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台灣 面向大陸 放眼世界
〔本報綜合報導〕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帶領國際團隊,8月27日在國際權威期刊雜誌《科學》(Science)發表跨國論文,指COVID-19氣膠傳播才是主要途徑,顛覆過去認知的飛沫或接觸傳播。
這篇由台灣、美國、以色列氣膠學者跨國合作的論文指出,COVID-19超級傳播感染事件一致指向氣膠傳播是主要途徑,而非過去認知的飛沫或接觸傳播。然而,目前防疫規範僅針對飛沫與接觸傳播、並未重視氣膠傳播的原因,來自於1910年代學者顧慮空氣傳播太難防範,且為了鼓勵大眾勤洗手、注重衛生,因此刻意淡化氣膠傳播的重要性。
王家蓁表示,比起飛沫,氣膠不僅在空氣中懸浮得更久,可長達數小時,能傳播比現行規範的1至2公尺社交距離更遠;且一旦被吸進體內,小顆粒的病毒氣膠,尤其是5微米下,更可直接越過鼻咽及上呼吸道,到達肺部更深處的細微支氣管甚至肺泡處,而不被現行的鼻咽採樣篩檢偵測到。
王家蓁強調,氣膠傳播並非難以防範,但須更加留意「加強空氣的清潔與消毒」以及「氣流的流動方向及影響」。但目前全球各國所採取的防疫規範,並無法有效遏止氣膠傳播,許多公共場合用來隔開座位的隔板,是設計用來阻絕因咳嗽或打噴嚏噴出的飛沫,可能妨礙氣流的流通,增加氣膠傳播的風險。
王家蓁指出,過去常認為氣膠傳播只會發生在長程傳輸,卻忽略氣膠傳播在短距離傳播的威力更甚;目前全球各國採取的防疫規範,是根據接觸及飛沫傳播設計,無法有效遏止氣膠傳播,無疑是防疫一大破口,也是疫情持續居高不下原因。隨著氣膠傳播途徑的重要性愈來愈明朗,如何調整過去未盡周延完善的防疫措施,將是步入後疫情時代全球各國都需要認真以對的重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