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3 年 6 月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啟動

〔本報綜合報導〕2023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6月9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啟動儀式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通過20周年紀念活動在北京舉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是展示非遺事業發展成就、人民共用非遺保護成果、加強非遺業界交流合作的重要節日。作為《公約》通過20周年紀念活動重要組成部分,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示活動,以「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 促進可持續發展」為主題,非遺曲藝周、「雲遊非遺.影像展」等9800多項宣傳展示活動,線下線上聯動、綻放神州大地,這些活動旨在吸引廣大民眾和海內外遊客暢享非遺行、品鑒非遺味、共赴非遺遊,感受中國非遺獨特魅力、瞭解非遺保護的中國實踐中國經驗。「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源自「文化遺產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大陸文化建設重要主題之一。大陸有56項世界遺產,其中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共18項。這些文化和自然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中華文化之魂,民族之根。

首屆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在滬開幕

〔本報綜合報導〕6月11日,首屆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以「走向碳中和之路」為主題,聚焦節能低碳技術、產品與成果展示,搭建全產業鏈各類主體對接、合作、交流的公共平台。這是大陸首個以「碳中和」為主題的博覽會,是加強對外交流合作和推動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抓手。博覽會由主題展覽、系列論壇和貿易對接活動三部分組成,涵蓋6大板塊,通過技術圖譜展示索引千餘種技術和產品。展覽規模達10萬平方米,全球近600家知名企業參展,預計超10萬人次專業觀眾參觀。

成都大運會火炬傳遞啟動

〔本報特約記者 何亮報導〕6月10日,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火炬傳遞啟動儀式在北京大學舉行。在31棒火炬手的依次傳遞下,成都大運會火炬「蓉火」經過博雅塔、未名湖、李大釗像、革命烈士紀念碑等北京大學校園內的標誌性點位元。成都大運會火炬「蓉火」的名字取意成都的簡稱「蓉」,又寓有「融合」之意。「蓉火」運用炫彩的大運會主題四色,自成一體,體現綠色、智慧、活力、共用的成都大運會辦賽理念。據瞭解,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結束北京的啟動儀式和傳遞活動後,將繼續在哈爾濱、深圳、重慶、宜賓和成都等五座城市進行傳遞。7月28日,大運之火將點燃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火炬塔,全球共襄這場青春盛宴。

奪冠!奪冠!奪冠!國際賽場上身披五星紅旗,中國大陸健兒好樣的!

■本報特約編輯 李子堯 「我胸前是中國國旗,我必須贏」5月28日晚,2023年世乒賽在南非德班結束,女單決賽爭奪中國隊世界排名第一的孫穎莎以4:2戰勝隊友陳夢,首度捧起吉.蓋斯特杯。 孫穎莎比賽中 孫穎莎成為世乒賽歷史上首位00後單打冠軍,她為國乒摘得本次世乒賽第四金,同時收穫混雙之後的個人第二金,中國隊實現世乒賽女單15連冠。作為一名00後小將,孫穎莎曾說:「我胸前可是中國國旗,我必須得贏,教練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到場上我就一定要拼出來」。 孫穎莎獲獎 中國隊8人全部奪金5月29日,第23屆亞洲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落下帷幕,中國科協代表團8名選手憑藉強勁實力,從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的195名選手中脫穎而出,全部摘得金牌,創近五年來最佳成績。其中,郎程超以理論第一、總分第一的成績獲得金牌,郎程超、李博滔、黃子橙三位同學分列個人總成績前三名。 中國隊8人全部奪金 8歲中國女孩斬獲歐洲國標舞冠軍4月9日,8歲中國女孩張悠然在英國斬獲歐洲國標舞冠軍,披上國旗的那一刻,小悠然說,我們中國人真棒。 8歲中國女孩斬獲歐洲國標舞冠軍 18歲的廣西冠軍覃國歡日前,在土耳其舉行的第二屆體操世青賽男子全能決賽中,18歲的廣西河池小夥覃國歡,整體發揮穩定,以80.199分收穫男子全能金牌,這也是中國體操隊在世青賽歷史上第一次獲得金牌。覃國歡的父親覃東新表示,看到兒子獲得的成績他既高興又心疼,希望兒子不驕不躁,爭取更好的成績報效祖國、回報家鄉。 18歲的廣西河池小夥覃國歡 在2022年發佈的《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在訓練場上青年健兒們刻苦訓練、頑強拼搏,以過硬的作風和驚人的毅力向世界頂峰發起衝鋒,讓五星紅旗在國際賽場高高飄揚」。中國青年在賽場上展現精湛技藝,在賽場外勤懇付出,把「中國紅」帶到了更多的國際賽場上。為國爭光,中國青年好樣的!

兩岸同源 共盼團圓

〔本報特約記者 張堃報導〕6月9日至11日,兩岸題材音樂劇《戀曲》在北京進行為期3天共5場的首輪演出。該劇由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出品,北京甲丁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與四川文化藝術學院聯合制作,同時獲得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四川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綿陽市台胞台屬聯誼會的支持。《戀曲》運用「戲中戲」的結構方式,講述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又名《高山青》)詞作者、大陸四川籍青年鄧禹平入台後終生難以返鄉,和家鄉戀人跨越海峽、一生守望的故事。在「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演繹中,在兩個時代、兩代青年尋找愛情、守望愛情的心聲表達中,抒發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共盼團圓的家國情懷。圖為首演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