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3 年 6 月

桑紫味悠

■方華 「新泥添燕壘,細雨濕鶯衣。葚紫桑新暗,秧青水正肥。」正是桑葚成熟的日子,那或紅或紫的小小桑果結滿綠葉婆娑的枝條,誘人眼饞。桑葚,桑樹結的果子,在我們這兒的鄉下就叫桑果。嬰兒手指般的形狀與大小,四月裡開始結出青色的小果,在陽光的沐浴下,果子漸豐厚,變紅,鮮豔地點綴在心形的桑葉間,若人憐愛。一入夏,桑果兒就紫了,走近那茂密的桑林,總會聽到歡快的笑聲;那蔥蘢的桑樹下,時可覓見翹首的身影。《詩經.氓》中即有「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的詩句。嘴饞的孩子,是等不得桑果變紫的,哪裡還等「鳩」等小鳥來啄食。記得幼時在鄉下,桑葚青青時,就攀到樹上去尋那些個頭相對比較大一點的果子,雖然嚼在嘴裡,酸得眼都眯成了一條縫。即便大人們邊攆邊喊:等果子紫了再摘啊;或是讓樹上的一種俗稱「洋辣子」的毛蟲將手臂、臉蛋蟄得火辣辣地痛,也不棄那份貪婪。兒時喜歡採摘的,多是那些鮮紅的桑果,脆甜好看,還可以裝在小小的衣袋裡,慢慢地享受。紫了的桑葚,軟中帶脆,甜中有酸,輕碰即破,幾顆吃下去,滿唇滿指都是紫紅的汁。想裝一把在小小的書包裡,好在上課時偷偷塞幾顆到嘴裡是不行的。桑葚紫了的時節,幾乎不要爬到樹杈上采,抱著樹幹猛晃,或是朝樹幹踹上一腳,紫色的果兒便如雨點般落下,於是一群小夥伴們像一群落在打穀場上的麻雀,忙不顛地揀拾那一地小小的快樂。若遇一陣大風刮過桑林,此時又正好躺在樹下的草地上做著少年夢,或許正好有一顆酸甜的桑葚落入張開的口中呢。閉著眼隨便朝身旁一摸,就是一顆軟軟的桑果,拈起來朝嘴中一投,滿嘴酸甜。記得外婆喜歡煮桑葚粥吃。一把桑果,兩把糯米,在柴火上慢慢地煨。等桑果與糯米黏稠地溶為一體,外婆還要加入一點白糖。粥正熬時,我已不知咽了多少口水。等一碗瑪瑙熔化了似的粥水盛放到我的面前,未及等涼,就已甜蜜潤滑地入了小肚。見外婆,正一匙一匙慢慢地舀入口中,似是特別的享受。「桑間葚紫蠶齊老,水面秧青麥半黃。」我的孩童時代,物資匱乏,而桑葚成熟之時又正是青黃不接,所以像桑葚、野草莓等時節野果就格外地令青澀的童年垂愛。至今想來,仍是唇齒留香。只是,居住到越來越高大的城裡後,已漸漸見不到桑樹的身影。偶在超市里見到出售的桑葚,一味的甜膩,不是童年的味道。雖然童年的回憶更多是貧窮窘迫,但那澀中帶甜甜中有酸的鄉野時光,令人品咂,餘味悠長。

童年的身影(五首)

(現代詩歌)■方華 小巷一隻黑貓從我的記憶裡跑過嘴裡叼著一隻幼小的恐懼母愛的燈光永遠在狹窄小巷的上方驅趕黑暗和寒冷小小的童年在青石板上留下長長的身影一場回憶裡一份情感的背影無法摘除瘦長而迷蒙被凌亂的腳步一踩像雨天裡關節的疼痛安謐的小巷安謐的夜晚安謐的童年那只遲歸的貓還在歲月的巷道裡玩耍 秋千那棵鄉情樹上依然蕩著笑聲母愛的千繩牢牢地系著童年它讓一隻雛鷹在輕舞中學會飛翔它讓最簡單的夢想越來越接近藍天 月明星稀的夜晚一翅情懷在故鄉的上空盤旋看見那青蔥的歲月依然靜靜地懸在盤根錯節的古槐 琴童在心裡把曲譜扭成麻花那看不見童年的阿炳就會為我拉一曲《喜洋洋》了月光真好但不是照在嗚咽的二泉而是照在我的小心情上摁住一個個音符的腦袋讓它們都別過臉去一池泉水就落滿了閃爍的快樂風和日麗的日子從幽閉的琴房裡逃出花紅柳綠的深處有一架叫蜜蜂的小鋼琴為我在陽光上面彈著一曲《田園》 甲蟲一朵花的綻放就是我整個的夏天一朵花的蔭涼就是我所有的美好沿著枝枝蔓蔓的花香我快樂地爬行無調的歌芬芳自己在花下我築我小小的窩居把一片粉色的花瓣做夢的溫床穿過綠葉的風哼著童謠將一個夏日的午後譜成燦爛的童年  童年童年是落在花瓣上的一隻蝴蝶蹣跚的風在花叢中穿行翼翼小心它依然驚動了斑斕的春天那稚嫩的歲月一振翅就沒入一片深綠只留下搖曳的花影

童年(外一首)

