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2 年 4 月

「普丁犯了希特勒二戰時的錯誤」 俄國將走向納粹德國的下場

■ 理應 (圖/翻攝自twitter.KremlinRussia_E)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2 日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丁經常提起蘇聯在二戰時期對納粹德國的失敗,以證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正當性。歷史學家稱,普丁正在犯下當年希特勒犯的錯,同時使用希特勒式的詭計為他的暴行辯護。報導稱,普丁入侵烏克蘭背後的一大諷刺,正是自稱向歷史學習的普丁,卻因為沒有對烏克蘭「偉大的衛國戰爭」有足夠的認識,才在這場戰爭中陷入困境。面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德國總理蕭爾茨2月曾說,這是俄羅斯總統普丁做的決定,因此他要單獨承擔責任。美國總統拜登3月26日在波蘭首都華沙的演說,也強調俄羅斯人民不是敵人。不過烏克蘭則掀起「不只是普丁」運動,而混合戰卓越中心高級分析師卡倫斯基認為,這是避免普丁共犯脫罪。紐蒂卡大學俄羅斯和東歐歷史副教授彼得·T·德西蒙表示,「這一個月以來我一直想搞懂這一點,因為普丁太可怕,他不會允許有人說他沒有邏輯,但這整件事都沒有邏輯,他過去的所作所為都不正常,而且沒有意義。」報導稱,當年蘇聯領導人史達林跟現在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根本沒有比較性,一個是獨裁政權的統治者、餓死數百萬烏克蘭人 ,一個是民主選舉產生的總統、團結烏克蘭人抗俄的領袖。報導提出三點普丁和希特勒相同的命運,其一是坦克,二戰時期德軍第一次看到英軍引進的坦克時,被嚇得倉皇逃跑,在烏克蘭已經摧毀無數俄軍的坦克。而俄羅斯的後勤也被看出根本不足以支撐軍隊,糧食、燃料都已出現短缺,當年德軍也是因為沒有準備足夠的物資對抗俄羅斯的冬天,被狠狠擊敗。其二是兩人都在摧毀隱藏的盟友,烏克蘭裡有不少平民是親俄分子,但普丁的行動卻是無差別的攻擊平民,轟炸醫院、學校,阻止人道救援,這讓烏克蘭人心中種下仇恨的種子。二戰時期蘇聯也有許多人反對史達林,但希特勒當年也是全面迫害蘇聯公民。其三是普丁正在使用「希特勒式的論述」為戰爭辯護,普丁在開戰前曾發表《論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的歷史統一》,指稱烏克蘭只有跟俄羅斯合作才能真正實現主權,其中使用的論述與希特勒在自傳「我的奮鬥」中十分接近。俄羅斯的「Z」字符號也被與「納粹符號」進行對比。最大的諷刺,普丁的弟弟在二戰時因為納粹圍攻而喪生,現在普丁宣稱,他正在實現烏克蘭的「去納粹化」,試圖保護被基輔當局種族滅絕的人。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就是一名在大屠殺中失去親人的猶太裔人士。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歐美是否有智慧避免再犯相同錯誤,同時要求俄羅斯菁英階層有所改變,這點仍待觀察。他強調,唯有這樣做,才能強化烏克蘭的民主,並讓歐洲再次安全。

弗格森對烏克蘭局勢提出7問 最糟糕爆發大戰死百萬人

■ 洪聖斐 編譯報導 (烏克蘭城市第聶伯羅附近燃料庫深夜遭俄軍空襲 / 翻攝自instagram.com/dsns_ukraine)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已經月餘,戰事膠著,短期內似乎難以收場。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弗格森(Niall Ferguson)稍早投書彭博社(Bloomberg),提醒西方國家留意7個問題,做好最壞的打算。認為美中兩國已經走進第二次冷戰的弗格森憂心烏克蘭局勢最終演變成第三次世界大戰。他在去年9月訪問基輔時曾與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平克(Steven Pinker)打賭,到2029 年 12 月 31 日之前,將爆發一場常規戰爭或核戰爭,奪去至少 100 萬條人命。希望自己賭輸的弗格森針對烏克蘭局勢提出7個問題:問題1:俄羅斯人能否在兩、三或四周內佔領基輔,活捉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還是永遠不會?目前看起來是永遠不會。俄國人在3月25日宣稱從來沒打算佔領基輔和哈爾科夫,其真正的目標是完全控制該國東部的頓巴斯地區。弗格森認為,這套話術聽起來是俄國人在自圓其說。但俄羅斯接下來在頓巴斯包圍烏克蘭軍隊,並試圖在亞速海沿岸建立從俄羅斯到克里米亞的「陸橋」,將會是一個曠日費時又充滿血腥的過程。問題2:制裁是否會導致俄羅斯經濟衰退到普丁無法獲勝的地步?儘管俄羅斯經濟已經受到西方制裁的沉重打擊,但弗格森認為這些打擊還不足以結束戰爭。只要德國政府抵制對俄羅斯石油出口的禁運,普丁仍能賺取足夠的硬通貨來維持其戰時經濟的運轉。值得注意的是,一度狂貶的俄羅斯盧布近日反彈。問題3:軍事和經濟危機的結合是否會引發針對普丁的宮廷政變?弗格森認為,拜登政府正在押注莫斯科的政權更迭。美國政府不僅將普京定為戰犯,並提起訴訟,起訴在烏克蘭犯下戰爭罪行的俄羅斯人。拜登總統在波蘭演講時更明確說出希望普丁不要再掌權。弗格森認為這不是口誤,而是美國和一些歐洲盟國希望弄掉普丁。問題4:面對垮台的風險是否會導致普丁採取極端措施(例如,實施他的核威脅)?弗格森提醒,普丁不像在伊拉克戰爭和阿拉伯之春期間下台的中東暴君;他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核彈頭庫,以及化學武器,以及生物武器。千萬不要忘記,俄羅斯在常規武器戰爭打得越糟糕,動用這些核生化武器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普丁認為美國及其盟國的目的是推翻他,可能的反應不是溫順地辭去俄羅斯總統職務,而是可能升高衝突。問題5:中國是否會提條件讓普丁妥協,接受和平?弗格森指出,中國已經很明顯站在俄羅斯那邊,只是巧妙地避免被西方國家連帶制裁。根本不能指望中國能居中協調,恢復和平。問題6:在這些問題浮現之前出現,西方國家民眾是否會產生注意力缺陷?弗格森指出,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西方公眾對烏克蘭事業的支持將受到持續上漲的食品和燃料價格的考驗,再加上對烏克蘭局勢的誤判,不知道這場戰爭只是沒有輸掉,而不是已經贏了。問題7:會有哪些附帶損害?弗格森指出,世界各國通貨膨脹問題已經極度惡化。這場戰爭持續的時間越長,徹底滯脹(高通脹但經濟增長低、沒有或負增長)的威脅就越嚴重。高度依賴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國家,這個問題將更加劇烈。結論:這場戰爭恐怕會持續甚久,也不要期待普丁下台,做好最壞準備弗格森結論說,有充分的理由告訴我們不要過於樂觀。歷史和政治學指出,就算烏俄兩國下個月或什麼時候達成停火協議,這場衝突將曠日持久。普丁的下台的機率也很低。整個局勢將導致全球滯脹和不穩定。核武戰爭也並不能保證永遠不會發生。(轉載自新頭殼newtalk)

