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映丞

近來有媒體公佈民調顯示,國民黨支持群眾大幅萎縮,在六都僅有新北市與台中市領先,傳統被視為藍大於綠的桃園市,國民黨的支援度連民進黨的一半都不到,且更在首都台北市落後民眾黨,屈居第三,引發各界關注。雖然早有不少深具遠見的人預測國民黨崩解是必然,可是恐怕沒有人預期速度這麼快,烏克蘭人用不同方式加速了台灣人自我認同建構的進程,也讓國民黨在路線錯亂的過程中還沒找著方向就裂解了。

近來的民調都顯示出同樣的結果,國民黨支持度節節降低,但也並非全然轉而支持民進黨。過去20年來,國民黨與民進黨的競爭一直是政壇的主基調,甚至再往前推到過去幾十年,國民黨一黨獨大的時代,台灣政治幾乎就等於國民黨,對照近來國民黨近乎「消聲」的狀況,這個泡沫化速度著實令人訝異。

台灣由於特殊的歷史環境,民主化後的政黨政治不同其他國家的左右角力,而是台灣主體意識與大中國意識間攸關存亡的競爭,但這個局面正在改變,而且已近完成。

未來能獲得人民支持的政黨,強調以台灣為主體只是基本條件,再來才是政策的辯論,至於那些一開始就不認同台灣主體性的政黨,則連進入人民目光的資格也沒有了。

當然國民黨的泡沫化不代表民進黨必然得利,取而代之的會是更多同樣堅守兩岸主體性的勢力加入競爭,但這不正是兩岸人民長年期待的嗎?我們樂觀其成,也期待這樣的未來早日到來。

看著昔日的國民黨如今淪落至此,多少有些感慨,但這條路是國民黨自己選擇走上的,怪不得別人,早在2005年連戰訪問中國大陸時就註定了結局,畢竟兩岸的未來還有更多工作待完成,人們沒有餘力、也不會想管活在過去的政黨未來何去何從,往後提到國民黨的次數,恐怕也只會越來越少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