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2 年 4 月

確診了該怎麼辦? Q&A一次看

〔本報綜合報導〕近日COVID-19本土確診人數急速攀升,各縣市也陸續啟動輕症者居家照護措施,面對染疫風險逐漸升高,若PCR確診了該怎麼辦?還可與家人同住嗎?又什麼情況下可以解隔離?是否可以領取防疫補償金?本報整理帶您一次瞭解。Q1:快篩陽性怎麼辦?若是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快篩陽性,請聯絡地方衛生局或撥打1922;若是一般民眾快篩陽性,請將檢測器材密封包裝,帶至社區採檢站進行PCR核酸檢測,移動過程務必戴好口罩,不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若在採檢後3天仍未接獲通知,表示您的檢驗結果為陰性。Q2:若PCR結果確診,要選居家照護還是去醫療院所?若PCR採檢呈陽性,目前只有70歲以上、血液透析、懷孕36週以上孕婦、中重症等患者會送醫,其餘確診者會送集中檢疫所或居家照護。選擇居家照護者須為無症狀或輕症個案,且小於65歲、未懷孕或洗腎。此外同住者最多為4人,同住者也要低於65歲且無懷孕或洗腎。若被通知確診,可以先連絡密切接觸者,並請他們留在家中自我隔離、主動聯絡衛生單位或是等候通知。Q3:輕症居家照護,出現什麼症狀要去醫院?原則上輕症患者只要多休息、喝水,身體就會逐漸復原。如果出現發燒症狀,可以服用退燒藥減緩不適。但若出現氣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症狀,建議趕快就醫,立即聯繫119、衛生局、1922等相關單位。Q4:我該如何領藥?目前有1800多家健保藥局加入送藥到府服務。送藥到府服務共提供兩種送藥方式:透過「健康益友App」看診領藥,以及持有紙本慢性病處方箋、其他電子處方箋或其他非處方藥品需求。Q5:確診居家照護,該如何避免傳染給家人?確診者家中必須遵循一人一室原則,並使用獨立衛浴,不得共餐。如不得已共用衛浴,確診者每次使用衛浴過後務必使用漂白水徹底清潔消毒。此外,確診者經常觸碰的物品如餐具、門把等,都要經常清潔消毒。自備個人的餐具、飲水,減少共用物品機會,落實家中配戴口罩,也可以有效降低病毒傳播的機率。Q6:確診後,我的衣物和垃圾如何清理?衛福部建議:垃圾應棄置於有蓋之垃圾桶,無需特別分類;垃圾排出前應以雙層垃圾袋包裝,袋口確實密封,並建議可先靜置72小時後,再交由地方環保單位處理。至於衣服清洗,與其他同住非確診家人分開清洗,可使用一般洗衣皂加水清洗,並徹底曬晾乾,或使用烘衣機烘乾。Q7:確診後,我可以叫外送嗎?由於確診輕症患者,在居家照護期間生活相對不便,因此民眾可以使用美食平台叫外送。但要注意外送人員在進入社區時要落實實聯制登記,並做好消毒措施。Q8:什麼情況、何時可以解除隔離?依照2022年4月最新的檢疫規定,若是入住醫院、集檢所或防疫旅館的輕症者,只要符合以下三個條件之一:距離發病日、採檢日第四天內,兩次快篩或PCR陰性或Ct≥30;距離發病日、採檢日第五至九天內,追蹤一次快篩或PCR陰性或Ct≥30;距離發病日、採檢日滿十天,無須採檢,即可解除隔離,並進行七天自主健康管理。須留意。以上所稱快篩得由醫事人員執行。如果是居家照護的輕症、無症狀感染者,則需距離發病日、採檢日滿十天,不必採檢即可解除隔離,解隔離後一樣需要自主健康管理七天。Q9:輕症居家照護可以領保險理賠嗎?金管會19日拍板防疫保單理賠原則,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居家照護將比照一般住院理賠,以「隔離期間」認定為實際住院天數。但因屬於輕症,將不給付加護病房或負壓隔離病房住院日額保險金。Q10:勞保可以提供給付嗎?根據勞保局官網,有參加勞工保險之勞工,在加保期間確診COVID-19,得依規定申請勞保相關給付,主要分為三大類:1.勞保傷病給付:被保險人因染疫「住院」診療,不能工作,以致未能取得原有薪資,正在治療中者,自住院不能工作之第四日起,得申請勞保普通傷病給付。2.勞保失能給付:被保險人染疫,經治療後,症狀固定,再行治療仍不能期待其治療效果,經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院診斷為永久失能,符合勞保失能給付標準規定,得請領勞保普通失能給付。3.勞保保戶本人死亡給付:被保人因染疫死亡,其遺屬得請領勞保本人死亡給付。Q11:確診是否可以領取1000元防疫補償金?確診後經衛生主管單位開立「指定處所居家隔離通知書」者,可憑通知書申請每日1000元的防疫補償金;實際領取日數依通知單上日期,且必須扣除雇主支領薪資日數,如國定假日、周六、周日是勞基法規定的休息日或例假,雇主依法會給薪,不算請假,因此必須扣除。

