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3 年 6 月

非核家園破功!賴清德急停剎車?

■ 轉載自臉書/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民進黨死抱的「非核家園」神主牌,在民進黨2024參選人賴清德一句「緊急時刻重啟核電」,重重打臉蔡英文。國民黨團5月30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要求賴清德,必須向國人說清楚,緊急時刻重啟核電跟核電廠延役有何不同?還是跟「務實台獨工作者」一樣,為了騙選票,什麼樣的髮夾彎都做得出來?國民黨團要問問賴清德,公開提出「核電重啟」的論述,大小姐同意嗎?願意背書嗎?首席副書記長林思銘表示,2018年公投通過反對非核家園,但是民進黨政府無視民意,堅持讓核一、二、三廠如期除役,也不同意重啟核四。當時蔡英文信誓旦旦地說,2025年要提升再生能源的佔比到20%,補充核電缺口。眼看著2025就要到了,根據2022年全年統計,再生能源只占台灣整體發電結構的8.27%,根本無法彌補核一、核二除役後260億度的電力缺口。林思銘質疑,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這時突然「人間清醒」,鬆口說出;「應讓已停機的核能機組維持可緊急使用狀況,以備不時之需。」,賴清德此一說法,明顯就是不排除已除役的核一、核二重開機,以及核三繼續運轉的可能性。而在此同時,民進黨昨天在立法院卻以優勢通過,將主管核能安全的二級機關「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降級為三級機關,雖然名為「核能安全委員會」,但原能會在還是二級機關時,就只能勉強和台電平起平坐,試問降級後,如何發揮監管功能?林思銘指出,民進黨做一套、說一套,無視電力短缺、電價節節漲的問題,以及2025已無法達成非核家園的事實狀況,明明在做廢核的事,賴清德還大言不慚的說出「應該讓已停機的核能機組維持在可緊急使用的狀況」,賴神是在打臉民進黨的神主牌嗎?民進黨允許賴神的政策大轉彎嗎?賴清德這邊喊要維持使用核能,行政院那邊卻降級原能會,只負責核安,卻棄核能未來的重啟發展於不顧,完全不懂施政邏輯何在?國人非常好奇賴清德的「擁核說」,雖然陳建仁院長及王美花部長重申政策沒變,出面為賴清德自圓其說,但大小姐蔡英文怎麼看?請蔡英文講清楚說明白,不要把這樣的問題甩鍋給未來的執政者。林思銘表示,民進黨執政都在愚弄人民,讓民眾誤以為台灣沒有核能也不會缺電,賴清德現在語中有核,不就是應證賴清德已經認清事實,非核家園政策髮夾彎,但卻將原能會降為三級機關,不注重核能發展,如何能於緊急狀態下讓核能啟用?賴清德的說法根本前後反覆、矛盾。林思銘認為,台灣現在該思考的是如何降低佔比高達80%高度污染的燃煤、燃氣發電,並兼顧經濟與戰備用電需求,核能絕對是不該被排除的選項,而且,核能電廠不是今天上午電不夠,下午就能重啟發電,請賴清德好好對外說明他的核能政策,不要再搞「口水治國」。藍委賴士葆表示,賴清德丟出「擁核炸彈」,長篇大論的論述,簡單的說就是要「重啟核電」,這無疑打臉蔡英文以降的民進黨大官們的「非核家園」。賴清德為何提出「重啟核電」,在緊急情況之下的論述呢?因為賴清德非常清楚,台灣積極發展晶片,急需要充裕且穩電的供電,不能只有「台積」而不要「電」。這幾天,台灣已經進入盛夏,局部地區已經陸續出現跳電事件,又面臨夏季電價調漲,賴清德看到選票正在流失,不得不髮夾彎,聲稱「在某種情況之下,重啟核電。」賴士葆指出,看看賴清德過去的言行,在2018年縣市長選舉投票前45天,觀塘工業區環評通過,時任行政院長的賴清德馬上宣布不再興建深澳電廠,以藻礁拯救當時參加新北市長選舉民進黨候選人蘇貞昌的選情,而相對在桃園市長的選情穩定。