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2 年 4 月

麻城龜峰山十萬畝杜鵑花海盛放

﹝本報特約記者  劉微報導﹞人間四月天,麻城看杜鵑。日前,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麻城龜峰山景區根據天氣及杜鵑生長情況,發佈官方花期公告:4月10日—4月20日為初花期,4月21日—5月5日為盛花期,5月6日—5月16日為尾花期。4月中下旬到五一假期,十萬畝野生杜鵑花海將呈現「抬眼是一幅畫,低頭是一首詩」的美麗景象,「大別山上最美紅飄帶」即將迎來一年一度的驚豔時刻。麻城龜峰山是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核心園區,位於湖北省麻城市區東部大別山中段南麓,鄂豫皖三省七縣交界處,是國家4A級風景區。「杜鵑花海」是龜峰山景區最為核心的景點,這裡的杜鵑花分佈集中、種植面積大、樹齡古老且株型優美。每年四、五月間,龜峰山上杜鵑盛開時,一山連一山都被地毯般的花海所覆蓋,整個山巒美如一片紅色的海洋,攝人心魄。

第十四屆「兩湖論壇」視頻連線舉行 兩岸共用亞運之美

〔本報特約記者 郭其鈺報導〕第十四屆「西湖·日月潭」兩湖論壇22日開幕,通過浙江杭州市與台灣南投縣兩地視頻連線方式舉行。論壇圍繞體育運動、社區產業發展、中華書法藝術傳承等議題,邀請兩岸體育界、文化界人士和社區(鄉鎮)產業發展領軍人物交流分享經驗,共探融合發展之路。 杭州與南投因西湖、日月潭而結緣。2009年,在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的前提下,首屆「西湖·日月潭」兩湖論壇在南投舉辦。至此,杭州南投兩地每年輪流舉辦的「兩湖論壇」正式啟動。當日開幕式上,杭州市市長劉忻表示,「兩湖論壇」自2009年創辦以來,在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已成功舉辦13屆,不僅成為了兩岸城市交流的典範,更是兩岸同胞交流交往交心交融的重要平台。「今年儘管兩岸人員往來受到新冠疫情和島內人為因素的阻礙,但在杭州與南投兩地共同努力下,雙方依然按照相互的約定在『雲上』聚。」劉忻說,今年9月杭州將舉辦亞運會和亞殘運會,希望通過雙方的理念交換、經驗啟發,助力兩地同胞強健體魄,共用亞運之美。南投縣縣長林明溱在視頻致辭中表示,今年因疫情阻礙,第十四屆「兩湖論壇」仍繼續採取連線的方式舉辦,但南投與杭州的友誼未因病毒的影響而中斷,而是透過「兩湖論壇」的持續舉辦而更加深化。「希冀兩地間秉持兩岸一家親,互信交流、和平發展、共用繁榮,透過『兩湖論壇』平台全力推動杭州與南投教育、文化、藝術、農業、衛生等各領域的實質交流,進一步增進雙方情誼,實現雙贏。」林明溱說。 台灣南投視頻連線參加第十四屆「兩湖論壇」。 當日論壇中,杭州市體育局二級巡視員漆憲忠介紹了杭州亞運配套建設情況,目前該市各類體育場地設施達34088個,體育場地總面積為3068.71萬平方米。2021年杭州累計舉辦各項體育賽事活動1998場次,開展各類健身培訓1448場次。據瞭解,杭州與南投的體育交流由來已久。2008年以來,杭州市民8次赴台參加南投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動「日月潭萬人泳渡」。台灣體育運動大學教授、南投縣政府體育發展委員王慶堂表示,目前南投全民體育運動參與人口比例為82.5%,體育運動的價值隨著突發疫情愈發突顯,全民運動的熱情隨著杭州亞運愈發高漲。

