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元利、羅士朋
(圖/翻攝自台電官網)
國內經濟蓬勃發展,用電的需求量愈來愈高,不少企業家和學者都紛紛警告,台灣恐怕將面臨頻繁的缺電危機。不過台電近年推出的電力交易平台,把分散在民間的電力來源統統整合起來,像是大型儲能設施、備援發電機組、或是工廠產線減少用電,把多餘的電力回售台電,一旦碰到燃煤機組跳電等情況,就能即時調度救援,化解缺電危機,而售電給台電的企業也能賺取被動收入,可說是創造雙贏。
從交換站取出電池,簡單幾個動作,就能讓機車繼續趴趴走,國內電動機車大廠與台電聯手,要把電池交換站,變成小型分散式虛擬電廠,一旦緊急缺電,便能火速上場救援。
台電綜合研究所副研究員吳成有:「它現在橘色是表示它在做放電(回送電力),就是它在放電的時候,我們給它設定一定的功率,它會去選擇由哪幾顆電池來放(電)。」
一到中午尖峰時段,電池中儲存的電力開始回送台電,可輔助電網運作更穩定。台電位於樹林的綜合研究所,歷經2年技術驗證,克服能源損耗問題後,未來廣布全台的虛擬電廠,就能加入電力調度。業者以2千多座交換站估算,大約能提供1小時、共130萬度電,相當於全台北市43分鐘的城市用電需求。
台電綜合研究所副研究員吳成有:「在我們樹林這裡做的這個試驗場,我們的這個規模大概只有60度電,以現在電動機車在市面上的交換站,它最大的交換站可以到300多度的,這個電能的儲存,那如果300多度那甚至一個小型的,像30戶左右的小型社區,它就可以用一天的這個,提供它一天的能量。」
隨著國內用電增加,缺電隱憂不時浮上檯面,想蓋傳統發電廠,還得找場址、做環評,耗費巨資又曠日廢時。不過去年11月上路的電力交易平台,號召企業變身虛擬電廠,把多餘的電回售台電,一旦跳電或供電不穩,電力交易平台便能短時間調度民間電力,解決缺電危機。
台電電力調度處處長吳進忠:「(企業)他得標Stand By他只是待命而已,他不用做任何的處理,他就有容量費率的收入,那如果我們有需要的時候調度他,他又去異地用電或增加發電,來減少他對台電的用電,這個量他另外還有電能的費用(收入)。」
台電解釋,民間虛擬電廠有三種型態,一種是企業花錢打造的大型儲能設施,系統會自動偵測電網頻率,瞬間送電或充電,隨時輔助電力供應;第二種是民間自備發電機所產出的電,供台電備而不用;第三種則靠需量反應,也就是企業廠房自主減少用電,把電回售台電,換取額外收益。台電表示,許多企業躍躍欲試,目標2025年,可增加1500MW調度彈性。
台電電力調度處處長吳進忠:「這種像類似517(大停電)這種短時間的,這種電能不足,那517因為它也是我們水力機組因為水文的關係,沒有辦法發電限縮,如果這些(電力輔助)能夠補進來的話,那我們那一次517的問題,應該就可以克服得掉。」
其實不只大企業能加入電力交易平台,透過代理商整合,愈來愈多中小型業者也可透過需量反應,自主減少用電來賣電,除了工廠產線外,現在包括百貨商場、醫院、溫泉會館、冷凍業、便利超商等等,都是虛擬電廠生力軍。
台電電力調度處處長吳進忠:「(企業)他除了減少他尖峰用電的,電費支出之外,他因為他減少用電,還可以參加交易平台,取得容量的費用的收入,或者是停下來的電能費用的一個補償,所以他有很多的一個商機。」
虛擬電廠、藏電於民,電力交易成了熱門的好生意。
(轉載自TVBS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