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3 年 10 月

台鹽綠能淪為雲豹能源洗錢小弟 檢調還要睡到何時?

■時代力量立委 陳椒華 上個月初,陳琬惠委員指出,雲豹能源利用紙上公司「縱橫家」,從台鹽綠能搬走上億元,台鹽綠能淪為為綠營金主企業的洗錢小弟,要求前台鹽綠能董事長出面說明。事實上,縱橫家、恩富資本這兩家公司,都與雲豹能源關係密切,台鹽綠能早已淪為一個洗錢的媒介。而在弊端被揭發後,吳容輝一再神隱,逃避說明。昨日,在內政委員會進行行政院提名吳容輝擔任中選會委員的審查會議,終於有機會在質詢台上當面詢問吳容輝。在備詢台上,我詢問為何台鹽綠能支付一億元給「縱橫家」這家紙上公司,錢哪裡來?吳容輝回應「因為縱橫家有完成電籌許可的工作」、「一億元來自雲豹能源,(台鹽綠能)等於是代收代付」。首先,吳容輝試圖幫忙掩飾的說詞,根本禁不起檢驗(請吳容輝提出雲豹能源給付台鹽綠能此一億元的證據);如果如同吳容輝所言,台鹽綠能只是「代收代付」,這更是過去許多用紙上公司掏空母公司的手法,等同證實雲豹能源高層涉嫌違反證券交易法的「特殊背信罪」,透過台鹽綠能把錢搬到「縱橫家」這家紙上公司,坐實台鹽綠能確實是幫忙洗錢的小弟。檢調還要繼續睡覺、裝沒看到、裝不知道嗎?此外,在我質疑一億元是雲豹能源的張建偉跟吳容輝見面後,台鹽綠能才付款的,吳容輝一再否認,表示他不認識張建偉。吳容輝,根本在說謊。因爲事實上,據台鹽綠能內部吹哨者證實,去年嘉義縣議會副議長陳怡岳帶著張建偉去台鹽綠能拜會,就是由吳容輝親自接待!結果吳容輝竟公開在立法院備詢台上說謊,說他不認識張建偉,簡直荒謬至極。吳容輝,還要說謊到何時?陳建仁院長,您所提名的中選會委員被提名人,公然在國會說謊,這樣的人您還要挺下去嗎?請行政院撤回吳容輝的被提名案。(轉載自陳椒華臉書)

藍白都在找郭董合作!誰比較有誠意?

■媒體人 韋安 柯文哲的胞妹,新竹市無黨籍立委參選人柯美蘭,接受專訪時表示,如果無法藍白合,也許可以和郭台銘好好的合一合,再談一談,最重要的是非綠聯盟的整合。不過,據了解藍營更早就行動了。侯陣營和國民黨,始終都沒有放棄,爭取與郭台銘合作的可能。早在2、3個禮拜前,侯的一位親信友人被授意,去找與郭相當熟悉,常被咨詢的前立委。希望多了解郭目前的想法,以及如何合作的可能。8月初,郭台銘想找柯文哲合作時,柯提出將「三不一沒有」原則,也就是「不排斥合作、不主動接觸、不政治分贓」,「沒有柯文哲擔任副手的選項」。實際上,就是敬而遠之,柯對郭能躲就躲。與柯相較,侯對郭就相當尊重和「禮貌」。517提名後,侯曾3度前往郭的住家,想要拜會郭董。雖然都吃了閉門羹,但侯表現的誠意十足。當郭提出「3隻小豬」,坐下來喝咖啡談一談。柯陣營的回應不乾不脆。而侯立馬相應,很快就與郭見面,表達慎重和禮貌,也溝通交流相互的想法。柯文哲妹妹、柯辦發言人,接連積極放話要找郭合作,「打郭董牌」又創造一波新議題和聲量。而侯陣營則低調誠懇,希望爭取與郭促成務實有意義的合作。尤其侯一直很推崇,郭在企業管理和國際經濟方面專業和專長,以後可以好好借重和發揮,來有益台灣產業和經濟。現在,郭台銘應該與藍白都可合作,而非只有單一。因為他現階段的最大訴求,是要扮演在野力量整合團結的有力推手。(轉載自韋安臉書)

