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2 年 8 月

僅是兩岸默契! 「海峽中線」無法律效力恐不復存在

■ 映丞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已經離台,但是對於台灣後續的影響,還在持續發酵,隨著裴洛西訪台,中共解放軍加強對台灣的軍事圍堵,共機更多次直接穿越台海中線,就有專家分析,從近期的軍事活動,到這次的越線,本身並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海峽中線,正被快速淡化中。一架一架又一架,跟著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腳步一起來的,還有數量多到驚人的中共軍機,一連幾天持續進逼,更多次跨越海峽中線,以國防部定義來說「海峽中線」,為北緯27度.東經122度-北緯23度.東經118度,東北至西南走向的直線,最早起源可推至1955年,美軍依據《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出於控制衝突的考慮,「建議」中華民國國軍,所有戰機、艦艇必須在「海峽中線」以東活動,而1990年代初,中華民國國軍持續擁有,台灣海峽全部空域制空權,我軍機持續穿越中線抵近偵察,直到1999年7月9日,時任總統李登輝提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數百架次解放軍軍機反制逼近海峽中線,中華民國空軍才真正將偵察、訓練範圍,侷限海峽中線東側,被視為台海雙方新形成的默契。淡江戰略所副教授黃介正:「它(中線)是一個一個虛擬的概念,只要是有這個外國尤其是美國的重要人員,到台灣訪問,它(大陸)就會用比較單機,或者是比較低強度的方式,越過這個海峽中線,那時間也不會太久,那個這次的話,有可能會因為如此,而把過去的模式再把它加強,那對我們來講就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我們必須要因應的。」兩岸緊張情勢不停升溫,軍事互動也被拉到新強度,加上北京近來不斷強調「沒有海峽中線」,專家進一步分析,過去解放軍機不定期飛越中線的做法,將被常態化的飛越取代,等同強化中共在台灣主權的實質宣示。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那這個默契,本來就不建築於任何的國際法,那我現在滿擔心,中共會利用這次的事件,不但要淡化海峽中線,甚至想要乾脆一次到位,直接把海峽中線這個默契給推翻掉,從原本的最窄的地方,一下退到只有臨界區,大概不到24海浬,離台灣陸地不到30公里的範圍之內,對我們國軍的預警時間,對我們的警戒空域,都會大幅的縮小,那共軍的軍機到台灣,從臨界區到台灣陸地,可能就不到一分鐘。」國際戰略專家林郁方:「不要去小看中國大陸這個這樣的一個做法,就是說它如果一再越過中線,一再越過中線,久而久之,這個中線當然就消失不見了,海峽的中線是有它的意義的,因為這幾十年來,這海峽中線等於是一個安全島,隔開了雙方的武力,那現在這條中線如果不在的話,雙方軍機軍艦碰撞的可能性,不管是有意或無意的,擦槍走火的可能性,就會大為增加。」並非戰爭才叫行動,每一次動作都是進展,以往靠默契劃定的「海峽中線」,正被急速淡化中,如同當年解放軍對釣魚台常態化巡航,讓日本無法靠近釣魚台,同時加速在南海填海造路,實現完全控制。東華大學民族事務發展學教授施正鋒:「我們又變成人家的棋子,是不好啦,坦白講我們有我們的利益,他們美國跟中國有他們的國家利益,對不對,還是我們要有自主性,不是說大哥爸爸說什麼媽媽說什麼,然後我們就好高興喔這樣。」美中角力延伸戰,台灣就處在第一線,那維護主權但又虛無飄渺的「中線」,該如何進退拿捏,也成了台海穩定重要指標之一。

【2022選微鏡(82)】有高聲量不一定有高選票 參選人拿下基隆市長的關鍵在哪裡?

