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3 年 6 月

攜手培育鄉村工匠 共創兩岸美好未來——第六屆兩岸基層治理論壇舉行

〔本報特約記者 張堃報導〕由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和福建省政協主辦的第十五屆海峽論壇·第六屆兩岸基層治理論壇6月17日下午在廈門舉行。來自海峽兩岸300多名基層民意代表和相關界別代表人士圍繞「深化兩岸鄉村工匠交流合作」主題積極參與論壇活動,開展廣泛深入交流。全國政協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蘇輝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主任劉賜貴主持開幕式。福建省政協主席滕佳材、台灣新黨主席吳成典在論壇開幕式致辭。蘇輝在致辭中指出,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工匠是鄉村建設的生力軍和帶頭人。培育發展鄉村工匠隊伍,能夠帶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和農民就業增收,為鄉村全面振興插上騰飛的「翅膀」,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撐。希望兩岸同胞攜起手來,深化鄉村工匠交流合作,共同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和民族偉大復興。蘇輝表示,鄉村工匠是優秀傳統農耕文化的傳承人和守護者。培育發展鄉村工匠隊伍,能夠激發鄉村文化活力,雕琢最美鄉愁,傳承鄉村記憶,助力鄉村文化振興,並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厚植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希望兩岸同胞攜起手來,深化鄉村工匠交流合作,共增文化自信,實現心靈契合。蘇輝強調,鄉村工匠是鄉村治理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培育發展鄉村工匠隊伍,能夠促進社會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水準的提升,打造共建共治共用的現代社會治理格局,為推進統一創造條件、積蓄勢能。希望兩岸同胞攜起手來,深化鄉村工匠交流合作,增進對彼此基層治理體制和治理模式的瞭解與認同,不斷夯實祖國和平統一的根基。滕佳材說,近年來,福建充分發揮多區疊加、先行先試的優勢,持續寫好「通、惠、情」三篇文章,積極探索閩台融合發展新模式新路徑,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本次論壇聚焦「深化兩岸鄉村工匠交流合作」,兩岸鄉親互相切磋、同台獻技,既是中華傳統工匠文化的創新傳承,也是兩岸同胞走近走親的生動縮影。希望兩岸同胞一道悟匠道、承匠藝,共用工匠技藝,讓更多「老字型大小」成為「新名片」,為共謀兩岸同胞美好生活亮絕活、出精品;一道守匠心、鑄匠魂,共樹工匠精神,共同打磨「兩岸製造」「中華創造」;一道育匠才、踐匠行,共興工匠文化,使崇工尚匠成為兩岸同胞的共鳴,尊工重技成為兩岸社會的共識,凝聚起共推兩岸融合發展的強大動力。吳成典在致辭中表示,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不可阻擋的,我們要承擔起民族復興的重任,為中華民族謀福祉,為兩岸人民謀出路。兩岸基層治理論壇作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兩岸交流平台,搭起了兩岸基層民眾交流交往的橋樑,探索了兩岸治理融合,增進了同胞心靈契合。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發展造成巨大破壞,當前兩岸人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儘快恢復經濟發展。這次論壇的主題抓住了兩岸經濟交流的一個關鍵點。希望能夠通過今天的論壇再次打開交往的大門,暢談合作,暢想未來,共同發展,助力兩岸繁榮發展。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駐會副主任王偉,福建省政協副主席王光遠、阮詩瑋,福建省文化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陳樺、常務副理事長倪英達以及兩岸各界代表人士參加會議。

兩岸龍獅民俗文化交流會廈門舉行 探討閩台龍獅文化傳承

〔本報特約記者 葉秋雲報導〕18日,舞龍舞獅協會和民間愛好者齊聚,第十五屆海峽論壇·海峽同根文化藝術節之兩岸龍獅民俗文化交流會在廈門集美新地標集美塔拉開帷幕。龍獅是中華民族圖騰和文化象徵,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吉祥瑞物。經過千百年的錘煉中華民族將龍獅元素與民間武術相結合,變成了一項極具民族特色的民俗運動項目。近年來,隨著閩台兩地的深度交流融合,不少舞龍舞獅協會和民間愛好者更加渴望能夠有以同根同源的閩台龍獅民俗文化為主題的交流活動。故此,首屆海峽兩岸同根文化藝術節之兩岸龍獅民俗文化交流會應運而生。廈門市龍獅運動協會會長馬慶談到,閩台同根同源,習俗相近,在龍獅等民俗文化上有異曲同工之處。希望兩岸交流的嘉賓在此次活動中得到啟發,大膽創新,為兩岸交流做更多的貢獻。台灣獅頭旺民俗技藝發展協會交流嘉賓洪文定說,希望借由此次活動互相學習,共同傳承與發揚龍獅文化,增進兩岸同胞情誼。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曾章團在致辭中表示,未來,海峽兩岸同根文化藝術節將成為海峽兩岸文藝交流的重要品牌活動,為加強海峽兩岸藝術交流、情感認同和文化認同等作出積極貢獻。本次交流會以「龍獅同源,血脈同根」為主題,廈門市龍獅運動協會、集美區龍獅運動協會、台灣獅頭旺民俗技藝發展協會,中華青年技藝促進會等多位嘉賓參與了龍獅節目展演,後續還將在廈展開為期三天的交流,一同考察、參觀龍獅民俗文化相關的各支援單位,共同探討閩台龍獅文化傳承與發展。據悉,本次交流會由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福建省金門同胞聯誼會,台灣聯合報系有故事股份有限公司主辦。

