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轉載自 寫點科普網站 https://kopu.chat/chatgpt/

打開手機,通篇是以下熱門新聞內容:

  • Google深感ChatGPT帶來威脅,有消息指今年將推出逾20個全新AI產品–科技新報,01/25/2023
  • ChatGPT異軍突起、廣告市占率大幅下滑Google搜尋引擎龍頭地位告急?-Yahoo新聞,01/28/2023
  • 微軟押寶AI聊天機器人ChatGPT傳考慮投資100億美元–經濟日報,01/10/2023
  • ChatGPT擬推付費版、AI生成新創宣布倒閉!技術熱潮背後,要順利變現有多難?-未來商務,01/16/2023

ChatGPT從去年11月30日OpenAI公布以來熱度至今都沒有下降,說是風靡全球股市的聊天機器人也不為過。

不過關於ChatGPT真的是新聞說的這樣嗎?今天就來說說我的看法。不開玩笑,這篇會是你看過最詳盡且不枯燥的ChatGPT詳解報告,包含現階段商業化的瓶頸與未來可能發展。(作為人類代表在即將被AI取代前的一點意氣之爭)

嘔心瀝血破萬字文,猜猜哪些部分是ChatGPT生成的?

對機器問問題,其實一直都很累

能夠不假思索地溝通應達,可能是人類面對機器時永遠的夢想。

GQ的熱門YouTube節目「Actually Me」或是WIRED的「Autocomplete Interview」(自動輸入訪問)應該大家都有看過以下橋段:

某個明星或藝人會拿自己常常被觀眾在Google搜尋引擎搜尋的相關問題來作為訪問題材:「為什麼OOO喜歡吃味精」、「OOO是不是英國人」、「OOO怎麼出道的」……等等,邀請明星本人在節目上進行回答。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使用者搜尋的問題通通都是一句完整且自然的人類問題。

相較於從前,我們跟搜尋引擎的互動絕對不是這個樣子。

假設我們想要進行一個搜尋來解答疑問,我們只會輸入關鍵字「味精 台北」而不是「我家附近哪裡有賣味精」。

或是針對這個明星感到好奇,可能也只會搜尋「Blackpink成員國籍」或「布萊德比特生平」等等,而不會是「Blackpink成員有幾位」、「Blackpink成員都是韓國人嗎」這樣完整的問題。

為了機器易於理解而把自然語言濃縮成關鍵字,是Google等搜尋引擎出現以來,使用者被長年訓練後的結果。

但就像你不會突然走進超市然後大叫「味精」,就等著店員走過來把味精賣給你,或知道你到底是要買味精還是有其他目的,人們仍渴望著更自然且更直接高效的互動和解答。

比如針對「味精 台北」,有些人想找的其實是「我家附近哪裡有賣最健康的味精」或是「最便宜的味精」,或甚至是「不加味精的餐點」。

無論如何,在應用程式越來越方便、數位化越來越發達且人性化的現今,讓使用者能夠少一步思考就是多一步的商業潛力。

現在Google其實也有類似的設計,比如在搜尋完答案之後,下方會出現一段網頁結果的文本摘要;或是會在搜尋欄輸入完關鍵字的當下,就跑出幾個預設問題來猜測使用者的完整意思。

輸入「應該買保險嗎」就會跳出一排的:車險/手機險/演唱會險……等等把使用者可能的意圖接續下去的完整問題

或是直接擷取排名最高網站結果的部份文本:

然而,這些作法的使用者體驗,畢竟仍比不上直接讓使用者看到一段完整的、直接針對問題的精準回答,而不用到處點選或到處跳轉網頁,花一堆時間自己整理出答案。

ChatGPT直接告訴我們一段最終解答(安裝ChatGPT Extension可同步顯示)

不用再用一堆濃縮關鍵詞表達需求、和問完問題後被丟一堆網頁連結。我們都想要不假思索地跟機器對話,且立刻得到想要的答案。

ChatGPT這就來了。

ChatGPT是哪來的?

在Google DeepMind還沒有正式釋出相關產品來讓大眾進行測試之前,目前ChatGPT可以說是市面上可見最強大的自然語言生成機器人。

ChatGPT背後的組織OpenAI,是由特斯拉執行長Elon Musk(怎麼哪裡都看的到你……不過他在2018年就退出營運,只是仍有投資)、知名投資人Peter Thiel、LinkedIn共同創辦人Reid Hoffman,與全球最大的新創孵化器Y Combinator前任總裁Sam Altman等人在2015年底共同投資創辦的AI研究機構,Sam Altman也是現任OpenAI的執行長。

OpenAI組織目的一開始是非營利組織,目標是透過與其他機構的自由合作來向公眾開放專利和研究成果;2016年宣稱將製造通用機器人,來預防人工智慧會造成的可能災難、並讓AI發揮積極作用。

2019年初為了吸引更多投資人,宣布「有利潤上限」的營利,成立OpenAI LP子公司;截至2023年1月的最新數據為止約有375名員工。2019年中,微軟宣布投資OpenAI高達10億美金,雙方將合作替Azure雲端平台開發人工智慧技術。

接下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2022年11月30日,OpenAI發佈了名為ChatGPT的自然語言生成模型,轟動全世界。

ChatGPT有可能在某天取代Google嗎?

