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3 年 6 月

【就事論世】布林肯訪中後中美關係前景與中方的外交立場

■澳洲執業律師 吳鈺蓉 隨著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對北京的訪問,許多外媒普遍認為中美關係有望「止跌回升」。然而,中國外交部美大司司長楊濤在最近的記者會上,針對台灣問題、民主和人權、南海問題、俄烏克蘭以及中美對話溝通等熱門議題,闡明瞭中國的外交立場並提出了10條「外交紅線」,同時批評了美方對於「一中政策」核心內容的修改。楊濤指出,美國原本的「一中政策」非常清晰,但後來附加了越來越多的修飾詞,如「台灣關係法」和「對台六項保證」。而現在,美國試圖將中國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納入「一中政策」的核心內容,這種所謂的「和平解決」被視為對該政策的篡改。楊濤表示,中方不排斥溝通,但需要美方展示尊重和誠意。他批評美國不是南海爭議的當事國,卻以「自由航行」為名在南海進行軍事活動。同時,他提出,在中美軍事交流方面,美方應先解除單邊制裁。除了涉及台灣問題和中美軍事衝突的議題外,楊濤還批評了美方對中國的「去風險」行動,認為這不僅無法解決自身問題,還會對其自身產生反噬影響並拖累全球。關於美國企業在中國的運營,中方將繼續開放大門,但強調必須在法律框架下經營。在國內事務上,楊濤明確表示「涉疆、涉藏、涉港問題關係中國核心利益,不容外部干涉」,並反對其他國家對中國特色的「民主」和「人權」進行指責,強調這些問題是中國的內部事務,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他認為,其他國家應尊重中國的主權和內政,不應對中國的「民主」和「人權」議題進行指責或干涉。此外,在國際事務上,楊濤強調中國是當今國際秩序的創立者和維護者。對於俄烏衝突,中方將支持一切有利於停火和和談的努力。他強調中國將以自己的方式進行勸和促談,並表示任何國家都不能強迫中國在其中選邊站隊。這些表態凸顯了中國外交部對於國家核心利益的堅定捍衛立場。中國主張非干涉原則,認為每個國家都有權利自主處理自身事務,並主張國家間應尊重彼此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然而,這些立場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和討論,特別是在涉及人權和民主等議題上。隨著中美關係的緊張局勢和國際格局的變化,中國外交政策的演變將繼續受到關注。這些外交立場的宣示將對中國的國內政策和國際形象產生重大影響,也將影響到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關係和合作。除了台灣問題和中美軍事衝突外,解決中美關係的其他問題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以建立和改善雙方之間的互信和合作。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法:對話和溝通:中美雙方應透過各種對話和溝通管道,包括高層互訪、外交磋商和多邊會議,以解決彼此之間的分歧和爭端。開放和坦誠的對話可以幫助雙方理解對方的關切和立場,並找到共同的利益和解決方案。建立互利共贏的合作領域:中美兩國在許多領域都存在著合作潛力,例如經貿、科技、環境保護和公共衛生等。雙方可以著重於這些領域的合作,尋找互利共贏的機會,從而增進雙方的互信和合作。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中美雙方應相互尊重對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雙方應試圖理解對方的安全和發展關切,並通過協商和談判找到妥協和平衡的方法。有效管控和化解爭端:當雙方出現爭端時,應試圖通過協商、仲裁或其他和平方式進行管控和解決。重要的是要避免爭端升級成衝突,並尋求建設性的解決方案。加強人文交流和民間交往:人文交流和民間交往有助於增進雙方人民之間的理解和友誼。加強學術、文化、青年和地方層面的交流,有助於促進雙方關係的穩定和和諧。這些方法並非一蹴而就的解決方案,而是需要長期和持續的努力。中美兩國都應願意做出讓步和妥協,並通過建設性的對話和合作來解決分歧和爭端,從而實現中美關係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布林肯此行的具體成果尚未全面公佈,然而,可以根據一些報導和觀察來分析他訪問中國的成果和影響:對話和溝通:布林肯此行為中美之間的高層接觸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臺,讓雙方能夠就關鍵問題進行直接對話和溝通。這種高層接觸有助於減少誤解和不信任,並開展建設性的討論。利益交換和合作機會:布林肯此行可能為中美之間的合作機會提供了探索的契機。雙方可以在共同關心的問題上尋求共識,例如氣候變化、疫情應對和非傳統安全挑戰。此外,他可能還提出一些合作領域,以促進互利共贏的關係。意見交流和風險管控:布林肯此行也提供了一個平臺,讓雙方能夠交換意見並理解對方的立場和關切。這有助於增進雙方的互信,並在爭議和敏感問題上進行風險管控,以避免衝突的升級。國際影響力和多邊合作:布林肯此行還可能涉及到國際事務和多邊合作的討論。中國和美國都是全球重要的國際角色,他們之間的合作和協調對處理全球挑戰至關重要。布林肯可能與中國就這些議題進行交流和協調,以推動國際合作和共同解決問題。總之,布林肯此行的具體成果需要根據進一步的消息和官方公告進行確定。然而,這次訪問為中美關係的改善和合作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機會,並為雙方進一步解決分歧和推動合作開展了溝通和討論的管道。