【2022選微鏡(54)】林佳龍有意願 陳時中已在選 且看綠營如何為北市選戰佈局

■ 本刊特別報導 2022年底縣市長選戰升溫,重中之重的台北市,更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民進黨部分,黨內高層一直鎖定由身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的衛福部長陳時中披掛上陣,但交通部前部長林佳龍也被點名是台北市長可能人選,據悉黨內高層的規劃中,台北市長的人選一直沒有林佳龍,且3月間黨主席蔡英文曾約見林佳龍談到年底選戰佈局,僅問他有無意願選台中市長?林佳龍則明白回說「沒意願!」民進黨佈局年底大選,據《鏡週刊》報導,民進黨內提名人選的約詢,為求慎重與精確,歷來都會以各選區民調為基礎,但在高層的規劃中,台北市長的人選一直沒有林佳龍,黨政人士表示,「台北市這局,一直不在主席給他(林佳龍)的選項裡!」報導指出,3月間蔡英文曾約見林佳龍談到年底選戰佈局,僅問他有無意願選台中市長?林佳龍則明白回答「沒意願!」該報導指出,一名黨政人士直言,蔡英文明確接收到林佳龍對參選北市的企圖心,但蔡英文顯然有其它考量,因此二人的討論,幾乎沒有談到台北市,顯然蔡英文是希望林佳龍回台中再拚一次,但林佳龍意願不高。對此,日前在推廣觀光巴士活動上,林佳龍曾說出要選只會考慮台北市等話語。林佳龍辦公室也向《TVBS新聞網》表示,如同林佳龍先前支持中二區立委補選,擔任林靜儀的競選主委,發揮更大的效果,因此會參加台中整個未來的競選團隊,整合大家做「桶箍」,在過去的基礎上來贏得台中市長的選舉。據瞭解,勸進林佳龍參選台北市長的友人分成二派,一派主張即便林佳龍要選北市,「現在也不該去挑戰陳時中」,但另一派則屬要他趕緊表態參選的鷹派,甚至私下在內部主張,陳時中因疫情的變數根本不可能下去選市長,一旦北市由陳時中出馬,全國選戰都會變成防疫信任戰,疫情若有閃失,會拖垮民進黨整體選情。一名民進黨高層指出,陳時中不可能防疫沒處理好就跑去選舉,但只要他能安全下莊去選,「誰又能擋得住他?」此外,一名挺陳時中的黨內高層說,陳時中「看起來還沒開始選,但某種程度已經在選!」他認為,陳時中現在雖專心在防疫工作,但把防疫做好就是他選舉的最大籌碼。另一名派系要角也說,北市選戰最後打的會是全國輿論戰,陳時中當防疫指揮官,二年來因主持疫情記者會,幾乎天天在媒體曝光,「熱度早就夠了」,所以並不需要急著宣佈參選。