賴清德當時說,深澳電廠非蓋不可,否則電力成本會大幅增調45%,為了選情,說變就變。賴士葆說,這才是賴清德的真面目。事實上,賴清德在視察台電曾說過,不會重啟核電,現在呢?說變就變。賴士葆表示,賴清德是台獨金孫,自己也曾說過在任何場合、時間、職位,台獨立場不變。現在為了選舉不講台獨,換個包裝叫「和平保台」;以前反核到底,現在擁核,民進黨兩大神主牌現在是要推翻掉嗎?賴清德口中的政策,像極了共產黨的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賴士葆呼籲賴清德,到底是廢核?還是擁核,請拿出修正《選罷法》「排黑條款」般的霸道,要求台電向已經降為三級機關的原能會,提出延役許可和運轉執照,否則都是假話,唬弄百姓,騙選票而已。顯然,台電到目前為止根本不敢送核電延役和運轉執照申請,且審查需要一年半至兩年時間,還必須修改原能會內規,讓原本需要延役前5年得提出申請規定,改為立即審查。賴士葆認為,賴清德是標準的政治變色龍,一切以選票為中心的投機份子,毫無中心思想的政治人物。副書記長吳怡玎表示,檢視民進黨錯誤、躁進的能源政策,民進黨能源政策口號是:減煤、增氣、展綠、非核。但事實上,在減煤部分,在2022年全年使用煤碳量,比蔡英文上任前還要高。2019年煤碳量大幅下降的原因,是核能佔比從9%提高到12%;之後煤炭使用量又再度攀升,因為核能發電減少了。在增氣方面,核二除役之後所取代的大潭8號機,經濟部長王美花多次保證,核二除役後大潭8號機可以立即銜接,台灣不會有缺電問題。但王美花部長在2022年7月說,大潭8號機9月會上線;2023年1月說會上線,但到3月依然沒消息;4月時說會開始測試倂網,現在已經是5月底了,大潭8號機點火嗎?內部消息還傳出,大潭8號機內部還在漏水。展綠的部分,本來民進黨說在2025年綠能佔比要達到20%,王美花部長承認跳票了,只能達到15%,但是到2023年3月底的綠能佔比數字,僅9.11%,距離15%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民進黨報喜不報憂說,台灣綠能供電已經超越核能,2023年綠能為何會超越核能?因為核能發電佔比降下來,現在綠能發電還比不上2019年的核能發電,而且還差上一大截。吳怡玎認為,民進黨做得最好的能源政策,只有廢核而已。核能下降遠遠不及綠能的上升,供電缺口只能火力全開,用國人的肺來發電。綠能無法達標,還造成台灣生態浩劫,例如台南黑面琵鷺的棲息地,已經被光電板佔領;號稱魚電共生的結果,養殖文蛤全部死光;花蓮鳳林砍樹種電,林地生態破壞殆盡;更別說為了光電利益,黑金共生、88槍擊事件。吳怡玎表示,民進黨廢核,電價成本增加,核能發電成本不到燃煤、燃氣發電的一半,便宜、乾淨、穩定的能源,就因為民進黨死抱神主牌。王美花部長在核二除役之後保證,電力備轉容量絕對會在7%,請民眾放心不會缺電。但事實上在今年4月份,就已經出現3次備轉容量在7%以下、5月份1次。吳怡玎認為,蔡英文和王美花部長應該需要祈雨,否則缺電將如影隨形。繼續火力全開之下,而我國排碳係數在2021年是0.509,要達到2025年0.424,根本無法達標。吳怡玎要曾說出「燒乾淨的煤」賴清德,請清楚核電廠緊急使用和延役的差別在哪裡?還是認為核電廠跟開車一樣方便?鑰匙一插就能發動?當你需要緊急使用時,柴火(燃料棒)在哪裡?說清楚很難嗎?還是只是兩邊騙選票?藍委李德維表示,賴清德拋出「緊急時啟動核電」的說法,就是讓民進黨2025非核家園,變成一個笑話!明年520之後,大小姐就甩鍋給當選的下一任,是甩鍋給國民黨、甩鍋給侯友宜、甩鍋給全民、所有國內企業自己解決嗎?賴清德跳出來打臉2025非核家園,行政院還派個發言人打腫臉充胖子說,「非核家園是台灣共識」,實在令人悲哀!李德維再次重申,蔡英文不要只會說空話,包括行政院長陳建仁、台電,應該開始研議核能延役做準備,不要左支右絀、父子騎驢。

