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2 年 11 月

「黃河蘭州浮橋圖」多年前遭人為毀損 故宮啟動調查

〔本報綜合報導〕國立故宮博物院日前才被爆出3件古物毀損,6日又有立委爆料,故宮院藏「黃河蘭州浮橋圖」曾於2012年遭毀損,但並未懲處相關人員,甚至在當時故宮高層授意下列為密件封鎖消息。對此,故宮表示將啟動調查。民進黨立委林宜瑾接獲爆料,今年依文資法指定的重要古物《黃河蘭州浮橋圖》(1862-1867)在馬英九政府時期受到人為故意毀損,當時的林姓科長在籌辦展覽過程中,發現展櫃尺寸較小,容不下「黃河蘭州浮橋圖」,要求同仁把「原裝裱」的「花綾」左右兩側各裁掉一部分,以配合展櫃的尺寸。林宜瑾指出,事後典藏單位用密件陳報給當時的院長馮明珠,「可是馮明珠卻隱匿了這件事,不但沒有送考核會懲處、沒有交給政風調查,更不用說對外公開!然而,馮院長日前卻對外說,人為毀損史無前例,請教馮前院長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並嚴正要求故宮徹查過去的所有密件,找出所有文物受到人為毀損的紀錄。國立故宮博物院6日發布新聞稿表示,「黃河蘭州浮橋圖」遭人為毀損的陳報密件,已完成解密程序;至於當事人是否受到懲處,經檢視資料並無相關紀錄;遭裁切花綾的文物,經查事件發生後也沒有進行修護的紀錄;故宮將啟動檔案清查及密件檢討,將已無列密理由的檔案解密,並於清查完成後公布清查結果。

面對迷「網」兒,屏東南榮國中親師講座傳授親子溝通法

現今社會資訊傳播快速,3C產品更換速度也日新月異。迅速的資訊時代為人們帶來便利,同時也隱藏著的學習上的危機。日前屏東縣南榮國中特別邀請那可拿雲林戒毒中心執行長林芯瑩,為親師分享針對學童沈迷使用3C產品,家長如何應對之親子關係講座,講座吸引近60位校內教師與家長參與相當踴躍。根據台灣師範大學和親子天下3月調查,台灣3到5歲幼兒有9成會在家使用3C產品,年齡越小使用時間越長,其中3歲幼兒平均每天使用達2小時17分鐘。專家表示,幼兒長期使用3C產品將影響睡眠、情緒與學習成效。林芯瑩指出,3C產品之所以能緊緊抓住幼兒,往往是親子關係出了問題。不少家長不知如何與孩子相處,終究導致依賴3C產品,形成親子矛盾。她根據自身多年於社福機構輔導親子關係之經驗,鼓勵家長反思成立家庭的初衷,用同理心理解孩子的情緒,放大孩子天生具有的優點,找對舞台使其發光發熱。講座中也有小組討論,家長們積極參與表達自己的看法,彼此交流互動相當熱絡。其中一位媽媽同時是學校班導師說,聽到講師分享跟孩子互動的實例,令我相當感動,我瞭解孩子們確實需要更多的被理解和陪伴,如此便能緩和衝突的時刻,一起克服眼前的挫折。另一位爸爸分享,學校應該強制每位家長都來聽,這個演講內容沒聽到的家長,實在可惜。林芯瑩進一步地分享美國教育學家L.羅恩 賀伯特在其著作《快樂之道》一書中說:「有一個很有效的方法:試著去成為孩子的朋友。孩子們真的需要朋友。試著去找出孩子真正的問題,並且在不粉碎孩子自己的解決方法的前提下,幫忙他解決問題。」3C產品綁架兒少是現今家長普遍要面對的問題,今南榮國中期望透過親子專家的分享,幫助更多親師學習解決之道,共築家庭祥和與幸福友善的家庭與校園學習環境。

