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翻攝自Unsplash圖庫)

〔本報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台灣各行業,沒想到竟連基層醫療診所也受影響。有醫師透露,疫情以來民眾戴口罩、勤洗手,不只阻絕新冠病毒,連一般病毒也難以入侵,加上疫情期間民眾對於到診所看病有疑慮,診所生意大幅下滑,但人事、水電等維運開銷仍須支出,讓不少診所直接選擇關門休診。

醫師向來給人印象是高收入的行業,但自五月本土疫情爆發後,許多診所門診量大幅下滑,包括兒科、家醫科、耳鼻喉科與牙科等,因為民眾對於到診所看病有疑慮,不少應該要回診的病人選擇延後回診。醫師指出,疫情確實衝擊基層診所,病患數降低,但人事、水電等維運開銷仍須支出,有的診所改為減診運作,以降低營運成本 ,更有不少開業醫師選擇直接關門休診。

台灣復健醫學會理事長李紹誠表示,由於五月中疫情爆發初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要求醫療降載,規定健檢、美容、物理及職能復健等項目可延遲診療的醫療全面暫緩,成為復健科營運墜崖式掉落的主因。與108年五至七月同期相比,基層開業醫健保點數申報,今年五月減少45%、六月份62%、七月51%,其中基層診所業務量又以六月份復建科下降最多,達54%,其次為小兒科36%、耳鼻喉科25%。

為協助因疫情影響致營運困難的醫療機構減輕營運負擔,政府雖有提供貸款利息補貼,但就像勞工疏困貸款只是延遲償還欠款,因此醫界普遍期盼政府能給予更多紓困方案,在實質上獲得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