【社論】侯友宜批賴清德:私校學費補助方案是「選前大撒幣」 蔡正元批侯友宜:如此笨拙無知可以回家睡覺不要選了

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在最近的一次訪談中,批評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提出的私校學費補助方案是「選前大撒幣」。對此,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對侯友宜的言論表示嚴厲批評,甚至直言侯友宜的講話如此「笨拙」,建議他不要參選。侯友宜批評賴清德的私校學雜費補助方案時,質疑先前畢業的學生們仍然背負著學貸的負擔,並表示應該要提供穩定的學習環境和就業機會,讓學生能夠迅速與產業連結。然而,侯友宜的言論引起蔡正元的極度不滿。蔡正元質疑民進黨提出照顧學生的政策,而侯友宜卻強調要讓學生獲得就業機會,認為兩者之間並無關聯。蔡正元更進一步批評侯友宜的言論可能得罪私校學生,並可能導致他失去至少50萬票的選票支持。他強調侯應該主張公私立學生平等對待,以免引起公立學校學生的不滿。蔡正元憤怒地質問誰在為侯友宜設計這些政策,並對侯友宜的言論感到極度憤怒。他呼籲侯友宜如果如此無知,那就不應該參選,建議他回家睡覺。侯友宜的「大撒幣」言論和蔡正元的強烈批評引發了對於私校學生補助方案的討論,並凸顯了兩位參選人在教育政策上的不同立場。如果侯友宜在民調中的支持率低,他可以考慮以下方法來改善情況:加強政策宣傳:侯友宜可以將他的政策立場和理念更清楚地傳達給選民。透過政策解說、公開演講、社交媒體等管道,向選民溝通他的政策方向,並強調這些政策對於選民的利益和福祉的重要性。建立民眾互動平臺:與選民直接溝通對話是增加連結和理解的一個重要方式。侯友宜可以舉辦公開座談會、鄉鎮巡迴活動,聆聽選民的關切和意見,並回應他們的問題。此外,建立一個開放的網路平臺,讓選民能夠提問、回饋和參與討論,進一步促進與選民的互動。提供解決方案:侯友宜可以針對社會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以顯示他的領導能力和決斷力。這樣的舉措可以增加選民對他的信心,讓他們相信他能夠解決現有的問題,並在國家和社區中帶來積極的改變。團結支持者:侯友宜應該團結他的支持者和黨內成員,共同努力為他的選舉活動和政策宣傳奮鬥。透過組織活動、志工招募和黨內協調,建立一個積極的選舉團隊,共同向選民傳達侯友宜的價值觀和使命。改善形象和溝通技巧:除了政策,侯友宜也應注意他的形象和溝通技巧。注重形象管理、與媒體的良好關係、提升演講和表達能力等方面的努力,可以增強他在選民中的正面形象和信任度。另外陳玉珍建議,國民黨中央應當做出決斷,打破目前的僵局,也就是設定在7月23日全代會召開前,提名人的民調不能低於15%的「防磚條款」。 陳玉珍認為,侯友宜目前的支持都是國民黨的忠貞支持者,如果防磚條款一宣佈,有人就會不再支持侯友宜;如果侯友宜民調在7月23日前仍未達到15%,這些忠貞支持者就無話可談,黨中央也可以順勢進行整合。這樣的「防磚條款」在一些政黨中可能是一種機制,用來確保候選人的民意支持度達到一定的門檻。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選舉中出現明顯不受歡迎的候選人,以免影響整個政黨的選情和形象。民調數字通常被視為評估選民支持的指標之一,但不是唯一的評估標準。政黨也會考慮其他因素,例如候選人的競選策略、政策主張和選舉期間的動態變化等。「換侯」是一個重大的決策,需要經過政黨內部的討論和程式。最終的決定取決於政黨領導層的判斷和決策,以及對選舉結果和政黨形象的整體評估。