■ 本刊特別報導 2022九合一選舉如火如荼進行,針對基隆市長選舉,形成「四腳督」戰局,由民進黨立委、基隆市長參選人蔡適應以及國民黨基隆市長參選人謝國樑、時代力量基隆市議員、市長參選人陳薇仲、無黨籍基隆市長參選人黃希賢四人角逐,距離投票日僅剩下四個多月,根據《匯流新聞網》民調顯示,四人當中知名度最高為謝國樑,其次蔡適應,再來是黃希賢,最後為陳薇仲。而基隆為民進黨執政,謝的知名度卻高於蔡,關鍵因素在於何處?地方認為選情尚未進入白熱化階段,基隆非六都,通常最後一個月才會出現關鍵時刻。市議員張顥瀚表示,基隆選舉尚未進入白熱化階段,再加上人口因素,非常多民眾都在外地工作以及求學,以至於選舉熱度還沒出現,相信全台灣都有相同情形,再加上媒體曝光的部分,只會著重在於六都上,因此報導參選人的事件相對就少,而且競選活動、大型造勢也沒有達到高峰,民眾對於參選人認知,也就沒那麼高。張顥瀚認為,目前參選人政見並未全部提出,在基隆願景擘畫也未亮相,相信蔡適應正在籌備政策牛肉,慢慢公佈讓基隆市民瞭解。而蔡適應長期在地方勤跑,其實他之後提出具體的城市發展願景,一定會在民調上大幅提升,地方民眾也知道謝國樑經營基隆財團許久,先前喊出許多政見,民調卻毫無起色,可見謝國樑端出來的政策牛肉,讓地方民眾無感沒辦法接受。張顥瀚說,從去年謝國樑就開始經營曝光,但現在民調的成果,可能和他想像中的成績有落差。等到事後選戰進入白熱化階段,好的政策端出來,對於中間選民33.3%,一定會有大幅游動。論藍綠黃戰力?張顥瀚認為,蔡適應住在安樂區,也擔任過三屆議員,選上立委後角逐市長,蔡的服務從未間斷,反觀謝國樑也擔任幾屆立委,中間八年也無參與基隆市政,所以謝國樑對於市政發展的情況,可能會跟現有情形有一段落差,至於時代力量議員陳薇仲以現任議員角色,屬於區域性議員,雖然她有關注基隆較大建設發展議題,但是論及擔任過議員再選上立委,接著競選市長,和議員直接選市長,這兩個層面一定不同,看市政角度也不一樣,所以市民對於這些參選人的觀感,也會有落差與比較。基隆藍大於綠 謝國樑民調為什麼沒有亮眼成績?2022基隆市長選舉,蔡適應30.3%支持度微幅領先謝國樑29.5%,尚未表態33.3%,議員張之豪分析,謝國樑出馬參選,竟然只有29.5%,回到過去謝國樑前兩次選舉的得票,分別是67%與52%,從政治版圖基隆一直是藍大於綠的選民結構,就算在林右昌執政八年,蔡適應也擔任立委兩屆後,兩位的高滿意度與高支持度,來自他們的建設、施政、以及形象清新、專業。張說,所以有些微影響藍綠板塊,但大局不變,結構也不變,這也是為何,在議會選舉中,藍綠比例仍然是壓倒性的藍大於綠。張之豪說,理當大幅領先的國民黨候選人,卻一直跟蔡適應在誤差範圍內拉扯,謝國樑得到29.5%的支持率,是遠低於期望值。在其他藍大於綠的選情,比如台北市,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的「看好度」遠高於他的「支持度」,這表示,選民感受得到基本結構的樣貌,只是基於選情的變數,以及候選人特質,所以沒有「票票入匭」。張之豪認為,黃希賢與陳薇仲加起來的14.8%,多數都是原本藍營的票。就算全部灌回到謝國樑身上,也只有44.3%。這距離謝國樑自己的高標67%,還有一段距離,也表示,還有許多該入匭的藍營票,還沒回流。「可以歸咎於國民黨近年來的支持低迷,也可能是謝國樑的送錢策略沒有奏效。」張之豪說,隨著選戰升溫,謝國樑也不是白紙一張的政治素人,謝的選舉政治資歷甚至比林右昌還長,他過去創下立法院最低出席率的問政經歷與成績,也漸漸被看到。追根究底,謝國樑最大的對手,不是蔡適應,是謝國樑自己,要怎麼讓已經離心的淺藍票,放下質疑,全部歸隊,這是謝國樑致勝的關鍵。基隆市長選舉參選人知名度調查,雖然有近5成的民眾不知道有誰要參選下一屆基隆市長,而國民黨基隆市長參選人謝國樑知名度卻高於民進黨立委蔡適應,議員連恩典認為,知名度高低攸關執政好壞,現階段是綠色執政,所以還是有民眾會期待藍色陣營執政,所以知名度高於蔡適應算是理所當然,但論及蔡適應是否在基層走得很勤?他認為「蔡適應走得很勤勞,他的助理都做得很不錯。」蔡之前做市議員只服務區域,擔任立委之後就是掌握全基隆市的市政,所以在建設上都有作為,因此有這樣的知名度成績,也是關鍵因素。另外,謝國樑長期在公益領域經營,是否對此次選舉有所加分?國民黨在地人士不認為,他說「你要幫助你女兒這樣的人,你應該是運用你的社會影響力去募款,成立個基金會,怎麼會來選舉。」綜合分析,雖然謝國樑透過各種模式達到高聲量的目標,但種種作為似乎不受自己人買單,再加上中途參選,對於市政嫻熟不足,行動上有待加強,因此反彈力道增強,出現黨內不看好現象。

【如視我聞】南韓總統為何不見裴洛西?