中國大陸核電事業的加速崛起之路

■本報特約編輯 翟子驍 從中國自主核電誕生地秦山到中俄元首見證發展的田灣,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三門灣到華龍騰飛的三福之地,從國際旅遊島到閩南熱土,從祖國的天南到海北中國核電始終堅持安全發展、創新發展魅力核電之歌,唱響祖國大江南北一幅青山綠水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國之光榮」——秦山核電從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驅車沿翁金線一路向南行至秦山腳下便可來到我國首座自行設計、建造和運行管理的核電站——秦山核電。山巒之上錯落有致的高壓鐵塔架起粗大的電線將秦山核電發出的綠色電力源源不斷地匯入華東電網,為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發展貢獻著不竭的能源。這裡是中國核電起步的地方是中國核電的「紅色根脈」和「紅船」被譽為「國之光榮」。 秦山核電 中國大陸第一度核電 結束了中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時間回到1970年當年2月8日,上海市傳達了周總理關於建設核電站的指示精神。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核電站也被命名為「七二八」工程。1991年12月14日深夜秦山核電站的主控制室裡擠滿了人,然而現場卻異乎尋常地安靜,牆上的石英鐘滴答跳動。歷史性的一刻即將到來!1991年12月15日0時15分秦山核電成功並網發電結束了中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為紀念這一重要歷史時刻這塊石英鐘的指標永遠停留在0時15分。從這刻起華東電網有了一股可靠的電力供應源泉大大緩解了阻礙上海經濟發展的電力緊缺問題。從1970年周總理的囑託到1991年秦山核電站成功,並網發電21年間無數設計者和建造者嘔心瀝血,砥礪前行中國成為繼美國、英國、法國、蘇聯、加拿大、瑞典之後世界上第七個能夠自行設計自主建造核電站的國家。隨後,秦山二期工程、三期工程方家山工程相繼建設。從30萬千瓦到100萬千瓦,如今的秦山核電站是中國核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最全面的核電基地。見證著中國核電的跨越式發展,時至今日秦山核電站已安全運行30餘年。截至今年8月,秦山核電累計發電超7300億千瓦時,相當於減排二氧化碳6.8億噸植樹造林457個西湖景區為推進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助力。浙江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作出了積極貢獻是當之無愧的「國之光榮」! 中俄核能合作典範項目——田灣核電清晨,秋日的暖陽為田灣核電站披上了一層金色薄紗,清脆婉轉的鳥鳴將整個電站。從清冷的秋夜中喚醒,一條條延綿千里的高壓線,將綠色核電輸送到華東電網,自然之美和工業之美在這裡交相輝映。這裡是中俄核能合作的重要基地這裡是綠色核電的誕生之地這裡是發展之美的共贏之地……今天,這裡正在進行一場「減碳」行動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一份責任和擔當。 田灣核電站 被中俄兩國元首點贊2017年7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接受俄羅斯主流媒體採訪時讚譽「田灣核電站是中俄核能合作的典範項目」,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接受新華社獨家專訪時也表示田灣核電站擁有非常好的口碑。2018年6月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期間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見證了田灣核電站7、8號機組和徐大堡核電站3、4號機組框架合同的簽署,這是迄今為止中俄核能合作最大的項目。2021年5月1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分別在人民大會堂和克里姆林宮通過視頻連線共同見證了田灣核電7、8號和徐大堡核電3、4號機組開工儀式。非凡十年,田灣跨度2007年5月17日田灣核電站1號機組正式投入商業運行,同年8月16日田灣核電站2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這標誌著田灣核電站一期工程全面投入商業運行當天,包括中外專家在內的所有田灣人都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2012年12月27日田灣核電二期工程開工建設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基礎上開展了21項重大設計改進以及433項設計改進,實現了常規島98%國產設計和建造進一步提高了機組安全性、技術先進性滿足國際第三代核電站的安全要求。2022年5月27日全國首個工業用途核能供汽工程——田灣核電蒸汽供能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力爭2023年底建成投產項目建成後每年將為徐圩石化基地提供480萬噸清潔工業蒸汽,相當於減少燃燒標準煤40萬噸。每年可為石化基地節省70多萬噸碳排放指標,為連雲港石化基地能源供給貢獻綠色力量也為全國石化產業轉型升級提供能源示範方案。2022年9月全球首個核光儲多能互補項目全球最大的海上光伏電站——中核田灣200萬千瓦灘塗光伏項目實現陸上升壓站及儲能項目開工。「國家名片」華龍一號示範工程——福清核電2021年1月30日東海之濱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五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這一刻標誌著我國成為繼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之後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的國家核電技術水準和綜合實力躋身世界第一方陣。解碼「華龍一號」177堆芯 CF3先進核燃料元件能動與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系統抗九級以上烈度地震、抗大飛機撞擊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符合國際最高安全標準。華龍一號總師邢繼回憶我們曾在核電裝備供應上受制於人哪怕交了學費國外的專案經理還是拒絕回答問題:「複印我的資料就行了你不用搞清為什麼」邢繼很生氣也下了決心核心技術必須自主研發! 福清核電 我國最南端的核電基地——海南核電在海南省西北部的昌江縣海尾鎮坐落著我國最南端的核電基地——海南核電基地,黨的十八大以來海南核電實現一期工程1、2號機組全面建成投產並保持良好運行業績,二期工程3、4號機組——「華龍一號」機組多用途模組式小型核反應爐「玲龍一號」機組正式開工建設,形成「三堆共建、雙龍齊飛」的格局,如今,海南核電基地成為同時擁有二代改進型、三代、示範小堆多種堆型機組,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注入強勁動力。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注入綠色核能引擎安全穩定的電力供應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基礎和保障。截至目前海南核電一期工程累計發電量超過560億千瓦時約占同期海南省用電總量的1/3左右。「雙核」驅動徹底根治困擾海南多年的電源性缺電問題使海南省一躍成為全國核電占比最高的省份,並逐步形成核電、煤電、水電氣電、風電、光伏等多能源齊頭並進、多元互補的電源新格局生態文明實驗區建設邁出了關鍵一步。中國核電的發展歷程印證了一句話:「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必須靠自力更生」。從1970年開展「728工程」算起中國核電事業發展經歷了半個多世紀,從30萬千瓦級的秦山核電站到百萬千瓦級的華龍一號再到小堆玲龍一號,折射出中國核工業的滄桑巨變。 海南核電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連續十年全球前三

