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方華
冬天到了,翻取取暖物件時,在櫃子的一角看見了那只手爐。取下罩在外面的布套,銅制的小手爐依然光潤如初。
手爐只有一隻湯碗大小,圓形平底,上面有個佈滿蜂窩眼的蓋子,嚴絲密封,形狀像一隻扁平的鼓。「鼓」邊刻有雲邊紋和福祿壽喜的字樣。
小手爐是外婆留下的。看見它,不免想起外婆坐在冬日的陽光下,手捧手爐取暖的情景。天寒的日子,外婆時常將小火爐推給我,我用一雙小手捂著,靜靜地看著爐蓋蜂眼中嫋嫋升起的青煙,以及輕煙後外婆慈祥的笑臉,心裡暖意融融。
有時乘外婆不注意,偷偷將花生、蠶豆等放進手爐裡的炭火上燒烤,等爐內劈啪作響,急慌急忙地打開青煙嫋嫋的爐蓋,一邊有滋有味地吃那或半生不熟、或焦糊了的「零食」,一邊偷眼瞧著外婆的動靜。現在想來,外婆自是知道我的小把戲的,只是瞇著眼坐在陽光下裝聾作啞而已。
大冷的日子,外婆會將火爐讓我帶去學校取暖,這比有些小夥伴帶去的瓦盆火爐自是讓人眼饞。
瓦盆火爐一般有竹編的籃筐套著,保溫效果好,不會燙手,但容易摔壞。課間打鬧時,常有同學將火爐打碎,弄得煙火一地。瓦盆火爐是敞口的,上課時,有同學放在腳下取暖,不小心點燃了棉褲腳,冒起煙火,引起課堂一片騷動和歡笑。現在想來,真是樂趣陶陶。
外婆的銅火爐從未引起「火災」,只是在小夥伴們的稀罕下,爐火燃得較快。爐炭火不多時,小夥伴們就會幫著我掰梧桐樹的枯皮、或是撬教室邊那棵老樟樹厚厚的樹皮放進手爐續火。特別喜歡樟樹皮在爐中熏燃,佈滿蜂眼的爐蓋子冒出的縷縷青煙,散發出一種綿綿的香氣,沁人心脾,讓人醒腦。
後來從收藏朋友那裡得知,這手爐現在也是具有一定價值的收藏品。
手爐的起源,有這樣一個的記述。說是隋煬帝南巡到江都,時值天寒,縣官許伍為討皇上歡心,便叫銅匠做了一隻小銅爐,放進火炭,獻給隋煬帝取暖。隋煬帝捧爐在手,頓覺暖和,十分高興,便稱之為「手爐」。
手爐應是由火盆逐漸發展演變而來,實際上就是給火盆加了一個蓋罩和提柄,並且縮小了比例。像我幼年時小夥伴們帶進教室的,就是火盆的升級。
到明朝中後期,手爐工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清末以後,手爐開始衰落。隨著社會的發展,取暖技術及方式不斷進步,手爐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但手爐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卻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為收藏愛好者青睞。
據說手爐有八角形、圓形、方形、腰形、花籃形、南瓜形等,大部分是由紫銅、黃銅製成,也有少量瓷製品和錫製品。手爐製作工藝中,最吸引人的當數花紋紛繁的爐蓋。作為散熱區,鏤空的爐蓋雕刻有梅蘭竹菊、喜鵲登梅等眾多紋飾,跟爐身的花鳥蟲魚、人物山水等花紋相映襯,體現了傳統的民俗文化。外婆的這只手爐就是圓形、黃銅、帶紋飾的。
曾經有朋友看見我家裡的這只手爐,欲求收藏,沒有捨得。它畢竟是外婆留下的一件念想。對於我來說,這只小手爐不只是具有收藏價值,更讓我難舍的,是爐裡蘊藏的深深記憶和暖暖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