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3 年 6 月

板橋私幼疑餵童安眠藥 醫院驗出巴比妥殘留

〔本報綜合報導〕新北市板橋區某私立幼兒園有教保員疑餵幼童安眠藥,3名幼童家長帶孩子去醫院化驗,驗出有巴比妥(四級毒品)、苯重氮基鹼殘留。該幼兒園7月將歇業,教育局表示,全案配合檢警偵辦,積極媒合協助安置幼童,並啟動「到園檢驗專案」提供藥檢服務。民進黨籍立委羅致政、邱泰源日前在立法院舉行「幼兒園餵藥恐是冰山一角」記者會表示,受害孩童至少有8人;被害孩童的江姓家長控訴,幼兒園在事件發生後,對家長的疑問推給調查不公開,完全不回應。江姓家長會後並向警方報案,據警方統計,全案共有10名家長報案,新北地檢署已分案積極偵辦中。市府教育局表示,檢警仍持續偵查餵藥案,教育局全力配合偵辦,若查證屬實,將嚴懲這名涉案教師,依教保服務人員條例,最重可裁處新台幣60萬元,並通報全國不適任教保服務人員系統,終身不得擔任教保服務人員。教育局說,接獲家長反映後主動處理,啟動行政調查,這名教保員已停職接受調查,若屬實,情節重大者,最重可裁處幼兒園負責人廢止設立許可。教育局會追究到底並嚴懲。因房東不續租,此一幼兒園將於7月底歇業,教育局與幼兒園已採「專案」方式逐一聯絡家長,了解個別需求,目前已有部份幼生轉園就讀,教育局也提供單一窗口提供家長諮詢,即時媒合私立幼兒園協助幼生安置。教育局指出,市府已啟動「到園檢驗專案」,由衛生局媒合土城醫院醫師及醫檢師到園,務求讓家長放心、安心。

台灣同胞在廣西梧州種下「同心林」

〔本報特約記者 張堃報導〕揮鍬鏟土、共植樹苗、填土踩實、澆水灌溉……這是桂台同胞在廣西梧州市長洲區共植「同心林」的場景。近日,台灣花蓮縣議員邱光明率新城鄉參訪團一行28人到梧州市長洲區考察交流,在桂台農業合作示範基地——台資(合資)企業東方美人茶基地的「同心林」與當地同胞攜手種下了象徵兩地同胞深情的桂花樹,並合影留念。參訪團成員表示,當地的熱情接待讓他們體會到了「兩岸一家親」的同胞情誼,希望今後以深厚的同胞之情和豐富多彩的文化為載體,增強互動交流,打造更多交流平台,進一步密切交往,攜手發展共贏。據悉,梧州市多年持續與台灣開展兩地基層民眾交流,於2013年在花蓮縣新城鄉設立了「同心林」,每年均在「同心林」開展民眾互動交流。台企東方美人茶基地獲授桂台農業合作示範基地後,兩地民眾在這裡也設立了一片「同心林」。