【如視我聞】陸生犀問「中華民國包括大陸嗎?」 柯文哲答非所問引發現場哄堂大笑

■ 映丞 2024參選人、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正在訪日,5日上午前往早稻田大學演講,陸生在問答時針對兩岸議題犀利提問,被問起「是否認為中華民國包括大陸地區?」面對敏感問題,柯文哲妙回引發現場哄堂大笑。早稻田大學台灣研究所今天邀請柯文哲演講,主題為「台灣民主發展的進程,新階段的挑戰」開放全校師生參與。由於教室並不大,約70、80人踴躍參加,現場也有不少陸生、台籍留學生,長期觀察台灣政治的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也到場聆聽。有大陸留學生犀利問道,現階段兩岸政策還包括兩岸一家親嗎?柯作為中華民國總統參選人,是否認為中華民國包括大陸地區?柯文哲說,兩岸一家親是這樣,他還是主張一家親比一家仇好,交流比斷流好、對話比吵架好,最重要是台灣跟大陸,基本上我們還是同文同種,有相同的歷史語言宗教文化,今天只是因為政治制度跟生活方式的不同,所以並沒有理由完全不來往。柯文哲接著反問,「你是大陸來的,你怎麼會問我中華民國有沒有包括大陸地區?」在場學生大笑,該名陸生回說,「因為我認為包括」,柯妙回「你確定你回的去中國嗎?」,陸生答稱,「應該可以」,柯則笑答I hope so(希望如此)。另一名上海留學生表示,自己研究計畫是寫馬英九與大陸國家領導人在新加坡的世紀會面,詢問柯若當選,會考慮和馬英九一樣前往新加坡進行兩岸領導人會談嗎?如何繼續改善兩岸關係?柯文哲回應,作為一個外科醫生,他強調是務實,要不要跟大陸領導人見面,重點是要談什麼、要做什麼、目的是什麼,這才是重點,而不是為了見面。柯說,第二點,兩岸之間一定有爭執,所以常常是這樣,沒有爭執的先做,文化上的交流總是爭議最少,例如舉辦象棋比賽、圍棋比賽,應該不太會有人反對,經濟上大家一起賺錢這也可以,那政治上就可以擺在後面看。柯文哲表示,過去在講九二共識,坦白講,我們要克服第一個問題是,「我們到底有沒有共識要追求共識」,這才是要先解決,如果這一關沒有的話,後面都談不下去。一名早稻田大學台灣留學生會前會長詢問柯如何做司法改革。柯表示,2020年選舉有個口號叫「台灣重開機」reset,他去當臺北市長時,發現裡面問題一大堆,可是怎麼清都清不完,所以一個方法就是,從現在開始,不准再做奇奇怪怪的事情,通常執政會失敗是一上任就追究過去責任,發現陷在裡面無法脫生。柯文哲舉例,臺北市大灣北段違反土地分區使用規範的有1678戶,如果1戶有什麼困難,但如果1678多戶,這是怎麼形成的?只能說就把它解決掉,從現在開始不行,要開始處理。柯文哲說,這問到轉型正義的問題,為了這一題,他問過前波蘭總統華勒沙,說轉型正義三原則,解決現在問題、預防以後發生、追究過去責任,重點是順序要對。柯文哲表示,台灣轉型正義會失敗,是因為一開始把追究過去責任當政治工具在用、打擊政黨在用,所以一開始就一塌糊塗做不起來,這也是華勒沙當面跟他說的轉型正義重點,看到司法不公,他也同意,所以為什麼台灣要有重開機機會,從現在開始,一個新的政治文化要出現,若過去政治文化沒改變,你問的問題永遠沒辦法解決。

【社論】新北生事端再挫侯友宜選情 藍營大選之路註定不會平坦

近日,我們震驚地得知一起令人不安的事件——新北市板橋區吉的堡加盟店中,幼童竟被餵食安眠藥。這起事件引起了廣大家長的恐慌,並且在社會上引發了極大的關注。侯友宜無心市政也再次的淪為2024大選的話題。教育環境應該是孩子們安全成長的擁護者,而這樣的事件讓我們反思當前的保護機制是否足夠。首先,我們要強調,這樣的行為絕對是不可接受的,無論是出於何種原因,給予孩子毒品是對他們身心健康的嚴重威脅。更令人震驚的是,這樣的事件在五月中旬就已經發生,而吉的堡直到現在才發出聲明,這引起了社會上的不滿和質疑。