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3 年 6 月

大陸「三夏」麥收進度過半

〔本報特約記者 于文靜報導〕截至6月7日17時,大陸已收冬小麥達1.64億畝、進度53.8%,其中安徽進度過九成,河南過八成,江蘇過三成,山東、陝西進入收穫高峰,河北麥收開鐮。據瞭解,進入6月份以來,河南、安徽、江蘇、陝西等地緊抓降雨間隙和晴好天氣,組織收穫機械和農機手晝夜不歇、連續奮戰,加快搶收成熟小麥,大陸日均收穫面積1500萬畝以上,掀起「三夏」麥收高潮。據中國氣象局預報,未來一周麥收區大部以晴好天氣為主,利於搶收搶曬。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各地要持續做好農機調度,抓住有利天氣加快收穫進度,確保適收快收、應收盡收,因地制宜做好已收小麥烘乾晾曬和通風儲存工作。同時,緊抓農時及有利墒情,高效推進收種銜接,確保成熟一塊、收穫一塊、播種一塊,將秋糧播在豐產期。要組織開展巡迴技術指導,緊抓機具狀態良好、機手操作規範兩個關鍵,努力提高機收作業品質減損失、提升機播作業品質促單產。

中國大陸首制大型郵輪出塢

〔本報綜合報導〕6月6日,由中國船舶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大陸首制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出塢,標誌著大陸首制大型郵輪項目全面轉入碼頭系泊調試階段。這座「移動的海上城市」 總長323.6米,型寬37.2米,有客房2125間,可載乘客5246人,計畫於7月首次試航,8月二次試航,並預計將於2023年年底交付,目前專案總體工程進度已達93%。丁汀攝

汕汕鐵路全線開始鋪軌

〔本報綜合報導〕6月6日,連接汕頭和汕尾兩市的高速鐵路汕汕鐵路全線開始鋪軌。汕汕鐵路汕尾至汕頭南段共需鋪設長鋼軌約295鋪軌公里,預計今年7月中旬完成鋪設。汕汕鐵路是中國大陸「八縱八橫」高速高鐵網中「沿海通道」的組成部分,線路起自廣梅汕鐵路汕頭站,途經汕頭、揭陽、汕尾3市至廣汕鐵路汕尾站,正線全長162.368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共設7座車站,預計今年12月達到開通條件。汕汕鐵路建成通車後,將連通廣汕鐵路,從廣州至汕頭時間將縮短至1.5小時左右,並與即將建設的汕漳高鐵連接,在珠三角、海西、長三角之間構築起新一條南北向大能力客運通道,成為粵東地區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有力助推沿線地區經濟新發展。

北京大興機場航站樓再捧國際大獎

〔本報特約記者 鹿楊報導〕6月8日,國際橋樑與結構工程協會(IABSE)「傑出結構獎」揭牌儀式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舉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工程獲得「傑出結構獎」,成為大陸第4項獲得這一獎項的建築工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區總建築面積約143萬平方米,包括航站樓、綜合換乘中心、軌道站房、停車樓、綜合服務樓等主要的建築單元,由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建設,北京建築設計研究院負責設計,北京建工集團、北京城建集團承擔施工任務。工程於2016年開工,2019年6月底實現竣工驗收,當年9月25日正式投運。據悉,IABSE創建於1929年,總部設在瑞士蘇黎世,是土木行業最廣泛權威的國際組織。從1998年開始,IABSE設立傑出結構大獎,用於表彰對建築特性有重要貢獻,並能明顯提升結構品質的傑出建築結構,從1998年至今,全球建築結構領域共16項工程獲得這一獎項。

「放魚日」增殖放流活動在大陸各地舉行

〔本報綜合報導〕6月6日是大陸「放魚日」。當天,同步增殖放流活動在大陸各地舉行。2023第九屆大陸「放魚日」山東主會場、第二屆大陸「碧水責任 雲放魚」暨威海市第四屆海洋放魚節活動在山東省榮成市俚島鎮成山鴻源國家級海洋牧場舉行,現場放流中國對蝦、褐牙鮃等各類苗種共117萬尾。江西省瑞昌市農業農村局在長江江西瑞昌段開展夏季人工增殖放流活動,活動現場共向長江投放「青魚、草魚、鰱魚、鱅魚」四大家魚100萬尾,以進一步改善長江水質和水域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