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華

鄉人進城,給我帶來一大玻璃瓶鹹菜。細審瓶內,一節節綠茵茵的杆兒,揀幾根放進嘴裡,細嚼之,嘎嘣脆,有一股淡淡的泥土的醇香。原來,是菱角菜兒。

品著菱角菜,有一股鄉情便從心頭湧起。

少時在鄉下,村前村後各有一口大水塘,村後的水塘種荷,村前的水塘養菱。夏天,菱秧兒一片一片地浮出水面,開出許多白色的小花,像繁星一般點綴在菱葉間。菱是塘中自生的,結出的菱角兒小而硬。剛入秋,那些還未完全成熟的菱角,就幾乎被我們一幫伢子邊玩水邊採吃盡。這時,母親就和幾位婦女將成片的菱秧兒勾到塘邊,掐下葉片下的一截,用竹籃盛著,在塘中洗淨,回家醃在壇中,成為佐餐下飯的小菜。

塘邊還生有一種叫芋艿的植物,在我們鄉下叫作「芋仔」,一片片盾牌似的葉兒舉在頭頂。剛進城時,頭一回在人家看到盆中栽著滴水觀音,還疑惑怎麼將「芋仔」養在家裡呢。芋艿生在淺水,站在塘埂,雙手抓住葉下的幾根莖稈,用力一拔,就帶出下面根狀的果實——真正的芋仔兒。洗淨剝皮,白生生的芋仔肉兒吃在嘴裡,脆甜中帶有一點澀味。往往是用衣襟兜著,回家讓母親或蒸或煮,熟了的芋仔板板面面的,或裝在口袋或放在小小的書包裡,是那時鄉下孩子鍾愛的零食。

秋漸深時,村中的一群伢子就喜歡去村後的水塘。那裡,蓮葉將萎未枯,雖不是「接天蓮葉無窮碧」,卻也是一池墨綠;沒有「映日荷花別樣紅」,卻仍有零星的幾朵或粉或白的點綴。鄉下伢子,哪裡懂得欣賞荷之風光,感興趣的,是那密密蓮葉間一稈稈高舉的蓮蓬。塘邊的蓮蓬是早就被饞嘴的摘光了。有不怕水涼的,趁大人不注意,就光腚撲騰到塘中,做賊似地慌慌折了幾個蓮蓬,來不及將身上的泥水洗淨,就與塘邊接應的小夥伴兒,一溜煙地奔向田野,在將黃未熟的稻叢中掰開蓮蓬,分享蓮子。有性急的連蓮芯也不及去除,蓮子的甜潤與蓮芯的苦澀混在嘴裡,卻也嚼得有滋有味。若有水性好的,鑽入塘底,在軟軟的泥中摳得一兩節白藕,那算是一頓大餐了。

荷塘中,還有一種葉子浮在水面,與蓮很像,葉面上卻起著褶皺的植物。它開的花也類似於荷,只是比荷小了許多,花托圓鼓鼓的,遠看,像一隻頂著碩大冠子的雞頭。這可能就是鄉下稱它為雞頭果的由來吧?「冠」落後,「雞頭」越來越大,外面長滿毛刺,又像一隻只袖珍的刺蝟。撥開「刺蝟」的皮,裡面可見一粒粒大小不一的果籽。果籽還有一層較硬的殼,裡面才是少得可憐的一點解饞的「肉」。那時生活貧乏,這澀澀的吃不到什麼玩意的小果兒,也成了孩子們秋天裡的奢望。一次,朋友破費請吃野味,一碗湯羹中有一粒粒白圓珠兒,開始以為是小湯圓,吃到口中感覺不對,朋友見我疑惑的表情,告知,這是芡實。芡實?不就是我兒時吃的「雞頭果」嗎?真是久違了。

久違了,那些悠長的秋味,秋味裡的鄉情。

白露,草尖上的鄉愁

二十四節氣裡,特別喜歡白露。不是因為天氣終於涼爽,度過了難熬的夏天;也不是因為白露這兩個字多麼富有詩意。而是因為,又可以從那城外的草尖葉片上,看到晶瑩剔透的露珠了。

四季輪回,年年白露至。可住在鋼筋水泥城堡裡的人,實在難以在道邊的綠化帶上尋覓到那小小的精靈。至於露水濕履、花香泅袂的情景,恍如在久遠的記憶裡。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一天,一位老人領著他的孫子來到河邊,孩子問:「爺爺,河在哪裡?」老人望著逼仄得似一條水溝般的細流,啞然失言。這就是他孩童時水中采菱、岸邊捉螺的河嗎?這就是女人們浣衣淘米、男人們蕩舟撒網的河嗎?

那天也從一條小河邊走過,童年時曾在此河中戲水,還曾「偷吃」過小河兩岸菜田裡掛著露水的黃瓜番茄。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小河早被圈進城中,兩岸已是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雖然河兩岸植樹養花、鋪草造景,但河面上垃圾雜物漂浮,河水發出的陣陣腥臭,令人掩鼻。而一家恐比我年齡還大的自來水廠的取水口仍伸入河中,泵機的聲響隱隱入耳。

難怪今天有純淨水礦泉水營養水等各種水飲品紛呈上市,大行其道自有其因啊。

但要感謝自來水,從擰開的水龍頭下,那過手的溫潤清爽或徹骨寒意,讓我們知道了城外季節的變化,留一份花紅柳綠、草長鶯飛的嚮往與想像。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中如此美妙心動的場景,怕也經不住幾千年時光的消磨與剪輯,露遁霜匿,伊人惆悵。圍湖建墅,開埂為田,劈山建廠,伐木為屋,人類到處留下自己的意志,忘記了在汗水與眼淚外,還有一滴晶瑩的水珠叫露。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如果太白先生站在霓虹斑駁的臺階,聽著喧囂繁雜的市聲,他還會把床頭的月光疑作地上的霜露,寫下那千古的絕句嗎?即便你在夜色闌珊中回家,鞋面或者褲腳被泅濕,那也絕不是草尖上的凝露,而是商家潑在大街上的一盆污水。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難道杜甫在千年前就明瞭現代人的心思,把一滴晶亮的思戀寄託在那遙遠的故鄉?

露,天地之聚,自然之凝,在那萬木蔥蘢的山野,在那草繁葉茂的大地,它們依然為我們守候著一份純淨、一份純潔、一份情懷、一份感動。

好在綠水青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隨著那綠色如潮水般的漫延,讓我們重享「白露濕花時」的美好。

白露過後秋漸濃,在天高雲淡、風清氣朗的日子裡,讓我們放足原野,看「鴻雁來、玄鳥歸」,撫摸一片潮濕的鄉情,啜飲一滴草尖上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