我們要求相關機構和企業在面對類似事件時,要及時公開透明,確保及時通報和處理,並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追責。同時,這起事件也提醒我們對於幼兒園和學校的管理監督更加嚴謹。教師是孩子們的引路人,他們的專業能力和道德操守至關重要。我們需要建立更完善的教師培訓機制,加強教師的專業倫理和職業操守教育,從根本上提升他們的素養和能力,確保他們能夠以負責任和專業的態度對待孩子們的成長和安全。此外,社會的關注也應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政府部門需要提供更嚴密的監管機制,加強對幼兒園和學校的監督,確保教育環境的安全和質量。同時,建立有效的舉報機制,讓家長和社會大眾能夠安心地舉報類似事件,並確保其身份和隱私得到充分保護。政府應該加強對這些舉報的處理和調查,迅速釐清事實真相,並對於涉事者進行嚴厲懲處,以嚴肅的態度向社會傳遞保護孩子安全的堅定信念。此外,教育機構和企業也應該承擔起更大的社會責任。吉的堡在事件發生後的反應被質疑,顯示了企業對於保護孩子安全的重視程度有待加強。企業應該建立健全的監管制度,確保加盟店的運營符合相應的標準和要求,並加強對加盟店的培訓和管理,以確保孩子們在加盟店中的安全和福祉。最後,這起事件也需要引起整個社會的思考和行動。家長應該加強對孩子的關愛和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並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信任關係,以便他們能夠在面對危險和困難時主動向家長求助。同時,學校和社區應該加強教育和宣傳,提供必要的安全知識和技能指導,幫助孩子們學會保護自己。這起事件敲響了我們保障孩子安全的警鐘,提醒我們不能掉以輕心。每一個孩子都應該能夠在安全、健康和愉快的環境中成長。讓我們共同努力,堅守對孩子們的保護,建立起更加安全和健康的教育環境,為他們的未來鋪平道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現孩子們的幸福和成長。在此次事件中,作為新北市長,侯友宜沒有在第一時間處理,再次淪為選舉對手攻擊無心市政的話題。新北市政府對管轄內的幼稚園管理和安全負有一定的責任。雖然該事件發生在吉的堡加盟店內,與侯友宜個人的行為無直接關聯,但作為市長,他在維護市民的利益和安全方面承擔著重要責任。作為市長,侯友宜應確保市內的幼稚園有良好的管理和監管機制,以確保兒童的安全和福祉。此次事件的發生暴露了幼稚園管理方面的問題,包括對教職員工的篩選和培訓、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不足。侯友宜及其市政府團隊需要積極回應此次事件,迅速採取行動,並與相關部門合作展開徹底的調查。他們應該確保類似事件不再發生,加強對幼稚園的監管,加強對教職員工的培訓和管理,加強對食品安全和藥物管理的監控等。同時,他們應該與家長和社會各界保持良好的溝通,及時提供相關資訊和處理進展,以恢復公眾對市政府的信任。但至今卻沒看到侯政府的積極處理態度。這次事件對侯友宜個人和他作為國民黨候選人的形象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選民會根據他在市長職位上的表現和對此次事件的處理方式來評估他的領導能力和責任感。因此,侯友宜需要以誠信和積極的態度回應此次事件,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並採取有效的措施來恢復公眾對他的信心。這也將對他未來參選的競選形勢產生一定的影響,需要他和團隊做好應對和調整。

藏傳僧侶來台簽證受到不公平對待! 有法可循卻不給予合理居留時間,是否有無法開口的隱情?

