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高嘉鴻 常凱特報導〕「舊業雖乘風雨去,當知我輩啟興平。」這是營員姚馨淇在旅途中有感而發作的詩句。兩首七言詩,記錄了她在廣州和北京的體會和感悟。
9月8日,由北京市台灣同胞聯誼會、廣東省台灣同胞聯誼會主辦,梅州市台灣同胞聯誼會、汕頭市台灣同胞聯誼會協辦,北京市台胞交流服務中心承辦的第三屆「台灣學子重走科舉路研習營」在北京圓滿結營。
研習營的最後一天,細雨綿綿中,台灣學子來到奧林匹克公園,感受北京作為「雙奧」之城的風采。
冰立方場館中,涼意襲來,但營員們的冰壺對決進行得火熱。隨著一顆顆重達40斤的冰壺緩緩脫手、碰撞、進入營壘中心,台灣學子體驗到冰壺運動的魅力。
「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冰壺運動,今天體驗到,覺得很好玩!」營員們紛紛表示。
下午,台灣學子們來到過去台灣舉人進京趕考、參加會試時的住所——台灣會館。在北京市台聯名譽會長盧咸池的講解下,大家進一步瞭解科舉制度在台灣的發展、台灣會館的歷史以及兩岸之間的文化聯結。
會館內,學子們還模擬舉行了「會試」。結營式上,主辦方評選出此次研習之旅的狀元、榜眼和探花,由台盟北京市委副主委汪舟發佈捷報。同學們換上進士巾袍,真正體驗了一把「沉浸式」進京趕考。
本次研習之旅的「女狀元」林季葦表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想像不到狀元的艱辛,以後我會更努力讀書。」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古時登科後的喜悅,今人無法切身體會,短短幾天也閱不盡京城的繁華,但重走台灣先輩們漫漫趕考路的經歷已讓台灣學子們留下了難忘的經歷。
「從廣州坐飛機到北京都要3個小時,無法想像古時學子求學之路多麼艱辛。」營員張文玉說道,「『回望故鄉是家鄉』。我是苗栗客家人,這一趟旅程讓我感受到血脈不能斷。不管我們今天身在何處,都應該『溯本追源』。」
營員徐隆華表示,「每個地方都有它的文化,這是很可貴的。兩岸的文化、傳統、語言、精神一脈相承,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應該讓後代知道我們的根在哪裡。」
營員張舒婷激動地說,「我終於親眼看到了在《北京歡迎你》這首歌裡面出現的長城和故宮,也看到華夏民族千年來的底蘊。」
「珍重主人心,與君共沉醉。」研習營營長廖崇斐表示,這一趟重走科舉之旅,大家走過廣州、梅州、汕頭、北京,看到了雨過天晴,也感受到江山如畫。「兩岸青年交流應溫情關懷、理性對話、真誠互動。兩岸同胞血脈裡的溫情是割不斷的,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但也存在客觀差異。應理性面對差異,相信真誠而相互尊重的互動會給兩岸未來發展帶來更多可能。」
北京市台聯名譽會長盧咸池表示,非常欣慰看到,通過此次研習營,大家感受到祖國大陸這些年來日新月異的變化發展,收穫了知識、友誼和成長。「飲水思源,相信千絲萬縷的血脈情緣從此已嵌入大家內心。『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希望大家多到大陸來,看到祖國大陸更美好、更廣闊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