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2 年 4 月

【社論】張亞中參選高雄能複製「韓流」嗎?

高雄市長參選人在前高雄副市長李四川表態無意參選後,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19日表示,願意考慮為國民黨承擔高雄這場選舉。對此,台灣基進黨市議員參選人陳子瑜嘲諷地表示,「國民黨穩了!」絕對支持他參選高雄,他長期主張兩岸統合論,一定可以在高雄激發相當高的討論。對於代表國民黨出戰高雄市長一事,張亞中表示,如果高雄一直沒適合人選,市民也能接納,「願意考慮為國民黨承擔高雄這場選戰」。就在高雄工商界人士勸進張亞中之際,黨中央又傳出屬意中央選戰策略會報執行長傅崐萁或召集人黃健庭出戰高雄。不過,黨務人士分析,此一佈局的可能性不高,畢竟2人負責選舉的提名工作,如果自己跳下來參選,難免引發球員兼裁判的爭議,對國民黨目前因桃園重創的形象,無異雪上加霜。高雄市長人選,最終由主席朱立倫決定,而他目前仍保持開放的態度,相信只要張亞中有意願承擔高雄選戰,朱立倫應該不致反對。何況,朱立倫在黨主席選後,去年9月28日親自拜會張亞中時,開口的第一話就說「你該不會要選高雄市長吧?」顯然,張亞中一直是朱立倫認為適合的高雄市長人選之一。張亞中的意識形態、論述、魅力都是最接近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人。台南都死馬當活馬醫,推出謝龍介當母雞了,高雄有個紅統張亞中應該也還好。張亞中參選是工商界人士勸進,由金主欽點人選,朱立倫沒理由拒絕。國民黨全黨上下都食髓知味,滿腦子想著複製韓流。國民黨佈局年底九合一選舉,高雄人選懸而未決,部分深藍社團、市黨幹部已私下喊出要徵召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讓高雄在地議員嚇出冷汗。也有部分國民黨參選議員的人士暗中表示,推張亞中不如放棄提名,畢竟張亞中沒有像韓國瑜一樣有魅力以及大批的韓粉支持,而且競選連任的陳其邁,挾其執政優勢,要競選連任應該輕而易舉,畢竟在韓國瑜遭罷免後,國民黨在高雄的影響力已經式微,甚至議員的席次都岌岌可危,朱立倫不得不深思。張亞中表示,去年選完黨主席後他自己跑遍全台,包含黨員招募,四項公投宣傳等,光高雄就跑了十幾趟,去辦活動時都有人勸進。他說,過一段時間若大家很有意願,「我們再下去溝通」。自己也表現了極大的意願,希望選民能多多支持。

媒體曝林姿妙家族獲上億元金流不明 國民黨批政治迫害

〔本報綜合報導〕宜蘭縣長林姿妙身陷涉貪案,媒體以頭版聚焦報導偵查進度,爆料林姿妙家族涉從前國民黨立委楊吉雄家族獲上億元。對此,林姿妙表示,特定媒體公布偵查細節並下指導棋,操弄恐懼、捕風捉影,這種不公平的操作,難道不是政治目的?《自由時報》18日報導指,檢廉發現林姿妙及其兒女,長年從曾掛名於林姿妙兒女名下礦業公司監察人的國民黨前立委楊吉雄家族手中,拿取將近上億元的上百筆資金,每拿一筆,林姿妙就開一張沒壓日期的支票交換,迄今已掌握近80張支票列案,疑涉財產來源不明。對此,林姿妙發表聲明指出,從1月13日首波偵查至今,特定媒體、特定人已指導6大方向,提供比他們當事人更清楚的重點口供與資料,讓特定媒體斷章取義、大幅聳動報導,行追殺目的。他們遭偵查不公開框架住,不能說明案情洗刷冤屈,竟變成默認。林姿妙說,檢方動不動就發動大規模搜索,進行馬拉松式訊問,重複問同樣問題,再讓媒體捕捉神情憔悴的眾人畫面,「這不是政治目的,什麼才是政治目的?」所有不問是非、不計代價地扭曲、重創縣府團隊及她的家族,相信這個過程會一直拖到年底縣長選舉,整個過程已經未審先判。國民黨也不滿表示,司法案件必須遵守偵查不公開的原則,這是高中生都知道的基本常識,但民進黨政府卻三番兩次打破基本的司法原則,刻意藉由媒體放話,含沙影射檢調進度、惡意導引風向,且檢調單位的多次搜索與馬拉松式約談不僅違反比例原則,過去在檢調清晨搜索官邸的同時,竟有媒體得知前來捕捉畫面,擺明了是違反偵查不公開的政治操作,讓偵查不公開原則淪為虛設,成為政治迫害的工具,國民黨表達嚴正譴責。