■特派記者 / 游宏琦 採訪報導 關於藏傳僧侶的簽證受到很大的限制,是否有記者會上無法討論的隱情?外交部網站上,明明就有僧人來台申請延長居留的辦法與規定,台灣有關單位為什麼獨獨限制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在台灣,早已扎根數十年,而台灣當局卻在出入境的簽證,設下限制;規定藏傳僧侶必須兩個月出境一次;許多在台佛學中心20年來為此、勞民又傷財! 外交部網站上明確指出:國內宗教團體邀請藏僧來臺弘法傳教時,若任住持或隨同住持協助弘法人員請另行註明。住持須具有「祖古」(Tulku)、「仁波切」(Rinpoche)、「格西」(Geshe)、「堪布」(Khenpo)、「阿闍黎」(Acharya)之宗教位階。至隨同上揭位階之住持來台協助弘法人員以一人為原則,倘符合下列條件,並經審查無虞,得酌予核發較長停留期限或可延期停留簽證。(以上內容出自於外交部網站https://www.boca.gov.tw/cp-36-192-55163-1.html) 但實際情況是,既使符合得以延長居留的規定,政府仍然只核准兩個月,要求僧侶必須出境後再重新返台。一個中心如果有一個住持上師,加上一個隨行喇嘛,每年要出境至少四次到五次。機票加上境外住宿至少五天,一個人大約要花費四萬。一個中心兩位僧侶,一年至少要準備四、五十萬台幣的支出,用來應付政府的簽證規定。這樣的情況過去已經陸續有過許多陳情與溝通,但是都未得到改善與得到當局正面回應。因此長年累積下已經激起了廣大信眾及所有中心負責人的憤怒! 台灣藏傳五大教派,薩迦、格魯、葛舉、寧瑪、葛當;至少有120多個藏傳佛學中心於是群起共同連署,於2023年6月6日上午11時在立法院中興大樓101會議室召開記者會,發表連署聲明。記者會訴求主題是「最遙遠的距離,最難到的台灣,取消限制,放寬延長,半年合理,居留許可」。發起暨召集的是中華佛教密乘噶瑪噶舉協會理事長吳信蒼(Tenzin Dorjee Lama)、台北市甘丹東頂顯密佛學研修會理事長侯勝善、台南貢噶寺李明威董事長、中華佛教密乘噶瑪噶舉協會理事劉文澤及連署中心代表許玉芳。 連署中心代表許玉芳透過簡報說明,喇嘛來台的初次申辦簽證過程已相當繁瑣困難,後續又得面對每兩個月的出境限制。 圖:主辦單位提供 立法委員洪申翰、立法委員何志偉國會辦公室特助朱政騏、立法委員江啟臣辦公室主任林鈺潔、民眾黨前秘書長、前移民署長謝立功,以及相關的政府機關人員,包括:外交部唐殿文主任秘書、移民署鐘景琨署長、領務局何震寰局長等也出席記者會。召集人中華佛教密乘噶瑪噶舉協會理事長吳信蒼在記者會中,宣讀聯合連署聲明,要求政府取消現行每兩個月必須出境的規定,採無差別待遇作為,延長簽證有限期限,給予藏僧半年簽證。聲明中也呼籲政府比照其他宗教,一體適用就業服務法第46條第6款,可以用宗教工作取得居留簽證。主辦單位直指政府的政策:「這是宗教不平等。」 這次陪同召開記者會的立法委員洪申翰指出,他接獲許多藏傳佛教佛學中心向他陳情,他感受到這些藏傳僧侶所遭受到不公平待遇以及歧視。而外交部多次以藏僧來台違犯法律情事嚴重為由,來向他說明必須要採取比較保守的政策。他曾質詢外交部,要求提出相關統計,但外交部至今也提不出明確的統計證明,且違法數字相當少,有違反比例原則。代表立法委員何志偉出席的國會辦公室特助朱政麒,民眾黨前秘書長也是前移民署長謝立功,也都於記者會時站出來支持應對藏傳僧侶給予公平合理的待遇。 洪委員出席記者會聲援支持應改善藏傳僧侶簽證政策。