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3 年 11 月

第一屆海峽兩岸動漫配音大賽在廈門頒獎

〔本報特約記者 楊伏山報導〕第一屆海峽兩岸動漫配音大賽最終獲獎名單揭曉,頒獎典禮27日晚間在廈門大學翔安校區舉辦。經專業評選,160組兩岸選手入圍決賽,選出競賽一等獎1組、二等獎4組、三等獎6組、奶龍專項獎1組、最佳創意獎24組、最具潛力獎 24組,同時選出優秀獎100組、優秀指導教師50位、最佳組織單位50家。浙江傳媒學院唐旭、徐芳頔、趙煌嶔、顧芙寧、杜涵睿團隊表演的《赤炎錦衣衛》動畫作品配音片段獲得大賽一等獎。武漢體育學院楊思然、呂鵬和湖南長沙選手張敬雨涵、許子堯、吳雅文、付佳林分別表演的《霧山五行》,台灣參賽者臧孟君、杜彥樺表演的《戌天伏魔錄》和台灣參賽者 張至超、張乃文表演的《兩不疑》等4組動畫作品配音片段獲得競賽二等獎。西安華學院武少雄、王汶思表演的《最強反套路系統》,台灣參賽者連思宇表演的《電器少女》等8組動畫作品配音片段獲得大賽三等獎。國台辦新聞發言人、新聞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陳斌華,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副秘書長高健,廈門市翔安區委書記黃鶴麟等嘉賓出席,並為兩岸獲獎選手們頒獎。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指導,廈門市翔安區人民政府和廈門外圖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本次大賽,自7月啟動以來,透過線上發布、徵集、評選、沙龍、頒獎等流程和環節 ,邀請兩岸6,300多位配音愛好者參與個人化動漫配音創作與交流互動,共收到兩岸200多所高校和100多家配音社團、聲音工作室選購的2852部參賽作品,其中台灣參賽作品521部 。騰訊動漫、嗶哩嗶哩、愛奇藝、優酷、新漫畫、第七印象為大賽提供20多部優秀動漫作品作為配音素材,為參賽者提供了內容豐富的創作空間。全國大學配音聯盟、台灣中華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台灣動漫出版同業協進會、台灣中華青年交流協會等機構協助支援。 大賽邀請兩岸配音界的知名專家、導演和演員擔綱評審。主辦單位介紹說,評審團認為,兩岸參賽者在作品中呈現的個人化聲音特質和深邃的作品領悟能力,充分展現了中文配音藝術的魅力。參賽者們表示,透過這場比賽,他們不僅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在大賽中得到了成長和提升。據介紹,此前,主辦單位於27日下午在廈門市翔安區同期舉辦海峽兩岸青年配音沙龍,邀請騰訊動漫、第七印象、哆啦聲工坊分享最前沿的影視動漫資訊,北京冠聲、 哆啦聲工坊、廈門外圖等與競賽優秀選手簽約,推動兩岸動漫配音人才培育合作。 第七印象與大賽合作特設的奶龍專項獎,提供奶龍動畫合作配音員簽約機會,為《奶龍》IP注入了新鮮力量。

上海舉辦民間論壇共議兩岸深化經貿往來

〔本報特約記者 潘清報導〕27日在上海舉行的「第四屆海峽兩岸民間論壇」上,與會兩岸嘉賓圍繞「深化經貿往來,助推轉型發展」主題展開討論。 論壇由民間智庫機構上海市海峽兩岸民間交流與發展研究會(以下簡稱「海民會」)主辦。 海民會會長高美琴表示,數據顯示兩岸經貿具有強大的內生動力,向更寬領域拓展、更高層次提升擁有巨大空間。 國台辦公佈的數據顯示,2010年至2022年兩岸貿易額由1,453.7億美元成長至3,196.8億美元。今年1至9月,兩岸貿易額為1,950.6億美元,維持高點運作。 台灣商業總會駐大陸首席代表張修銣說,上半年台商投資件數增加29.1%,實際使用台資金額同比增長13.7%,顯示台商紮根大陸發展的信心不斷增強,希望到大陸尋求更多投資機會 ,在促進兩岸經貿交流與整合發展的同時,共同開拓全球市場。 數據顯示,作為兩岸經貿交流“重鎮”,上海已累計批准設立台資企業1.91萬家,合約台資461.1億美元。 與會嘉賓表示,作為兩岸合作最活躍、台胞往來大陸最頻繁的城市之一,上海具有高端人才聚集、科技基礎雄厚的優勢。 台商台企在此投資興業,推動滬台合作項目落地與優勢產業對接,不僅有助於兩岸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也將有力促進台胞台商融入新發展格局、參與高品質發展,幫助台 企進一步轉型升級。

