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抄襲門」?變成版本「羅生門」?
■ 轉載自臉書/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國安局長陳明通在7月31日,第三度發表聲明為林智堅論文案辯護。國民黨團今(1)日上午召開記者會,痛批國安局長陳明通完全不顧台海情勢緊張,卻一心只想為著林智堅論文辯護、隔空串證,縱使發了近2千字的聲明,依舊沒有說清楚論文到底是誰抄襲誰?甚至第三次說法又與最早在7月5日的說法不同,到底哪個為真?我國國安真的要交給這種局長來擔任?全民真的能夠放心嗎?總召曾銘宗表示,論文摘要是論文最精華的部分,摘要出來,倘若林智堅沒有抄襲余正煌論文,為何後畢業的林智堅論文摘要,跟先畢業的余正煌論文摘要相似度高達七成?林智堅始終講不清楚,國安局長陳明通講了三次,也講不清楚。曾銘宗指出,陳明通局長三次為林智堅的論文辯護、帶風向。7月5日的聲明稿陳明通局長說,「我徵得林智堅的同意,把林智堅的民調資料給余正煌用……,同時把林智堅當時初步寫的東西(前面幾章,尤其是研究設計)給余正煌參考。」7月23日4千字說明中,陳明通局長說,「先徵得林智堅的同意,讓余正煌使用林的資料,先有林智堅的研究跟資料,才有余正煌的寫作。」兩個聲明開始有所不同,有所變更。昨天的聲明中,陳明通局長近2千字聲明裡又稱,「先修正林智堅論文相關部分,再交給余正煌參考,余不清楚文字來源屬於林智堅,以為是陳的修改建議,逕行使用。」國民黨團要請教陳明通局長,你所謂修正部分,是整篇論文?還是論文摘要?還是7月5日所說的?相關部分是哪個部分?貴為國安局長,越講越不清楚。曾銘宗指出,在這個時刻,全都在關注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是否訪台?台海緊張,國安局長卻在收論文的爛攤子,這樣的國安局長適任嗎?適格嗎?放這正事不辦,為了幫林智堅在善後。曾銘宗表示,過去幾任國安局長,基本上不涉入政治領域,但是現在看到陳明通這樣的國安局長,國安交給這樣的國安局長,全民你能放心嗎?國民黨團不放心!非常不放心!曾銘宗表示,7月8日余正煌律師曾說,雖然陳明通局長是余正煌的頂頭上司,但他相信「中華民國是法治國家,依法行政下,相信不會有過度干預、不公的事實,相信長官很知進退,知道如何處理」。國民黨團要告訴余正煌和律師,你們太高估民進黨執政下的法治和依法行政,高估陳明通局長會知所進退,奉勸余正煌該打官司,就該去打官司,雖然國民黨團對民進黨執政下的司法體系沒有信心,但至少還是依法提出告訴吧!藍委費鴻泰表示,國安局長陳明通昨日又發表了進2千字聲明,但是看到林智堅競選團隊在7月份將他的論文公布,國人赫然發現,林智堅2017年1月版論文和今年7月版有許多不同,包括頁碼編號、中文版摘要、英文版摘要;此外,在2017年版封面使用「Foundation」、「Lever」,2022年7月版用封面使用「Basis」、「Leverage」,這是重寫嗎?林智堅要自己出來說清楚嗎?還是要鄭運鵬委員幫忙呢?費鴻泰進一步表示,陳明通局長第一次用口頭聲明為林智堅護航,第二次寫了4千字聲明,昨天第3次用了近2千字聲明,每次講的都不一樣。先說是原創,之後又影射余正煌抄襲林智堅論文,昨天又變成先改林智堅的原創和研究方法,再交給余正煌。陳明通的聲明遭余正煌律師反駁「不是事實」,余正煌律師不願意配合政治人物打口水戰,計畫提告用司法方式釐清事實。費鴻泰指出,調查局是國內八大情治單位之一,他的頂頭上司就是國安局長陳明通,新竹調查局針對新竹棒球場重大缺失,是如何發包、驗收,幾乎以綁標方式招標,不知道有沒有開始展開調查?監察院更是噤聲,好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陳明通是否運用你的權勢,對付一位調查官?國民黨團提醒「通堅2人組」,不要污辱國人的智慧,一篇論文到底有沒有抄襲這麼簡單的事,需要陳明通局長3次發表聲明嗎?費鴻泰表示,林智堅應該要學習余正煌,到台大學術倫理委員會公開說明,清楚敘明當初論文寫作過程,不就清清楚楚了嗎?陳明通也可以主動要求到台大學術倫理委員會,以指導教授的身分說明,以召社會公信,這不是很好嗎?就算不方便到台大學術倫理委員會,可以召開記者會讓媒體一次問到飽啊?