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張金川報導〕「早年台灣歌仔戲萌芽時期所演唱的曲調,都是由福建流傳過來的錦歌發展而成的。」台灣宜蘭人陳建銘在他撰寫的《錦歌過海成歌仔》一文中這樣描述。

據載,錦歌是流傳於漳州及周邊地區的民間藝術。300多年前,大量漳州人隨軍入台,帶去了家鄉的錦歌、車鼓弄等,為解思鄉之情,逐漸將其搬上舞台,在清末民初的宜蘭演變為台灣歌仔戲。

記者近日走進福建省漳州市歌仔戲(薌劇)傳承保護中心的排練大廳,看到不少戲迷正參加暑期「歌仔戲(薌劇)、錦歌愛好者」傳習班公益培訓活動。

7月25日,在漳州市歌仔戲(薌劇)傳承保護中心排練大廳,不少戲迷正在參加暑期「歌仔戲(薌劇)、錦歌愛好者」傳習班公益培訓活動。

20世紀20年代,台灣歌仔戲班渡海回閩,歌仔戲因此回傳漳州。抗日戰爭時期,歌仔戲被迫停演。為避免這項傳統藝術就此消亡,漳州人邵江海等老藝人將其發展為閩南改良戲,重新在漳州唱響。後因發源於薌江流域,該劇種被稱為「薌劇」。

在漳州市歌仔戲(薌劇)傳承保護中心副主任鄭婭玲手中,一張印有「大陸歌仔戲回娘家」字樣、在台北火車站六樓演藝廳演出的宣傳單,已珍藏近30年。

「我們唱的錦歌,就是台灣鄉親唱的歌仔戲。」鄭婭玲說,1995年,漳州市薌劇團一行近70人受台灣業者之邀,帶著《呂蒙正》《呂洞賓與白牡丹》等八台好戲赴台。

「許多台灣觀眾彙集到宜蘭的文化中心廣場」,鄭婭玲對赴台演出記憶猶新。其間,兩岸歌仔戲界進行了多種形式的交流比較,最引人注目的是漳州薌劇團與台灣蘭陽歌劇團連袂演出的邵江海力作《謝啟娶妻》。

1995年5月,台灣藝人白冰冰(右三)在台灣中華電視台演播廳主持漳州歌仔戲團赴台演出的宣傳活動時與鄭婭玲(左四)一行合影。

為什麼歌仔戲起源宜蘭而非台灣的其他地區?宜蘭縣誌記載,該縣98%人口是以福建漳州漳浦為主移民族群,漳州人的「吃飯配魯(鹵)蛋」「死鴨硬嘴脾」「娶某做大舅」等上口腔(閩南語),是漳州與宜蘭民間通用的口頭語。

因此,台灣文藝界認為:宜蘭是台灣歌仔戲的誕生地,其開基祖、著名歌仔戲藝人「歌仔助」祖籍就在漳州漳浦,其唱腔道白,無一不是地道的漳州錦歌調。

從漳州錦歌到台灣歌仔戲,再到閩南改良戲和薌劇,鑼鼓同聲,弦管同調,語言同音。許多台灣歌仔戲演員到漳州尋根,想再次學習扎實的唱腔基本功,而大陸的薌劇團也紛紛在燈光、舞美、服裝、造型、樂器上改良提升,以符合當下審美。

5月12日,漳州市歌仔戲(薌劇)傳承保護中心青年演員在漳州古城公益演出。

如今,在保護傳承好傳統劇碼的同時,以新版《保嬰記》為代表的原創歌仔戲紛紛登上舞台。「新版《保嬰記》以『愛』貫穿全劇,是發生在古代閩南鄉間眾人互助保嬰的傳奇故事。」鄭婭玲說,她們還編排現代戲《谷文昌》《華僑女英雄李林》等,拓展薌劇的時代內涵。

在漳州,閩南師範大學的台灣教師李姿瑩,同樣在為學校的歌仔戲社團編創新戲。近期,她結合漳州本地特色創作了《九龍江與水仙花》,接下來還將創作以台灣霧峰林家為主題、具有兩岸元素的歌仔戲。

「未來我們會更好地帶領高校學子進行戲劇創作,同時很希望台灣演員到大陸來交流,或者大陸演員到台灣去演出,」李姿瑩說,「藝術創作的生命力要在交流中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