拜登訪以引發衝突,加深區域緊張

■ 映丞 近日,美國總統拜登的訪問以色列引發了中東地區的更多衝突和緊張,特別是在巴勒斯坦問題上。哈瑪斯發言人 Hazem Qassem 批評拜登的訪問是經濟和道義支持以色列,但這一事件引起了廣泛的國際譴責,並激起了對中東和平的新一輪擔憂。拜登訪問以色列的目的,根據哈瑪斯的看法,是鼓勵以色列進一步對巴勒斯坦人實施壓迫行動。這種觀點不僅來自哈瑪斯,還在國際社會中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尤其是在面對加薩市一家擠滿無辜民眾的醫院遭到無情的空襲之後。至少有500人喪生,其中包括婦女、兒童和病患。加薩當局和哈瑪斯指責以色列是肇事者,但以色列否認,稱這是伊斯蘭聖戰組織的火箭失誤導致的。這一事件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憤怒,包括埃及、伊朗、約旦、黎巴嫩和土耳其等國家強烈譴責以軍對醫院的空襲。伊朗甚至宣佈全國哀悼。這些反應清楚表明,世界各國對中東和平的期望,以及對暴力行為的拒絕。在這一次事件中,最令人痛心的是一家醫院遭受無情的空襲。這不僅違反了國際法,而且在人道層面造成了嚴重後果。醫院通常被視為中立地帶,應該受到特殊保護,以確保患者和醫療工作者的安全。轟炸醫院不僅是對醫療基礎設施的攻擊,還是對人類的人道行為的背叛。這將引發人道危機,導致急救和醫療服務的中斷,威脅生命。巴勒斯坦總統 Mahmoud Abbas 採取了行動,宣佈全國哀悼三天,並取消原定與拜登的會面。這一決定對拜登的訪問造成了挫折,並凸顯了巴勒斯坦當局對這次事件的嚴重關切。白宮官員證實,拜登將取消原定訪問約旦的行程,使他的中東外交努力陷入困境。拜登對這起事件表示憤怒和悲痛,承諾將繼續蒐集資訊以瞭解事件的真相。然而,這一事件使人們更加關注中東地區的穩定,並促使國際社會針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問題採取更具體的行動。中東地區一直是全球緊張局勢的焦點,而最新的事件只會加劇這種緊張局勢。國際社會應呼籲各方保持克制,迅速找到和平解決方案,以結束這一危機,並確保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的權益得到尊重。這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以防止更多的無辜人民遭受傷害和犧牲。只有通過和平、對話和合作,中東地區才能實現長期的和平和穩定。我們呼籲各方保持冷靜,停止暴力,並共同努力實現這一目標。