【話山論見】俄烏戰爭結束的兩種可能性

■ 理應 (圖/本報合成)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長達1個半月,至今仍看不到結尾,雙方會談多次仍難達停戰共識。究竟這場可謂二戰爆發以後歐洲發生的最大規模的戰爭,會如何發展?《TVBS》國際新聞評論員余文琦獨家專訪美國前駐俄羅斯大使麥克弗爾(Michael A. McFaul),分享他認為俄烏戰爭未來發展,以及兩岸可以如何借鏡。首先,儘管普丁不斷聲稱,出兵烏克蘭是為了反制北約擴張,但麥克弗爾指出,北約屬於一個防禦性質的組織,無意威脅俄羅斯。因此普丁真正擔心的並非「北約擴張」,而是「民主主義擴張」,自2014年以來,普丁就不斷試圖破壞烏克蘭國內的民主政治,開戰後也不斷強調要「去納粹化」烏克蘭政府,意思就是有意更換政權,並摧毀烏克蘭的軍事能力,但普丁至今都還沒達到這兩個目標。麥克弗爾透露,他個人認為,入侵烏克蘭並非俄羅斯的國家利益。開戰至今,俄方損失大量士兵,還遭到國際制裁,影響國內經濟。麥克弗爾指出,普丁此舉非常「不理性」,正如同蘇聯時期當權者的過度擴漲,以為民主式微,因此「歷史站在他那邊」,導致嚴重戰略錯誤,推進蘇聯瓦解。如今也有可能是「普丁主義」(Putinism)在俄羅斯國內的結束。除此之外,麥克弗爾也補充說,普丁不理性的部分還有一點,即是聲稱要抑制北約擴張,但卻為這場戰爭造成西方反彈,反讓北約更加團結。對於兩岸可以從俄烏戰爭上學到什麼?麥克弗爾坦言,他並非中國事務的專家,但北京應該從這場戰爭上學到,正如蘇聯時期一樣,儘管當時看起來美國正在衰退、國內政情不穩,但當時蘇聯伺機入侵阿富汗正是導致瓦解的原因之一,希望中國大陸以此作為「過度擴張」的借鏡。除此之外,麥克弗爾也指出,從軍隊人數、軍武、軍事預算等的數量來看,美中俄是世界三大軍事強權,但如今俄羅斯卻攻不下烏克蘭。最後,俄烏戰爭最終究竟會如何結束?麥克弗爾表示,戰爭結束只有兩種可能,其中一方戰敗或是雙方達成停戰協議。麥克弗爾坦言,他不認為還有機會俄羅斯會贏,俄軍現在已經沒有足夠的武力跟士兵,無法佔領烏克蘭。烏克蘭反而比較有可能打敗包含烏東在內的俄羅斯軍隊,但這仍然是不太可能發生的情況。麥克弗爾指出,他認為最有可能結束這場戰爭的方式,是透過雙方協定,在戰場外達到停戰。但在此之前,國際上仍需要持續提供烏克蘭武器,協助烏軍抵禦普丁的入侵。

【如視我聞】食藥署宣佈6至11歲兒童可打莫德納引發爭議  看看一些外國有關兒童疫苗接種政策吧

■本報編輯室 食藥署17日宣佈,6~11歲兒童可施打半劑莫德納,2劑間隔28天,但孩童應該如何施打疫苗,又或者是否應該接種,卻引發家長及專業人士熱烈討論。本文整理出各國兒童疫苗接種政策,謹供讀者參考,其中美國目前僅批准BNT用於兒童身上,而英國也開放施打莫德納。【美國】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資訊,5~11歲兒童開放接種輝瑞BNT兒童版疫苗,劑量為成人1/3,2劑需隔3至8週。美國該年齡層兒童約2800萬人,其中約1000萬人已施打至少一劑。根據《今日美國》報導,美國目前僅批准輝瑞用於兒童身上,輝瑞也正在進行臨床試驗,評估5歲以下孩童施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一旦完成,就會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提交申請。屆時,FDA將根據審查數據,確認疫苗是否安全有效,以及是否授權緊急使用。【英國】英國開放5~11歲孩童施打輝瑞BNT兒童版疫苗,2劑需間隔至少8~12週;4月14日批准6歲以上兒童施打2劑莫德納,劑量為成人1/2,2劑需隔4週。英國2月宣佈,將擴大推動兒童新冠疫苗接種,讓5~11歲孩童接種,有助兒童提高防護力、避免重症,也能有效防範疫情再起。【歐盟】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去年11月授權輝瑞BNT疫苗用於5~11歲兒童,2劑需隔3週,並於去年12月13日開始推行。德國、希臘、西班牙、義大利、比利時、法國等地都陸續開放,但瑞典今年1月表示,兒童染疫重症風險非常低,施打疫苗「好處並未大於風險」,因此暫不考慮跟上。【日本】日本厚生勞動省今年初批准,並於2月下旬開放5~11歲兒童接種輝瑞BNT兒童版疫苗,劑量為成人1/3,2劑間隔3周。《富士新聞網》引述輝瑞海外臨床試驗結果,該疫苗對5至11歲孩童有效性高達90.7%。【韓國】韓國3月每日新增30多萬例確診,其中5~11歲兒童占總患者比率為15%。因此,防疫當局參考國外兒童疫苗施打情況後,決定3月底起全面開放5至11歲童接種輝瑞BNT兒童版疫苗。與此同時,韓國對疫情的態度也趨向「流感化」處理,本月15日宣佈,下周起全面解除實施2年多的社交距離政策,5月下旬後確診者不必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