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2 年 11 月

中國氣象綜合觀測總體能力接近世界先進水準

〔本報特約記者 李紅梅報導〕氣象衛星體系建設達到世界領先水準,雷達監測網規模世界第一……記者從中國氣象局11月7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中國不斷推進陸海空天一體化、協同高效的精密氣象監測系統建設,氣象綜合觀測總體能力接近世界先進水準。近年來,中國氣象局堅持統一規劃、統籌推進「監測精密、預報精准、服務精細」體系建設,中國綜合氣象觀測業務取得長足進步,為氣象預報服務和科學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撐。

安平古堡要改名?改成熱蘭遮堡?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臉書粉專 台南式 圖為安平古堡園區內的國定古蹟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台南市文資處提供) 要弄清楚這件事前,我們就得先知道到底誰是安平古堡?誰又是熱蘭遮堡?改名的到底是誰?說到台南,很多人往往會想到台南擁有豐富的古蹟建築。而其中,安平古堡便是很有代表性的名勝景點之一。在大多數人的腦海中,對於安平古堡的深刻印象似乎就是一座擁有紅頂高塔的建築,課本上圖示長這樣,旅遊書上也這麼寫,來到現場沒有登上高塔當然也稱不上來過安平古堡囉!不過你知道嗎?其實真正是古蹟的,根本不是大家印象中的安平古堡。而是深埋在底下的「熱蘭遮堡」。西元17世紀,荷蘭人來到這塊土地,選定了這裡興建了Fort Zeelandia(熱蘭遮堡)。後來歷經鄭氏、清朝統治時期,其實整座堡壘在歲月的摧殘下早已破敗不堪。直到日本人來到台灣這片土地後,他們在熱蘭遮堡殘餘基座上,將這裡改建為安平稅關官舍,甚至還一度在這邊設立了燈塔。也就是說,大多數我們現在腦海中的安平古堡意象,其實都是從日本時代開始改建而來。民國時代,原本日本時代為了紀念濱田彌兵衛事件的「濱田彌兵衛紀念碑」,上頭文字被徹底磨去。取而代之的是「安平古堡」四個大字被刻畫在上頭。也修建了現今廣為人知的紅頂高塔瞭望台,從此,這個地點的名稱便被廣泛以安平古堡稱呼。既然印象中的安平古堡不是古蹟,那麼到底誰才是古蹟呢?其實目前真正登錄為國定古蹟的是園區範圍內的「台灣城殘蹟」及「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這兩處。講白話一點,這兩處指的就是我們進到安平古堡中會看到的那面古城牆,以及埋在地底下的荷治堡壘遺構,它們才是真正的古蹟,而要將名稱更改為「熱蘭遮堡」的也是它們,不是安平古堡。那麼為什麼這兩處古蹟要合併改叫「熱蘭遮堡」呢?其實最大的原因就是近期考古發現了更多當初荷蘭時期所建的堡壘遺構。也確立了「台灣城殘蹟」及「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根本上都是屬於同一個東西,也就是它們都屬於整個「熱蘭遮堡」的一部分。你摸到大象的尾巴,把它叫A,我摸到大象的鼻子,把它叫B,結果到頭來根本都是同一隻大象。既然不同名稱講的其實是同一個東西,那為什麼不叫做同一個名字就好了呢?因此,「台灣城殘蹟」及「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把古蹟登錄名稱更改為「熱蘭遮堡」的最根本原因就是這樣子。而其實古蹟改名這種事也不是沒有發生過,兩年前甚至就發生在台南。2020年,原本各自列為古蹟的兌悅門、大東門、大南門、巽方炮台、小東門段殘蹟、東門段城垣殘蹟、南門段殘跡,這七個地方,合併名稱為「台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跡」,升格為國定古蹟。不會因為古蹟登錄名稱更改,就影響到我們想要怎麼稱呼這個建築。就像億載金城正式的古蹟登錄名稱其實是「二鯤鯓礮臺」,基隆海門天險的登錄名稱則是「二沙灣砲臺」,但我們還是叫它億載金城、叫它海門天險,古蹟登錄名稱是一回事,民間俗稱又是一回事。所以,安平古堡依然還是安平古堡,不會因為裡面的古蹟登錄名稱要更改,你就不能叫他安平古堡。說到底,取名這種事本來就很隨意,你知道熱蘭遮堡這個名稱怎麼來的嗎?「熱蘭遮」其實是Zeelandia的台語音譯。那麼Zeelandia又是什麼意思呢?Zeeland其實是荷蘭的一個省份,不過單純看意譯的話,Zee是海的意思,land則是陸地的意思,整個Fort Zeelandia 就是海陸堡的意思,是不是聽起來很好吃呢?所以別再糾結名稱啦!(轉載自台南式臉書)