【社論】2024台灣大選的在野合作 是一個值得珍惜的重要政治實驗

2024年台灣大選,被外界寄予極高期望的在野合作,正逐漸走向一個新的轉折點。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和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昨日互相下了一個重大戰帖,提議使用第三方民調選出在野陣營最強的候選人,並且主張「輸的退選」。這一提議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熱議,而這次選舉的特點之一,就是兩大政黨高層決策者之間友善且彈性的對話。台灣政治一直以來都是充滿激烈競爭和對抗性的,但是柯文哲和侯友宜之間的互動顯示了一種新的可能性。雖然兩個政黨的內部可能存在著不同的聲音,但我們須注意到兩位最高層決策者在對話中表現出友好和彈性。這一現象在台灣政治中並不常見,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選舉時。對於兩大政黨之間的友好對話,我們可以從中學到許多重要的教訓。首先,這種友好和彈性的對話表明,政治決策應該是理性和合作的結果,而不是單純的對抗和利益之爭。在這個過程中,兩位最高決策者表現出平心靜氣、冷靜處理問題的能力,這正是台灣政治需要的。他們沒有選擇以力服人的方式,而是以理性和道理來解決爭端,這種方法對於解決複雜的政治問題至關重要。其次,這次選舉過程中的友好對話也表明,不同政黨可以在某些重要問題上達成共識,並且團結起來為了國家的利益而努力。這是一個重要的時刻,因為台灣政治史上罕見地見到不同政黨之間的合作。這種合作不應該僅僅依賴於個人交情,而應該建立在理性和原則的基礎之上。德國政黨合作的模式可以提供一個參考,他們通常會簽署合作協議,明確規定每一個細節和原則,以確保合作的有效性和持久性。最重要的是,這種友好對話也提醒我們,外界的干預和干擾可能會對政治進程產生不良影響。在這個選舉過程中,兩大政黨的最高層決策者表現出理性和冷靜,但一些局外人卻可能會采取激烈的言論和行動,這可能會引發支持者的反感,並對合作進程造成干擾。因此,我們應該謹慎對待局外人的干預,並尊重兩大政黨之間的對話和決策過程。2024年台灣大選的在野合作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實驗,它展示了理性、友好和彈性對話的重要性,並提醒我們不同政黨可以團結起來為了國家的利益而努力。我們期待著看到這種合作模式的持續發展,並希望它能為台灣的政治未來開創新的可能性。無論最終的結果如何,我們應該珍惜這個時刻,並努力實現更加理性和合作的政治文化。只有這樣,台灣才能更好地應對內外挑戰,實現長期穩定和繁榮。隨著2024年台灣大選日益接近,政治風暴如影隨形,人們期待著未來的政治局勢。其中一個引人注目的話題是「藍白合」,即泛藍陣營與泛白陣營之間的對話和協商。這個話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因為它可能對2024大選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將探討「藍白合對話」對未來選舉的潛在影響。「藍白合」是指泛藍陣營(以國民黨為主)和泛白陣營(以民眾黨為主)之間的對話和合作。這種合作的目標是解決台灣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包括經濟發展、國際地位、兩岸關係等。藍白合的出現反映了台灣政治環境的轉變,即選舉不再僅僅是兩大政黨之間的角力,而是更多關注台灣的整體利益。首先,藍白合對話可能對2024大選產生積極的影響。通過跨足黨派界限的協商和對話,政治領袖可以展現出跨越黨派分歧的能力,這將對選民產生積極的印象。選民往往渴望看到政治領袖之間的合作,特別是在面對重大問題時。因此,藍白合對話可能使選民更傾向於支持那些能夠實現跨黨派合作的政治領袖。其次,藍白合對話有助於解決台灣面臨的重大挑戰,例如兩岸關係。過去幾年,台灣的兩岸政策一直是一個爭議性議題,對2024大選具有重要影響力。如果泛藍和泛白陣營能夠就兩岸政策達成一致,這將有助於減輕選民對於未來政策方向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影響他們的選擇。然而,藍白合對話也面臨著一些挑戰。一些政治領袖和選民可能對這種跨黨派合作抱持懷疑態度,認為它可能削弱他們的政黨利益。此外,藍白合對話的成果仍然未知,它是否能夠在實際政策上實現共識還有待觀察。總之,「藍白合對話」對2024大選的影響可能是積極的,但也存在挑戰。這種跨黨派合作有望為選民提供更多政策選擇,同時展現政治領袖的領導能力。然而,它還需要克服黨派分歧,確保能夠實際影響台灣的政策方向。未來幾年將是關鍵,我們將密切關注藍白合對話的發展,以瞭解它如何影響台灣政治和2024年的大選結果。本次藍白陣營在政治對話和協商中,當然都有各自的私心和政治考量。以下是對藍白陣營可能的私心的分析:泛藍陣營的私心:政黨利益:泛藍陣營主要由國民黨及其支持者組成,他們關心的首要利益是保護和增強國民黨的地位和影響力。因此,他們可能希望確保藍白對話不會損害國民黨的選民支持。兩岸政策:一些泛藍陣營的成員可能主張改善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以確保經濟和政治穩定。因此,他們的私心可能是在藍白對話中爭取更友好的兩岸政策。選舉策略:泛藍陣營也可能考慮2024大選,他們的私心可能包括如何在選舉中取得優勢,包括如何吸引中間選民的支持。泛白陣營的私心:政黨利益:泛白陣營主要由民眾黨及其支持者組成,他們關心的首要利益是保護和增強民眾黨的地位和影響力。他們可能希望確保藍白對話不會削弱民眾黨的選民支持。台灣主權:民眾黨及其支持者通常強調台灣的主權和獨立。他們的私心可能包括確保兩岸政策不會危及台灣的主權。社會議題:民眾黨可能關心一系列社會議題,包括環境保護、婚姻平權等。他們可能希望藍白對話有助於推進這些議題。總之,藍白陣營的私心受到各自政黨的歷史、價值觀和選民支持的影響。在政治對話中,他們將努力平衡追求自身政黨利益和尋求國家解決問題的雙重目標。如何協商和達成共識,以滿足這些私心,是藍白對話的關鍵挑戰之一。希望藍、白兩黨能秉棄私立,才能集中力量翻轉台灣的政局,也是全民的期盼。