兩岸青年海滄體驗青草藥文化

〔本報特約記者 李雪梅報導〕青草藥與中藥有什麼區別?小滿節氣應當如何養生?動手製作青草藥膏與防疫香囊,趣遊青草園,識百草、集百草,當一回採藥人……5月31日,由海滄區委台港澳辦、海滄團區委、海滄街道黨工委主辦,海峽導報社承辦的「青春作伴 相約海滄——海滄區兩岸青年非遺體驗匯」活動上,海滄區兩岸青年代表共同走進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閩台青草藥」保護單位青礁慈濟北宮,現場沉浸式體驗感受青草藥文化的魅力。傳承千年的青草藥是中醫藥的一個支脈,是兩岸共同信奉的「醫神」保生大帝吳夲在中醫藥基礎上,融入閩南獨特的地氣物候認知和民間養生治病的醫藥實踐,青草藥故以簡、驗、便、廉著稱。海滄區慈濟北宮青草藥園種植青草藥500種左右,是閩台品種最豐富的青草藥園,2022年「閩台青草藥」升級為省級「非遺」。活動包含「趣話青草藥、趣遊青草園、趣識青草藥、趣玩青草藥、趣嘗青草藥、我為青草藥代言」6個環節,兩岸青年們在互動中對閩台青草藥加深瞭解,也增進了友誼。來自台灣雲林北港的郭子嘉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早在2008年便來到大陸求學讀書,目前是廈門長庚醫院中醫科執行主任。談起家常實用性青草藥和醫用中草藥,郭子嘉顯得興趣盎然。「青草藥我們看到的是鮮品為主,而中草藥則是幹品更多。青草藥在台灣的地位還是相當高的,知道海滄有這個傳習點後,我會帶著我們科室醫師來培訓學習青草藥的專業知識。」「兩岸對青草藥的運用有相似之處,如製作藥膏驅蚊、製作點心藥食結合。」作為台胞家屬的鄭海燕2004年便選擇在海滄定居。她告訴記者,通過這次活動,更加瞭解兩岸青草藥文化,對中草藥的知識有了進一步的瞭解。「青草藥在古時候是非常璀璨的,近幾十年來,青草藥文化傳承有點青黃不接。」廈門海滄保生青草藥傳習中心非遺傳承人許子賢向記者坦言,希望通過推廣閩台青草藥文化,讓老百姓在陽台、院子重新種起青草藥。經過了這幾年的努力,許子賢驚喜地發現,青草藥的「粉絲」增加了。「我們也希望通過青草藥這一載體,把兩岸的傳統文化更好相聯結,同時將青草藥發展壯大,不斷將青草藥文化帶進社區、學校各個單位等,讓青草藥能更好地保護百姓健康。」許子賢說。

台灣海基會前董事長林中森一行參訪河南省對台交流基地比干廟

〔本報特約記者 何平報導〕近日,中華民族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海峽交流基金會前董事長、中國國民黨前中央秘書長林中森一行6人,來到河南省對台交流基地——比干廟,尋根謁祖祈福,暢敘鄉情鄉誼。比干,為林氏太始祖,比干廟也是林氏家廟。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四,海內外比干後裔、林氏兒女紛至遝來,拜謁先祖傳承家風。比干廟位於河南衛輝市城北,2014年被授予「河南省對台交流基地」。廟宇內保存有大量歷史文化珍品,「殷比干莫」劍刻碑為孔子傳世唯一真跡,林氏姓源碑為研究林氏起源、分佈、社會演變提供了重要實物。林中森一行在導遊的細緻講解下參觀比干廟全景區和世界林氏宗史文物館,並為林氏子孫祭拜祈福。林中森在現場表示, 看到宗史文物館裡的林氏祖訓,心情非常激動,期望林氏子孫都能夠嚴守祖訓,把忠廉孝勤儉和中華文化延續下去,教育後世子孫,能夠對國家、民族、社會作出積極貢獻。作為炎黃子孫,大家對於兩岸的和諧和平、融合發展,作出我們應盡的義務,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目標共同努力。

2023「清新福建行」兩岸融媒體聯合採訪活動啟動

〔本報特約記者 葉秋雲報導〕5月30日,山海畫廊.花漾福地——2023「清新福建行」兩岸融媒體聯合採訪活動在福建省福州市煙台山街區拉開帷幕。活動上,台灣音樂人張家豪與林佳臻夫婦倆現場表演節目《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張家豪表示,茉莉花是福州市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是台灣人耳熟能詳的歌曲,歌曲裡還結合了閩南民謠《望春風》,以不同的風格來演繹這首歌,希望活動能圓滿成功,也象徵著兩岸融合、兩岸一家親。據悉,這是「小三通」復航以後,規模最大、來閩人數最多的台灣媒體參訪團。她們將通過航拍、「直播+短視頻」等形式多維度地向兩岸同胞尤其是台灣同胞介紹福建相關惠台政策及發展機遇,消弭兩岸資訊差,促進兩岸同胞交流融合。台灣媒體人廖鳳彬表示,希望把福建清新的形象,把福建的好山、好水、好民情、好風光,更真實地通過記者的角度記錄下來,讓兩岸同胞能夠互相瞭解、互相交流。目前,傳統媒體都在探索如何創新傳播方式。台灣虎尾科技大學教師、大寶桑電台主持人鍾愛表示,現在年輕人的主觀意識很強,她將從藝術教育或是文化角度切入,讓台灣年輕人多瞭解大陸,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本次活動由福建省台港澳辦、福建省政府新聞辦、福建省台聯指導,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主辦,東南廣播公司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