當台大教授鄭秀玲、中研院院士陳培哲、台大國發所新任所長劉靜怡,都說出對陳明通局長不利的看法,陳明通局長和林智堅是不是一次出來開記者會,對外一次說清楚呢?國人不希望再看到陳明通局長第4次的聲明。藍委賴士葆表示,陳明通局長再次為林志堅的論文辯解,這次陳明通局長換說是先把資料交給林智堅,講成白話指余正煌抄林智堅論文,也難怪余正煌律師跳腳,考慮採取司法手段自清。賴士葆指出,學術上抄襲是有定義,倘若要用別人的資料,必須標示來源和出處。舉例來說,110學年度全國高級中學閱讀心得寫作比賽實施計畫當中,在第8條參賽學生注意事項的第4點:「若有引用資料須加引號「」否則視為抄襲作品;每次引用不得超過50字(不含標點符號),若超過50字視為格式不符。」賴士葆表示,林智堅和余正煌相似度高達7成,又沒有標示出處,在學界普遍的認知是,兩篇論文大幅度相同,大都認定後面抄前面,幾乎沒有人會認同前面抄後面,陳明通局長再怎麼拗,以為官大學問大,其實是作賤自己保官位,犧牲了學術倫理。賴士葆進一步指出,根據「專科以上學校學術倫理處理原則」第七條之四:「學術倫理案件,涉及國際聲譽或嚴重影響社會觀感,經本部學術審議會工作小組……」但是到現在為止,並沒有看到教育部成立工作小組,為什麼?難道是林智堅是「小英男孩」?再根據「專科以上學校學術倫理處理原則」第十三條:「學術倫理案件處理過程中之相關人員,與被檢舉人有下列情事之一者,應自行迴避:(一)曾有指導博士、碩士學位論文之師生關係。」換句話說,陳明通局長是林智堅的論文指導教授,應該要迴避,但一而再,再而三地跳出來捍衛林智堅,這是政治動作,捍衛給蔡英文總統看的,已經違反「專科以上學校學術倫理處理原則」。此外,在蔡英文總統所畢業的倫敦政經學院的社會政策系中就有明文規定:「當你使用其他人的文章、文字、數字等必須指出來源。」林智堅用了余正煌的論文而沒有標記出處,就是抄襲的行為,連高中生都知道。這無關藍綠,關乎學術倫理、學術自由。副書記長洪孟楷表示,林智堅為何不敢去台大學術倫理委員會說明?難道是你不熟你的論文?連鄭運鵬委員都比你了解你的論文。與其發6千字的說明,為何不敢公開讓媒體問到飽?「二元勝算對數迴歸分析」怎麼做?「人口學變數」、「政治社會心理變數」怎麼做出來的?自己寫的論文,出來為自己寫的論文說明,有這麼困難嗎?除非,論文根本不是你寫的、抄來的,否則說一個謊,要用一百個謊來圓。洪孟楷指出,從林智堅版論文摘要有關鍵字「太陽花學運」,但是摘要論文完全沒有提到「太陽花學運」;反觀余正煌版論文摘要中關鍵字也有出現「太陽花學運」,摘要內容找得到有關「太陽花學運」,林智堅是不是該出來說明,一篇論文最精華的摘要關鍵字有「太陽花學運」,但通篇完全沒有?洪孟楷進一步指出,陳明通局長昨天在聲明中稱,是先修正林智堅的論文,再給余正煌參考,但令人不解的是,在林智堅論文文獻中又寫到,是參考余正煌的論文,難道是陳明通局長修正林智堅論文,在偷偷給余正煌參考,並沒有告林智堅?難道林智堅參考了余正煌論文時,都沒發現跟自己當初給陳明通局長修改時的論文,雷同這麼多嗎?到底是誰抄誰?還是無限循環雙方互抄?當全世界的焦點都在關注台海、關注美國眾議長裴洛西是否訪台時,國安局正忙著為了林智堅隔空串供、隔空串證,難道國人不覺得很恐怖嗎?洪孟楷表示,全黨救一人還不夠,連內政部次長陳宗彥都要跳出來幫新竹棒球場重大缺失說話。請問,新竹幫球場關內政部什麼事?連一處球場不合格,造成職棒球員受傷,都還要大官們指指點點說不是弊案、醜聞,那麼請辭去官職,用黨員的身分為林智堅護航,否則全台2350萬人是無法接受的。
【2022選微鏡(81)】李正皓爆:這2縣可能藍天變綠地
■ 本刊特別報導 九合一大選倒數四個月,目前傳出國民黨評估全國22縣市長的選情,有13席居於領先,4席五五波,民進黨則是力求保住7席,再搶下4席。政治評論員李正皓在《94要客訴》節目中表示,國民黨這次預估的名單,最有趣的就是沒有把台北、桃園、苗栗納進去,算是相對「務實」,也透露出些許未戰先敗的訊息。根據李正皓評估,有一些縣市也沒那麼樂觀,第一個就是宜蘭縣,現在林姿妙有案在身,隨時都可能影響選情重大變化,例如羈押,第二個是雲林縣,去年四大公投這邊是四個不同意57%,連養豬大縣都支持民進黨,加上雲林過去是長期政黨輪替,「張麗善真的沒那麼穩。另外一個觀察點就是張麗善7月初去上友台節目,正常來說會講政績政策,結果她竟然講民進黨不要司法操作,「是怕變成林姿妙第二,還是先打預防針?」