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3 年 8 月

翁鈺淇:不畏艱難險阻,探索歸屬的家園

■京奇隊長 我是翁鈺淇,我來自臺灣政治大學,目前在北京大學做交換學生。我在大一的時候去過西安,那是我第一次來到大陸,改變很多我對大陸的認知,然後我就更想有機會可以來大陸看看。我在臺灣的家人跟朋友,就跟之前我一樣就沒來過大陸,只能夠透過那些新聞媒體或者別人的轉述去了解這邊的情況。他們還是只能夠透過別人的轉述,但是那個人是我,那這個人是我的話,他們可能就更相信一些。每天我的生活,或者我發朋友圈背後的場景,這些東西對他來說是更真實的。北京給我的感受,第一個是我感覺北京很安全,就一個人晚上走在路上也很安心,因為路上都有很多保安、員警或者是地鐵站的安檢員安全員之類的,不管多晚他們都會在,就讓你覺得一個人走在路上也不會覺得很擔心。第二個的話就是我感覺北京特別的方便,在臺灣的話我出門肯定得帶一個錢包,裡面要放很多的現金零錢、公交卡、然後會員卡,一大堆卡,那個東西就很重。現在我出門就直接只需要帶一支手機,就可以解決我生活中所有需要。我要買東西、搭公交搭地鐵或者是騎共享單車都很方便。第三點的話是我覺得北京很豐富多元,四季分明,也是很重要的首都,歷朝歷代的那些精髓都在北京。我在北京就很短的時間、很近的距離,就可以去故宮、去長城、一些科技企業,或者像上周中關村論壇,很多最新的東西也都在北京。我這學期修了一堂課叫戶外探索,上課內容就是會教各種在野外你需要運用的知識,老師也會實地帶我們去實踐。我覺得這也是北京很好的地方,近郊就有很多可以做戶外運動的場域。去的路沒有任何人為修建,所以不可能開車上去,我們就是要負重,背著那些睡袋帳篷什麼的,走那些很難走的土路,有時候旁邊就是斷崖,如果不小心下去的話就不用再回來的那種路。回來之後像老師就說,去野外不是為了不回來,而是為了更好地回來,我走完那一趟的時候,我就感覺特別能理解那句話。在這邊發現很多臺灣學生或者臺灣青年的組織,我參加過很多他們舉辦的活動。就讓我感覺在這裡不是一個人,很多臺灣的同胞都在這邊,更有一種家的感覺。一般都是比我待在這邊時間更長的人,可能有一些自己的事業或者在這邊讀研讀博之類的,跟他們交流就可以看到一些前景。我如果真的要在這裡長期發展,肯定不能只有安全便利,他們的一些先例就可以作為我的參考,對於我未來想在北京發展,可能這一塊也可以更安心去規劃。總的來說在北京有很多我想做的事情,但是半年交換時間太短,我希望可以有更多時間留在北京,感受北京的魅力。心安之處即是家,歡迎大家來北京體驗,一定能讓你感受到不一樣的大陸。