圖:翻攝於洪委員臉書 從列席的外交部代表的回應中,雖然承諾會朝放寬方向研議,但至於如何才是合理放寬,表示會再與這100多個中心共同討論,會場中並無給出明確承諾。領務局何震寰局長也表示,絕對沒有對任何宗教抱持不平等的態度,未來將會在兼顧國境安全的基礎上做出最大的開放。外交部唐殿文主任秘書則回應,外交部已進行了解,目前初步會朝放寬的方向規劃,但也給了但書,表示:改革或是開放是無法一步到位的。洪申翰立委最後要求外交部盡快在兩周內召集相關部會,與藏傳佛學中心團體舉辦座談會,推動雙方獲得進一步共識,並在兩個月內提出具體辦法,以盡速解決當前藏傳僧侶的簽證問題。 記者會至此,看似圓滿!也得到列席者允諾會朝開放方向發展。但是記者走訪許多宗教圈資深人士,他們都卻私下向記者透露,關於藏傳佛教20年來在台現象及發展;確實也有需多地值得深思。違法犯紀的情事,其實並不多。但是如何扭轉,普羅大眾及台灣在地各宗教山頭,漢傳、顯教法師們對藏傳佛教在台的「觀感」及洗去網路上許多對藏傳佛教的汙名化訊息。這才是未來要努力的重要方向! 一位不願具名的佛學中心資深祕書表示:「藏傳佛教,五大教派中有各種傳承,多年來佛學會與佛學會之間橫向交流並不多,甚至是同一教派之間平行的聯繫也不多,因為這是藏傳佛教有一個獨特的特性,就是在三皈依外,每個信眾都有了一個自己心中的依止上師。也因如此,在藏傳佛教中各擁護其主;很難有一個共同的行為規範或是建立一個交流平台。這位秘書進一步提到,除了達賴喇嘛、十七世大寶法王,還有薩迦派度母宮的41任薩迦法王及最早來台的寧瑪派大家非常敬重的貝諾法王、敏卓林寺的敏林堪千法王;除了這些已經是國際級知名的掌教等級法王,被大家普遍熟知之外,這位資深祕書還問了記者一個問題;「你知道後面這二十年來,陸續又有多少掛名法王頭銜的藏傳僧侶相繼在台出現?這些藏傳佛教的仁波切、祖古、堪布、格西、喇嘛、還有非常特殊的竹巴葛舉派的瑜伽士傳承。這些碩大的頭銜與身份,一般民眾根本無從查起,網路上的資料洋洋灑灑,可以說是真假難辨。」藏傳佛教派系及傳承、脈絡、交錯複雜佛學中心多;法王、仁波切、轉世祖古也很多;一般民眾實在難以分辨 在台灣目前大大小小的佛學中心超過150個,甚至更多。但要申請個佛學會也並非難事,甚至也有人也不知道去哪裡就弄個仁波切的認證、或是根本沒有學習的歷程,忽然被哪個法王認證自己的前一世是什麼高僧來轉世,就成了轉世祖古,找來一些喇嘛,搖鈴、打鼓,就以此身份就開始弘法舉辦各式法會。既使是有在台佛學會申請來台,但是到底有沒有佛學院的基礎?有沒有經過閉關三年三個月?對方持有的印度藏傳寺院給的推薦函是怎麼拿到的?別說圈外人,甚至是圈內人都要費一番功夫才能知道真假。加上目前印度多數喇嘛所持有的護照都是印度給予西藏流亡政府的特別護照,所以才會在把關上需要特別的限縮與要求!台灣是整個亞洲相對來說較最自由的地區,台灣民眾也非常善良,包容性非常大。台灣這二十年來可以說是整個亞洲對於藏傳佛教貢獻最多的地方,尤其是知名僧人「海濤法師」成立了生命電視台之後的大力推波宣傳,帶動了一批批的台灣人開始組團前往印度,參加位在菩提迦耶正覺塔,每年一度的祈願大法會。台灣也開始有了印度八大勝地的朝聖之旅。台灣信眾的發心供養,讓台灣這一個彈丸之地成為全世界宗教人士募款集資的焦點。 此次為共同推動藏傳僧侶簽證開放而努力的同時,透過平行的串聯是否能夠建立一個開放、透明讓人信賴的宗教交流平台,讓僧侶在台弘法利生的事業可以更讓人安心?這個問題才是在檯面上人物與宗教界人士平常不願去明說與碰觸的狀況。