【如視我聞】半導體「去台化」風險依然 台積電的壓力不會減緩

■ 映丞 美中台情勢緊張,為降低晶片等供應鏈的斷供風險,半導體「去台化」的討論四起,引發關注。這其中的變數就是美國企業也會受損,美國政策向來就是市場和國安思維碰撞,再取得平衡點,因此這取決於美國企業的反彈力道有多大,估計得等到美國選後,明年上半年問題才會逐漸浮現。台積電2019年就到亞利桑那去投資設廠,但目前進度非常慢,美國也看在眼裡。台積電在2019年宣佈動土,得到2023年才開始量產,以台積電這樣的公司,蓋個廠真的需要3年多嗎?台積電的反應也是合理,站在股東立場,美國勞工又貴又沒效率,建築商也很貴,韓國的半導體企業也是如此,態度很消極,所以後來美國才祭出殺招「晶片法案」,後來台積電在熊本投資設廠的速度就加快很多。美國是要劍指中國大陸、台灣和韓國,因為美國發現Chip4不如預期迅速,台灣很被動、不敢講話,但韓國擺明不願配合,所以美國就自己先出殺招,不過這裡面有一個變數,就是美國企業也會受到損害。目前美國臨近期中選舉,所以國會都不敢去動這些議題,但等到選舉完,美國這些相關企業就會開始遊說,因為美國商務部新任主管是軍方人士,本來就是完全站在國安角度思考,美國政策向來就是市場和國安思維碰撞,再取得平衡點,不可能完全讓國安思維完全占上風,這就取決於美國企業的反彈力道有多大,這些事情明年上半年就會出現。台積電受到的壓力不會減緩,目前已經傳出消息,美國希望5奈米以下都到美國設廠,台積電依然有在新竹布局,但7奈米目前銷路不好,高雄的廠可能就會先暫停。

2022中期選舉:陰謀論思想正如何影響美國政治

■本刊資料室 參加即將到來的美國中期選舉的數百名候選人認為,與證據相反,2020年的總統選舉被「竊取」或「操縱」了。他們是一個名為「美國優先」州務卿(SOS)政治組織的成員,正在努力贏得能夠左右未來投票結果的職位。在大多數州,州務卿負責監督選舉。11月8日,美國選民將改選整個眾議院、三分之一的參議員以及幾十個州和地方職位。中期選舉是除總統選舉之外最大的投票日。顧名思義,它發生在總統選舉週期的中間。「美國優先」州務卿聯盟中的5名成員將參與美國重要州的國務卿職位選舉。另外兩人正在競選亞利桑那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的州長。吉姆·馬錢特(Jim Marchant)正在競選內華達州州務卿。在去年的一次會議上,他提到了一個對聯盟的形成至關重要的人:「匿名者Q」網紅「胡安·奧·薩文」(Juan O Savin)。胡安·奧·薩文,公開報導中被稱為韋恩·威洛特(Wayne Willott),是一名住在華盛頓州的私家偵探,他出現在YouTube播客上。他推動了源於「匿名者Q」的複雜的陰謀論。這是一種廣泛的、完全沒有根據的理論,稱特朗普總統正在對崇拜撒旦的戀童癖精英人群發動一場秘密戰爭。雖然他們沒有明確宣傳「匿名者Q」的觀點,但一些「美國優先」州務卿聯盟的候選人參加了「匿名者Q」和陰謀活動。今年早些時候,競選賓夕法尼亞州州長的道格·馬斯特里亞諾(Doug Mastriano)被拍到在一次會議上接受「匿名者Q」網紅贈送的儀式用劍。在競選過程中,兩位候選人一再重複被揭穿的欺詐理論。在密歇根州,克里斯蒂娜·卡拉莫(Kristina Karamo)在一個播客上說,作為選舉挑戰者,她在2020年的計票過程中看到了「非法活動」。吉姆·馬錢特聲稱,自2006年以來,內華達州的所有選舉都被「操縱」了。亞利桑那州州長候選人卡裏·萊克(Kari Lake)最近告訴CNN,她將接受選舉結果,但前提是她要贏得選舉。「胡安·奧·薩文正在做的事情是匿名者Q歷史上最大的事件之一,」左翼研究組織「美國媒體事務」(Media Matters for America)高級研究員亞歷克斯·卡普蘭(Alex Kaplan)說,他一直密切關注「匿名者Q」運動。「美國媒體事務」發現,至少有17名支持「匿名者Q」觀點的國會候選人將在11月在多個州展開競選。一些人在獲得主流政治上的成功後不再支持「匿名者Q」。否認選舉的更廣泛的想法在共和黨候選人中更為普遍。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一項分析發現,306名州或聯邦職位的候選人對選舉的有效性或公正性提出了質疑。《紐約時報》給出的數字更高,超過了370人。專家表示,在一個選舉舞弊極其罕見的國家,關於選舉舞弊的持續討論顯示了陰謀論思想,包括「匿名者Q」運動的影響力是如何增加的。「『匿名者Q』已經演變成一套思想,在許多國家已經成為主流。」戰略對話研究所(Institute of Strategic Dialogue)的梅勒妮·史密斯(Melanie Smith)說,「這已經不能再被當作一場邊緣政治運動來談論了。」關於選舉舞弊和匿名者Q陰謀論的想法已經融入了當地的政治形勢,BBC最近的調查發現,在日本、加拿大、俄羅斯、南非和世界各地的其他國家都出現了受匿名者Q啟發的陰謀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