侯友宜政治演說:政治派系與國家安全之間的平衡

距離2024年的台灣大選僅不到80天,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仍積極參與競選活動,儘管國內政治局勢複雜,深陷藍白合紛擾。在最近的競選演說中,侯友宜強調了他的政治立場,並提出一系列政策承諾,同時對當前政治環境提出了質疑,特別關注安全議題。本文將深入探討這一競選演說的內容,以及侯友宜對台灣政治的影響。侯友宜的競選演說中,他強調安全議題,並提到外交國防委員會委員近期爆發的外遇中國女子事件,以及涉及國防洩密的爭議。他質疑民進黨政府是否能夠嚴肅應對這些問題,同時承諾,如果當選,將成立新特偵組,對所有弊案和洩密事件進行調查。這一立場表明,侯友宜將國家安全視為一個重要政策議題,並將致力於維護台灣的安全。此外,侯友宜提到了對國內政治局勢的一些質疑。他指出,現任政府不僅主張台灣獨立,還在一些政策中顯示出對中國大陸配偶的歧視。這一觀點反映了他對於國內政治氛圍的擔憂,認為政治應該超越藍綠對立,以國家利益為重。侯友宜的政治立場和競選演說引起了社會各界的討論。他的支持者認為他在高雄市長任內取得了一些成就,有改革和領導的潛力,並且支持他的政策立場。然而,也有人對他的政治風格和過去的政績提出質疑,認為他是否能夠實現他的政策承諾。這種分歧和辯論在台灣政治中很常見,特別是在選舉期間。在政治派系之間的平衡方面,侯友宜也提出了一個重要觀點。他強調執政不應分為藍綠陣營,而是應該超越黨派,以地方政府需求和國家利益為依歸。這種立場表明,他希望在當選後,能夠積極協助地方政府推動地方政策,而不僅僅受限於黨派政治。在台灣政治的當前環境下,侯友宜的競選演說引發了廣泛的討論,並引起了人們對國家安全、政治立場和政治風格的思考。隨著選舉日的接近,我們可以預期這些議題將繼續受到關注,同時也將對台灣政治的未來產生重要影響。我們期待看到更多的討論和辯論,以幫助選民更好地理解各候選人的立場和政策,並為台灣的未來做出明智的選擇。

