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2 年 4 月

「兩岸夫妻」大山裡開民宿 「無中生有」築夢美麗鄉村

〔本報特約記者 郭其鈺報導〕走過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相見大橋,再穿過一段彎曲的山路,一座清新古樸的房子在樹影間若隱若現,這便是「相見茶舍」。院子裡,民宿掌櫃張育銘正在澆花,他來自台灣台北,現在是相見村的新村民。從台北到杭州,跨越山海來開民宿,緣起何處?「我們老闆很有想法,是她提出來的。」張育銘笑言。張育銘口中的「老闆」正是他的妻子潘青青。潘青青出身「旅遊世家」,是浙西大峽谷景區的「掌門人」。近年來隨著傳統觀光型旅遊遇到挑戰,潘青青試圖從休閒遊、體驗遊中覓得新機。2008年,潘青青和張育銘結婚後,每年都會隨丈夫到台灣度假。度假中,台灣當地的民宿給了她靈感,「這就是我一直想要的互動式旅遊。」尋尋覓覓,夫妻倆相中了臨安相見村,計畫打造民宿集群。相見村常住村民不足百人,沒有年輕人,沒有產業。也正因為此,這裡反而保留了原生態。2015年,潘青青與相見村簽訂整村開發協議,一期租賃八棟閒置民宅,一次性支付十年房租200萬元(人民幣,下同)。並採用自營、二次招商等形式開發民宿,還吸引了其他台胞前來投資經營。在這裡,張育銘天生的親和力為「相見」系列民宿增添了幾分「台味」,還把台灣民宿中崇尚自然、尊重生態的理念搬到了相見村。春天的「茶評會」、夏天的「螢火蟲計畫」、秋天的「良食餐桌」、冬季的「封藏大典」等一系列以全村名義舉辦的活動,「圈粉」了不同年齡段的遊客。2017年,相見村入選臨安首批村落景區建設專案,借此契機,潘青青為村裡爭取到600萬元專案資金。這筆資金怎麼用才能發揮最大效益?「我們建議村裡打造鄉村客廳、石屋書巢、觀景平台等項目,這些都是能變成業態產生效益的。」潘青青把每一分錢都算到刀刃上。為了更好參與相見村村落景區的建設運營,夫妻倆還和村裡成立合作社——杭州臨安相見生態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村集體以資源入股,未來的收益村集體占20%。對相見村來說,村民的收益也是實實在在的。民宿的產權所有人最少也能一次性拿到十年8萬元租金,多的高達25萬元。當地村民也能在民宿裡打工,目前4家民宿有近20名長期雇工,每人年均收入5萬元。此外,還有種田、種菜等季節性雇工30多人。村民胡玉翠已經在「相見茶舍」幹了6年,她從沒想過年過60歲還能在家門口賺點小錢。「原本村子裡很冷清,現在不僅有遊客,年輕人也回來了。」眼下,疫情讓一切都慢了下來,但賣房間本就不是張育銘的初衷。他說,民宿傳遞的是一種「在地文化」,要以民宿作為一個視窗,挖掘鄉村本身的價值,通過互動體驗與遊客產生精神上的共鳴。

「登陸」台農與花相伴20載:前景廣,機會多

〔本報特約記者 張金川 廖珍妹報導〕「公司剛接到美國3萬株蝴蝶蘭的訂單,這些中苗和大苗都是為下個月出口做準備的。」終日與花相伴的台農張唐維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疫情對企業出口影響不太大,這筆訂單不小,價值約50萬元(人民幣,下同)。張唐維創辦的漳州大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台灣農民創業園內,是該園區內第一家蝴蝶蘭培育企業。 1968年出生在台灣彰化的張唐維,是較早一批登陸漳浦投資的台商。他畢業於台灣大學園藝專業,精通蝴蝶蘭組培、克隆技術,在台灣做蝴蝶蘭出口貿易。2001年,張唐維一香港生意夥伴推薦他來大陸發展。「登陸」考察後,他看好漳浦優越自然條件和良好投資環境,果斷辭掉台灣工作,把事業和生活的重心轉移到漳浦。談及「登陸」原因,張唐維說那時30歲出頭,也未婚,更敢闖。「大陸市場大,蝴蝶蘭需求大,且成本低、土地多。」「目前企業占地15畝,主要做溫室大棚種植蝴蝶蘭;公司去年銷售額800萬元,出口占七成,主要出口美國、日本、越南等國家;另外三成銷國內市場。」張唐維說。近年來,大陸出台了貸款貼息、電費優惠、投資固定資產補助等諸多惠台政策,張唐維是眾多受惠者之一。「大陸的土地經營權、農業設施可用於貸款扺押,且貸款有貼息。比如:當年我租用15畝地,投資1000萬元,貸款了300萬元,年利息12萬元,政府各種貼息、補貼就有11萬元。」張唐維連連點贊大陸各項惠台舉措出台,讓他對未來企業增資擴產更有信心。20多年來,大陸經濟跨越發展,張唐維親身經歷。據他介紹,今年春節,一老台胞有意讓兒子繼承大陸事業,讓他兒子來大陸學習。這名台灣青年初次登陸後,對大陸發展十分震驚,跟張唐維說:「大陸出門都不用帶錢包了,全部是微信、支付寶支付,數位化程度如此高,城市建設也比我想像中發達多了。」「兩岸文化、習俗、語言相同,交流溝通很便捷。」張唐維坦言,大陸市場前景廣,機會多。他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台灣青年來到大陸實地看看,真切感受大陸的發展變化和幹事效率。

