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映丞
北京時間6月1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進行了會晤,透露了三項重要資訊,引起外界廣泛關注。
習近平在新聞稿中強調了世界的發展和變化,並指出,世界需要穩定的中美關係,中美兩國能否正確相處關係著人類的前途和命運。他強調,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發展和共同繁榮。
第一項重要資訊是關於建立中美G2管理世界的觀點。此前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上,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也提到了這一觀點,認為世界可以容納中美兩國。這意味著習近平基本上認為中美應該共同管理世界,這是對所謂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看法。
從這個中美G2管理世界的模式可以看出,中國對世界秩序的看法是基於意識形態進行集團劃分。一方面是以美國為主導的集團,將民主國家如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等歸類為接受美國領導的次級國家,而中國則是另一個集團(包括亞非拉等第三世界國家)的領導者。
第二項重要資訊是關於要求彼此尊重雙方的勢力範圍和核心利益。習近平表示,大國競爭不符合時代潮流,也無法解決美國自身和世介面臨的挑戰。中國尊重美國的利益,不會挑戰和取代美國。同樣,美國也應尊重中國,不要損害中國的正當權益。任何一方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塑造對方,更不能剝奪對方的正當發展權利。
第三項重要資訊是,中國不主張將中美關係定義為競爭關係。這意味著中國不認同美方主張的中美關係是競爭關係,而是希望通過管控競爭,使其不失控。中國要求雙方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並要管控意見分歧。中方認為世界是按照意識形態進行集續辦的模式,中國基本承認美國在一定範圍內有影響力,但同時要求美國也必須承認中國的影響力範圍,並不干涉中國認定為其內部事務的事項。尤其是中國認為涉及其核心利益,如臺灣問題,更需要美國不干涉。
有趣的是,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中國認為世界格局出現東升西降的趨勢,美國勢衰而中國崛起,雙方的黃金交叉是遲早的事實。因此,中國預期美國在擔心中國崛起的同時會採取對抗行動,以期在中國尚未完全崛起之前將其打回原形。
這個分析基本上認為美中關係是「守成強權VS.崛起強權」的競爭結構,而守成強權(美國)日漸衰弱,崛起強權(中國)國力日益增強。然而,習近平在此次會晤中卻反對將中美置於競爭關係,而更希望中美可以各自承認彼此的勢力範圍。這種轉變表明習近平對中國自身實力是否仍然具有過去的自信存在一定疑慮。
布林肯在訪問北京期間與中國外交部長秦剛、中共外事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毅以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會面。雖然拜登政府認為這次訪問達到了預期目標,但具體是否達成了共識的專案尚不清楚。
這次會面的含義是多方面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解讀:
對話與交流:美中之間高層的互訪是重要的外交機制,能夠提供雙方就共同關切問題進行對話與交流的機會。布林肯的訪問表明美國重視與中國保持溝通,並試圖解決雙方之間存在的分歧。
美中關係的緊張局勢:近年來,美中關係逐漸緊張,存在一系列的爭議和分歧,包括貿易、人權、地緣政治等領域。布林肯的訪問可能是為了緩解緊張局勢,促進雙方之間的理解和合作。
影響區域和全球穩定:美中是全球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和軍事大國,兩國之間的關係對於地區和全球的穩定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高層會晤,雙方可以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討論,尋求共識,以促進地區和全球的和平與繁榮。
總體而言,布林肯的訪問顯示出雙方對於維護對話管道和尋求合作的意願。然而,由於具體達成的共識尚不清楚,以及雙方之間仍存在分歧,目前是否能夠使美中關係走向冷和仍然不確定。外界對此持謹慎態度,並且需要進一步觀察雙方之間的互動和未來的發展。
布林肯訪問北京透露了一些重要資訊,但關於美中走向冷戰的問題,具體情況仍不明確。
布林肯在訪問期間強調了建立穩定的中美關係的重要性。他與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和中共外事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中央政治局委員王毅進行了會晤,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面談。
雖然具體會談成果尚不清楚,但布林肯的訪問顯示出美國政府希望改善中美關係並尋求共同合作的意願。這表明雙方都意識到中美關係對全球穩定和繁榮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美中之間仍存在一些敏感問題和分歧,如貿易、人權、地區安全等。這些問題可能對兩國關係產生影響,並引發一些緊張局勢。因此,將美中關係是否朝向冷戰狀態的問題歸結為簡單的答案是困難的。
美中關係的未來發展取決於雙方的政策決策和行動。在國際舞臺上,雙方需要通過對話和合作來解決分歧,建立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關係。這將需要雙方共同努力,以實現穩定和可持續的發展。
因此,雖然布林肯的訪問可能為改善美中關係奠定了基礎,但我們需要進一步觀察雙方的行動和政策,以更全面地評估美中關係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