三峽船閘向社會船舶開放通航20周年

〔本報綜合報導〕今年6月18日是三峽船閘向社會船舶開放通航20周年。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6月17日發佈資料,20年間,三峽船閘累計運行19.3萬餘閘次,通過船舶99.3萬餘艘次、旅客1223.9萬餘人次,過閘貨運量達19.1億噸,免費運送的過閘貨物換算成40尺集裝箱首尾相連可繞地球22.4圈,助力黃金水道進一步發揮「黃金效益」。

讓兩岸青年傾聽彼此真誠的聲音——第二十一屆海峽青年論壇側記

〔本報特約記者 龔亮 高建進 馬躍華報導〕7年前,加入兩岸青年創業孵化器——華燦工廠,成為大陸台青創客圈小有名氣的帶頭人和創業「保姆」;去年,成立自己的品牌公司葳樂科技,將傳統文化理念與當地產業相結合,與大陸青年攜手舉辦豐富多元的嘉年華活動……在第二十一屆海峽青年論壇上,台青李偉國分享了他的奮鬥經歷後,底氣十足地說:「在大陸奮鬥沒有『天花板』。」2019年獲得北京「海澱青年五四獎章」、2020年成為四川省首位獲得「勞動模範」稱號的台胞李偉國,讓其母也大為讚賞。李偉國則將母親的表揚看成他在大陸奮鬥成果的最好詮釋。第二十一屆海峽青年論壇於15日至17日在廈門舉辦,兩岸青年圍繞「互學互鑒,同心同行」「融合發展,共用便利」「以己為橋,聯通兩岸」三個篇章講述兩岸融合故事。青春的力量,在一個個故事裡綻放出香味。正如台青郭屹凡手裡捧著的咖啡,香氣四溢。他一出來就驚豔了全場,身著黑色圍裙的他,端來了自製的「咖啡盲盒」讓大家品嘗。武夷山的大紅袍、台灣的烏龍、福州的茉莉……咖啡的濃郁混合著茶葉的芳香,郭屹凡將二者「有機融合」之後,打造出了專屬的拳頭產品。2016年,被福州歷史文化深深吸引的郭屹凡,將咖啡店開在當地古厝中,現已擁有兩家店鋪。2022年,他在福州馬尾成立了咖啡豆烘焙工廠,產品直供當地20多家咖啡店,訂單不斷,銷售額「井噴式」增長。站在舞台上,郭屹凡要把這份美好告訴更多人。他說,如今的自己,更願意去做一個分享者,把自己的經驗傳給更多願意從事這項事業的人。「只有溝通,才能讓兩岸青年互相傾聽彼此真誠的聲音。」台青郭雪筠用自己的方式做到了。在北京大學讀研期間,她寫下了《台北女孩看大陸》一書,為台灣青年打開了看大陸的新視角。如今,成為媒體從業者後,她繼續用詼諧幽默的筆調書寫海峽兩岸的生活。青春的味道,帶著汗水的芬芳,散發著迷人的氣息。今年的海峽青年論壇吸引了兩岸知名學者、青年社團負責人及青年代表近450人與會。其中,台灣嘉賓303名,首次參與的台青「新面孔」占比超七成。頭紮髮髻、身穿馬面裙、腳蹬皂靴,第一次亮相海峽青年論壇,穿著漢服的台灣姑娘無歡讓人印象深刻。她表示,現在有不少青年穿漢服走在台北市街頭,希望借助此次論壇,可以結識更多大陸的漢服愛好者,大家互相交流學習,一起將漢服文化傳承、傳播開來。自2003年至今,海峽青年論壇已成功走過二十一載。21年來,論壇彙集近20000名兩岸青年,在這裡碰撞思想、暢敘友情,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與民族復興注入了青春力量。青春的故事,還在延續,還將繼續……

香港至成都的高鐵票開售!

〔本報特約記者 楊金祝報導〕6月17日上午,香港西九龍至成都東7月1日直達高鐵車票正式開售。香港西九龍至成都東的G2864次列車,計畫於上午10點08分從香港發車,中途依次經過深圳北、虎門、廣州南、肇慶東、桂林西、貴陽東、宜賓西、樂山,晚上19時53分抵達成都,全程用時9小時45分鐘。暑期將至,旅遊旺季即將到來。廣鐵集團介紹,通過調研發現今年香港高鐵恢復通車以來,客流持續走旺,往返內地與香港的旅客日均達8萬人。即將到來的暑期,粵港兩地旅遊和探親流將進一步激增,往返內地與香港的旅客預計日均達1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