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2 年 11 月

中國大熊貓「京京」與「四海」正式與卡達公眾見面

〔本報特約記者 潘昱龍 肖藝九報導〕11月17日,來自中國的兩隻大熊貓「京京」和「四海」在卡達豪爾熊貓館正式與公眾見面。隨著世界盃的臨近,更多球迷有望目睹中國大熊貓。大熊貓「京京」和「四海」10月19日乘專機從中國四川抵達卡達首都杜哈,「入住」豪爾熊貓館,並在隨後進行隔離。根據中卡兩國達成的大熊貓保護研究合作協定,這兩隻大熊貓將在接下來的15年旅居卡達,這是中東地區迎來的首對大熊貓。卡達將「京京」和「四海」以阿拉伯文分別命名為「蘇海爾」和「索拉雅」。在阿拉伯傳統文化中,「蘇海爾」和「索拉雅」是天空中的兩顆星,代表著吉祥、崇高和價值無限。

長四丙火箭成功發射遙感三十四號03星

〔本報特約記者 葉薇報導〕11月15日9時38分,長征四號丙遙四十八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遙感三十四號03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星箭均由中國航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抓總研製。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是常溫液體三級運載火箭,性能優良、用途廣泛。針對不同類型的衛星和不同的軌道要求,長征四號系列運載火箭採取靈活的發射方式,可實施一箭單星或多星發射,其太陽同步圓軌道運載能力可達3噸。遙感三十四號03星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對於中國航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509所而言,這顆星還有另一種特殊意義,它是509所研製發射的第100顆衛星,見證了「上海衛星零起步」到「百星耀浦江」的飛躍。

央行列兩大原因 重申台灣無荷蘭病症狀

■本刊資料室 中央銀行再次強調,台灣未呈現荷蘭病(Dutch Disease)症狀原因,首先是台灣出口長期受全球需求變化,而非新台幣匯率走勢影響;其次,台灣電子資通訊、傳產附加價值率都呈上升走勢,未因匯率升值損及競爭力。荷蘭病(Dutch Disease)是指1960年代荷蘭在北海發現天然氣油田後,拜大量出口天然氣帶來貿易順差而累積大量外匯,卻也因為荷蘭盾(Dutch guilder)實質匯率大幅升值,讓國內其他產業出口競爭力下降,出現加速去工業化的現象。央行日前發布新聞稿指出,台灣經濟發展與荷蘭病主要症狀不相符,主因有二,首先是台灣屬小型開放經濟體,電子資通訊或傳產製造業出口長期均受全球需求變化影響,並非受新台幣匯率走勢所影響。其次,新台幣匯率長期有升有貶,然電子資通訊產業已具國際競爭優勢,傳產製造業也致力高值化,持續轉型升級,兩者附加價值率均呈上升走勢,並未出現因匯率升值而損及競爭力的情事。央行解釋,台灣電子資通訊與傳產貨品出口年增率,長期與國際市場進口年增率高度正相關,顯示兩者同受全球需求影響,尤其是半導體等電子資通訊產品,受惠於美中貿易爭端、台商回台及疫情商機,自2019年以來出口年增率高於國際市場進口年增率。央行表示,在2020年因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影響,致宅經濟需求大增,台灣因以電子業出口為主而表現亮麗,且因美國實施量化寬鬆,讓新台幣對美元升值5.6%。央行表示,當年因傳產出口出現負成長,讓市場擔憂台灣產業有荷蘭病之虞,但事實上,傳產出口當年負成長,是受主要經濟體的防疫封控措施,致國外需求大幅滑落所致。到了2021年,新台幣對美元持續升值,電子業出口卻仍呈攀升,且主要經濟體陸續解封帶動全球需求大幅攀升,台灣傳產出口轉為大幅正成長,這顯示台灣各產業出口表現,主要是受全球需求變動,而非新台幣匯率走勢影響。此外,自2010年迄今,國際清算銀行(BIS)編製的新台幣名目有效匯率指數(NEER)呈升值趨勢,同期間台灣電子、傳產附加價值都呈上升趨勢,顯示台灣產業並未受新台幣匯率變動影響。

東南水泥肇事包商繼續亂蓋違建 市府無法管?

