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2 年 4 月

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線上開幕

〔本報特約記者 林文琪報導〕第十九屆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日前線上上開幕。本屆紀錄片節共徵集到來自125個國家與地區的3670部紀錄片參評參展,征片數量刷新紀錄。節展活動以線上形式播出,包括開幕式、金紅棉優秀紀錄片分享會、「中國故事」國際提案大會、行業論壇、影片展映等,支持觀眾線上觀看。其中,「中國故事」國際提案大會共徵集到來自35個國家與地區的218個方案申請。本屆紀錄片節還推出「廣東故事」紀錄短片孵化專案,弘揚嶺南文化。值得關注的是,本屆紀錄片節引入粵港澳大灣區征片資料分析,已有香港、澳門、廣州等7個城市的111部作品報名參評,其中紀錄片作品《無窮之路》《我們正年輕》《解畫》等作品入圍金紅棉評優單元終評。在紀錄片節的「雲上觀影」單元,10部國內外紀錄佳作已上線,包括《男人和他的攝影機》《歸去來兮》《公路散文》《登場》《一切都會有的》等,觀眾可在紀錄片節戰略視頻合作平台優酷視頻觀看。

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4月20日啟幕

〔本報綜合報導〕4月18日,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註冊中心,與會嘉賓、媒體記者陸續抵達,工作人員開始為嘉賓辦理註冊手續。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定於4月20至22日在海南博鰲舉行。年會主題為「疫情與世界:共促全球發展,構建共同未來」。年會將以線下為主、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邀請各國政商學媒等各界代表與會,共商疫後亞洲與全球發展大計,聚焦綠色發展、創新發展、包容發展、合作發展,致力於促進國際團結與合作。

大氣環境監測衛星成功發射 可實現全天時綜合監測

〔本報特約記者 陳海波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4月16日2時16分,中國大陸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大氣環境監測衛星。這是世界首顆具備二氧化碳鐳射探測能力的衛星,可實現對大氣細顆粒物、污染氣體、溫室氣體、雲和氣溶膠以及陸表、水體等環境要素大範圍、連續、動態、全天時的綜合監測,大幅提升大陸在生態環境、氣象和農業等多領域的定量遙感服務能力,有效解決對外國遙感資料的依賴,對促進環保等意義重大。執行本次發射任務的是長征四號丙遙二十八運載火箭,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416次發射。

183天!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本報特約記者 宋慧報導〕4月16日09時56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作為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發射的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此次飛行任務中實現了多個首次,不斷刷新中國航太的紀錄,展現了中國航太科技的新高度。神舟十三號乘組共在軌飛行183天,創造了中國太空人連續在軌飛行時間的最長紀錄。太空人王亞平成為中國太空人中在軌飛行累計時長最久的一位,並成為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中國女性。三位太空人在為期半年的任務期間,進行了兩次太空行走,完成了20多項不同的科學實驗,並開展了兩次「天宮課堂」,在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該任務的成功是中國太空探索計畫的重大勝利,將有助於推進中國空間站的長期發展和全面運營。

台青的「後冬奧時代」:志願服務不息,北京冬奧精神永續

〔本報特約記者 朱賀報導〕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落下帷幕已有月餘,參與賽會及城市志願服務的多位台灣青年志願者已回歸日常生活。近日,多位元志願者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台灣青年親歷這場盛大的國際體育賽事,倍感光榮;「後冬奧時代」,他們將從自身專業所學出發,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延續「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未來」的北京冬奧精神。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台生李致陽,在冬奧期間擔任中國國家體育場「鳥巢」的禮賓助理,是國際嘉賓步入「鳥巢」後首先見到的志願者,「我們必須在第一時間進入工作狀態,同時確保各環節萬無一失。我們不僅是學校的門面,更是國家的門面。」「我們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冰雪語者』,」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台生李若筠,在冬奧期間擔任參賽代表團助理。在她看來,在冰雪世界裡,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做一名語言使者,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 圖為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台生李若筠,她在冬奧期間擔任參賽代表團助理。 過去兩個多月,李若筠都在延慶冬奧村度過。其間,她接待了家鄉隊,這段經歷讓她印象深刻,也倍感親切。如今志願服務暫告一段落,但這段經歷已成為李若筠人生中重要的實踐課。她感謝這樣一個有深度有廣度的志願服務平台,讓她學到很多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她期待未來繼續參與冬奧相關、志願服務相關的活動,傳承北京冬奧精神,「為自己人生這本書,寫下不一樣的篇章」。2月15日晚,在北京冬奧會賽場上,為中國隊斬獲第六金的男子單板滑雪選手蘇翊鳴剛剛結束頒獎儀式。三米外的馬路對面,北京中醫藥大學台生羅芷盈站在閉環外,和這位站在閉環內的冬奧冠軍相互揮手,難掩激動之情。 圖為北京中醫藥大學台生羅芷盈,她在冬奧期間擔任奧林匹克公園公共區的賽事服務助理。 羅芷盈在冬奧期間擔任奧林匹克公園公共區的賽事服務助理,數次親眼見證頒獎現場。她回憶,看著蘇翊鳴激動與身旁朋友相擁,她意識到冠軍也是個與自己年紀相仿的青年;當這位青年向大家揮手分享喜悅時,雖然什麼也沒有說,「但我仿佛看到青年力量崛起,中國未來可期」。接下來,羅芷盈將參加北京冬奧相關宣講活動,傳播在冬奧中體悟到的精神與感受,分享所獲得的溫暖。她告訴記者,「這段經歷讓我真正體會到何為『在付出中收穫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