兩岸專家「雲」聚第九屆大江論壇

〔本報特約記者 朱賀 鄭巧報導〕第九屆大江論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精英論壇22日在北京開幕。論壇由台盟中央主辦,以「增進兩岸同胞福祉,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為主題,逾200位嘉賓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加。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台盟中央常務副主席李鉞鋒致辭時表示,實現民族復興和祖國統一是台灣同胞走出歷史悲情、迎接光明未來的人間正道,是兩岸同胞共同的責任。兩岸同胞應認清歷史發展大勢、同心譜寫民族復興,把握時代新機遇,攜手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今年適逢「九二共識」30周年。台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通過視頻連線表示,只有依靠「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維護好一中框架,才能真正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進兩岸同胞福祉,最終實現國家的和平統一。新黨主席吳成典指出,兩岸在農業、高科技、醫療等領域優勢互補,應攜手合作,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同發光發熱。「30年來,『九二共識』的實踐為兩岸帶來和平與繁榮。如今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甚至反向大搞『去中國化』,逢中必反,致使兩岸關係面臨兵凶戰危的嚴峻局面。」主旨發言環節,統一聯盟黨主席戚嘉林呼籲,民進黨當局應正視兩岸血脈相連、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事實,正視國際政治現實,懸崖勒馬,放棄「台獨」行徑,回到正確的政治道路、創造符合兩岸利益的局面。聚焦兩岸發展中的青年力量,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教師、台灣青年陳文成結合志願服務經歷談到,在兩岸融合發展的過程中,青年可以從各自領域出發,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副理事長、台灣青年孫志全則指出,島內青年要撇開對大陸的刻板印象,理性、客觀、充分認識大陸的優勢,在大陸生活的台胞要向親友講好祖國大陸故事,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及同胞心靈契合。「隨著兩岸融合的程度不斷加深,青年存在廣闊的合作空間。」北京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于強表示,大陸為台灣青年發展創造了許多平台和機會,期待更多青年朋友來這裡生活、發展,攜手共譜兩岸融合發展新篇章。

兩岸宮廟「雲端」共慶媽祖誕辰:祈願「疫」散雲開

〔本報特約記者 葉茂報導〕4月23日是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海峽兩岸媽祖宮廟攜手舉辦紀念媽祖誕辰1062周年活動,通過視頻連線「雲端」共慶媽祖誕辰。當天上午,「媽祖第一行宮」福建寧德市霞浦縣松山天后行宮,與台灣新港奉天宮、台灣台中樂成宮和台灣板橋慈惠宮視頻連線,共同祈願「疫」散雲開,兩岸和平。台灣嘉義新港奉天宮董事長何達煌說,兩岸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媽祖情緣也讓兩岸同胞血脈情緣一直延續,不斷加固。伴隨著莊嚴典雅的祭典音樂,紀念媽祖誕辰1062周年春祭典禮遵循傳統禮制進行。在兩岸媽祖金身像前,參祭人員依次完成迎神、上香、讀祝文、行初獻禮、行亞獻禮、行終獻禮、行三跪九叩禮、送神等傳統禮儀。作為媽祖信俗的重要傳播地,霞浦松山天后行宮是大陸古建築中現存歷史悠久、規格較高的祭祀海神廟宇,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據考證,這是繼湄洲祖廟之後的第一個天后行宮,故有「媽祖行宮之尊」的美譽,也是福建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寧德市對台交流基地。據不完全統計,40多年來,到霞浦松山天后行宮進香的台灣媽祖宮廟達百餘座,台灣信眾達10餘萬人次。霞浦松山天后行宮董事會秘書長陳傑說,通過網路一起弘揚媽祖立德、行善、大愛的精神,為戰勝疫情共同祈福。

「登陸」台青:未來十年都會留在大陸繼續創業

〔本報特約記者 周燕玲報導〕出生在台北的郭書廷與朋友聊天時會突然蹦出幾句貴陽話。他從小就喜歡汽車,在美國留學時因為愛好汽車結識了幾位來自貴州的同學——他如今創業的合作夥伴。2013年,從事汽車製造業的郭書廷被美國公司派到安徽合肥工作,初次「登陸」一改他對大陸的印象。他坦承,以前對大陸比較陌生,來了之後發現大陸並不落後反而很現代化。來大陸工作後,郭書廷發現,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隨著經濟發展和民眾收入提高,汽車後市場發展有巨大潛力。因此,在大陸工作一年後,郭書廷就與在貴陽的好友共同成立一家汽車美容公司,深耕汽車後市場——他不僅把台灣的汽車美容技術帶到貴陽,還從台灣帶來了專業的技術團隊。目前,郭書廷公司業務範圍包括汽車美容、汽車用品等方面,並從貴陽拓展到深圳、成都等十多個城市,公司員工也從最初的4人發展到170多人。作為兩岸青年合作創業的案例,郭書廷感謝自己的創業之路上有好友的幫助。他認為,大陸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和良好的發展空間,台灣很多項目可以跟大陸優勢互補,比如精緻農業、文創、生物科技等方面。近年來,大陸相繼出台了一系列鼓勵、支持台商及台灣青年到大陸就業創業的優惠措施,為台青創業提供便利,比如台胞可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等各類基金專案,台胞也可在大陸申請登記為個體工商戶等,在放寬門檻的基礎上為台青減輕創業投入成本。郭書廷認為,大陸出台的各種「惠台措施」為台青赴大陸發展打開了一扇門,將會吸引更多台灣年輕人到大陸尋找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