撤退的智慧:拚盡全力,你才有資格喊放棄

■商周執行長 郭奕伶 該繼續,或放手?策略取捨,是所有領導者每天都得面對的兩難。「對像你們這樣最聰明、最成功的人來說,撤退並不容易,但是戰略性撤退、犧牲,決定要放棄什麼,是成功的核心,」最近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台大畢業典禮上的這席話,不僅是給年輕學子提醒,更是他回首創業路的人生體悟。決定放手,有時比堅持下去,還要難。2016年,商周獨家專訪黃仁勳,聽他第一手還原創業三十年,最艱難的一次撤退。時間回到2008年,NVIDIA開發行動處理器Tegra,想對手機市場做出獨特貢獻。但局勢多變,四年後,產業從3G升級4G,很多業者都有能力做行動處理器了,高通又做得特別好,幾乎宰制市場。等同於宣告,NVIDIA不可能在行動裝置市場取得成功。這時如果你是黃仁勳,你會怎麼選擇?把頭洗下去?畢竟這是公司已經投入多年、廣泛應用到各產品線的生意,市占率還排前五名,其實也不差。果斷撤出戰場?因為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做得比對手好、成為世界第一。「我們為什麼要浪費才能,在別人已經做得夠好的事情上?」黃仁勳說,「大家都可以做這件事,對我們來說不獨特了,我們退出吧。」他只花了一天,便決定放棄手機市場。這對當時的NVIDIA來說,等於放棄一年好幾億美金的大生意,眼看對手高通因此刷新營收紀錄、公司市值達高峰一千三百億美元,他怎敢做如此決定?如果失敗了,要背負的可是一世罵名。但黃仁勳不這麼想。他只思考一個問題:「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什麼是NVIDIA該做的?賺錢、搶市占率?那是自己創業的初衷嗎?或其實該問的是,「哪些是只有我們能做到的事?」「做只有我們能做到的事,那是我們存在的意義。」這是他的答案,也是支撐他選擇放棄的信念。他相信,唯有夠獨特,才能在這個變化莫測的時代勝出,不被大浪洗去。於是,他專注於當時少人看好的AI領域,把自己定義成一家AI運算公司。「我們是間有天賦的公司,而我是這間有天賦的公司的CEO。花個一秒想想,這世上有多少人、多少公司可以說,我在我所做的事情上,是全世界最好的?幾乎沒有!你對你的員工、你對你的公司都有責任,你不能浪費這不可思議的才華。」一位與黃仁勳熟識的台灣AI界CEO就說,不隨外界起舞,花心思看懂事物的本質,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正是黃仁勳一貫以來的處事態度。但選擇走一條人煙罕至之路,是孤獨的,也需要時間等待、耕耘。在ChatGPT引爆新一波AI浪潮前,NVIDIA也曾多次陷入營運低潮。例如2016年起,阿里巴巴、亞馬遜、Google等都投入開發深度晶片,競爭者環伺,NVIDIA難逃市場被分食的命運。2019年,加密貨幣浪潮退去,遊戲業務需求不振,NVIDIA的營收年增率更是連四降。即便挫折沒少過、質疑聲浪四起,但如同一襲招牌皮衣穿著,黃仁勳承認,自己很擅長戰鬥,隨時都處在高度警覺的備戰狀態。當科技大廠紛紛搶進佈局AI晶片,他持續加快轉型腳步、由硬轉軟,甚至搖身一變成提供解決方案的平台。今天他在台北國際電腦展的演講,就像一場大秀,將NVIDIA打磨多年的成果,一次全搬到舞台上。「AI讓每件事看起來都不一樣,」黃仁勳揭示,NVIDIA不再只是賣晶片,而是準備打造一整個AI生態系,跟其他業者一起創造改變。他一一點名,技嘉、緯創、和碩、廣達等台廠,都在合作名單內。演講時播放的自動化排程影片,還是在鴻海轉投資的鴻佰科技產線拍攝完成。這是NVIDIA前所未見的榮耀時刻。股價創新高、市值成長1.1倍,黃仁勳的身價也水漲船高,成為名符其實的「一兆男」。但對追求獨特、保持戰鬥的黃仁勳來說,絕不會止步於此。他不斷增強GPU性能、結合軟硬體,除了遊戲,還把眼光放到了醫療、車用領域⋯,成為AI時代最強大的軍火商。當然,有人會說,選擇放棄手機、押寶AI,何嘗不是一場賭注?確實,黃仁勳也承認,「我們堅信,總有一天會有新的事情發生;剩下的,就是需要一些偶然。」但賭輸了又如何?「輸對我而言不代表任何意義,」重點是,從失敗學到了什麼?是否從中更看清自己的價值?這才是他最在意的事。勇敢撤退、聚焦在「非我不可」的戰場,一點都不容易。因為你必須夠專注、夠獨特、夠了解自己,每天反覆叩問:「真正必須集中力量去做的事情是什麼?」唯有竭盡全力向前奔馳,你才有撤退的本事。(轉載自郭奕伶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