■轉載自臉書 高雄好過日 高雄亞灣區一棟高層住宅,有住戶在露台違法加蓋不銹鋼採光罩,把露台違規變成室內空間,施工時管委會即通報工務局,但沒有即報即拆,10月24日再次致電工務局,幾次聯絡,直到今日為止,公部門都沒動作,經媒體揭露,原來該住戶是半年前東南水泥拆除意外的肇事營造廠「炯德營造」老闆李俊德。該「炯德營造」過去曾經多次發生工安意外:★2022年4月1日,炯德營造廠承包東南水泥的生料圓型倉庫高塔拆除,因未按施工計畫書施工偷改工法,施工過程又管理不當,撞擊台電電塔造成雙鐵停駛,逾12萬名乘客交通受阻。本會理事長鳳山李雨蓁當時就撰文指出,該營造廠嚴重違法,枉顧公共安全,極為無良!★2021年11月30日,炯德營造廠承包的同起東南水泥工程,同樣發生拆除工程意外,導致怪手司機遭活埋,送醫後不治身亡。★2019年11月1日,炯德營造的梁姓勞工也因現場沒有防止高空墜落的設備,從高處墜落,導致下半身癱瘓,梁姓勞工更於去年6月不幸過世。更有甚者,炯德營造連續發生職災之後,竟然不通報重大職災、破壞職災現場、不給職災勞工補償。結果就是悲劇不斷發生。該營造廠老闆不僅公安紀錄不良,背景也頗為爭議,根據《鏡週刊》報導,李俊德有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以及販賣人口等多項前科,過去在高雄經營瘋馬、巨星等夜總會,以烏克蘭「金絲貓」女郎歌舞秀聞名,並跨足法拍屋市場。更被爆曾介入阮綜合醫院家族內鬨。而此次炯德營造老闆亂蓋違建被當場抓包,儘管違規事證明確,但根據媒體報導,該營造老闆竟然嗆聲管委會:「違法趕快去舉報,去跟高雄市政府,1999拆除大隊或任何地方,因為我要保護我的生命安全。」囂張態度不把公權力放在眼裡。工務局則指出,大樓在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約束下,會請管委會先制止,屢勸不聽則開罰,依舊沒改善,公權力才會介入拆除。然而民國 84 年 1 月 1 號之後所建的新違建,屬於「即報即拆」,而在該違建施工時,因該營造老闆不讓管委會進入現場,又高聲嗆聲,管委會制止無效才通報工務局。根據這類「施工中違建案件」,工務局理應須在 3 日內到現場進行勘察,加上整棟大樓都可看見該戶施工,違規事證不會不清楚。相較於難以執行公權力的管委會,工務局本來可以根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49條,處新臺幣四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令其限期改善或履行義務;屆期不改善或不履行者,得連續處罰。但高雄市工務局卻沒有作為,迄今還在要求管委會補件。這樣推拖還表示「事證目前是還沒周備」的作風,令人懷疑相關局處對公共安全問題的處理決心。而實地勘查炯德營造公司,該公司所在房屋登記有3家營造公司,名稱與代表人常常換來換去,屋主就是開設宮廟的高雄市議員吳銘賜(被民進黨開除,現為台聯),先前針對媒體詢問,吳銘賜還特別強調和炯德營造負責人「不熟」。經營營造公司,多次出包還是可以承包各種工程,儼然是有關係就沒關係的最佳寫照,就算違法懲處恐怕也不痛不癢。未落實執法、看關係行政,就是台灣社會正義不彰、弱勢權益被踐踏的根本原因!

今年以來大陸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45項創歷史新高

〔本報特約記者 姚潤萍報導〕11月16日,大陸相關部門發佈,今年以來大陸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45項,創歷史新高。據介紹,1—10月,大陸累計新開工水利項目2.4萬個,新增投資規模1.1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多開工5200餘項、多增加投資規模7235億元,其中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45項,創歷史新高。僅10月份,就有山東官路水庫、浙江擴大杭嘉湖南排後續西部通道等3項重大工程開工建設;廣東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48條隧洞全線貫通,西江大藤峽水利樞紐通過正常蓄水位驗收、右岸首台機組試運行,西藏湘河水利樞紐下閘蓄水,黃河小浪底南岸灌區工程主幹渠試通水。在落實水利建設投資方面,1—10月,落實水利建設投資11006億元、同比增長53%。其中,銀行貸款和社會資本2888億元、同比增長77%。水利專案施工累計吸納就業人數226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18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