丁翊凱:在中華民族的復興進程中幫助臺灣青年更好融入

■京彩台灣 http://www.newstw.org/wp-content/uploads/2023/08/丁翊凱-1.mp4我是丁翊凱,我來自臺灣的新北市。小時候是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所以我是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一,都是在大陸上學的。然後高二起回到臺灣,直至完成學業。因為我自己小時候在大陸成長,所以對大陸會有一個比較深厚的感情,所以在自己畢業之後又選擇回來大陸發展生活。因為我覺得童年對於一個人的成長,還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像我小時候和一般的大陸小朋友一樣,也都是戴著紅領巾唱著國歌長大的。再加上我所生活的城市,是大陸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深厚的城市西安,所以我對於我們民族還有文化是有非常高的自豪感,還有一個歸屬感。我是2019年的時候碩士畢業,然後2020年的7月來到大陸的。當時也是因為在朋友的介紹之下,我知道在珠海有一個以幫助港澳臺青年在大陸創業服務為特色的一家孵化器領域的公司。“跟澳門的一些大學進行互動,希望能夠帶動他們的學生,未來實習就業可以來到珠海。”我想說如果你能夠在孵化器領域工作的話,你就可以對各行各業的初創企業都會比較了解,這樣可以幫助我更快速地對於大陸各產業,有一個相對而言熟悉的了解,所以我就選擇了孵化器領域的這家公司。並且這家公司又跟我喜歡的兩岸交流是相關的,所以我就把這家公司作為我在大陸的一個起點。我現在是在一家環保領域的台企工作,我覺得我自己的工作節奏還是相對而言比較快的。但是我覺得遇到一些突發性的事情,能夠鍛煉我的抗壓性,能夠使我更快速地成長起來。工作之餘,我還擔任了臺灣青年企業家協會副秘書長的工作。我對於兩岸交流是非常感興趣的,而且自己這麼多年下來累積了非常多的朋友,也是從事相關的(工作)。我想說能夠把這些資源整合起來,可以幫助到更多的人。我們已經不再是學生,可能會更多出於工作上的一些考慮,我覺得是希望能夠比較精准地(幫助)。比如說傳播學院的一些學生,能夠跟傳播行業的一些公司對接,或者是說比如金融或者其他的(行業),使他們能夠更精准地點對點(對接),對於彼此之間的需求能夠達成一個共識跟互補。祖國越來越強大,我覺得中華民族的復興是一個必然的進程,我如果能在這中間能夠加快一點點,能夠幫助他們(臺灣青年)更好地融入的話,我覺得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心安之處即是家,我要為1%的可能盡200%的努力,我希望自己能夠一年比一年更好。

七夕相約齊聚蘭州 海內外華文媒體甘肅「高原行」采風活動熱鬧開展

〔本報綜合報導〕海外及兩岸華文媒體甘肅「高原行」采風活動22日在蘭州熱鬧開展,當天恰逢傳統節日七夕,20餘位來自兩岸及法國、加拿大、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家的華媒代表,相約齊聚甘肅蘭州,開啟了為期5天的甘肅「高原行」采風活動。海內外華文媒體「高原行」采風活動首次舉辦於2011年,由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組織發起,十餘年來邀請相關媒體實地深入走訪少數民族地區,瞭解當地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方面建設與發展成就,多篇報導被翻譯成英、德、法、葡等多種語言,被國外報紙、刊物、網站等廣泛轉載,為世界瞭解中國西部提供了重要視窗和平臺。今年,該活動再度來到甘肅省,甘肅省地域遼闊,地形地貌多樣,自然風景優美。作為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甘肅擁有豐富悠久的歷史文化遺存,是中國各民族融合交匯、和諧相處的共同家園。甘肅還是「絲綢之路」的黃金樞紐地帶,自古就是東西方的貿易大通道和文明大動脈。 此次活動行程豐富,涉及文化、生態、民生、宗教、民族等方面,為期5天的活動中,華媒代表將參觀讀者出版集團,品味「中國人的心靈讀本」;前往甘肅省博物館,領略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走進拉卜楞寺、郎木寺等寺廟,瞭解宗教工作情況;實地走訪極具濃郁風情的夏河縣、碌曲縣,考察新農村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成果,體驗藏族、回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區的獨特風情。

麥蕙蓮:2月14日是我跟北京的定情之日,我在這裡過得很好

■京彩台灣 http://www.newstw.org/wp-content/uploads/2023/08/mda-phm1w69hwy00gu5q-1.mp4我是麥蕙蓮,我是2017年2月14號初次抵達北京,我目前在泰康健投做市場行銷的工作,主要負責的是銷售培訓板塊的內容,簡單的來說就是我教別人怎麼樣把東西更好地推薦給我們的客戶,怎麼樣把我們的產品更好地推向市場。冬奧會(前)的時候,我親臨到現場,參觀速滑館奧運的一個運動場地,我身為一個在京的臺灣青年,我有這樣的機會能夠參與到北京的發展,能夠參與到北京的這種大型的運動賽事,對我來說更加融入了北京當地的生活,也更加融入了我在這裡的一個發展。我覺得我跟北京之間的關係又更上一層樓。在去年7月的時候,我到廈門參加了海峽論壇的兩岸交流活動,很高興能夠看到兩岸有這麼多的人通過這個會議的形式進行了交流,(看到)更多的臺灣青年在大陸發展的一個機會,不管是從就業上、從生活上、就學上、創業上,其實在大陸都有非常多的一個機會等著我們去探索,也有更大的一個舞台等著我們去做發掘跟發揮。給大家一個很強的信號就是說我在這裡過得很好。更多的是給大家一個信心,我今天麥蕙蓮一個普通老百姓人家的孩子,在北京能夠做到的事情,我的學弟學妹們是不是也可以跟我一樣。在我內心的想法裡面,兩岸人民是要一直不斷交流的,有交流才有心靈契合,有交流才能夠更加融合發展。回臺灣的時候我也跟我弟弟交流,也是鼓勵他能夠在自己還沒畢業的時間內能夠到北京來看一看。一是拓展自己的視野,二也是了解大陸這邊的一個文化。我也希望他通過自己的雙眼,通過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從媒體上去了解大陸,去了解北京是什麼樣的一個地方,所以這是我近期的小小的一個成果。2月14號是情人節,但我覺得2月14號是我跟北京的一個定情之日,因為在這一天我開始了我的北漂之旅,在這一天也是每年我的一個新的開始,我在北京的一個里程碑,讓我堅定我要繼續留在北京發展的一個決心。心安之處即是家,我是麥蕙蓮,希望未來在北京也能有一個家。

