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特約記者 姚立飛

百年風雲變幻,青年始終是改變國家、民族乃至世界最積極蓬勃的力量。今日青年,生活在飛速發展的時代,見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既享受技術變革的成果,也直面社會發展的難題。無論鄉村還是城市,全球各個角落,總有一群胸懷社會、著眼未來的青年,分享知識技能,散播向上、向美、向善的理念,敢於夢想、敏而實踐,用行動一點一滴地改變世界。

教育扶貧

在洋溢熱帶海島風情的馬來西亞沙巴州,由一群大學生和志願者組成的「婆羅洲團結組織」發起開辦了三所漁村學校,為鄉村兒童及婦女開展掃盲扶貧。社會學在讀博士生娜琪芭·阿茲曼告訴新華社記者,當地漁村有不少兒童因為種種原因尚未獲得合法身份,未能接受公立教育,但這些孩子應當享有受教育的權利。2018年以來,她和「婆羅洲團結組織」的同伴一起教授基礎的讀、寫、算,以及烹飪、種植、繪畫等技能,幫助孩子們獲得一技之長,繼而有機會實現經濟獨立。

學校現有150名學生。過去兩年,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每年仍有12人畢業。娜琪芭認為,「扶貧先扶智」這句話在各國一樣通用。幾年掃盲教育開展下來,改變在一點點發生。一些學生畢業後回到學校,幫助教授剛入學的孩子;還有一些學生把街上遇到的流浪兒童帶到學校接受教育。「教育是一種變革工具,是消除貧困之路,是促進經濟之路,是推動進步之路。」娜琪芭說。

4月12日,在馬來西亞沙巴州仙本那,「婆羅洲團結組織」的學生志願者為受火災影響的兒童發放食物。

創業向善

清潔低碳,在鄉村需要一塊太陽能板,在城市則可以從「不浪費食物」做起。中國清華大學畢業的「95後」柳濟琛相信,改變消費方式,也能改變世界。一次偶然的就餐,讓柳濟琛萌生休學創業的靈感。借助人工智慧、大資料技術,他和團隊成員研發「光碟打卡」小程式,鼓勵人們在光碟後拍照,積累「正能量積分」,兌換公益商品。「光碟打卡」小程式目前已有遍佈全國高校、企事業單位的900萬用戶。

2020年,柳濟琛成為第一位來自中國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青年領袖。今年,「光碟打卡」入選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的孵化器,獲得來自聯合國體系的資金和資源支援。柳濟琛希望提供標準化、開源的技術運營解決方案,幫助更多國家制止食物浪費。他還計畫建立一個綠色生活及消費的回饋機制,鼓勵衣食住行的低碳行為。柳濟琛說,技術創業不僅是實現個人價值的道路,也是宣導正能量、踐行新風尚的方式。「商業向善、科技向善將成為不可阻擋的大趨勢。這樣的大背景下,會有更多的年輕人選擇可持續發展作為自己終生的事業。」

重慶來福士的一家老火鍋餐廳拍攝的「光碟行動」宣傳標語。

改變自己

強健體魄、陽光心態是青年成長成才的前提,墨西哥跳水名將羅梅爾·帕切科對此有切身體會。他說,學會「克服恐懼」是改變自己的第一步。「每天站上10米跳台邊緣,就要克服巨大心理壓力,這也讓我學會以不同方式看待生活,讓我變得更強大。」他是一名擁有多重身份的「斜杠青年」:3歲起練體育,參軍、演講、出書、征戰奧運會……他不斷調整人生定位,攻讀了工商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學位,參與幫助墨西哥癌症兒童的慈善活動。去年征戰東京奧運會後,帕切科選擇退役,成功競選墨西哥國會眾議員,開啟人生新旅程。

個人奮鬥的道路上,帕切科與中國結下深厚淵源。他17歲時結識中國援墨體育教練團的馬進指導,當了她18年的弟子。從這位「中國媽媽」身上,他學到了自律和勤奮等優秀品質。進入國會後,他加入中墨友好小組,繼續推動兩國人文交流。帕切科說:「年輕人,不要以出身等條件限制為藉口,不要被困難打敗,任何人經過奮鬥都能成功。」

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的泛美運動會上,男子跳水三米板比賽冠軍、墨西哥選手帕切科(左)和教練馬進(中)以及女子十米跳台賽冠軍、墨西哥選手埃斯皮諾薩(右)合影。

追夢不停

阿爾卑斯山腳下,法國網路歌手戴亮最近創作了一首歌,叫《山的禮物》,希望以此告訴在中國的朋友他現在的情況。戴亮來自法國城市里昂,「亮」正是家鄉里昂的中文諧音。他同中國的緣分始於在北京學中文的經歷,也來自音樂這門「世界通用語言」。他在中國生活、創作並發行中文歌曲專輯,唱「在中國的法國人」。他也在法國開演唱會,講述他瞭解的中國故事。

17歲在北京讀大學時,戴亮被老師派去採訪中國搖滾傳奇人物崔健,因而看到音樂世界的多種可能。他到過上百座中國城市,把它們寫進了歌裡。「這20年的時間,我一直特別忙……中國文化是無限的,法國文化也是無限的。兩種文化疊加起來,方向太多了。」他在法國和中國都開了公司。疫情困住了戴亮的腳步,他渴望重新自由穿梭於兩國之間。他說,儘管世界好像暫停了,但演出時遇到的不少年輕人總在聊著計畫和夢想。「年輕人需要夢想,」他說,「無論在法國還是中國,儘管世界局勢艱難,年輕人還是要繼續夢想,並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去實現它們。」

2020年5月28日,戴亮在其個人社交媒體帳戶發佈在阿爾卑斯山創作中文歌曲的照片。