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會16日將拍板房貸補貼,根據內政部初步規劃,補貼對象為名下僅1戶自用住宅者,並設有排富條款,將採取每月定額,免申請直接撥款到符合資格者的帳戶中,預估約有30萬到40萬戶可受惠。不過,許多民眾質疑這是變相發放現金的政策,幫建商賣房子,最終獲利是建商與投資客。

內政部長林右昌稍早宣佈,未來將朝向「青年購屋積金」的政策研擬,協助年輕人存到第一桶金買房子。這樣的政策看似立意良善,但實際上,到頭來很可能只是在幫建商賣房子而已。

蔡政府「這政策」爛到爆? 最新民調近6成民眾不滿

入口網站《Yahoo奇摩》14日起進行網路民調,針對「『青年購屋積金支持機制』,對青年買房有幫助嗎?」截至14日22時30分,有5000人進行了投票,有12.1%的民眾認為「幫助很大」、有20.7%認為「有所幫助」、有25.5%認為「不太有幫助」、有28.6%認為「完全沒幫助」,另有13.1%民眾認為「不知道/沒意見」。

同時該份民調也調查了「你認為你的儲蓄速度,跟得上房價上漲速度嗎?」結果有65.5%的民眾認為「完全跟不上」、有17.4%的民眾認為「不太跟得上」、有4.9%的民眾認為「可能跟得上」、有2.4%的民眾認為「一定跟得上」,另有9.8%民眾認為「不知道/沒意見」。

台灣的高房價,是因為建商、投資客把房屋當成商品炒作的結果。大量的空屋、囤房,長期把持在特定的大戶手上,造成市場上的房價居高不下。真正的解決方法,是根本的透過稅制、市場秩序來導正。所謂的「青年購屋積金」、又或者是「房貸補貼」,這些變相發放現金的政策,不但無助於抑制房價,更可能造成因為有了這些「補貼」,造成房價持續攀升。

這些「補貼」的法源依據到底為何?預算又該如何編列?難道每一次都要透過特別條例和特別預算來進行嗎?政府發錢,協助買不起房子的年輕人買房,最終獲利的,其實還是建商、投資客。這樣的大撒幣,終究只是治標不治本。請執政黨不要再將「發現金」、「補貼」當作政策買票的工具,用幫助青年的糖衣,包裹替建商撐盤的毒藥,實際的空屋稅、囤房稅的推動與落實,才是解決高房價的根本之道。

近年來房價持續高漲,購屋高門檻讓年輕人望之怯步,進而使年輕族群離開台北市、新北市等北部地區成為「脫北者」,轉往其他縣市置產;另一方面,不只自住用宅價格過高造成人口流失,商圈店面也因人流外移及通膨影響租金及行情,像是台北士林夜市的部分黃金店面也發生長期空租閒置的狀況,甚至被迫租金下探到原本的1/3,連百貨業者都成為重災區,這都顯示不合理房價及整體經濟是一環扣著一環,關鍵還是從根本問題解決。

不反對補貼,但治本更重要,尤其不要藉著治標來對抑制炒房打假球,如政府對於平均地權條例施行溯及既往不應轉彎、加緊提高公宅供給量及加速稅制改革等等;台灣目前首要的民怨仍是「不合理的高房價」,就算政府打算以「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用經濟成果」特別預算部分支出,減輕自住房屋持有者貸款負擔,也不應排擠到其他幫助弱勢之資源,須以合理配套、不影響打炒房、落實分配正義為原則。

內政部長林右昌14日與次長花敬群、營建署長吳欣修陪同下,視察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並在致詞時宣佈住宅政策大方向。除將擴大租金補貼方案的適用範圍、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方案也提出「青年購屋積金」支持機制,讓年輕人可以透過自身儲蓄與政府協助下,得到購屋第一桶金。對此,一份最新的民調指出,有54.1%的民眾認為「此舉沒有幫助」,僅有32.8%的民眾認為「此舉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