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2 年 4 月

黑箱條例勿闖關,五一凱道爭平安

■ 台灣鐵路產業工會 本會今日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請交通委員會的召委應該要停止審查公司設置條例,要求臺鐵提出具體安全改革事項,有爭議的條文不能強硬闖關!【通過條例不會就安全,改革要有三個參與】臺鐵局跟交通部倉促上架的公司設置條例,不僅規範事項空洞,更迴避了基層一直詬病的相關法令與現實作業不符問題,所以我們提出臺鐵要安全,改革必須要有三個參與:安全改革會議、資產分配及財務評估會議、事業單位營運管理會議三項,需要產工基層的參與。【事故後檢討要落實,請先達到三項承諾】普悠瑪事故後張政源局長承諾提升待遇,留住人才,卻遲遲沒有兌現,臺鐵是交通部下薪資最低的,因此我們要求台鐵承諾,薪資應比照「交通事業郵政轉調人員資位待遇表」。台鐵目前大量進用低薪的營運人員,我們認為這些營運人員應與資位人員共同提升薪資。郵政及港務的先例可知,新進人員待遇打折造成流動率高,鐵路肩負公共運輸重任,根本無法承受新人流動的風險,現職營運員領取跟基本工資差不多,未來如何留住人才?最後是承諾變更現有班制(例如:四輪三班)時,需與本會協商。現行三班制在人力不足情況下,不顧人力需求問題,強迫人員排休,造成去年的潮州跟海端事故3死1傷,就是工作現場違反臺鐵安全工作守則,未有足夠人力進行軌道工作。上述六項訴求產工已經送出調解申請,如果重視鐵路安全,請同意工會訴求讓調解成立,簽下白紙黑字才是安全的真保障,如果調解不成立。目前本會支持企業工會五一依法休假行動,已有上千位同仁完成連署,本會也提醒連署完成後一併遞出假單五一依法休假,同時,我們也邀請企業工會一齊號召同仁五一上凱道參加勞動節遊行,讓社會大眾看見鐵路員工的訴求,爭取讓所有旅客及員工能平安回家的路。(轉載自台灣鐵路產業工會臉書)

【話山論見】國民黨支持度崩盤之路是自己走出來的

■ 映丞 近來有媒體公佈民調顯示,國民黨支持群眾大幅萎縮,在六都僅有新北市與台中市領先,傳統被視為藍大於綠的桃園市,國民黨的支援度連民進黨的一半都不到,且更在首都台北市落後民眾黨,屈居第三,引發各界關注。雖然早有不少深具遠見的人預測國民黨崩解是必然,可是恐怕沒有人預期速度這麼快,烏克蘭人用不同方式加速了台灣人自我認同建構的進程,也讓國民黨在路線錯亂的過程中還沒找著方向就裂解了。近來的民調都顯示出同樣的結果,國民黨支持度節節降低,但也並非全然轉而支持民進黨。過去20年來,國民黨與民進黨的競爭一直是政壇的主基調,甚至再往前推到過去幾十年,國民黨一黨獨大的時代,台灣政治幾乎就等於國民黨,對照近來國民黨近乎「消聲」的狀況,這個泡沫化速度著實令人訝異。台灣由於特殊的歷史環境,民主化後的政黨政治不同其他國家的左右角力,而是台灣主體意識與大中國意識間攸關存亡的競爭,但這個局面正在改變,而且已近完成。未來能獲得人民支持的政黨,強調以台灣為主體只是基本條件,再來才是政策的辯論,至於那些一開始就不認同台灣主體性的政黨,則連進入人民目光的資格也沒有了。當然國民黨的泡沫化不代表民進黨必然得利,取而代之的會是更多同樣堅守兩岸主體性的勢力加入競爭,但這不正是兩岸人民長年期待的嗎?我們樂觀其成,也期待這樣的未來早日到來。看著昔日的國民黨如今淪落至此,多少有些感慨,但這條路是國民黨自己選擇走上的,怪不得別人,早在2005年連戰訪問中國大陸時就註定了結局,畢竟兩岸的未來還有更多工作待完成,人們沒有餘力、也不會想管活在過去的政黨未來何去何從,往後提到國民黨的次數,恐怕也只會越來越少了。

