「十四五」大運河主要河段基本有水,進一步推動實現京杭大運河全年有水積累經驗。

揭秘太陽系「童年」 中國大陸學者提出太陽系演化新模型

﹝本報特約記者朱涵報導﹞研究行星形成與演化過程是解答宇宙和生命起源問題的基礎。浙江大學聯合法國、美國的研究團隊通過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等巨行星的動力學變遷,提出了太陽系巨行星軌道演化的新模型。這項成果於4月27日刊登於《自然》雜誌。研究團隊認為,今天我們所見太陽系的行星軌道,與太陽系『童年』時有很大不同。太陽系誕生之初,星際空間中的氣體分子雲坍縮,中心部分形成太陽,殘餘物質繞恆星旋轉形成一個扁平的「原行星盤」。在太陽系初期,原行星盤受到太陽「光致蒸發」作用,盤中氣體從內向外耗散,誘發了巨行星軌道的重塑並引起動力學不穩定,在經歷劇變之後到達現今的軌道構型。業內人士表示,巨行星軌道演化對包括地球在內的其他行星、衛星和小天體的演化,以及地球生命的起源、宜居特性等多方面影響深遠。太陽系巨行星軌道演化的新模型,很可能補足了此前太陽系演化理論中缺失的部分。

歡聚「三月會」 躍動左腳舞

﹝本報特約記者 王冠森報導﹞4月27日,被譽為「彝族左腳舞之鄉」的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縣迎來當地傳統民族節日「三月會」,各族群眾歡度盛會,共跳傳承千年的彝族左腳舞。彝族左腳舞,彝語稱為「咕遮」,擁有千年歷史,是彝族具有代表性的傳統舞蹈,2008年被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跨海而來 走進「高山」

〔本報特約記者 吳洪報導〕「許多父母喜歡在吃晚飯的時候,找孩子聊學習的事情。其實,這不是最好的溝通時間。你們知道最合適的親子溝通時間是什麼時候嗎?」疫情平穩後,紮根在福清高山鎮的台青陳發景開辦的「媽媽學堂」又開張了,向鄉鎮的媽媽們傳播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 台胞向福清高山鎮贈送表達「同心抗疫」的字畫。 「『金門一條根』屬中藥,主要用於跌打損傷、扭傷拉傷、肌肉酸痛,需要購買的朋友,可以到連結裡直接下單。」同樣在高山鎮發展的台商黃基福,最近則忙著通過這裡的電商產業園,為自己代理的台灣商品作宣傳,期待在即將到來的「五一」黃金周,迎來新一輪銷售熱潮。高山鎮地處福清市龍高半島南端,擁有連接平潭、對望台灣的獨特地理優勢。2013年,海峽商品交易中心在此設立,成為我省大型的對台綜合性批發市場,兩岸雙向貿易特色明顯。隨後,又獲批建立福建自貿試驗區進口食品及大宗商品展示交易區暨兩岸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區。2017年,海峽商品交易中心成立海峽台灣青年創業基地,形成了以台灣青年創業基地、電商產業園、自貿區展示中心等為核心的綜合性服務平台。截至目前,該基地有100多家兩岸企業入駐,其中包括數十家台企和個體工商戶,輻射帶動了周邊20多萬人創業就業。陳發景的母親就是福清人,前年他隨母親一起回到福清,發現鄉鎮家庭的青壯年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了,家中只剩老人、婦女,他們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普遍缺乏瞭解。於是,他與高山鎮的一個小夥伴一起成立了「媽媽學堂」,併入駐海峽台灣青年創業基地,致力於將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推介給鄉鎮的媽媽們。「相較於人才濟濟的城市,鄉鎮更需要精神關注和心理支援。」陳發景與合夥人開設了線上心理課堂,為有需要的鄉親開展心理疏導服務,到目前,已為近百位元鄉鎮村民提供服務。陳發景希望有更多兩岸志願者參與進來,成為守護高山的「心靈志願者」。台商黃基福是最早入駐高山鎮的一批台商,從事兩岸貿易已有10多年。他告訴記者,防疫期間,福建出台了許多支持台企抗疫和復工複產的政策措施,海峽台灣青年創業基地也推出了減免租金、補貼食宿、直播助銷等措施,更堅定了他們的發展信心。為了幫助台青台商更好地融入高山鎮,海峽台灣青年創業基地專門組建了「融台青年經濟文化交流協會」,除了開展兩岸企業的交流活動、資源對接外,還組織台胞走村入戶,參與慰問老人、扶貧助困等志願活動。「守護高山,有我一份。」黃基福告訴記者,在高山鎮打拼的日子裡,台胞獲得了不少幫助與關愛,這讓他們很有歸屬感;而每一次近距離接觸村民,看到村民熱情、純樸的笑臉,內心又會生出一種被需要的成就感。而這種歸屬感與成就感正是他們紮根高山的動因。吾心歸處是故鄉。黃基福的朋友、台商簡文祥此前在其他地方從事兩岸貿易,在黃基福的推薦下,2021年也來到了高山鎮。「這裡地理位置優越,既可以通過小額貿易碼頭及平潭、廈門對台碼頭進口台灣商品,又可以借助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將商品銷往大陸各地,基地還有許多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實現了成本與效益的最優化,非常適合小微企業或初創企業的發展。」簡文祥說。「在鄉鎮創業具有生活成本低、需求空間大、民風淳樸等優勢,也更能發揮年輕人的才幹。」海峽台灣青年創業基地負責人李明明表示,下一步他們將在引進兩岸優質項目、加強兩岸商貿合作、促進人員往來等方面做文章,為台青台商發展提供更多機遇、創造更大空間,讓他們更有幸福感。對於黃基福等老台商來說,高山鎮如今已是他們的第二故鄉。在事業發展之餘,這裡承載著更多的情感寄託。「希望疫情早日過去,『小三通』儘快恢復,讓兩岸貿易更加暢通、人員往來更加便利,『家』與『家』的距離更近一些。」黃基福說。

大興、高雄舉辦「京台攜手 共賞牡丹」基層視頻連線活動

〔本報特約記者 杜木報導〕25日,「京台攜手 共賞牡丹」基層視頻連線活動在大興區安定鎮禦林古桑園和高雄市橋頭區同步舉辦。大興區2位村主任及致富帶頭人代表與高雄4位里長進行線上「雲交流」,大興區基層民眾、部分台胞台企代表和高雄里民60餘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牡丹花,被譽為中國的國花,象徵幸福和繁榮昌盛。兩岸同胞共賞滿園盛開近萬株的牡丹花及6株百年牡丹古樹,寄託著兩岸同胞的深厚情誼和特殊情懷。交流會上,前安定村、前野廠村主任和致富帶頭人介紹了安定鎮農業發展現狀及區域特色農產品。駐區台企一心回鄉集團介紹了以牡丹籽油、甜菜根、桑葚為主的綠色生態農業發展情況和集團在台灣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經驗,希望一起為鄉村振興、文旅康養產業的發展盡一份力。高雄橋頭3位里長和小港區里長、農業專家等分享了橋頭區和小港區的特色農產品及相關工作成果。此次活動,兩地村社區工作者就農產品品牌打造積極分享經驗和成果,發言踴躍、氣氛熱烈,共同促進了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水準提升。下一步,大興區將持續推進京台基層交流基地打造,進一步提升京台基層交流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