因為沒有人願意去冒著詆毀三寶,質疑佛法的罪業。 台灣藏研會主席,晉美南嘉 堪布 拜會教界高僧並贈書。圖:藏研會臉書 「台灣國際藏傳佛教研究會」的主席主席暨美南嘉 堪布和雲滇仁波切二位,近日在南印度求法期間,特別前往拜訪尊貴的堪欽南桌次仁仁波切,及許多位重量級仁波切,並且贈送藏研會上師們和在台上師、祖古、堪布、格西等許多僧眾多年努力討論編輯書,藏傳佛教各佛學中心所不可缺少的書《責任》。 台灣藏研會編輯的書籍《責任》。 此書中有幾頁特別提到來台弘法時的「規範」與「責任」:一、要以弘法為主要目地,不應為私人寓所或以總務個人的利益。唯寺院獲得募捐之考量。或隨意安排自己的朋友來台傳法。而是有能力引導佛會的學員,以及透過利益社會傳播佛法的人才為優先考量。二、預計要邀請來的法師是否僅為錢財等圖利,以及言行舉止與個人形象是否將成為佛教的敗類,發邀請函之前每個中心都要細心評估觀察,抵台後中心必須負責勸導對方,須為佛法與僧侶的形象樹立良好典範。若因個人造成佛法與眾生的損害。顯然是對佛法不負責任的態度,恐將造成嚴重的罪惡,故當謹言慎行。 書中內容翻攝。 藏傳佛教中能有此教言,並且公開出書名為「責任」,台灣藏研會,如此震耳發聵之省察;此等高度的自我內部規範,此舉實在非常難得。也唯有從團體間的自我的共同規範,才能一掃社會大眾及主管機關,過去對藏傳僧侶的一些錯誤的印象。2023年4月在台灣有一藏傳佛教界極大的盛事,就是尊貴的薩迦派第41任薩迦崔津法王,及第42任法王大寶金剛仁波切兩位同時蒞臨台灣,舉辦為期長達一個月定名為【台灣福慧行】的弘法行程,藉此來撫慰經過三年疫情身心動盪的台灣信眾。 2023年4月薩迦法王來台傳法不分教派齊聚三重體育館盛況空前。圖:游宏琦 攝 41任薩迦崔津法王於4月23號離台前的最後一場法會中就公開對大眾宣布:「各位台灣的信眾,你們對佛法的恭敬供養,三寶知悉。我也感激地收到了。然而這次所有在台灣募到的款項,我都會留在台灣,留給台灣的信眾與人民。將它用來籌建在台僧侶的閉關中心還有培育在台灣的僧伽人才。」薩迦法王的行誼與慈悲正好呼應了藏研會這本刊物中所要闡述的理念與藏傳僧侶在台的精神與責任。

「村BA」來啦!

〔本報綜合報導〕籃球運動在大陸鄉村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深受農民群眾歡迎。近日,大陸相關部門聯合發佈通知,決定組織開展大陸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BA),旨在通過舉辦全國性、群眾性且富有農趣農味的鄉村籃球比賽,突出展示新時代農民風采,展現鄉村風貌,引領鄉村風尚,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濃厚氛圍。根據通知,大賽將堅持農民主體、堅持務實簡約、堅持安全有序、堅持農趣農味辦賽原則,在尊重群眾意願,充分發動群眾,以農民為主體組建參賽隊伍,讓農民多參與、樂參與。通知強調,要充分利用現有場地設施簡約辦賽,不鋪張浪費、不亂收費、不增加基層和農民負擔。同時,賽事組織要充分展現鄉村特色,體現鄉土韻味,不貪大求洋、不做表面文章。賽事安排方面,大賽將分為基層賽、大區賽和總決賽三個階段進行。總決賽將圍繞團體、集體、個人進行獎項分類,其中個人獎將根據對戰成績,現場決出MVP(最有價值球員)、得分王、助攻王、三分王和籃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