〔本報綜合報導〕11月7日,大陸相關部門聯合發佈《2021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21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1788.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3%,連續十年位列全球前三,對外投資大國地位穩固。公報顯示,2021年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2.79萬億美元,連續五年排名全球前三。2021年中國雙向投資規模基本相當。2021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涵蓋國民經濟的18個行業大類,其中,八成投資流向租賃和商務服務、批發零售、製造、金融、交通運輸領域,流量均超過百億美元。2021年末,租賃和商務服務、批發零售、金融、製造等行業投資存量均超千億美元,投資結構不斷優化。此外,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持續增長。截至2021年底,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企業超過1.1萬家,約占中國境外企業總量的四分之一。2021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241.5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占中國全年對外投資流量總額的13.5%;年末存量2138.4億美元,占存量總額的7.7%。地方企業對外投資方面,2021年,中國地方企業對外非金融類投資877.3億美元,占57.7%。2021年末,地方企業在境外設立非金融類企業數量占比達86.3%,廣東、上海、浙江列前三。

共赴「烏鎮之約」 精彩亮點提前看

〔本報綜合報導〕2022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將於11月9日至11日舉行。大會主題是「共建網路世界 共創數位未來——攜手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本次烏鎮峰會是世界互聯網大會國際組織成立後的首屆年會,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一組數字,提前來看本次大會都有哪些精彩亮點——近2000位代表:大會邀請來自12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各國政府、國際組織、行業機構、中外互聯網企業、高校智庫的近2000位代表,共同圍繞大會主題展開交流,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建設獻智獻策;20個分論壇:圍繞大會主題,聚焦合作與發展、技術與產業、人文與社會、治理與安全四大板塊,設置「全球發展倡議數字合作論壇」「疫情下的數位社會」「數位基礎建設:互聯互通與創新發展」「資料治理」等論壇,有針對性地開展互動交流、增進共識;六屆:「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佈活動」自2016年起,至今已持續舉辦了六屆,今年將持續聚焦全球互聯網前沿技術與應用發展,更加關注互聯網基礎理論創新和技術應用創新,具有前沿領域涵蓋廣泛、全球各方積極參與、持續聚焦全球領域等特點;12項精品實踐案例:今年,烏鎮峰會將繼續以「攜手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全景式展現全球各方在網路基礎設施建設、網上文化交流、數位經濟創新發展、網路安全保障和網路空間國際治理五大領域中形成的實踐案例,講述網路空間國際交流合作的生動故事,烏鎮峰會期間,現場將發佈展示12項理念契合度高、國際影響力大、社會價值突出、展現形式豐富的精品案例;365天不落幕:2022年「互聯網之光」博覽會突出線下線上同步展示,聚焦數位共富、數位雙碳、產業數位化(工業互聯網)、數位出行、數位健康、網路空間治理等主題,精選270餘家中外企業在博覽會會場和線上平台進行展示,打造365天不落幕的「互聯網之光展廳」;7大專題賽:「直通烏鎮」全球互聯網大賽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重要板塊之一,是一個聚焦數字經濟,貫穿全年的國際性賽事。2022年,大賽設置數位醫療、數位「雙碳」、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網聯汽車、網路安全、數位共富7大專題賽,探索互聯網發展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在全球範圍內高品質推動互聯網產業精准對接,為全球互聯網共治共榮和數字經濟蓬勃發展貢獻大會力量;據悉,2022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國際組織成立後的首屆年會,將與國際各方積極搭建全球互聯網高端對話平台,為深入開展互聯網國際合作架設一座共治、共贏、共用的「高速互通立交橋」,探索在網路空間創造更多利益契合點、合作增長點、共贏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