大陸首條「璿璣」系統「智造鏈」建成投產

〔本報特約記者 杜燕飛報導〕記者從中國海油獲悉,大陸首條旋轉導向鑽井與隨鑽測井「璿璣」系統智慧化生產線20日在廣東佛山正式建成投產,推動中國大陸海洋科技實現高水準自立自強。中國海油「璿璣」系統技術研發成功是中國大陸石油鑽井、測井領域的一項技術突破。該系統可以精准控制地下數千米深的鑽頭「瞄著」油層去,「聞著」油味鑽,甚至可以「遙控駕駛」鑽具在0.7米的薄油層中橫向或斜向穩定穿行1000米以上,同時可以實現對地層資料的即時分析,是大幅降低油氣田開發成本、高效開發海洋油氣資源的法寶。本次投產的「璿璣」系統智慧化生產線,屬國家重大裝備國產化專案,是中國海油建設高端油氣勘探裝備「智造鏈」的核心內容之一。截至今年3月,「璿璣」系統已陸續在渤海、南海、東海和陸地主要油氣田應用,並推廣至伊拉克、印尼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完成809井次作業,鑽進81萬米。除海上和陸地油氣田領域被廣泛應用外,該系統也可用於葉岩油、葉岩氣、煤層氣、可燃冰等非常規能源開發。

國際中文教育志願者:向世界播撒中文種子

〔本報特約記者 柴如瑾報導〕今年4月20日是第13個聯合國中文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首次舉辦中文日慶祝活動。世界各地的中文教育機構及中文學習者、愛好者們,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推動中文日走出聯合國,成為「國際中文日」。近年來,中文熱在海外持續升溫,中文在國際交往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中文已成為聯合國大會和安全理事會、國際糧農組織、國際民航組織、國際電信聯盟、世衛組織、世界旅遊組織、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的官方語言和工作語言。全球已有76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海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超過2500萬。中文影響力的擴大,離不開國際中文教育志願者這一特殊群體。2004年以來,已有6萬餘名志願者奔赴151個國家和地區任教。他們遠赴異國,在那裡教授中文,播撒中國人民同世界人民的友誼,也為當地人們帶來用中文開啟人生新篇章的希望。

華視公然製造戰爭恐慌 一句作業疏失卸責了事?

