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雪花給我飛翔的翅膀
(現代詩歌)■李冬冬 當我劃動雪撬我的熱血滾燙祖國啊我深情的期盼冬奧會聖火傳遞的瞬間 雪花飄落一冬又一冬辛勤的汗滴陪伴飛舞的身段牡丹花紅了一年又一年兩顆心在雪地裡氤氳 讓雪花給我飛翔的翅膀我把東方民族偉大的愛化作多情飄逸的雪花讓你的壓鬱融入雪絮的溫暖 讓我賦予你泰山的定力讓寒冷的世界傳遞聖火之光用我泰山的臂膀擔當人類未來的希望
立足台灣 面向大陸 放眼世界
(現代詩歌)■李冬冬 當我劃動雪撬我的熱血滾燙祖國啊我深情的期盼冬奧會聖火傳遞的瞬間 雪花飄落一冬又一冬辛勤的汗滴陪伴飛舞的身段牡丹花紅了一年又一年兩顆心在雪地裡氤氳 讓雪花給我飛翔的翅膀我把東方民族偉大的愛化作多情飄逸的雪花讓你的壓鬱融入雪絮的溫暖 讓我賦予你泰山的定力讓寒冷的世界傳遞聖火之光用我泰山的臂膀擔當人類未來的希望
將秋天的第一份祝福送給你,願你在這個美好的秋日,遇見更好的自己。願你保持健康雖然酷暑仍未消散,但早晚的風已經帶來了絲絲涼意。願你在這個秋天,早睡早起,規律作息;戒掉那些不良的飲食習慣,遠離垃圾食品;工作再忙,也別忘了抽空去運動,讓生活中的負面情緒隨著汗水代謝掉。願你積極樂觀 人生總有起起伏伏,與其用消極的態度處世,不如積極地面對生活。對於可控的事情保持謹慎,對於不可控的事情保持樂觀。 以積極的態度,活出最佳狀態,便是交給生活最好的一份答卷。 願你自信自強 我們最需要的其實不是別人的讚美,而是自我肯定。失落時,告訴自己“我很棒,我可以”。不懼困境,不畏挫折,方能行穩致遠。哪怕未來坎坷,也願你自信自強,義無反顧地向陽生長、追尋夢想。願你熱愛生活“如果你熱愛生活,生活一定比誰都清楚。”你看那些在意你的朋友、關心你的家人、雨天停車等你先走的陌生人,都是生命贈予你的禮物。努力把日子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吧。每天都比昨天活得更精彩一點,人自然就快樂得多、有趣得多、有活力得多。願你從容向前,未來可期你嚮往什麼,就向著那裡努力;你期待什麼,就全身心地追尋。只要你不認輸,就沒有什麼能阻擋你的腳步。山一程,水一程,走過的都是風景。願你付出有所得,所想皆成真,在這個秋季,收穫更好的自己。
〔本報特約記者 李立宇報導〕兩岸緣聚七夕,青年情滿集美。8月6日,「兩岸青年 鷺在鵲橋」集美區兩岸情緣一線牽七夕聯誼活動在集美區後溪鎮城內社舉辦。40位兩岸青年男女如期「赴約」,在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中增進瞭解、加深認識。本次活動由集美區台港澳事務辦公室、共青團集美區委員會指導,廈門青青之約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聚融壹家台灣青年雙創基地主辦,廈門市集美區苔芯志願服務隊、廈門市天下集美文廣傳媒有限公司協辦。「當我們同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當我們同在一起,將快樂無比……」在台青主持人強森歡快的歌聲裡,兩岸青年男女進入互動破冰遊戲環節,當天下午的七夕聯誼活動也就此拉開序幕。男生:「你最近是不是胖了?」女生:「沒有啊,你為什麼這麼說?」男生:「因為你在我心裡的分量越來越重!」通過「女生指手畫腳,男生猜」的方式,兩岸青年男女完成配對,隨後相視說出不好意思講出口的情話……這是「定向闖關迎姻緣」遊戲中的互動環節之一。兩岸青年男女分成四隊,手執「藏寶地圖」,在城內村按圖索驥,解鎖一道道「愛情密碼」——城隍廟前、拱辰門邊、老酒肆裡,到處都是兩岸青年的身影。在洋溢的歡聲笑語中,青年朋友們從陌生到熟悉,從相識到瞭解。隨後是兩岸青年男女大顯巧手的環節。琉璃蓮花、五行珠子及中國紅元素搭配,無不象徵著美好的愛情。在創美悅學非遺研學文化課堂導師的帶領下,青年朋友們將這些愛情元素製作成同心結,寓意有情人恩愛情深,永結同心。活動雖然接近尾聲,但仍有高潮在等著大家。城內社的阿媽們親手製作了閩南味滿滿的傳統美食——鹹粥、炒米粉,邀請青年朋友們共同品嘗。吃著閩台兩地同根同源的傳統家鄉美食,兩岸青年男女歡聚一堂,閒話家常,其樂融融。「今天的活動既溫情,又有趣!」台青代表謝東霖說,「希望以後能夠有更多這樣的活動,搭建起多樣化的交流平台,讓兩岸優秀單身青年能有更多的機會相互認識,發展友誼,收穫愛情。」兩岸一家親,未來在青年。作為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試點區、全省唯一兩岸融合縣域集成改革試點區,集美區是兩岸青年成才成長的熱土。近年來,集美區積極「築巢引鳳」,創造良好的軟硬體環境,吸引越來越多優秀的兩岸青年前來創業發展。正像謝東霖所期待的,集美區不僅為兩岸青年提供了創業就業機會,更為他們提供越來越多的生活、娛樂、交友的空間——一見傾心、一見鍾情、更應該一往情深,期待「兩岸一家親」在集美能夠走向「兩岸一家人」!