傳美同意太平島跑道延長可停戰機 馬文君:台灣不應被當馬前卒

(圖/馬文君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南海局勢升溫,現在傳出台灣打算把太平島現有跑道1150公尺延伸到1500公尺,這項工程也獲美方同意,國民黨立委馬文君19日指出,台灣戰機在太平島沒有作戰需求,最有可能只給美軍使用,但台灣不應該被當馬前卒,成為代理人的戰場。馬文君指出,據媒體報導,經美方同意,太平島跑道將延長,我國主力戰機都能順利起降。太平島過去因運補需要所以建立跑道,那裡只需要運輸機,不需放太多的防衛武器,也是因為「無害通過」才能過去運補,太平島對於台澎金馬防衛作戰沒有作用,主要目的守土有責,台灣怎麼可能會有任何戰機在那邊起降?馬文君說,台灣目前沒有任何理由、目的和作戰需求要戰機在那邊起降,除非兩個理由,一是該跑道會提供別人使用,因為中共在南海有8個島嶼,其中有3個是不沈的航母,未來可能會有8個不沈的航母,所以菲律賓美軍基地已經無法承受南海的變局,若需要一個「不沈的航空母艦」又不被講話,那麼越南願不願意?菲律賓願不願意?只有台灣呼應需求。其次,馬文君指,建跑道停戰機的可能是,台灣情願當馬前卒,當南海爭議時我們會有戰機過去,但那裡既沒有油庫、沒有機棚,我們也沒有空中加油機,戰機單架次過去也沒用。因此,只有可能給美軍使用,但我們成為馬前卒,在南海當一根刺,被當作「拉起警報的那條線」,人民受難時誰會心痛?

打滿三劑疫苗仍染疫住院? 醫警告「生活3大壞習慣」恐加重病情

〔本報綜合報導〕本土確診病例連日破千,其中不乏有打過3劑疫苗的人仍染疫住院,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打疫苗是「免重症,免死亡」最有效的工具;除了慢性病,不良生活習慣如抽菸、喝酒、熬夜不睡覺,都會影響染疫後的病情嚴重程度。黃軒指出,美國CDC最近發表的研究證實:即使打滿二劑或三劑的病人住院了,和那些未接種疫苗的人比較,「90%可以免受插管使用呼吸器或死亡」;若是不接種疫苗,一旦得了COVID-19,被插管、死亡的機率將提高,因此「打滿三劑疫苗很重要」。黃軒也提醒,除了本身有慢性疾病或為高齡者,生活中三大不良習慣是許多疾病、癌症的好發危險因子,也會影響染上新冠病毒後的病情,首先為「抽菸」,研究發現,抽菸者染疫後住院率是不抽菸者的五倍,抽煙者對染疫後的復原狀況,也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恢復肺功能障礙。目前研究人員認為,吸菸者的呼吸道內存在的ACE-2含量非常高,「這些都是COVID-19病毒喜歡的天菜,一沾上去,就在肺泡破裂,沒完沒了!」此外,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重度酒精愛好者若得了COVID-19,容易導致併發症「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這是死亡最大的原因。早期研究報告就指出,即使輕度或中度的喝酒習慣,只要長期有在喝酒,酒精濃度長期會刺激產生過度發炎反應,增加病毒感染的機會。這也是為什麼第一線醫護人員,都會詢問有沒有喝酒習慣,若有喝酒習慣代表高風險族群,即使小小流感病毒,也會比較長久才能恢復,甚至易有肺炎症狀發生。最後,黃軒指出,一項跨國的研究發現,COVID-19 感染者有24%會有夜間失眠問題,而非COVID-19 感染者,21%有夜間失眠問題。調查發現,染疫者每20位當中,會有1位有3種睡眠品質不佳問題(難入睡、躺平但睡不著、需要安眠藥才能入睡),且1周內有3次都會如此,這種人有88%機會感染COVID-19。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每增加1小時的睡眠時間,可以減少12%得到COVID-19感染。黃軒強調,去除不良習慣才是加強版防疫新生活,面對Omicron病毒肆虐,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外,還須加上戒菸、戒酒、不能熬夜失眠,「當然,記得打滿三劑,因為現在是Omicron病毒,第三劑才能有效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