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執政民進黨黨主席補選周日(1月15日)舉行,作為代主席和唯一候選人的賴清德高票當選,但投票率只有17.6%。

賴清德當日晚間說,這是民進黨贏回人民信任的開始,每一張黨主席選票、每一項提出的建議,都將是黨再起的力量;他無比珍惜,必定全力以赴,不敢辜負所托。

蔡英文因為去年地方選舉大敗辭去黨主席之後,賴清德宣佈參選,成為唯一候選人。作為新任民進黨黨主席,輿論認為賴清德肯定會代表該黨參選2024大選。因此,他的「統獨」立場及中國大陸政策也開始受到檢視。

根據報導,2013年,中國維權人士陳光誠訪台,賴清德是當年唯一親自出面接待他的縣市首長。

2014年,賴清德首次訪問中國大陸,在上海復旦大學談話時稱,「兩岸合作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釋出善意。

但他也說,台灣獨立的主張在台灣社會有「極大共識」,即使民進黨的台獨黨綱能夠被拿掉,但也「沒有辦法解決台灣人民要求獨立的主張」,引發兩岸高度關注。

2017年9月26日,時任行政院院長的賴清德在立法院公開答詢時自稱自己是務實的,「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由於這是台灣首位在立法院公開台獨主張的行政院長,震撼兩岸,遭致北京嚴厲抨擊。但他也深獲台灣獨派人士擁戴。

當選黨主席後,賴清德的主要工作之一是要彌合去年選舉後,民進黨黨內各派系內部傾軋所造成的傷害。「換句話說,黨主席需要整合民進黨黨內派系,才能往立委提名及2024大選之路前進」。

但賴清德過去在台南市長(2010-2017)及行政院長(2017-2019)任內,處事風格強硬,受到批評,被認為是擇善固執,比較不接地氣;任職市長時,與市議員及議會關係緊張。基於他的政治風格,他如何有效整合黨內派系有待觀察。

台灣的2024大選,雖然國民黨因民進黨的派系及執政政策錯誤民調直直落,本次有機會奪回執政權,但是令我們擔心的是目前至少有五組人馬表態要參選,若整合不成功,有可能造成黨內的分裂,反被民進黨單一候選人取得優勢。

另外一個重點是賴清德是否能順利選上,還得看美國的態度,因為美國對台海的局勢比較傾向「維持現狀」,若賴清德台獨的態度過於強烈,也是美國不樂見的。所以另外扶植一個較為傾中或中立的政權也不無可能。

雖然台灣有著「民主化的選舉」,但是背後美國的態度才是關鍵。人民應睜大眼睛注意美國的態度,才可能給台灣人民下決定的最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