(現代詩歌)■馬駿斐 童年是一隻花蝴蝶依然翩遷在那片青蔥的山崗它時常飛進我的夢中把我帶回無憂的時光 童年是一片藍色的天飄浮著朵朵潔白的嚮往那片最大最炫的夢想一直在我的頭頂飄蕩 童年是一棵青翠的小苗生長在歲月柔軟的心上不管世態如何炎涼它永遠充滿生機勃勃成長 六月的花六月的花最嬌嫩它的每一片花瓣彈吹得破讓我們倍生憐愛 六月的花最純淨它原色的綻放纖塵不染純潔蒼茫的歲月 六月的花最燦爛它明媚的笑容在陽光下盛開驅走一切陰霾 六月的花最天真它無邪地生長與開放把七彩的希望撒滿人間

花東鐵路雙軌化開工 未來高雄到花蓮最快3小時

■ 本刊特別報導 台灣東部好吃好玩,但交通時間長讓遊客卻步,為提升花東鐵路運能,花東鐵路雙軌化計畫中首標「知本至台東」段土建工程4月20日動工,工期48個月,花東全線雙軌化通車則以116年10月為目標,未來高雄到花蓮旅運時間只要3小時。因應花東及南迴鐵路電氣化通車後旅運需求,行政院於110年4月核定「花東地區鐵路雙軌電氣化計畫」讓花東鐵路運能得以擴充、雙線互為備援維持穩定運輸、提升運轉效率。鐵道局在台鐵花蓮站到知本站間實施雙軌電氣化工程,總經費達456.27億元,屆時花東區間車車程約可減少45分鐘時間。其中CB06標「知本至台東土建工程」為最先公告發包的主體工程,並在4月20日舉辦工程開工典禮。鐵道局表示,此次開工的第一標工程將執行「知本到台東車站」約11.6公里路線的改善,工期約48個月,工程金額為15.68億元,主要工作內容包括路基、排水、擋土牆、橋梁、車站與曲線改善等工程。交通部長王國材說,大家會覺得花蓮的火車班次多,台東的比較少,主要原因就是花東現在是單軌,長約112.6公里,約占70%,會有列車交會時間,透過雙軌化,高雄經台東到花蓮只要3個小時,未來透過西部高鐵、東部快鐵,可實現環島6小時的目標。

真理越辯越明

■ 逆風的烏鴉 這句話,是昨天民進黨中常會,賴清德聽完柯建銘報告BNT疫苗捐贈案的始末後說的。很有趣的是,他沒說誰講的是真理。如果是完全埋單柯建銘的說法,理應不會這麼曖昧。所以合理推測,他這麼說有兩個可能:第一個,是他不完全相信柯說的。第二個,無論相不相信,他都不想為這件事背書。從過去疫苗爭議過程來看,賴清德這種態度是有跡可循的。2020年國產疫苗開發階段,蔡英文、蘇貞昌、陳時中都特別去了高端,可是賴清德卻是一次和國光、聯亞、高端座談。2021年國產疫苗即將出台,賴清德一開始的選擇是聯亞,不是高端,只是後來聯亞eua沒過,他才打了高端。至於BNT採購的相關爭議,他更是幾乎不發一語,沒出來幫蔡政府講話。所以如今無論是切割或者追究,看起來他都可以這麼做。不過要切割真的這麼容易嗎?2021年6月2日,遠見登了一篇蘇益仁的專訪,說明了賴清德對於後來疫苗的發展可能並不是這麼的置身事外。當時蘇益仁提到了2020年3月,蔡政府有個「戰備疫苗計畫」,也就是2020年底前緊急生產百萬劑疫苗供高危險群使用。他們相中的執行者,就是高端。而根據蘇益仁的說法,當時和他一起去高端,並敲定「戰備疫苗」計畫的,是當時擔任行政院副院長的陳其邁,和副總統賴清德。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當時蔡政府裡,這兩個人分別具有醫學和公衛背景,讓他們參與並定調,沒有大問題。但問題出在蘇益仁在專訪裡說,後來這個計劃卻變調了,主因是高端的動物實驗緩慢,設備和產能卡關,無法趕上年底的計畫,於是才又緊急啟動外購疫苗計畫。但外購疫苗的計畫,又因為國內疫情控制得當而沒有順利推動。所以一值到8月,對外採購才正式開始。然後就是大家熟知的「東洋採購BNT案」,蘇益仁形容這是「致命的失誤」,因為本可買3000萬劑的,卻因為餵符部只願意買200萬劑而破局。相對於此,當時政府卻決定要給國產疫苗開綠燈,讓他們只需要二期臨床,就可以用免疫橋接的方式通過eua。蘇益仁說這是「失誤」,在我看來卻不是這樣,這顯然是「有意為之」。首先,這200萬劑,當時餵符部說的就是拿來「給高風險使用」,換句話說,餵符部已經完全更改了「戰備疫苗計畫」,改成用進口疫苗當戰備疫苗。如果是這樣也就算了,但問題是東洋案破局後,馬上又有另一案進來,同樣是BNT,但這次餵符部卻願意用更高的價格買500萬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做為當時原始「戰備疫苗計畫」的拍板者,後來高端研發情況不好、計畫走樣,還有BNT疫苗的採購問題,賴清德是完全被蒙在鼓裡,還是知道裡面的問題很多,所以早先一步閃得遠遠的?又或者更要問的,是在這一連串走鐘的決策裡,賴清德是不是曾經試圖拉回來?如果賴清德是看到了當時的問題,不發一語而且閃得遠遠的,這樣的罪過,和作錯誤決策的誰比較大,恐怕難說得很吧。(轉載自逆風的烏鴉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