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台灣 面向大陸 放眼世界
烏克蘭危機以來,美國不斷發出俄羅斯攻打烏克蘭的時間表,引發全球關注。但是原本已經部署13萬大軍包圍烏克蘭的俄羅斯,14日先向邊境增兵萬人,15日又突然宣佈開始「撤回部分軍隊」,讓世人看得眼花撩亂。美國政治學家裴敏欣近日在《日經亞洲》撰文指出,不論烏俄之間是「戰」是「和」,對中國來說都是一份禮物,在其未來涉及台海衝突時,烏克蘭危機的經驗和教訓,都將是北京當局絕佳的參考依據。
《日經亞洲》15日刊出美國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政府學教授裴敏欣(Minxin Pei)的文章指出,烏克蘭危機迫使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投入大量資源,對抗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很大程度地分散美國在其他區域的注意力,中國便成了其中最大的受益者。裴敏欣強調,俄羅斯如果入侵烏克蘭,並在東歐引發長期衝突,中國恐將獲得更多喘息空間及地緣政治利益。
同時,與西方日益緊繃的關係也將俄羅斯推向中國。裴敏欣指出,普丁2月4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北京發表聯合聲明,反對北約(NATO)進一步擴張,即顯示俄中關係正式進入戰略對接的全新階段。他也認為,西方若對俄羅斯祭出制裁,只會讓莫斯科在經濟上更依賴北京。
北京當局不斷地從烏克蘭的局勢發展,以及西方陣營的應對模式中,找出值得借鏡的方法,並記取莫斯科於其中所犯的失誤。他表示,普丁祭出13萬大軍包圍烏克蘭,目的並非在開戰或佔領這個幅員廣闊的國家,而是希望透過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引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關注,並恢復30年前蘇聯解體之後所失去的影響力。
在受到莫斯科經驗的啟發後,習近平未來可能會讓中國經濟繼續依賴國內市場,並持續追求技術「自給自足」,以避免未來中國經濟受西方制裁衝擊,儘管這種作法將會嚴重損害中國的經濟效益。
另一方面,美國頻頻大叫「狼來了」,卻頻頻被打臉,也讓自己陷入誠信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