李正皓指出,民進黨也評估這兩個地方有機會藍天變綠地,還有台北、苗栗、桃園。至於台北市選情,李正皓表示,陳時中的選戰節奏太好,原本以為國民黨會卯起開記者會把新仇舊恨拿出來狂打,「結果沒有,聲量還都在陳時中身上」,現在陸戰要與26位現任議員辦座談會,一定會爆場又加場搞飢餓行銷,這就是母雞有人氣的好處,一次都來幾百位民眾,就是最好的動員,更可怕的是,陳時中現在聲量比去年當指揮官還高,當聲量起來的時候,負面聲量又下降,對於很多候選人或媒體來說,當然就是會蹭流量,「因為有陳時中的新聞就有點閱率」,當捲起旋風的時候,加上陳時中渾然天成的金句,「已經有點聞到2014年柯旋風跟2018年韓流的味道。」
【話山論見】議長訪台不顧後果 白宮委實相當惱火
■ 理應 (外交部提供) 在裴洛西專機降落台北前,白宮小心翼翼不對此次訪台行程施加影響,多番強調是否訪台取決於議長本人的決定。但事實上,拜登的班子成員對於美中關係十分微妙之際,裴洛西執意將出訪台灣作為職業生涯頂峰這件事委實相當惱火。據知情人士透露,為了悄悄說服裴洛西推遲訪問,白宮派了國家安全委員會高級成員以及國務院官員向裴洛西本人及其團隊分析地緣政治風險。當事情已無法轉寰之時,白宮制定了一些應急方案,努力確保與北京的後台溝通管道可以發揮作用,以期將潛在影響儘可能壓到最低。據知情人士透露,白宮採取的行動包括中美官員在中國駐美大使館會談。儘管試圖說服裴洛西團隊相信現在不是合適的訪台時機,但拜登政府官員也知道必須為可能的出行以及中國將做出的任何反應做提前預案。對於還在摸索對華策略的拜登政府官員來說,裴洛西不願推遲行程無異是讓他們的工作變得更為艱難。這個美國近代史上最有權勢的眾議長之一讓拜登的官員們忐忑難安,畢竟裴洛西從來不憚於對抗中國,也未曾因為別人的擋道而卻步。一位國務院發言人表示,當中國官員在北京召見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抗議訪台事件時,伯恩斯重申拜登政府不想看到中美衝突的任何升級,希望保持所有溝通管道暢通。作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眾議長,裴洛西傳奇的職業生涯可能即將落下帷幕。雖然她有望再次當選舊金山眾議員,但是共和黨料將在中期選舉中獲得眾院多數席位,而且裴洛西2018年曾經和較年輕的眾議員們達成協議,同意建立任期限制。據知情人士透露,現年82歲的裴洛西重視她的成員對這次訪問的審慎態度,其團隊成員相信這次行程是拜登政府故意對外洩露,意在阻止她前往台灣。對於這種洩密行為,裴洛西尤為不滿。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一位發言人表示,有關拜登政府故意洩露訪台消息的指控是錯誤的。國安委發言人John Kirby週二表示對於這種指摘感到「遺憾」,並重申出行計畫理應由議長本人來決定。有關此次訪問的資訊之前被嚴格保密,就連隨裴洛西出行的議員也不得而知。直到出發那天,他們才收到完整行程單(包括確認在台灣停留的行程),而且是在代表團登上飛機之後才獲知的。原本4月份裴洛西就有訪台計畫,但因其感染新冠病毒而不得不推遲行程。當時裴洛西辦公室向原計畫將隨行的其他成員明確表示,這次只是「暫緩」出行。裴洛西團隊與白宮之間的溝通並不順暢,當拜登7月末告訴記者美國軍方不贊同裴洛西(當時未經證實的)旅行計畫時,雙方的關係變得更為緊張。有一次,裴洛西團隊暗示,如果總統公開提出要求,裴洛西有可能考慮推遲行程。但據悉拜登的顧問們認為這不是個好主意,尤其是考慮到裴洛西未必真的會聽從白宮建議。在連續幾天將訪台計畫視為假設性事件後,本週一白宮官員改變了調門。在裴洛西專機落地前,Kirby警告北京不要對可能的訪台事件反應過度,或將之作為加劇緊張局勢的藉口。週二,當裴洛西飛機降落,中國宣佈將進行環台島軍事演習時,Kirby重申了他的警告,並表示美國準備好應對北京選擇採取的任何措施。白宮拒絕透露拜登本人是否支持裴洛西的訪台行動,也未透露拜登是否認為這樣做有利於美國外交政策目標。拜登今年曾經表示過,如果中國大陸入侵台灣,美國將做出軍事干預,但後來這個評論很快被撤回並由拜登幕僚做出了澄清。不過,知情人士稱,拜登當時很可能講的是心裡話,但強調不會對長期以來堅持的「一個中國」政策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