■ 理應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在3日下午結束訪台後,前往拜訪南韓,期間並沒有與南韓總統尹錫悅會晤,因為剛好與尹錫悅的假期重疊。對此,許多南韓網友都相當不滿,認為選出了一位「認真吃吃喝喝的總統」。裴洛西在南韓只有2項行程,其中包括與南韓國會議長金振杓約談50分鐘,且一同享用午餐。根據《韓聯社》報導,由於裴洛西訪韓的行程與南韓總統尹錫悅的假期重疊,故未安排雙方會晤,也未安排裴洛西與總統府官員會面。不過,韓國官員在記者會上表示,南韓政府歡迎裴洛西訪韓,也希望韓美雙方議長在對話中,有良好的收穫。對於裴洛西訪韓,南韓總統尹錫悅不能夠會面一事,許多南韓網友在推特上罵聲連連,「尹錫悅28%的支持率根本不值得。他應該低於5%。休假會比韓美聯盟更重要?」「如果你看重韓美聯盟,你當然要去見見裴洛西」、「認真吃吃喝喝的總統」。根據《東亞日報》報導,裴洛西訪韓期間有可能會公開討論台灣問題,在台海緊張的情況下,南韓政府恐造成尷尬局面,因此有專家認為,尹錫悅與外交部長朴振此次分別以假期和出差為由,避開了尷尬局面。

【社論】莫把台灣經濟發展帶上自殺之路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行程結束後,中共解放軍4日在台周邊海域展開軍事演習。據外媒報導,全球海運巨頭馬士基表示,台灣海峽是全球最忙碌的航線之一,如果該路線遭封鎖,將重創全球航運。據《Business Insider》報導,中共解放軍4日至7日在台灣周邊海域進行軍事演習,範圍涵蓋台灣海峽,而台灣海峽為全球重要航道之一,包括中國、日本、南韓等地出發的東北亞貨輪都要經過台灣海峽,將貨物送往西方。根據資料統計,去年全球約有50%貨櫃輪船越過台灣海峽。全球海運巨頭馬士基執行長指出,台灣海峽是全球最忙碌的航線之一,如果台灣海峽遭封鎖,到時候各國必須改道,勢必增加航運時間及成本,嚴重衝擊航運量能。不過他也強調,目前似乎沒跡象會演變成這個結果,針對軍事演習也沒有特別想法。海空運費率基準測試和分析平台Xeneta的首席分析師Peter Sand則說,上海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這次軍事演習若引發台海衝突升高,沒有人可以受益,預期下禮拜可望趨於正常。如果台灣當局尚未能重視台灣好海峽的重要性,這就是要把台灣經濟發展的方向帶上自殺的一條路,畢竟台灣是依賴貿易而生存的,如海運的發展是貿易的基礎,如果連海運的咽喉都被掐住,那台灣經濟的未來發展是令人憂心的。

城中城大火46死 一審認定黃格格無殺人動機判無期徒刑

〔本報綜合報導〕去年高雄城中城大火釀46死41傷,高雄地院認定主嫌黃格格無殺人動機,依公共危險放火等罪判處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可上訴。高雄地檢署也針對工務局、消防局以及城中城主委李太明公布分案調查結果,認定沒有公務員或其他人須為此事負刑責,五大案全數簽結。黃格格去年10月14日因懷疑男友和前女友舊情復燃,在吃醋喝悶酒後,將驅蚊用淨香灰燼倒在沙發椅墊點火想讓男友難堪,進而導致濃煙迅速上竄,釀成嚴重死傷。雄檢雖依殺人、公共危險罪起訴主嫌黃格格,但高雄地院5日宣判,依檢方提出證據,無法證明被告有殺害城中城大樓住戶動機,且社區住戶距離起火點20公尺以上,雖然放火有明顯過失,但仍不構成檢方起訴的殺人罪,因此改依公共危險放火罪、過失致死罪判處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對此,城中城罹難住戶家屬無法接受,表示黃在城中城混了那麼久,跟每個住戶和家屬都認識,但審理期間從未表達過歉意或悔意,也沒坦承過放火犯行。家屬痛批,他們所有人都希望可以依殺人罪判處黃格格死刑,希望檢察官一定要上訴,給家屬一個交代。至於該案當時引發社會各界對工務局、消防局積極不作為、瀆職的批判,檢方強調「查無其他不法情事而有應負刑責之人」。檢方指出,城中城7至11樓「未辦理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簽證及申報」部分,因工務局人力有限,針對為數不少的「高強度商業類建築物」列管有其裁量權,難認有廢弛職務之嫌;針對城中城1至2樓安全梯擅自設置柵門部分,經查逃生方向免用門禁卡,工務局未曾查處也無責。而城中城有未檢修申報消防安全設備一事,消防局多次收到檢舉、派員前往查處,但是城中城管委會經輔導失敗,造成約束、裁處困難,難認消防局有廢弛職務之嫌。針對城中城主委李太明,檢方認為他並非城中城區分所有權人,無需對消防檢修相關事務負責。縱使有向住戶酌收費用,也是維持大樓基本運作,難認具有保證人地位、有防止火災發生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