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海峽兩岸醫療事務交流協會理事長 吳一昌
自從2020年1月21日國內出現首例確診境外移入個案後,台灣由於初期防疫方法得當,台灣人民過了一年五個月的好日子,幾乎忘了新冠病毒仍然瘋狂肆虐全球各地。印度、拉丁美洲等區域,似乎迎來第二波、第三波的疫情。
當然台灣的快樂日子卻在母親節假期後完全被摧毀,整個防疫升級至三級管制,學校停課,部分企業停擺或採分流上班,整個生活步調打亂,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由於生活自由遭到限制,人民脫序的行為層不出窮,被稱為「防疫模範生」的台灣瞬間跌出防疫前段班,確診、死亡的人數不斷的創新高。尤其是死亡人數至18日已達到518人,死亡率已達到3.76%,高於世界平均死亡率,居世界第30位。
台灣防疫是否真的很成功,我們只能說上半場真的是打了一場漂亮的戰役,國外媒體也對台灣防疫策略讚譽有嘉,但是下半場卻沒有隨疫情的變化調整策略,終於敗象漸露,暫不論政策如何,國外媒體對台灣近日的防疫策略多有評論,舉例簡列如下:
5/18彭博社《Bloomberg》:
「自滿」讓Covid崩潰臺灣唯一的防線(原文:Complacency Let Covid Break Down Taiwan’s Only Line of Defense)
5/20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這一天注定會到來」:台灣面臨新冠病毒爆發
該島的邊境管制使其免受大流行最嚴重的影響。但是新的變種和緩慢的疫苗接種為病毒打開了破口。(原文:’This Day Was Bound to Come’: Taiwan Confronts a Covid Flare-UpThe island’s border controls had shielded it from the worst of the pandemic, But new variants and slow vaccinations gave the virus an opening.)
5/21時代雜誌《Time》:
錯誤的安全感還有摸摸茶瓦解了台灣在新冠疫情上的防禦(原文: How a False Sense of Security, and a Little Secret Tea, Broke Down Taiwan’s COVID-19 Defenses)
5/25 BBC中文:
台灣疫情:「神話破滅」背後的四個看點
1.疫苗採購不足。2.疫苗接種速度緩慢。3.「校正回歸」機制檢驗速度太慢。4.沒有全民普篩。
6/1《FINACIAL TIMES》英國金融時報:
台灣需要轉換以面對新冠病毒大爆發疫情失守(原文 : Taiwan needs to switch gears to fight first major Covid outbreak)
6/7《The Guardian》英國衛報:
「自身成功的受害者:為何台灣未能設法因應大規模新冠疫情爆發」(原文 : A victim of its own success: how Taiwan failed to plan for a major Covid outbreak)
這麼多國外媒體對台灣的防疫提出了評論,相信他們絕對不會有看笑話的心態來看台灣最近的防疫政策,只是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不能再關著門來制定防疫策略,相對的要多採納國外專家的意見,這樣才能在防疫策略上有所調整。
綜觀這些意見中,最重要的都集中在疫苗採購不足,新加坡、加拿大、日本、澳洲都在疫苗採購上以人口數的倍數採購量,甚至十倍以上的都有。而我們台灣卻押寶在尚未成熟的「國產疫苗」,前述國家的生物科技技術都不亞於台灣,為何台灣卻執意的要發展「國產疫苗」是否有其他的政治因素考量不得而知,但這在全世界發生疫苗荒時卻是一個大失策,跟全世界搶疫苗,台灣搶得過其他國家嗎? 為何不以採購外國疫苗為主,發展國產疫苗為輔的策略來因應。
再者「普篩」,是另一個聚焦的問題,在疫情爆發初期,台灣採取的政策是全面「疫調」,雖然前期可以有效的匡列染疫者的足跡與隔離圍堵確診者。但後期發現如機師、萬華社區等大型感染時,應該趕緊調整腳步擴大普篩,把無症狀的感染源找出來,歐美,包括中國都是在「普篩」後,把社區感染破口堵住,使感染與確診率降低,但不知台灣的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為何一直抗拒全面「普篩」,這讓無症狀的感染者有機會進入社區擴大感染,不知道是否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擔心「普篩」後,出現太多的「確診者」產生失控的局面,但這樣遮掩的「鴕鳥式」的政策,卻造成一個個感染鏈的產生,直到局面不可收拾才緩步設立「篩檢站」,這樣的步調已經慢了,病毒早已在無數的社區或群聚中蔓延。
疫苗的注射是目前抑制新冠肺炎的最佳方法,當歐美大量的幫人民注射疫苗時,台灣首批由COVAX分配到的19.92萬劑疫苗,民眾卻興趣缺缺不願意接種,甚至風險最高的一線醫護人員也不願接種。這可能跟大量的宣傳外國疫苗有極大的副作用有關。眼見疫苗即將過期,還開放給民眾自費注射,這也是台灣首創的可以自己付錢打疫苗,這實在是一大笑話,全世界有哪些國家不是由政府支付疫苗注射的費用。看現今的美國只要你願意接種疫苗,不管你是否為美國公民,皆歡迎免費注射。直到台灣現在疫情嚴重了,民眾搶著打疫苗時,台灣已沒有足夠的疫苗供民眾施打了。一線醫護人員有近3成尚未接種,這實在難堪。
日本、美國眼見台灣疫情一發不可收拾,立即捐贈近200萬劑的疫苗給台灣應急,但竟然發生私下拿疫苗來做公關的「好心肝診所事件」,又是主管機構監控不嚴或者是自私的地方領導官員為自己綁樁的工具。
第三項則是自滿,台灣在新冠疫情初期,因民眾有SARS的防疫經驗,大多數民眾願意配合戴上口罩,不像歐美國家民眾寧死也不戴口罩,所以台灣初期防疫做得好是事實,但新冠肺炎病毒的數種變異型病毒並非是SARS單純,防疫方法並非洗手、戴口罩就可預防感染,台灣沒有隨著病毒的進化而調整防疫的策略與力度,反而大力宣傳可以當世界各國的典範與學習目標,殊不知真正的病毒大浪來襲時,台灣防疫的破口卻一一露出,還措手不及兵荒馬亂荒腔走板的措施看在民眾眼裡真令人擔心。
最可怕的是台灣有一些專家的良心專業的建議,只要跟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不同調,有可能立即遭網軍的出征,台灣猶如一言堂的網軍文化是許多專家學者選擇沉默的因素,再加上特定媒體的渲染,實在是令人憂心。
以上是世界各國主要媒體對台灣防疫措施的評論,台灣主管單位在防疫這場戰役的成敗,絕不能僅有政治考量,應多參考各國成功的防疫模式,多一點建議,少一點口水,多一點人民福利,少一點政治考量,這將是人民之福。
《禮記·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任何的事件成敗都有其軌跡,但驕者必敗的教訓我們不得不虛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