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 林立青
(圖/翻攝自龍都冰菓臉書)
這個季節冷熱不定,有些人覺得熱,有些人覺得已經轉涼,卻也是萬華龍都冰菓產品線會全開的季節,此時的龍都可以同時選擇吃冰品、果汁和甜湯。
當然你也可以不做選擇,全都要吃。
更重要的是,這裡吃的不只是冰,也不只是甜湯,龍都冰菓至今已經有第四代顧在台前,傳承四代的店家見證了異族殖民統治、戰火物料短缺、選擇執法查緝、霍亂強制改業、錯誤都市計畫、官僚強拆迫遷、黑道盤據街市、房價飆漲搬離、瘟疫綿延汙名的一連串挫折,但也靠著家族成員團結、鄰里互助關懷、刻苦辛勤研發、運用新式科技、引入冷鍊運輸,憑藉台灣的豐饒與人情,這家店端出不只是冰品和甜湯,而是無法替代的台灣精神與歷史回憶。
龍都的歷史要從1920年開始說起,那時的台灣勞動者群聚於艋舺,夏日依賴著冰品消暑解熱,年僅18歲的李天生親手熬製糖膏,手作米苔目和涼粉條,挑著扁擔和竹簍上街喊賣,一碗一碗的冰品都是他手持冰鑿端給來客,並注意天氣,保證入口時足夠冰鎮彈牙,於是開始受到艋舺居民商肆的歡迎,生意越來越好。
但不久後遇到戰爭管制,糖成為了配給品,有錢也買不到,李天生有妻兒要養,孩子也在這時候陸續出生,為了養家的他到處買糖,這引起了日本警察的注意:到底你怎麼有這麼多糖,一開始是警告,再來是跟蹤,罰款,最後把人拖去派出所打。
異族統治之下,台灣人連想要申請多買些糖都不得其門,流動攤販無法發聲,只能貼上膏藥後再度上街,繼續喊賣。艋舺人沒有因為公開的查緝壓迫而放棄向李天生購買,而是街肆上各店家商號加倍買冰,艋舺人的阿公阿祖知道同胞須團結,用錢挺同胞,他的扁擔生意再被警察針對以後反而越來越好,打不倒的扁擔變成了更大的推車,不只繼續賣冰,還慢慢被周遭攤商接納一起照顧,團結真有力,有推車的李天生開始改良工具,在木板上打釘子,作出了更細的冰花,口感更順更冰,生意更好了,小推車夏天賣冰,冬天賣自己煉製的花生糖,成為艋舺的喊賣風景。
日本人走了以後,國民黨來台,統治階級換了人,小推車開始在西園路擺上椅子,成為龍山寺旁的露店,搭起鐵皮有了屋頂,申請攤販的許可,出現了蜜餞等,開始做起新式的冰品,原本的冰鑿和釘子板,也換成了手搖的刨冰,本業糖膏煉製技術提升,變成全家老少都在熬糖,引進新式飲料如黑松汽水、檸檬汁,生意越來越好。
小攤位的違建後來因為政策,被規畫到了12號公園,龍都成為艋舺人傳說中的「龍山商場」記憶,那時候有更多的飲料,果汁也逐漸增多,李天生開始在冬季時賣上甜湯,和家人搓丸子,時代的進步增加了品項,冷熱皆能夠有應對方式,家族之間,雙手技藝至上。
第二代是李文雄兄弟接班,李家的兄弟姊妹們師承其父,從小就會幫忙家業,冰品的製作以及熬煉聊若指掌,又開始學習打果汁,煉製糖膏外運用奶水搭配甜品,添購刨冰機等好增添細緻口感,甜品的數量也漸漸增加。
只是沒有想到每一代都有嚴峻的挑戰,他們遇上的是1962年的大霍亂,當時台北市的冰品冷飲店不准賣水果,不可以用容器熬煮冰品,霍亂的疫情嚴峻,各種管制之下,被迫只能賣瓶裝飲料和汽水,龍都那時候熬過,卻面對消費信心的低落,冰品店在疫情緩解後拿出了傳家冰鑿,開始改良汽水飲料的販賣方式,那時台灣人多半比較窮,即使是約會也喝不起一瓶一瓶的汽水,而是喝一杯一杯的汽水,其他的店家用刨冰機製冰倒入汽水中,以節省備料時間,龍都使用的是傳家冰鑿,將刨冰底部的薄冰塊鑿開放入杯中,好減少汽水中二氧化碳接觸碎冰的面積,讓汽水風味更冰涼,卻又不流失二氧化碳。這種用心程度讓龍都頂過了大霍亂的恐慌,加上真材實料的熬製甜品,反而成為口耳相傳的約會名店。
兩代人能在異族統治下求生,能撐住霍亂大疫,卻也要面對政策的更迭,臺北市政府開始因為捷運與公園,推動了龍山商場拆遷,部分的攤商自此後再不復見,其餘的店家搬遷至安置商場,生意卻無起色,眾多攤商流離失所,龍都先落腳於火車站前,開始找尋合適的店面,1990年代的台灣陷入全島狂賭追金時代,殷實經營的商店反而找不到地方可以租,直到周人蔘案爆發,萬華賭博性電玩一空,龍都才落腳於廣州街,店面寬敞明亮,並且憑著高品質的甜品冰果成為艋舺夜市中最大的觀光亮點。
龍都的第三代李明潭,是將龍都推上國際舞台的推手,他繼承了兩代冰菓職人的專業與技術,將甜品煉製到更高境地,並且推出招牌八寶冰,上遍日本電視,被韓國部落客用誇張方式介紹,新媒體YT網紅的就地吃播,中港澳綜藝節目特別採訪,台灣行腳節目的主持人們簽名在牆上,龍都的掌門人不靠業配,靠的是每一天從凌晨開始守鍋爐的真功夫,天下有九鼎,龍都掌九爐,每一爐都需要不同火侯看顧,甜品要保持美味,功夫不可以省,各需要兩三小時熬製,芋頭表層開始融化卻又入口鬆軟,綠豆紅豆花豆必須裂開,卻還有口感嚼勁,湯圓芋園必須Q彈,脆圓要有令人咬下後反而清醒的口感,花生需要熬煉8小時以上,煮到快要化掉卻保持形體,才能上的了龍都的餐檯。
當然還有那傳承下來,要熬至三小時的糖漿。
在所有人都還有感的世紀大瘟疫,2020年的龍都面對房租起漲,幾經思量以後搬家,而今第四代開始已經站上刨冰台,用傳承下來的糖漿繼續守著萬華。
這是一個專業的冰菓家族,甜品職人,世世代代用一生的時間將糖端上桌。在夏日消人暑氣,在冬日暖人胃腸,在地鄉親從跟阿公去,到帶著孫子去,讓遠來的旅客可以帶著笑容和滿足離開,從挑著扁擔的米苔目,到當今總統會特地前來一嚐留影紀念的名店,是現今艋舺人的驕傲和尊嚴。
你在找台灣的歷史,想要看見台灣人在面對疫情的希望嗎?
到龍都吧,點一碗真正屬於台灣的故事,你手上的那一碗是經過異族統治,挺過瘟疫戰火,面對選擇執法和強拆後,保存至今的糖漿技術。
吃,就是身為台灣人的解答。
(轉載自林立青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