〔本報特約記者 張玲報導〕由《黃埔》雜誌社主辦,主題為「中華傳統文化在兩岸的傳承與弘揚」的第一期「文脈中華」沙龍4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副秘書長宋為、黃埔軍校同學會副秘書長韓曉光,以及兩岸青年70餘人出席本次活動。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郭繼承在討論中指出,中華文化在幾千年延綿不息的歷史長河中孕育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心靈歸屬。近代中國曾遭受西方列強侵略,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國人秉持家國情懷,戰勝了外來侵略,守護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以史為鑒、自強不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華文化未來的發展也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台灣黃埔軍校同學會後代聯誼會會長丘智賢表示,文化與教育是緊密聯繫的,民進黨當局在島內推行「去中國化」教育,使得中華文化在台灣地區的傳承面臨一定危機。但他認為,台灣文化產業脫離了中華文化根脈和底蘊是無法長久發展的,兩岸同胞要增強對中華文化的信心,珍視並愛惜中華文化,分享和傳播中華文化。首都師範大學台灣研究室教授艾尤,分析了諸多台灣文學作品,吳濁流的《亞細亞的孤兒》、陳映真的《將軍族》、余光中的《鄉愁》、白先勇的《花橋榮記》、林海音的《城南舊事》等,無一不體現著台灣同胞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她認為兩岸相同的民俗節日也是台灣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表現。活動當日正值七夕(農曆七月初七),台灣也同閩南地區一樣有著燜油飯祭拜七娘媽的習俗。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指出,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十分重要,要不斷發揚黃埔精神,做祖國和平統一的堅定推動者。台灣青年體育教育文化交流發展協會理事長、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教師陳文成,分享了自己從台灣到大陸求學、工作的經歷和體會。他從講閩南語、過中華傳統節日,來大陸生活後,很快就能適應和融入。作為一名體育人,陳文成對2022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成功舉辦感到自豪。他希望更多台灣青年能參與到兩岸體育交流中來,體驗大陸如今的發展。
■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特聘教授 盧希鵬 電子商務有三代的創業家,第一代創業家就是在1994年起,在互聯網上原生的創業家。第二代創業家就是網路泡沫化後,仍然生存的網路品牌。第三代創業家將是所有的傳統產業都要上網做電商的時代。目前是第三代電子商務創業家陸續上場的時代,但是也面臨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就是流量不夠了。在工業時代,規模經濟是在生產端的,企業要大量生產,才能夠降低成本,過去數十年,量產技術愈來愈成熟,甚至有供過於求的現象。在數位經濟時代,規模經濟發生在需求端,一個數位化的產品或服務,量產是不會有經濟效益的,但是市場上一個人使用,或是100萬人使用,就會產生不同經濟效益。但是需求端的規模經濟是有天花板的,因為我們的市場流量是有限的。在市場流量有限的情況下,除了規模經濟,更要有以客戶為中心的範疇經濟(scope economy),就是在既有的服務中增加了一個範疇,因為可以分攤固定成本而產生的經濟效益。像是在便利超商中增加了賣咖啡的業務,因為可以共用店租與人事成本而產生的經濟效益。所以經過近30年的演進,電子商務的發展模式,已經跟過去不一樣了。第三代電子商務創業家除了放在有流量的平台中介商上販賣之外,也開始學習經營自己的官網與流量,這種新的經營模式,也稱作D2C(Direct to Consumer)模式。去中介商的願景喊了將近30年 ,終於即將要成為電子商務模式的主流之一,也就是品牌商直接接觸消費者,不再有中間商賺差價。因為少掉了中間商的流量,一個賺取穩定現金流的訂閱經濟,也將是另外一個趨勢。舉例來說,許多電腦都是透過經銷商販售的,所以品牌商根本不曉得誰在使用他的電腦。但是如果是D2C的模式,不僅能夠提供更快速的售後服務,並且還可以累積使用者的資料,產生了一個新的電商模式,也就是訂閱經濟。再譬如,過去迪士尼的電影是透過HBO傳達到家庭中的,雖然HBO的流量(收視率)很高,迪士尼仍然不知道是誰在看他的電影。於是當有了Disney+的訂閱經濟之後,除了能提供更直接的服務之外,更掌握到誰在收看我的電視節目。有了收視數據,就能夠提供更直接的服務,並且生產出更精準好看的新影集。簡單的說,訂閱經濟就是能直接掌握流量的經濟,因為唯有如此,才能夠敏捷的讓組織有彈性(adaptive)與快速地回應變化(responsive)。有人常問我,電子商務發展未來十年會有什麼變化?我覺得這個問題問錯了。我們該要問的是:未來十年有哪些電子商務的底層邏輯是不會改變的,我們的資源應該要投入在那不會改變的部分,這樣創新資源才能夠積累與疊代,而不是隨著變化而起舞。第三代電子商務創業家若要經營自己的流量,簡單的說,就是要滿足三項底層邏輯。一、讓客戶知道你。過去都是客戶搜尋商品,未來將是商品尋找客戶;二、讓客戶喜歡你。過去都是分析並滿足客戶的需求,未來將是我們與客戶共同創造客戶的需求;三、讓客戶向你忠誠交易。過去我們追求喜好性忠誠,未來我們還要維護客戶的習慣性忠誠。這三個步驟有兩項關鍵:就是社群經營,以及數據演算所產生的精準服務。(轉載自盧希鵬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