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楊伏山報導〕5月16日,重修開放的廈門海滄滄江三都瑞青宮恢復舉辦一年一度的保生大帝大型繞境巡安文化節,來自海峽兩岸的閩南文化專家、民俗藝陣、海內外信眾等相聚瑞青宮,共祭保生大帝。

「參加這個活動,看到很多閩台共有的民俗表演,感覺特別親切,就像回家一樣。」在廈台胞管銓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雖然在台灣看過很多類似表演,但此次別有一番感觸,特別是離家已有段時間,更覺倍解鄉愁。

始建於南宋乾道年間的滄江三都瑞青宮,供奉著廈門唯一一尊棕色臉保生大帝。清朝時,不少當地民眾漂洋過海到台灣,將瑞青宮保生大帝的香火,一併傳到海峽彼岸,瑞青宮從而成為不少台灣保生大帝宮廟的祖廟。

今年的巡安文化節吸引來自海峽兩岸的26個表演方陣、逾千名信眾參與,蜈蚣閣、竹竿舞、踢火、火鼎公婆等傳統非遺表演,現場比拼,沿路吸引眾多民眾駐足觀賞。

其中的「踏火」民俗表演,尤具觀賞性。人們抬著保生大帝神像踩上滾燙的炭堆並踢開炭火來回奔跑,腳底安然無恙,令人嘖嘖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