當年曾涉台中市「議長賄選案」 才是廖述嘉「淡出政壇」的原因

■東方明 (圖/盧秀燕提供) 盧秀燕丈夫廖述嘉在1994年的時候涉及議長賄選案,該案進入司法程序,到1998年已經三審判決,可能會產生褫奪公權或後續的效果。廖述嘉原本做了3屆台中市議員,為什麼後來跑去學校教書,把自己的事業與政治版圖轉移到盧秀燕身上?就是因為吃官司、賄選的問題。台中市長盧秀燕在2年半賣了512億元土地,且賣了社宅用地,由於她的婆家是建築營造業起家,也引發外界關注。盧的丈夫廖述嘉當初淡出政壇的原因,表面上是因熱愛教書、輔佐老婆等,但事實上是涉及議長的賄選案,可能有褫奪公權等問題,才將事業版圖轉移到盧身上。盧秀燕主播出身,對於新聞媒體控制非常有一套,2018年7月的時候,盧秀燕的丈夫廖述嘉說他們是姊弟戀、完美組合,因為很熱愛教書,所以回歸校園,但事實的真相可能很多台中市民也不知道。真相是廖述嘉涉及議長賄選案,在1994年的時候,共有22個台中市議員選當時的議長,由陳武雄跟郭晏生競爭,而郭涉嫌賄選,後來就被通緝,通緝3年後因去醫院就醫,才被員警抓到。廖述嘉等人故意在選票上自己的姓名處摺直線摺痕,以證明這張票是本人所投,並且用不同摺痕的方法呈現。比對不同審判才能拼湊出這樣的結果,但為什麼這件事在媒體上面幾乎沒有任何的關注與討論,反而變成老公是一個淡出政壇、熱愛教書、輔佐老婆等,完全是一個正面的形象,這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就事論世】俄羅斯警告:芬蘭、瑞典加入北約將面臨軍事後果

■本刊編輯室 (俄羅斯總統普丁。翻攝自twitter / KremlinRussia_E) 2021年6月14日,北約成員國首腦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舉行峰會,中共的挑戰被正式列入議題。《泰晤士報》11日報導,長期奉行軍事不結盟政策的歐洲國家芬蘭、瑞典,最快可能在今年夏天加入北約。美國官員透露,兩國外交部長上周均出席北約外長會議,會議間有針對兩國的北約成員國身分進行討論。《每日郵報》報導稱,芬蘭預計將在 6 月申請加入北約,11日芬蘭一份國防報告稱,一架俄羅斯軍機在該國南部海岸侵犯芬蘭領空。芬蘭早些時候驅逐了兩名俄羅斯外交官,以抗議俄國入侵烏克蘭的行為。芬蘭前總理亞歷山大·斯塔布表示,芬蘭將在未來幾周內提交申請加入北約,儘管俄羅斯曾警告加入北約會帶來毀滅。報導稱,芬蘭媒體的民調顯示,公眾輿論在俄國入侵烏克蘭後,大多數人贊成加入北約。自二戰以來芬蘭都奉行軍事不結盟政策,在冷戰時期扮演東西方之間的緩衝地帶,為外交政策保持靈活性,同時減輕俄羅斯對西方擴張的擔憂。瑞典首相安德森也表示,不排除加入北約的可能性。瑞典官員向 CNN 表示,瑞典正在進行安全政策分析,預計將在 5 月底完成,到時候政府將會宣佈其立場,但鄰國芬蘭如果迅速公開立場的話,瑞典可能會更早宣佈決定。芬蘭和瑞典一旦加入北約,成員國將會增加到 32 國。俄羅斯先前曾警告,若其中任何一國加入北約,將面臨軍事後果,採取「重新平衡局勢」的行動。

【社論】面對嚴峻的疫情反彈我們該怎麼辦?

本土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已連續多天破千例,各地多點爆發,甚至延燒到校園內。17日新增的1210例中,北北基桃、花蓮皆突破3位數,全台19縣市都有個案,也讓民眾關心國內何時會開放施打第四劑新冠肺炎疫苗?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禮拜三下午會召開ACIP會議討論。台灣本土疫情嚴峻,目前國內新冠疫苗已施打至第三劑。1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有媒體提問目前國外專家認為沒有群體免疫觀念,只能透過不斷接種疫苗獲得保護力,但第三劑疫苗預估在6月就會開始失效,是否考慮開放接種第四劑?陳時中表示,最新的疫苗相關規定將會在20日下午ACIP會議討論。指揮中心也表示,食藥署已召開專家會議在考量有效性、安全性等狀況下,同意6歲到11歲兒童可施打莫德納疫苗,需施打2劑,劑量為成人的一半,且2劑需間隔28天。台灣邊境的持續封鎖,已造成民眾抱怨連連,原本的國內旅遊,也隨著本土疫情升溫受到影響。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從4月22日起,民眾需接種疫苗三劑才能參加進香團、旅行團,消息一出引起大批旅遊業者反彈,不過有網友在PTT上發問:「國門開放後,你還會想花錢在國旅嗎?」引起熱議。這2年由於返台需要檢疫隔離,幾乎大家都被關在島上,國旅突然變得很熱門,旅行部落客沒地方拍片,把奢華飯店拱得超熱,舉例來說,谷關虹夕諾雅比日本虹夕諾雅還要貴,真是台灣之光,一些生意不好的低價飯店,當了防疫旅館搞不好還賺得比之前多,一下子把陸客不來的痛,又通通忘光拋諸腦後。」由於世界局勢的變遷,通膨的情形更加嚴重,疫情、俄烏戰爭所造成的結果使得「萬物都漲」,縱觀其原因大概可歸納為能源、晶片、糧食、環保、薪資等幾方面,而短期之間恐無法趨緩,再加上台灣疫情指揮中心預估將來每日確診人數恐破萬,人民心理的恐慌指數一定升高,所以苦日子恐剛開始。再次的呼籲沒有完整接種完三劑疫苗的人,趕緊去接種,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即使染疫,輕症的比例居多,少去人多的地方,配合防疫,降低染疫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