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2 年 4 月

賣命為黨都得不到公道! 黃子哲初選落敗爆「民進黨在向我招手」

(圖/翻攝自黃子哲臉書) 〔本報綜合報導〕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黃子哲在黨內台北市議員第一選區(士林、北投)初選輸給國民黨副發言人林杏兒,讓他怒批「作弊的初選,走到大選不會贏」;林杏兒則回應,自己屢次受到黨內競爭同志於公開場合抹黑初選作弊,實在令人痛心。日前國民黨台北市士林北投區議員提名結果公布,黃子哲不敵林杏兒,讓黃子哲大呼這樣的民調結果「比九天玄女還玄」,選前有十方民調公司做過公開民調,自己還贏對手0.1個百分點,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也公開說有做過議員民調,據了解自己也是小贏,結果民調結果黃卻大輸7個百分點。黃子哲指出,2018年的初選連他共有5人參選,結果林杏兒第一,當時他與北市議員張斯綱因為常上媒體,已略有知名度,但分別輸了10個百分點、16個百分點,林杏兒與張都被提名,大選結果張斯綱拿了第1名、將近2萬票,初選贏張斯綱10個百分點的林杏兒不僅落選,得票數還輸張斯綱8000多票。黃子哲質疑,當時林杏兒在民調中的年輕族群(20至29、30至39歲)獨占鰲頭,分別占了50%、60%,「而且就這麼剛好,這個族群正是加權最多的」。一個幾乎沒有網路聲量、沒有普遍知名度的人,是如何贏得年輕人的支持?「這樣的特異人士選議員真的太可惜,去選立委、市長來救救國民黨才是。」黃子哲認為,若像他身為一個黨發言人,賣命為黨衝鋒陷陣、不離不棄,卻也無法得到應有的公道,那如何說服其他人來認同這個黨?針對不排除脫黨參選一事,黃子哲說,如果他真的堅持要選,可能只有無黨籍這個選項,更透露初選結束後收到各方來訊,包括民進黨與民眾黨都向他招手。

北農確診破百例 陳吉仲盼密接者以篩代隔「絕不能休市」

〔本報綜合報導〕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染疫者已破百人,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7日表示,為確保大台北地區和產地的農產品供應,絕不能讓北農休市,已訂定持續營運及人力備援計畫,盼北農能順利運作。據統計,至27日止,北農確診者共計有161人,包括第一果菜批發市場以及第二果菜批發市場,不少拍賣員、理貨員都染疫,對批發市場營運影響相當大。對此,陳吉仲27日表示,針對北農員工染疫部分已經有相關討論,原則和台北市政府的決策一樣,「不能讓北農休市」,否則會影響到大台北地區和產地的農產品供應;北農也訂定持續營運及人力備援計畫,包含拍賣區併組拍賣、分流延長拍賣時間、擴大預約交易、調度人員支援拍賣作業、分散到貨量、召回退休拍賣員協助等。陳吉仲說,增加預約交易,就是「不用經過拍賣,產品就可直接運送到通路業者」,且同時拉長營業時間,讓蔬果能順利到北農,以昨天蔬菜成交量1700百公噸與上周二同期相比,尚無明顯異常波動情形、如常交易,請所有農民跟消費者安心。至於北農密切接觸者是否會採以篩代隔,陳吉仲說,已與台北市政府溝通,盼密切接觸者列為國家基礎建設且維持民生必要者,比照醫護體系使用快篩取代隔離3天,讓北農更順暢運作。

高市新灣區國際經貿發展協會成立 凝聚「產官學」資源創商機

高雄市新灣區國際經貿發展協會,假國立中山大學西子灣海灘會舘,舉行成立大會,現場有高盈集團雷祖綱總裁、雷科股份有限公司鄭再興董事長、越南勇源基金會冼文舉執行長等擔任榮譽顧問,結合跨國企業,產官學界出席,熱鬧非凡。新灣區國際經貿發展協會,目的和精神希望把高雄的企業帶入國際化,特別是針對東南亞的部分,由高苑科技大學趙必孝校長多年的奔走下,終於開花結果。結合高雄市的產官學界力量,搭上台灣的高科技浪潮,讓台灣的軟實力從高雄出發,得到更蓬勃的發展,拓展到國際。 新灣區國際經貿發展協會力拚新南向政策,在籌備過程中,獲得越南勇源基金會執行長冼文舉先生肯定,受邀擔任高雄新灣區國際經貿協會駐越南代表,負責推動台越農業經濟發展暨教育交流合作框架橋樑的海外義工,促進協會成功的開始!新灣區國際經貿協會成立之後,將會陸續辦理論壇、名人講座、跨國的商務交流會,將高雄的優勢科技產業,讓國際市場看到,同時也把東南亞與國際商機帶回來高雄投資。期盼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促成台灣產業的再升級,讓高雄這塊土地能夠得到更蓬勃的發展!