【話山論見】「新台灣模式」防疫是否有效尚待觀察

■ 映丞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升溫,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喊出新台灣模式,新北市長侯友宜反問是要清零還是共存,台北市長柯文哲則酸每天發明新名詞,並呼籲不要重蹈香港覆轍。蘇貞昌2日晚間受訪時表示,要注意防疫規範但也要正常生活顧生計,慢慢鬆綁確診數會增加,但中重症極少,大家可以放心,這就是新台灣模式。對此,蘇貞昌說,我們看到這次omicron病毒產生的情形,從1月以來,所有確診者,99.7%是輕症、無症狀,重症極少,大家可以放心。我們醫療量能足夠、藥品準備足夠、經驗也足夠,新台灣模式就是要讓大家一樣照著CDC防疫規範,大家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實聯制,大家要注意防疫規範,但我們也要正常生活、兼顧生計,既然要漸漸開放鬆綁,縮短隔離時間,就會碰到確診數增加,但中重症的極少極少,大家可以放心,這就是新台灣模式,一方面防疫一方面顧生計,一方面漸漸的正常生活。近期台灣疫情多點爆發,連續多日本土病例飆破百例,5日甚至衝上216例。清明連假結束首個上班日,6日全台再暴增281例本土確診病例,境外增78例。其中新北市堪稱重災區,直接飆破百例,而全台更已有17縣市均有病例。清明連假已經結束,許多防疫專家都認為,真正疫情的高峰還沒到,所以還真的值得擔心。截至目前台灣累計7,175,00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7,149,504例排除),其中25,225例確診,分別為8,226例境外移入,16,94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5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佈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8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4例為境外移入。

【社論】拜登羞辱普丁根本不是失言說溜了嘴

烏克蘭收復布查地區,發現慘絕人寰的平民、婦女、兒童大屠殺,全世界輿論大加撻伐,就如拜登說普丁是「戰犯」,還說「不要讓普丁繼續掌權」,表明了是衝著普丁而來,十分罕見,但卻十分明確,根本不是失言,或說溜了嘴。拜登這樣在公開場合羞辱普丁,會產生一個立即的效果,就是讓普丁沒有顏面從烏克蘭撤軍。也就是說,普丁不但知道他已經誤判,俄國已經不可能拿下基輔,更不可能拿下烏克蘭,而且他現在必須趕快進行損害控管,準備收場,準備找一個體面的台階下。然而美國根本不想給他這個機會:普丁想撤軍,想找台階下,門都沒有!這一次,美國連正規部隊都不用出兵,只打一場代理人戰爭,就把俄國的正規部隊修理成這個樣子,你還好意思說「東升西降」?美國根本懶得跟你鬥嘴,懶得廢話,而是直接把你KO掉就是了。拜登想要產生的進一步效果,就是號召俄羅斯人民起來推翻普丁政權,而不需要美國親自動手進行斬首行動,美國不斷對俄羅斯施加壓力,不斷羞辱普丁,就是想不用親自動手,就讓普丁下台。原來美國的作戰目標,不是把俄羅斯的入侵部隊趕出烏克蘭就滿意了,而是要推翻普丁,在俄國內部進行和平政變。接下來,你會看到進入烏克蘭的俄羅斯部隊會被關門打狗,想撤退都沒機會,然後,烏克蘭還要進一步反攻到俄羅斯境內,說不定拿下一些土地,然後拿來跟克里米亞交換,逼俄羅斯把克里米亞吐出來。美國的作戰目標,現在看得比較清楚了,有兩個,第一個是普丁要下台,第二個是烏克蘭的領土與主權的完整不容分割,俄國所實質控制的烏克蘭領土要吐出來。正如西方國家這一次大團結,是要堅持一個原則,就是反對任何一方片面以武力侵犯另一個主權國家的現狀,就算你是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也一樣要遵守這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