韓國瑜的政治復出:探討民眾情感和政治前景

近日,台灣政壇再次掀起了一場話題熱烈的討論,即韓國瑜的政治復出。自高雄市長被罷免以來,韓國瑜已經逐漸淡出公眾視野,但他最近復出幫國民黨助選,再度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這次政治復出引發了民眾不同的情感和期望,也帶來了對台灣政治前景的許多問題。 韓國瑜的政治復出無疑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議題。他在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中獲得了廣泛的支持,成為了國內外媒體關注的焦點。然而,他的政治生涯在2020年大選舉後出現了轉折。他作為國民黨候選人,最終輸給了蔡英文。這場選舉引發了各種爭議,包括外部勢力的介入和選舉過程中的問題。韓國瑜的政治聲譽受到了損害,使他在之後的政治生涯中一度鮮少露面。 然而,最近他復出幫國民黨助選,重新引起了公眾的關注。他的政治復出受到了一些支持者的熱烈歡迎,他們認為他在高雄市長任內取得了一些成就,並且應該繼續為全民民服務。然而,也有人對他的復出表示擔憂,擔心他的政治風格和施政理念是否能夠滿足當前選況低迷的國民黨的需求。 韓國瑜的政治風格一直是備受爭議的。他以直率、親民和媒體親和力而著稱,這吸引了大批支持者。然而,他的言行也經常受到批評,被指責為情感煽動和政治表演。他的政治風格在國內政治場上引發了極大的分歧,一方認為他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家,另一方則認為他的表現不夠穩健。他的政治復出再次將這些分歧帶到了台前,引發了不同意見和情感。 此外,韓國瑜的政治理念也備受關注。他曾提出一系列政策主張,包括推動台灣經濟發展、改善基礎建設和醫療體系,以及促進台灣與國際間的合作。然而,這些政策主張在過去的選舉中並未全部實現,使一些人對他的政治承諾持懷疑態度。韓國瑜是否能夠實現他的政治目標,成為了一個引人關注的問題。 韓國瑜的政治復出對台灣政治前景也帶來了不少問題。他的參選將使高雄市長選舉變得更加激烈,可能分散選民的支持。這也可能影響台灣政治的格局,尤其是在國民黨內部。韓國瑜是覬覦國民黨主席的位置,以及他的政治復出是否對國內政治產生更廣泛的影響,都是一個需要密切關注的問題。 無論對韓國瑜的政治復出有何看法,這一議題都引發了台灣社會的廣泛討論。他的支持者認為他擁有改革和領導的潛力,而他的反對者則擔心他的政治風格和承諾。這場政治復出將繼續在未來的選舉中產生影響,也將繼續影響台灣政治的發展。我們期待看到這一議題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台灣政治未來的變化。

台灣企業熱衷綠電:中小企業積極參與綠電交易

近年來,台灣的綠色能源發展取得長足進展,並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關注和支持。台灣政府一直積極推動綠能政策,以應對氣候變遷和能源安全的挑戰。一項引人注目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參與綠電交易,這不僅有助於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目標,還推動了台灣的綠色能源市場的成長。根據經濟部的數據,台灣的綠電交易平台自2020年開啟轉供綠電以來,企業家數不斷增加。到目前為止,已有196家企業成功完成綠電轉供,其中有114家企業是在今年首度參與。值得關注的是,這其中有41家是中小企業,佔比超過2成。這顯示中小企業對綠電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長,並且開始在綠電市場發揮更大的作用。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企業對綠電感興趣呢?一個關鍵原因是可持續發展。許多企業已經明白,綠電不僅有助於減少碳排放,實現更環保的生產,還能幫助實現其可持續發展目標。特別是在供應鏈中,越來越多的企業受到減碳壓力,因此購買綠電已成為一種直接抵減碳排放的有效方式。此外,一些大型跨國企業如蘋果已經公開承諾在203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這對其供應鏈廠商也帶來了減碳的壓力,進一步刺激了綠電需求。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商辦大樓和企業採用綠色租賃方案。這一方案由經濟部於去年推動,以商辦大樓的房東為綠電採購主體,再將其購買的綠電分配給租賃客。這種商業模式使租房的企業可以輕鬆獲得綠電,同時房東可以在市場上炙手可熱。近期已有國泰人壽、新光人壽等大型企業響應這一方案,進一步推動了綠電的供應。儘管大企業對綠電的需求仍然龐大,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參與綠電交易的企業家數倍增,大企業購買綠電的比例逐月下降。官方表示,中小企業在這一過程中將成為重要的焦點,以確保更多的企業能夠參與綠電交易。為了滿足中小企業對綠電的需求,台電已經推出小額綠電方案,並在網上拍賣平台上提供多種不同數量和年期的綠電組合。這一舱發行的商品受到廣泛關注,預計將有更多中小企業參與投標。台灣的綠電市場正在迅速成長,企業對綠電的需求不斷上升。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商業模式創新使更多的企業能夠參與綠電交易,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隨著這一趨勢的持續發展,我們可以預期,台灣將在綠能領域取得更多的成就,同時為環保事業和經濟增長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