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 曾詩文

電影《流浪地球》票房超過50億,充滿自信地展示了屬於中國人的文化價值觀。電影中所有國家無私地團結協作,一句簡單卻超燃的「飽和式救援」,展現了家國情懷,更飽含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願景。

一個國家,既要有經濟、軍事等硬實力,也要有能夠得到其他國家民族認可的價值觀念和思想文化,也就是軟實力。中國既有航空航太等科技的領先地位,又擁有傳承千年並發展進步的人文精神。

《中國詩詞大會》的播出,一家老小坐在一起,沉浸在詩詞的世界。從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氣魄,到王勃「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絕美,從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的悲憫到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義。這是古人留給我們的文化寶藏,能讓所有中國人在面對世俗困難時汲取精神的力量。

還有《朗讀者》《國家寶藏》等等這些文化綜藝節目的流行尤其說明,我們對自己的文化越來越產生興趣,感到自豪。

《朗讀者》節目上,很多名家分享了那些改變自己人生的文字。北京懷柔有一位普通「朗讀者」吳淑琴,她從2004年開始,每天晚上堅持在網上朗讀兩小時,十幾年雷打不動,而且是純公益的行為,不僅不收錢,還自己貼錢買書買設備,就是為了跟讓更多人分享讀書的快樂。

《國家寶藏》播出後我聽說,一個中國留學生,在法國羅浮宮做志願者,為遊客高談闊論講解西方藝術史,結果一天被好奇的遊客問到中國歷史的問題,卻張口結舌,這位同學當時汗流浹背,假期趕緊專門去首都博物館學習,惡補中國歷史文化的知識。因為他認識到,對自己文明瞭解不足,那麼所有關於其他文明的知識都成了無根之水,無本之木。

隨著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高,在更小的小朋友的心中已經種下了文化自信的種子。一帶一路論壇期間,匈牙利大使等來到北京黃城根小學,標誌著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七年來逐漸擴展到人文交流,以致小學教育領域。無論是「皇城武韻」武術隊的小朋友們展示的中國功夫,還是書法繪畫,中國小學生對於世界的瞭解,以及對自己文化的掌握與自豪都讓外國友人驚歎。

在全球化、網路時代、資訊爆炸中成長的這一代青少年,已經啟動了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只有他們樹立起獨立的文化人格,才能成為中華文脈的傳承者和創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