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3 年 6 月

中國航太新紀錄!一箭41星發射圓滿成功

〔本報綜合報導〕2023年6月15日13時30分,長征二號丁遙八十八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6A星等41顆衛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一箭發射41顆衛星,刷新了中國大陸一次發射衛星數量最多的紀錄。該批衛星主要用於提供商業遙感服務及相關技術驗證。執行本次任務的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是常溫液體二級運載火箭,具有可靠性高、經濟性好、適應性強等特點,可支援單星、多星並聯、串聯、搭載等多種形式的發射需求,其太陽同步圓軌道高度700公里,運載能力可達1.3噸。本次發射是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第76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476次發射。

杭州亞運會形象宣傳片《弄潮》發佈

〔本報特約記者 楊亦淇報導〕杭州亞運會倒計時100天之際,杭州亞運會形象宣傳片《弄潮》發佈,通過鏡頭向亞洲和世界展現了亞運會舉辦城市——杭州以及五大協辦城市的自然之美、文化之美、運動之美與數字之美。該片以「弄潮文化」為主題,一名弄潮少年從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良渚出發,開啟一場古今穿梭的自然人文之旅。以良渚、西湖、京杭大運河三大世界文化遺產為代表的城市風光,亞運場館群、各大城市地標和亞運競賽專案,通過少年的視角轉換和豐富的鏡頭語言持續呈現。宣傳片不僅呈現了宏大精美的畫面,穿插運用了「國潮」風格的手繪,攝製團隊還將鏡頭深入城市細微之處,捕捉溫暖與感動的瞬間。鏡頭中,記憶深處的大街小巷、熱氣騰騰的杭幫美食、潮流時尚的青年男女,無不散發著濃郁的人間煙火氣息。本片邀請了「印章傳遞人」西泠印社理事、西湖龍井炒茶師、空竹文化推廣者、乒乓少年等各行各業嘉賓出鏡,從文化名人到普通市民,每張出現在畫面中的面孔,都有一段關於亞運的故事,亞運東風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和機遇,彰顯全民參與亞運、奉獻亞運的東道主熱情。相約100天後,「詩畫江南,活力浙江」喜迎四海賓朋,杭州亞運會,等你來!

童年的蠶豆味兒

(抒情散文)■方華 (圖/翻攝自Pixabay圖庫) 蠶豆上市的季節,鄉下親戚進城,一下子就給我送來一「蛇皮袋」的帶殼蠶豆。燒肉,打蛋湯,炒韭菜,幾乎餐餐不離。俗語:人就三餐頭。再美味的東西,三餐一吃,也就難起食欲了。看著塞滿冰箱的一大堆蠶豆兒,心裡犯了愁。娘子就在一旁訕笑:你不能多變一些花樣弄著吃嗎?比如,用線穿個蠶豆項鍊什麼的,蒸著吃。娘子的話一下子就將我帶回遙遠的童年。稍有一點歲數的,誰沒有過用針線穿蠶豆,放在飯鍋頭上蒸熟,然後頸上掛著豆珠鏈,一邊在村舍街巷間玩耍,一邊將熟豆珠兒一顆一顆捋下扔進小饞嘴的經歷。幾十年的時光磨礪,穿蠶豆珠鏈這樣的童趣已是失去了。將一把豆子撒在飯鍋上蒸熟,左品右咂,也沒有童年時那串蠶豆珠鏈的香濃味兒。蠶豆成熟時節,小城的街巷裡會有叫賣五香豆的。一個半瞎的老人,一邊敲著手裡的一個小銅鑼,發出清脆悅耳的叮噹聲,一邊喊著:「五香豆,五香豆哦——」聲音拖得長長的,在青石板的街巷裡飄蕩。煮開花的五香豆五分錢就可以買一小碗,是父親的佐酒妙品。一顆豆,一口酒,每每看他喝得紅光滿面。只是沒等他放進嘴裡幾顆,那一小碗的美味已是被我們幾個兄妹瓜分。香味異常的五香豆,入口一抿即化,連那皮兒也捨不得吐,沒等上下牙嚼幾下,已是咽下了小肚。後來讀魯迅《孔乙己》中的「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的描述,知道茴香豆就是加了茴香鹵煮的五香豆。於是在父親以五香豆佐酒時,便一邊瓜分盤中的豆子,一邊快活地喊幾句:「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還喜歡母親做的雪裡蕻燒蠶豆米。幾個妹妹不喜歡吃,說是有一股醃菜的臭味。而我特喜歡尋找鹹菜中的蠶豆米兒吃,浸入醃雪裡蕻味的蠶豆米有著一種特別的味道,且面板有嚼頭,十分下飯。童年時的蠶豆美味,最好吃的,當是外婆的蠶豆羹。記憶中,外婆將一大鍋的蠶豆煮熟,然後就坐到桌前,悠悠閑閑地一個一個剝去豆皮。剝好的豆子,外婆放在一隻大瓷盆裡,用擀麵杖頭兒嘚嘚嘚地舂搗。等盆中的熟豆米兒成了泥糊,外婆就燃起灶火,在鍋底倒上一勺豬油。待鍋中青煙嫋嫋,外婆將盆中的豆泥倒入,翻炒,然後加入白糖水,調成濃稠的羹狀,蠶豆羹就算製成了。手捧一碗蠶豆羹,一匙一匙地舀入口中,那種甜美,在我童年的感覺中是無法形容,無與倫比的。小時候在田野玩耍,有時饞了,如果正好有結英的蠶豆壟,便剝了那豆米兒直接生吃。新鮮的蠶豆米雖有一絲苦澀,但更多的是一種甜滋滋的味道,可解了那一股饞勁兒。記得剝豆角時,母親會將小指甲蓋般的嫩豆米單獨歸放,用開水一焯,拌入鹽、香醋、麻油,和紅椒末,就成了飯桌上父親品酒時的最愛。時光荏苒,科技進步。現在,即便是隆冬季節也能吃上新鮮的蠶豆。只是越來越壯碩的蠶豆米兒越來越少了那一股鄉野味兒。那遙遠的童年時的蠶豆味兒,歷久彌新,香濃悠遠。

