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3 年 10 月

百名台灣客屬青年企業家到河源市參訪交流

〔本報特約記者 張堃報導〕丹桂飄香,情濃意愜。近日,台灣百名客屬青年企業家嶺南行暨第十屆台灣青年嶺南行「客家文化體驗營」參訪團一行100餘人到河源市參訪交流。在11日晚舉行的歡迎晚宴上,河源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廖繼聰對參訪團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向參訪團介紹了河源的生態優勢、區位優勢、資源優勢、人文優勢、後發優勢等五大優勢,以及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品質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等發展規劃和戰略。他指出,河源施展才幹的舞台無比廣闊,希望台灣青年、客商多到河源參訪交流、相互學習,共創河台兩地合作新天地,歡迎更多台灣有志青年投身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為兩岸和平發展、為國家統一事業傾盡全力。參訪團代表、台灣青年商會總會長顧問簡汝謙在致辭中表示,第一次來到河源,就被河源的生態美深深吸引,特別是參觀了萬綠湖生態區,深刻認識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後會多組織邀請台灣青年、客商來河源走走看看,促進台河兩地經貿文化融合發展。據悉,這次台灣百名客屬青年企業家嶺南行暨第十屆台灣青年嶺南行「客家文化體驗營」活動,是由廣東省台辦、省文旅廳主辦,由河源市和梅州市共同承辦的一次台灣青年交流活動。活動以客家文化為主題,以客商交融為紐帶,通過到梅州、河源、惠州等地參訪交流,深入感受客家文化風韻、綠美工程和經濟發展建設,促進攜手弘揚客商精神、強化家國情懷,共同努力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注入青年客商力量。

這是一次深刻且難忘的參觀!台灣自媒體人天府遊記暨兩岸傳媒人航拍創作交流活動參觀川主寺鎮紅軍紀念館

〔本報特約記者 張曈報導〕「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10月14日,「安逸四川 金秋天府」台灣自媒體人天府遊記暨兩岸傳媒人航拍創作交流活動一行來到往川主寺鎮紅軍紀念館,感受革命先烈在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裡,如何排除萬難最終贏得勝利的過程。講解員在為幾位台生和台灣自媒體人講解革命歷史文物。來自西華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專業的學生劉慶告訴記者,她雖然是四川人,但此次也是第一次到川主寺紅軍紀念館。此前通過課本瞭解紅軍長征的歷史故事,如今在這裡變成了一個個具像化的物品,一雙雙破損的草鞋,掛在牆上的人名......記錄著紅軍長征的照片和物品將長征精神再次注入到每一個來參觀的遊客心中。在參觀過程中,部分台生表示之前在歷史課本中並未學到過這樣的知識,整個參觀讓他們大為震撼,他們感歎到在那樣一個艱苦卓絕的環境,紅軍還能如此頑強的生存下去,最終完成了偉大勝利,的確是非常不容易的,並表示這是一次非常難忘的參觀學習機會。

點「心燈」訴心聲 台胞聚無錫祈兩岸和合民眾康樂

〔本報特約記者 朱曉穎報導〕草坪上,一盞盞「心燈」被漸次點亮,點點燭光彙聚成地上的星河,與空中無人機的彩燈遙相呼應。12日晚,千餘名台胞手捧「心燈」聚集在太湖之濱,共同期盼兩岸和合、民眾康樂。當晚,一千多名台胞「點亮心燈」活動在江蘇無錫舉行,一千架無人機在拈花灣小鎮的夜空中呈現「兩岸和合 共生吉祥」和「台海和平 兩岸一家親」的字樣,抒發兩岸同胞共同心聲。「點亮心燈」是佛光山組織台胞千人參訪團在無錫參訪交流的一項活動。這次活動由台灣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和無錫靈山文化旅遊集團等共同主辦,由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中華總會總會長趙怡率團,10月10日至15日在無錫、南京舉行,來自台北、新北、桃園、台中、高雄、台南等島內17個縣市的一千多名台胞參加。台灣景康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胡素華在活動現場告訴記者,16年前她便參加了「兩岸和合 共生吉祥」活動,當時的儀式現場盛況空前。「今晚我們相聚無錫,追思大師,『點亮心燈』。」胡素華表示,未來將與台灣同仁身體力行,致力於踐行星雲法師的夙願,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兩岸民間交流交往。趙怡告訴記者,此次交流活動,大家報名踴躍。此行不僅是為了緬懷星雲法師的功德,更是表達廣大佛光山信眾對星雲追求兩岸和合、民族復興精神風範的傳承。多位台胞在受訪時感慨,參訪行程中,江蘇城市建設水準之先進、民眾的熱情友善,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台灣同胞應多到大陸走一走、看一看,瞭解大陸的真實面貌。趙怡表示,星雲法師生前念茲在茲的,就是弟子們能夠為兩岸民眾消除誤會、增進友誼貢獻心力,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有正向作為。這也是他們肩上的重任。

【說法】是維護司法公正還是用於政治操弄?