林天良:唯有回家,才能看到真實的祖國

■田洋 老家 是讓我魂牽夢繞的地方 唯有回家 才能看到真實的祖國 台胞林天良是旺旺集團駐京首席代表,2013年到北京工作以後,就喜歡上這座城市。他對北京的古建築頗有研究,天壇是工作之餘常去的地方。「這裡有厚重的文化,這裡有大氣的朋友,這裡是我的第二故鄉。」曾是財經媒體人的林天良告訴記者,「26年前我第一次回莆田老家,採訪第一家兩岸合資汽車企業。印象最深的就是,從福州經莆田到廈門的高速公路剛剛啟用,路上基本沒有汽車。今天,大陸早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30多年間,他往返兩岸無數次,為兩岸媒體交流合作做出貢獻,也見證了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唯有回家,才能看到真實的祖國。老家,是讓我魂牽夢繞的地方。我常常為國家的繁榮昌盛,感到無比自豪!」 海峽對面 有我們最親的親人 我們屬於那裡 那裡也屬於我們 林天良出生於台灣,祖籍是福建莆田。林天良的父親在18歲的時候放棄赴廈門大學讀書的機會,棄筆從戎,從家鄉徒步2000多公里到四川成都,成了黃埔軍校第18期學員。「1945年抗戰勝利後,父親跟隨部隊來到台灣,接受日本投降。這是父親和全家最大的榮耀!遺憾的是,身在台灣的父親,與莆田老家的祖父、祖母,再也無法相見。父親每次收到家書時,總是一讀再讀,情不自禁地潸然淚下。」面對攝製組拍攝人員,林天良深情告白,「我們從小,就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海峽對面,有我們最親的親人。我們屬於那裡,那裡也屬於我們。」 台商最高的社會責任 堅定反對「台獨」 促進兩岸和平統一 在旺旺集團駐京代表處前台,懸掛著喜感十足、植根「80後」和「90後」兩代人的食品品牌——旺旺。旺旺集團是一個在台灣創立、在大陸發展的企業,產品陪伴著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成長,更見證了改革開放與經濟發展的歷史進程。大陸超大的內需市場、巨大的發展潛力、眾多的友善政策,對於台企來說是很大的發展機遇。多年來,旺旺集團善盡企業責任。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積極承擔、主動作為,多次捐贈防疫物資。旺旺集團與旗下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始終積極助力維繫兩岸和平發展大局,面對「台獨」分裂勢力的威逼利誘不為所動。已成為台灣島內對抗「台獨」分裂勢力及促進祖國統一的中流砥柱。目前也擔任全國台企聯常務副會長的林天良深有感觸地說:「作為台商最高的社會責任,一定是堅定地反對『台獨』,促進兩岸和平統一。」 將對岸的真實情況傳播出去 才能增進兩岸同胞情感和認同 在林天良先生的宣導和努力下,促成了兩岸交流合作的兩大論壇:兩岸及香港《經濟日報》論壇和兩岸媒體人北京峰會。2011年10月28日,第一屆兩岸及香港《經濟日報》論壇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辦,國家領導人出席並發表致辭,這是海峽兩岸第一個高規格的財經論壇,兩岸及香港重量級財經人士齊聚一堂。由北京日報報業集團攜手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共同舉辦的兩岸媒體人北京峰會,已成功舉辦四屆,為兩岸媒體人搭起一座「橋」。近百家媒體和媒體人代表,共話融媒體時代的融合實踐與媒體責任,建立起高效溝通的對話平台。兩岸媒體人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參與者、記錄者和推動者,「當兩岸媒體人站在客觀立場上,將對岸的真實情況傳播出去,才能增進兩岸同胞的情感、文化與國家認同。」 林天良動情地說。 我對我們的中華文化 有信心 孝道傳家,「讓孝順成為一種習慣」,是蔡衍明先生和林天良首代共同的價值觀。林天良認為:「中西文化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國人有『孝順』一詞,在英文找不到可對應的單詞。父母最想要的是家庭團結,兄弟姐妹間有很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子女能做到這點,才是一種孝順。兩岸之間,何嘗不是這樣?」風靡台灣的大陸電視劇《延禧攻略》,不僅入選為台灣的語文試題,還掀起台灣青年去故宮「打卡」的潮流,讓中國歷史文化散發出無窮魅力,成為一種時尚。「優質的文化作品,借助媒體傳播,可穿透『台獨』設置的藩籬,讓兩岸消除歧見,實現融合發展。」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根和魂,林天良堅定地說,「我對我們的中華文化,有信心!」