割麥(外一首)

(現代詩歌)■方華 麥子熟了像一群成熟的女子圓潤  飽滿  在風中在六月的陽光下散發著誘人的光澤與芳香麥子被攏在臂彎裡我看見她們在流淌著汗水的懷抱中掙扎最後被收割的喜悅放倒就像我們把一場愛放到在大地上插秧插進水的柔裡插進泥的軟裡插進一曲清淩淩的秧歌調裡之後  一個鄉村就洗盡腿腳上春天的泥水坐在一份日漸升溫的節氣中看這些青澀的時光在一隻白鷺的翅膀下如何走向成熟

好的人生,是靜得下心、沉得住氣、轉得了彎

靜得下心靜,是一種遇事不驚、內心篤定的心態。如果我們內心安寧,所見皆是美好;若浮躁張揚,煩惱和憂愁也會多起來。一顆躁動的心,托不起歲月的厚重。凡能成大事的人,都懂得在內心修養靜氣。有人說,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行。一個人只有靜下來,聆聽自己的內心,平靜地思考,才能認清自己,知道自己面臨的是什麼、應該做什麼。不管來日是風雨還是驕陽,我們需要的是不慌不忙、不驕不躁、從容不迫,以一種優雅的姿態,自信且積極地去面對人生的起起伏伏。沉得住氣有本事的人,往往都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力。碰到艱難困苦,他們能穩得住心、沉得住氣,等到機會來臨便能一把抓住、扭轉乾坤。沉得住氣,是一種格局、一種追求,更是一種耐力。格局遠大的人,總是不徐不疾地不斷去豐滿自己的羽翼。他們懂得不過多抱怨,也不過分焦慮,一步一步地鋪就通往夢想的道路。生活中坎坷和壓力在所難免,我們要懂得等待時機,厚積薄發。只有養得根深,才能枝繁葉茂;只有沉得住氣,未來才有無限可能。轉得了彎生活中,很多問題不是只有一種解決方法。當用老辦法解決不了的時候,不妨轉換下思考方式,換個方向再試一試,說不定就能看到新的希望。轉得了彎,是一種人生智慧。陷入死胡同的時候,我們要敢於嘗試、另闢蹊徑,每一次巧妙的轉彎,都可能開拓新的局面、帶來新的機遇。人生漫漫,遇到走不通的路,不妨調整方向、及時轉彎,也許會看到更美的風景。往後的日子,願我們一直保持沉穩的心境,懷有靈活的思維,身具前進的勇氣,活出更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