■ 映丞 最近臺北市議員侯漢廷提出了一項嚴重的指控,指責多名民進黨政治人物和媒體高管散佈關於服貿協定的虛假資訊,同時也對臺灣社會秩序構成了威脅。然而,臺北地方法院最近的裁決卻引發了廣泛爭議,引發了對司法公正和政治濫用的擔憂。臺北地方法院的不受理裁定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質疑。侯漢廷向法院提出的指控涉及多名民進黨政治人物和媒體高管,他們被控散佈關於服貿協定的虛假資訊,這明顯是一個引人注目的案件。然而,法院卻裁定不受理此案,這讓許多人感到困惑和不滿。侯漢廷的指控涉及多名民進黨成員,包括賴清德、蘇巧慧、范雲、王定宇、吳思瑤,以及媒體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等人。他們被指責在服貿協定問題上傳播虛假資訊,這種行為不僅誤導了臺灣民眾,還對社會秩序構成了威脅。這一事件引發了對司法是否受到政治操控的關切,以及對司法公正的信任度問題。在臺北地方法院的裁定之後,立委范雲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表示,這一切都是因為某位渴望獲得關注但卻未能實現的臺北市議員將司法訴訟當作了自己的政治工具。這種將司法用於政治博眼球的行為不僅耗費了寶貴的司法資源,還損害了司法公正的原則。范雲呼籲不要讓司法成為個別政治人物的工具,這是我們應該認真對待的問題。面對這一事件,我們需要重申維護司法公正和民主價值觀的重要性。司法應該是一個獨立、公正、無政治干預的機構,它的任務是保障法律的執行和維護社會秩序。政治人物不應該濫用司法資源來實現個人或政治黨派的目標,這會對民主制度造成嚴重損害。臺灣社會應該對司法公正保持高度警惕,同時也應該反對將司法用於政治目的的濫用。只有通過維護司法獨立和公正,我們才能確保民主價值觀在臺灣社會得以繼續存在和發展。政治人物應該遵循法律,而不是試圖操控司法來實現個人政治目標。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應該堅定捍衛司法公正和民主制度的價值觀。台灣很多人民並不相信司法公正,早先國民黨執政或現在民進黨執政都有這種現象,但是對於「濫訴」或「浪費司法資源」,人民是厭惡的,政治人物別把司法當作是爭取曝光的工具,這是應有的基本政治智慧。

【社論】《最低工資法》修正案獲得通過 堪稱保障勞工權益的新里程碑

近日,我們見證了一個重要的法案通過:《最低工資法》的修正。經過四年的討論和努力,行政院終於通過了這項法案,旨在完善最低工資制度,確保勞工及其家庭的生活品質。這項修正法案帶來了一系列重大變革,包括將消費者物價指數納入考量、建立最低工資審議會、明確工資調整程序、評估對經濟的影響、以及強化違規處罰,這些都將有助於維護我們勞工的權益。首先,這項法案成立了「最低工資審議會」,由來自不同領域的委員組成,以社會對話的方式制定最低工資調整方案。每年第三季度,審議會將召開會議,確保最低工資調整能按時進行,這將提高決策的透明度和參與度,確保各方的聲音都能被聽到。其次,這項修正法案明確了參考指標,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列為必須參考的指標之一。這一決定基於各方的共識,旨在使最低工資的調整更加穩定和具彈性,以應對經濟和社會情勢的變化。第三,法案建立了明確的最低工資議決和核定程序,強調以共識為原則。如果無法達成共識,則可進行多數決定。此外,法案還規定了行政院必須在接到審議結果後予以核定,以消除對最低工資調整的不確定感。這一規定將確保政府按照審議會的建議行事,而不會無故退回法案。另外,修正法案設立了跨領域研究小組,負責評估最低工資對經濟和就業狀況的影響,並提供審議會參考。這將有助於制定更具根據的政策,確保最低工資調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重要的是,這項法案加強了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它明確規定,雇主和勞工必須遵守最低工資,否則將面臨罰款,甚至可能公開曝光。這將有助於確保法案的執行,並減少對最低工資規定的違反。然而,我們也注意到,修正法案中刪除了一項重要的規定,即「行政院應於接到審議結果20天內核定」,以及「二次審行政院不得退回」。這引起了一些關注,擔心政府可能在核定最低工資時遲疑不決。然而,我們相信,行政院將在核定最低工資方面保持高度的負責任和效率,並不會無故延遲決策。此外,法案的其他條款和規定仍然確保了最低工資的合理調整。這項《最低工資法》的修正代表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將對我們的社會和勞工帶來積極的變革。它確保了勞工的基本權益,提高了最低工資調整的透明度和參與度,並加強了對違規行為的處罰。我們期待這項法案的順利實施,以實現更加公平和健全的最低工資制度,從而支持我們勞工及其家庭的經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