冬奧會上的「台灣腔」,這位新北京人不簡單

■馬婷婷 「外面雖然很冷,但我們的內心卻很火熱!」章啟正回憶起幾天前的冬奧火炬接力,仍激動不已。 北京君太百貨總裁、北京台資企業協會榮譽會長章啟正,又有了一個新頭銜——北京冬奧會奧森公園第107棒火炬手。作為此次北京冬奧會唯一的台灣火炬接力跑者,章啟正既緊張又興奮:「我非常光榮能夠受邀參加這場盛事,雖然我不是參賽的運動員,但是內心依然緊張澎湃不已!」他坦言,自己不僅要傳遞奧運聖火,更要把身為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感代代相傳。 「為了這次聖火傳遞,我準備了很久。」回憶起去年剛剛得知自己有機會成為火炬手時的情形,章啟正說,因為火炬傳遞時間剛好是春節期間,這意味著自己不能回台灣和家人團聚,正當舉棋不定的時候,家人們卻對他給予了最大的支持,「全家都很支持我,我的家人說,奧運這個機會非常難得,讓我一定要去參加。」為了讓自己能夠在體能上做好充足的準備,章啟正在聖火傳遞前就一直在堅持跑步和站姿練習,「我們對自己有一定要求,不能失去這麼好的機會。」章啟正動情地說:「接到火炬的那一刻,我非常激動,能有機會參加這次盛會,我看到的不只是國家的強大,甚至整個冬奧理念也非常完善。」 在北京生活了19年的章啟正,在受訪時曾多次表示「我現在是地道的北京人,北京空氣越來越好,交通也越來越便利了!」,他回顧道,1991年,自己第一次隨父親到上海,在大陸一待就是30年。對大陸有了更多的瞭解之後,他發現北京是他更大的舞台。於是在2003年,他跨過長江,來到北京建立君太百貨。2019年,君太百貨成為北京冬奧會測試賽簽約的首個鑽石合作夥伴。他說,君太百貨是伴隨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企業。 談到父親,章啟正感慨萬千,對於他來說,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深受父親的影響,章啟正的父親章民強是浙江湖州人,早年為了養家,從湖州去了上海,1949年到了台灣,一直從事建築製造業,後來自立門戶成立了太平洋集團。「直到祖母去世,我父親也沒能回湖州奔喪,父親心裡對家鄉始終有個念想。」1987年,海峽兩岸打開交流交往的大門,他的父親愛鄉心切,排除萬難毅然回到了大陸,在上海徐家匯開辦了太平洋百貨。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隨父親來到上海的章啟正將目光轉向了北京。2003年,北京君太百貨在西單開業。2008年,章啟正帶著三個孩子看了幾十場北京奧運比賽,為體育健兒助威,也為大陸的進步自豪。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許多行業蒙受了巨大損失,客流急劇下降,生意慘澹,公司經營面臨很大壓力,身處百貨行業的君太百貨也同樣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越是困難的時刻,越需要彼此的相互扶持。」隨後,君太百貨宣佈了為租戶疏困的措施:租金全免!章啟正一直熱心社會公益。疫情發生後,章啟正本人通過北京台資企業協會君正基金向武漢捐贈100萬元,同時想方設法從國外購買價值近百萬元的急需醫用物資,捐贈給湖北和北京。「大陸台商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當國家需要的時候,我們願意挺身而出。」今年,適逢「九二共識」30周年。「30年來,我見證了大陸的蓬勃發展,感受到這裡的無限機遇。」章啟正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台灣青年來大陸看一看,切身去感受體會大陸的發展。「大陸整個社會的改變不是他們能在島內電視上看得到的,唯有你親自來了,而且你居住在這裡,才會認識到整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