■ 轉載自臉書/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圖/翻攝自臉書爆廢公社) 華視52資訊台和無線12台晨間新聞框下方跑馬訊息,突然出現「新北市遭共軍導彈擊中,臺北港艦艇爆炸、設施、船舶損毀」、「板橋車站疑似遭特攻縱火施放爆裂物」等快訊字樣,引起不少國人的恐慌,尤其新北市立委服務處接到不少選區民眾電話詢問,以為共軍真的打過來了。國民黨團20日上午立即召開記者會,強烈譴責屬於公廣集團的華視,完全失去作為媒體該有的正確性和公正性,錯誤訊息發生之後,還推說路徑連結錯誤「作業疏失」,將責任推給基層背鍋,更可議的是,還把新北市消防局拉下水,聲稱是配合「新北市消防局錄製防災影片」。出現如此嚴重錯誤,華視散播假訊息,NCC和相關單位還不查辦?還要再繼續裝睡嗎?總召曾銘宗嚴正表示,華視在今晨在52台資訊台和12台無線台竟然發生如此嚴重的錯誤,屬於公廣集團的華視頻道除了連年虧損之外,內部管理不當,現在竟然在清晨新聞播放共軍導彈攻擊台北港的假訊息,更誇張的是在7點04分「中共備戰頻繁總統頒布緊急命令3月6日8點起生效」這是開國人玩笑嗎?如此誇張的錯誤,令人匪夷所思!曾銘宗質疑,萬一明天是選舉投票日,這樣的訊息播出來怎麼辦?難道這是執政黨事先預製好,預計在今年年底選舉前由華視播放呢?國民黨團強烈要求:一、NCC必須立即查辦,是否撤銷華視執照?二、華視屬於公廣集團,文化部長李永得公開道歉。三、華視董事長、代理總經理下台負責。教育委員會召委林奕華表示,華視上午在晨間新聞以快報的方式,在鏡面框最下方以跑馬訊息,播放離譜至極的訊息,內容包括「緊急動員」、「飛彈攻擊」等,身為公廣集團一份子的華視,這根本是無可原諒的錯誤。林奕華指出,公廣集團是由政府出資,透過專法保障的公共媒體,目的在於維持媒體的獨立性、正確性,結果華視居然搞出一個不可原諒的錯誤,甚至還把遭受攻擊的地區選擇在新北市,這不禁要問,全國這麼多縣市,為何獨選新北市?難道華視乃至於整個公廣集團對新北市長侯友宜這麼有「意見」?華視如此離譜的嚴重錯誤,根本達到可以撤照的程度。林奕華指出,前總經理莊豐嘉因言行充滿爭議,又曾要脅國民黨團撤案、內部管理不當、採購案不按程序等情事,而遭到撤換下台,現在代理總經理陳雅琳上任之後,非但沒有著手整頓華視,利用華視標到僑委會1,000萬元媒體採購案,自己當起主播跑到美國、法國、德國等地採訪駐外大使,明明是拿政府的錢執行採訪工作,居然還打上華視「獨家」。林奕華進一步指出,陳雅琳代理總經理不思如何精進新聞內容,搞個所謂「全新52時尚出擊」噱頭,以主播造型作為主軸,完全看不出任何新聞專業,這樣的代理總經理根本不適任,教育文化委員會將會根據華視嚴重的錯誤資訊散佈,要求文化部提出專案報告。交通委員會召委洪孟楷表示,一大早國人從華視52台看到快訊跑馬,看到「新北市遭共軍導彈擊中」、「臺北港艦艇爆炸設施船舶損毀」,林口選區民眾紛紛來電詢問訊息的真假?又看到「新北市泰山發生規模7深度10公里大地震,最大震度6級」,難道華視對林口、泰山乃至於新北市有很大的「意見」?洪孟楷進一步指出,華視在訊息播出後又立即指出,是配合「新北市消防局錄製防災影片」,因路徑設定錯誤,誤植影片內容,這是出錯還要拉墊背的概念?拉新北市消防局一起下水?這是甚麼用意?作何居心?洪孟楷諷刺華視錯誤訊息播出的同時,一旁還拉出「不可不看華視給你最即時、最正確防疫資訊」,所謂的最即時、最正確的訊息竟然是造成民眾恐慌的假消息,洪孟楷指出,華視內部稽查、內控到底出了甚麼問題?當年NCC讓華視上架52台時,交通委員會針對華視內部稽查、內控和打平虧損的計畫中,就質疑能否作為一家合格的新聞台?顯然,華視內部稽查、內控仍舊問題不斷螺絲掉滿地,才會造成假訊息在今晨讓國人看到,NCC要怎麼處裡?洪孟楷進一步指出,根據《災害防救法》第41條第3項:「散播有關災害之謠言或不實訊息,足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政府相關單位應該動起來了吧?可以不要再裝睡了吧?不要再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了吧?不要以為顏色對了什麼都對了,相關單位應該要主動開罰!副書記長鄭正鈐表示,華視有線資訊台、無線12台晨間新聞框下方跑馬離譜的資訊內容,出現「新北市遭到共軍導彈擊中」、「台北港艦艇爆炸設施船舶損毀」、「板橋車站疑似遭到特工縱火施放爆裂物」、「中共備戰頻繁總統發布緊急命令」等令國人震驚的訊息,公廣集團公然發送假消息,這個責任到底誰要負責?NCC難道還要持續袒護?這一串的假訊息播送,不是華視一句「作業疏失」就可以解決。鄭正鈐質疑,這些訊息是不是華視的預做新聞?華視解釋是路徑連結錯誤,這也表示華視已經預先知道,兩岸情勢緊張,共軍將攻打台灣?所預先做好相關內容?難道華視現在已經是執政黨的喉舌,準備要發布相關共軍攻台的訊息嗎?鄭正鈐指出,華視所謂的「作業疏失」,難道是預告要讓後製、導播、編輯台人員來背鍋擔責任?鄭正鈐強烈要求華視高層,必須對發布嚴重錯誤假消息負起完全責任。過去,政府動輒用《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罰民眾在網路社群、LINE轉傳訊息,蔡政府是否必須比照過去的強度,以《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罰利用公部門資源,散播假訊息的華視?NCC必須嚴懲、華視高層必須下台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