大陸「村超」播撒足球星火—— 「村賽」啟動全國聯誼

■羅羽 由香港明星隊和榕江村民隊攜手開踢「揭幕戰」,由南昌拌粉隊和榕江卷粉隊連袂獻上「壓軸戲」,自8月13日貴州榕江美食足球友誼賽(第一季)在貴州省黔東南州榕江縣開打,這項「村賽」不僅啟動了「全國聯誼」,更是將「足球星火」全國播撒。足球、美食、表演13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城北新區田徑足球場,伴隨數萬觀眾的呐喊,香港明星隊與榕江村民隊攜手上演「揭幕戰」,意味著榕江足球的歷史掀開了嶄新一頁。從開局1:0領先,到終場3:4落敗,榕江村民隊球員楊兵談起這場比賽依然很感慨。「70多歲的陳百祥、羅家英,60多歲的黃日華、何家勁……香港明星隊中有很多高齡球員,他們奮力踢球、頑強拼搏的精神,讓人欽佩!」 「揭幕戰」後的三場比賽,分別是貴州大學生態茶隊對陣廣西大學甘蔗汁隊、黔東南州凱里酸湯隊對陣佛山南海桂城竹筍隊,以及榕江卷粉隊對陣南昌拌粉隊。獅表演,這些帶著強烈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碰撞,也讓現場觀眾大呼過癮。吃著貴州的魚生、糯米飯,品著江西的拌粉,把玩著廣東的醒獅文創產品……全國聯誼「打樣」榕江的「美食足球友誼賽」主打快樂,按季推進,第一季的賽程將上演6輪共21場比賽,持續至10月28日。此前,在貴州「村超」舉辦期間,榕江就向全國發出了「美食足球友誼賽」的邀請。隨著「村超」的爆火,全國各地報名球隊不斷增加,7月20日前榕江就收到報名球隊798支,確認能夠參賽的球隊297支,其中貴州省內球隊83支、省外球隊214支。當一項「村賽」從僅有20支村隊參加,演變為涉及全國近300支球隊交流和競技的「超級賽事」,如何組織球隊和安排賽程就成為一項大工程。 「美食足球友誼賽」第一季的比賽球隊分為主隊方陣和客隊方陣,主隊方陣由貴州省內報名的美食足球隊與榕江縣美食足球隊組成,客隊方陣由貴州省外報名的全國各地美食足球隊組成。除「揭幕戰」當天的4場比賽球隊為主辦方特邀外,其餘參賽主隊球隊、客隊球隊分別從主隊方陣、客隊方陣中選擇。「足球星火」播撒「美食足球友誼賽」對全國的報名球隊來說,是民間足球的「交流盛會」,對榕江來說,則是把象徵純粹與熱愛的「足球星火」向全國播撒。「足球是團隊運動,需要溝通和交流。」包括啦啦隊、親友團在內,南昌拌粉隊榕江之行的全部人員有300人,張文信表示,踏上萬眾矚目的「村超舞臺」,體驗火爆的足球激情,可以更好地激勵全國的參賽球員熱愛和從事這項運動。 「村超」播撒的「足球星火」正在不斷蔓延。以廣東為例,珠海首屆「德名軒」杯足球賽、第十七屆佛山「西甲」足球聯賽、汕尾陸河鄉村足球賽以及梅州多個鄉鎮足球聯賽等賽事的火爆,掀起了一波波民間足球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