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映丞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已經離台,但是對於台灣後續的影響,還在持續發酵,隨著裴洛西訪台,中共解放軍加強對台灣的軍事圍堵,共機更多次直接穿越台海中線,就有專家分析,從近期的軍事活動,到這次的越線,本身並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海峽中線,正被快速淡化中。
一架一架又一架,跟著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腳步一起來的,還有數量多到驚人的中共軍機,一連幾天持續進逼,更多次跨越海峽中線,以國防部定義來說「海峽中線」,為北緯27度.東經122度-北緯23度.東經118度,東北至西南走向的直線,最早起源可推至1955年,美軍依據《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出於控制衝突的考慮,「建議」中華民國國軍,所有戰機、艦艇必須在「海峽中線」以東活動,而1990年代初,中華民國國軍持續擁有,台灣海峽全部空域制空權,我軍機持續穿越中線抵近偵察,直到1999年7月9日,時任總統李登輝提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數百架次解放軍軍機反制逼近海峽中線,中華民國空軍才真正將偵察、訓練範圍,侷限海峽中線東側,被視為台海雙方新形成的默契。
淡江戰略所副教授黃介正:「它(中線)是一個一個虛擬的概念,只要是有這個外國尤其是美國的重要人員,到台灣訪問,它(大陸)就會用比較單機,或者是比較低強度的方式,越過這個海峽中線,那時間也不會太久,那個這次的話,有可能會因為如此,而把過去的模式再把它加強,那對我們來講就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我們必須要因應的。」
兩岸緊張情勢不停升溫,軍事互動也被拉到新強度,加上北京近來不斷強調「沒有海峽中線」,專家進一步分析,過去解放軍機不定期飛越中線的做法,將被常態化的飛越取代,等同強化中共在台灣主權的實質宣示。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那這個默契,本來就不建築於任何的國際法,那我現在滿擔心,中共會利用這次的事件,不但要淡化海峽中線,甚至想要乾脆一次到位,直接把海峽中線這個默契給推翻掉,從原本的最窄的地方,一下退到只有臨界區,大概不到24海浬,離台灣陸地不到30公里的範圍之內,對我們國軍的預警時間,對我們的警戒空域,都會大幅的縮小,那共軍的軍機到台灣,從臨界區到台灣陸地,可能就不到一分鐘。」
國際戰略專家林郁方:「不要去小看中國大陸這個這樣的一個做法,就是說它如果一再越過中線,一再越過中線,久而久之,這個中線當然就消失不見了,海峽的中線是有它的意義的,因為這幾十年來,這海峽中線等於是一個安全島,隔開了雙方的武力,那現在這條中線如果不在的話,雙方軍機軍艦碰撞的可能性,不管是有意或無意的,擦槍走火的可能性,就會大為增加。」
並非戰爭才叫行動,每一次動作都是進展,以往靠默契劃定的「海峽中線」,正被急速淡化中,如同當年解放軍對釣魚台常態化巡航,讓日本無法靠近釣魚台,同時加速在南海填海造路,實現完全控制。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發展學教授施正鋒:「我們又變成人家的棋子,是不好啦,坦白講我們有我們的利益,他們美國跟中國有他們的國家利益,對不對,還是我們要有自主性,不是說大哥爸爸說什麼媽媽說什麼,然後我們就好高興喔這樣。」
美中角力延伸戰,台灣就處在第一線,那維護主權但又虛無飄渺的「中線」,該如何進退拿捏,也成了台海穩定重要指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