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不太可能。

ChatGPT是一個進階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型,能夠生成人工般的文字和回答問題,但它是為特定用途設計的:語言生成和問答。相較之下,Google搜尋引擎是一個高度精密的資訊檢索系统,使用複雜的演算法爬取和索引數十億個網頁,並向使用者提供相關的結果。

ChatGPT和Google搜尋引擎有不同的目的和功能。儘管ChatGPT可以補充和加強搜尋體驗的某些方面,但在不久的將來完全取代傳統搜尋引擎的需求是不太可能的。

……不知道讀者有沒有發現,上面這兩段話完全是由ChatGPT生成的。

雖然是由本人(機)生成的,但我認為已經說明的很清楚了--ChatGPT是單純針對資訊詢問和問答的工具,不能取代搜尋引擎。

以下作為人類自我思考的代表,讓我來針對這個論點做一些額外補充:

ChatGPT硬體成本是搜尋引擎的數倍

被微軟投資後,可能是微軟給OpenAI提供了超大折扣優惠來讓ChatGPT使用Azure雲端平台。

做個簡單計算:一個NVIDIA A100 GPU可以在6毫秒內運行一個30億參數的模型,按照這個速度,要在ChatGPT生成一個單字會需要約350毫秒。

目前微軟對單一個NVIDIA A100 GPU每小時收費3美元,換算在ChatGPT上生成的每個單字都會收費0.0003美元;通常ChatGPT的一個回復都會落在30個單字左右,相當於每一個ChatGPT的回復都會花費1美分。

根據估計,運行ChatGPT的成本每天高達10萬美元,相當於每個月300萬美元,每年金額3,600萬美元。ChatGPT的月活躍使用者約在2,100萬人。

如果你心裡在想,對這個成本金額有多龐大沒有概念?

根據SimilarWeb的數據,Google搜尋引擎月活躍人數在852億左右,使用者人數是ChatGPT的4萬倍。粗略的試算一下,如果我們將一年3,600萬美金*40,000倍使用者,足足超過1.44兆美金。

(而且月活躍使用者代表一個月只要使用至少一次就可以算一個人,ChatGPT的使用者可能僅僅只是在一個月內註冊使用了一次、還不像Google搜尋引擎的活躍用戶可能是每分每秒都在發生搜尋行為)

根據Google最新財報,包含搜尋引擎、YouTube、Gmail等等全產品的銷貨成本也才在311.5億美元。

或參考2022年12月Azati網頁製作公司報價,現在從零開始建立像Google這樣的一個搜尋引擎原型(Prototype)的硬體成本,包括網站架設、伺服器、托管、電力等,初始約在1億美元,後續維護成本每年2,500萬美元。

就算像Google的TPU一樣透過自製晶片來節省成本(Google雲端TPU成本比採購的GPU便宜20%),也仍舊遠遠高於建立和維護一個搜尋引擎的費用。

還記得2019年時微軟已經投資了10億美元在OpenAI上面嗎?就算這個數字已經遠遠高於純粹打造一個功能不錯的網頁檢索搜尋引擎的價格,要把ChatGPT規模化到可以「取代Google」,在現在看來光硬體成本就簡直天方夜譚。

執行長Sam Altman在Twitter po文提到的,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成本節省大概率來自於微軟Azure給OpenAI打大折扣,實際的成本可能會比上面的費率試算再便宜一點,但也很難說這種折扣會一直持續下去。

Sam Altman還提到「We will have to monetize it somehow at some point; the compute costs are eye-watering.”(我們在某天會需要把ChatGPT變現,運算成本高到令人想哭)

如何打平硬體成本,可能是現階段橫亙在ChatGPT成功商業化之前的第一個大問題。

不過話說回來,對於廠商而言硬體成本雖然高,但反觀使用者來說,假設每查詢一次的成本在1美分,換個想法:只要該次問答提供的價值超過1美分,且按次收費,對雙方而言也都是個可行的辦法。

(想想找外面寫手寫一題程式作業的價格,或花三小時絞盡腦汁寫一篇關於爺爺的手的作文,1美分我個人倒是滿願意花的)。

(有網友一度發現ChatGPT上面出現月費42美元的Premium方案,後面疑似又被官方移除)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