「換侯」議題發酵 洪秀柱喊話國民黨勿重蹈覆轍

〔本報綜合報導〕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民調低迷,黨內再度出現藍白合聲浪,國民黨立委陳玉珍更建議黨中央設立提名人民調不能低於15%的「防磚條款」。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23日說,希望全黨記取「換柱」教訓,勿再重蹈痛苦的覆轍,更不要低估選民智慧。「換侯」議題發酵,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建議黨中央設定在7月23日全代會前,若侯友宜的支持度未達15%的「防磚條款」門檻,就應考慮全代會暫緩提名或另覓人選;此外,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及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等人,也再度拋出藍白合建議,認為只有合作才有機會勝選。對於陳玉珍建議設立「防磚條款」,且媒體報導,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巧芯說黨內有一股勢力,也把期待投射在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身上,朱立倫表示,現在全黨團結一致共同支持侯友宜,這場選戰是團隊競賽,要靠大家同心協力,就像球賽一樣,現在才在第1局上半;千萬不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更不需要幫綠營創造話題,現在是大家努力,接下來每個縣市都會團結起來。洪秀柱表示,「換柱」事件已7年,她早已無怨且放下,更不全怪時任主席朱立倫。如今國民黨命運又到生死交關懸崖邊,「不要在不該模糊的地方模糊」,背棄身為黨員的責任,希望國民黨上下記取「換柱」教訓,勿再重蹈痛苦的覆轍。她強調,莫忘,不團結的下場,不僅是失去政權、淪為在野而已,而是成為刀俎下的魚肉,任人宰割。

賴清德拋補助私大學費 藍批選舉一到就撒幣

〔本報綜合報導〕民進黨2024參選人賴清德提出縮短公私立學費差距政策,行政院並加碼三個配套措施,包括大專弱勢補助擴大、高中職學費全免以及學貸延長;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表示,蔡政府一到選舉只會大撒幣政策性買票,造成財政急遽惡化、債留子孫。賴清德日前拋出補助私校學生每人1年2.5萬元政策,陳建仁指出,公私立大學學雜費有很大的落差,也限制許多年輕的學子們在學校跟科系無法能夠適性和公平地來選擇;以減免學雜費落差的方式適當地來補助,使得學雜費、私校的學費可以得到定額的減免,透過這樣的方式來使得大家能更適性、更公平地來選擇。他表示,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三個配套措施,第一個就是使公、私立大專的弱勢補助方案能夠予以擴大,第二個就是高中職學費全面免費,第三個就是學貸延長,這樣三個配套措施希望可以讓台灣的教育制度更加的健全,讓每一位年輕人能夠更公平、更適性地來選擇所喜歡的學校和科系。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說,大選將至,蔡政府又提出大撒幣的政策。賴清德提出補助私立大學每人每年新台幣2.5萬元學費,行政院長任內怎麼不推出,為什麼選舉到了才想到年輕人。國民黨立委李德維說,全民都知道,撒幣買票的政策,只會改善民進黨和賴清德的選情,而不是台灣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

南投議長何勝豐邀宴郭台銘 力挺選2024

〔本報綜合報導〕外界關注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積極和地方互動,獨立參選心思越趨濃厚,日前郭受邀參加南投縣議長何勝豐的餐敘,南投縣長許淑華和藍營地方要角齊聚,有與會者喊出「郭柯配」;議長何勝豐指出,若郭台銘出來選,他會支持。郭台銘爭取國民黨提名參選2024失利仍持續走訪地方,他日前應南投縣議長何勝豐邀請到縣議會餐敘,全程不公開,南投縣長許淑華與多名國民黨、無黨籍縣議員、鄉鎮市長、代表會正副主席到場,席間傳出有縣議員盼郭台銘與台灣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搭配。何勝豐在國民黨徵召新北市長侯友宜代表參選2024年大選當天,即宣布退出國民黨,打響泛藍陣營「反侯」第一槍。何勝豐表示,他現在是無黨籍,若郭台銘出來選,他會支持。南投縣議員林儒暘表示,這場餐敘由縣議會邀請地方首長、民意代表、農會人員出席,針對南投農產行銷、青農返鄉、推展觀光等議題進行討論,郭台銘表示身為南投女婿加上商界擁有許多好友與通路,會協助南投更加發展,不論自己身分為何都會繼續服務。除了南投外,郭台銘參加苗栗縣竹南鎮慈裕宮媽祖遶境,和苗栗縣長鍾東錦、縣議長李文斌合體,一同扶鑾轎恭送媽祖出巡。郭台銘和泛藍縣市長、議長互動頻頻,營造濃厚的挺郭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